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顾恒琴(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辽棉15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84年从辽1038品系中选择特早熟多铃变异株,后经人工病圃多年定向培育而育成的特早熟抗病高产新品种。1996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  相似文献   

2.
辽棉28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1284为母本、以早熟高产优质品系锦1784的提高系为父本进行杂交,经8代选育而成的抗病棉花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辽棉27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7年以辽棉16号为母本、SGK321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14代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8天左右,生长季需要有效积温3600℃左右,光照1100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4.
王子胜 《新农业》2011,(4):34-34
辽棉23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1997年以辽棉16号(辽205)为母本、SGK321为父本杂交经12代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棉花新品种,201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辽棉17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抗病、早熟、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200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正1选育过程辽棉29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2006年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7083为母本,以品系辽2258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杂交种杂种优势强,具备高产、早熟、抗病、优质等优良特性。2008~2010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1~2012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3年通过辽宁  相似文献   

7.
1984年从人工病圃中选择自然变异株,经过多年连续定向筛选,于1993年育成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辽宁省内外试验示范结果证明,该品种早熟性好,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比目前推广短季棉品种增产10%~20%,纤维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泛。  相似文献   

8.
辽棉14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从1984年配制的杂交组合“692*1038”后代中选育出的早熟、抗病、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6年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辽棉14号早熟性好,抗病性强,产量优势明显,纤维品质优良,符合国家棉花育种目标要求,在未来的几种中,将广泛地应用于辽宁等特早熟棉共和黄河流域夏播棉区。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苏棉22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苏棉22号(原名盐2006),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于1989年以(中棉12号×泗棉2号)为母本、徐州57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在枯萎病圃进行抗性筛选鉴定,又通过多年连续单株选择于1997年育成,2002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江苏省级试验多年多点鉴定及大面积示范种植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辽棉19号(原品系代号为辽4830)是由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5年以自选的抗病品系辽205为母本,用外引的转基因抗虫棉33B做父本,采取人工杂交和系谱选择方法育成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抗枯萎病和黄萎病,兼抗棉铃虫等特点,是“八五”期间以来国家“棉花育种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11.
特早熟陆地棉新陆早27号,原名康地3033,是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科研中心早熟棉研究室,以早熟抗病棉品系7147为母本,以美国优质棉贝尔斯诺为父本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重病田筛选、鉴定及品质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2.
辽棉17号是由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在1982年以78-4084为母本,用82-4258做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和人工病圃多年定向培育之后选育成功的抗病、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已于200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1选育经过辽棉25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206为母本,以中早熟高产、优质品种中棉所35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种一代在海南种植加代,以后各世代在所内人工病圃和非病区进行交替选择。在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早熟棉品种邯258是以早熟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结合辐射处理选育的优质、抗病、早熟棉HS572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棉邯棉802为父本,采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逆境胁迫、异地鉴定、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虫等优良性状,201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15007号)和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15009号),适宜在黄河流域晚春播或麦棉、菜棉两熟种植。  相似文献   

15.
朝棉1号是朝阳县棉花原种繁育场2000年在当地种植的中棉42号生产示范田中选择抗病优良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抗病、抗虫等优良特性。在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1年12月30日第33次会议上通过审定,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2012年1月30日发布。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相似文献   

16.
辽棉16号是由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4086做母本,以辽棉6号、4696及4249的混合花粉为父本,采取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的方法,历经21年育成的早熟、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已于1999年通过专家审定.  相似文献   

17.
1 选育过程 辽棉28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1284为母本,以锦州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品系锦1784的提高系为父本,于2001年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南繁北育,早期低世代对生育期、优良纤维品质、产量为目标进行选择,后期高世代在抗病性、结铃性及衣分等方面进行多年综合选育而成.通过多年选择,使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纤维品质等性状得到了综合改良.2007年将该品系定名为辽7083,具备早熟、抗病、优质、高衣分等优良特性,达到了综合性状同步改良的目的.2008~2009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0 ~ 2011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8.
朝棉1号是朝阳县棉花原种繁育场2000年在当地种植的中棉42号生产示范田中选择抗病优良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抗病、抗虫等优良特性。在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11年12月30日第33次会议上通过审定,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2012年1月30日发布。  相似文献   

19.
开粳2号(开106)是开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87年从旱72生产田中采集到的天然蛮异株经6年选育而成。1997~1998年参加辽宁省中早熟组区试。1999~2000年进行生产试验。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辽审稻[2001]83号。  相似文献   

20.
辽棉18号(原品系名辽101)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以87-7109为母本,以1038-6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经人工病圃多年定向胁迫筛选育成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高抗枯、黄萎病,纤维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是目前棉花生产上具有较高推广利用价值的棉花新品种。200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辽棉18号在特早熟棉区生育期123~125d,比辽棉15号早2~3d,在黄河流域棉麦(油)夏套种100~105d。该品种植株呈塔形,辽宁棉区打顶后株高65cm左右。出苗好,前期发育快,长势旺而稳键,开花结铃集中,铃期发育快,铃重增长迅速,铃壳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