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椰子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和食品能源作物。迄今,尽管中国在一些重要椰子上病虫害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依然是中国椰子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安全中的紧要任务。本研究首先对椰子病虫害研究现状做了介绍,然后回顾了中国在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依然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中国椰子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重要性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冠果组织培养技术关键环节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属于组织培养繁殖困难的树种,问题的有效手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茎段培养、体细胞胚培养及愈伤组织培养三个方面对文冠果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选择与处理、培养基的配制与激素处理及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培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介绍了目前报道的成功技术方案,分析了现有技术途径的效果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当前文冠果组培技术中存在的4项关键技术难题,并提出了今后文冠果组培技术研究中应重点加强的4个问题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快速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在国外椰子种质资源和育种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技术的产生及原理,主要综述了这项技术在国外椰子种质资源研究领域的进展,重点阐述了该技术在椰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分析方面的研究状况,最后指出这项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并展望了其重大的影响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桦树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桦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组织培养技术为桦树的无性繁殖提供了一种快速而高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从愈伤组织诱导和器官培养、体胚发生、原生质体培养方面概述了桦树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桦树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调控、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牡丹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织培养和转基因技术是当今植物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关于牡丹再生体系的建立仍存在再生体系不完善、再生效率低、生根难、褐化率高等问题。而转基因研究是以成熟的再生体系的建立为基础,因此,关于牡丹的转基因研究更为匮乏。为了建立高效的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牡丹组织培养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诱导效率,同时提出了防止褐化,提高生根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魔芋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结合前人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成果,论述了魔芋组织培养研究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并针对当前在魔芋组织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培养基的褐变以及组培苗的玻璃化等现象作出了分析,提出防止其问题产生的对策,为下一步魔芋组培快繁、生产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非洲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非洲菊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诱导分化、组培苗转移等方面;总结了目前非洲菊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Vc、转基因外植体等对非洲菊组织培养的影响;提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月季育种及组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摘 要:文章综述了月季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以及月季组织培养中的基本技术操作。阐述了腋芽萌发、器官发生、体细胞胚胎发生三个方面建立月季组培体系的途径,并讨论了月季组织培养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8种棕榈植物幼苗耐盐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廖启炓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362-369
摘要:将加那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棍棒椰子(Hyophorbe verschaffeltii)、三角椰子(Dypsis decaryi)、国王椰子(Ravenea rivularis)、飓风椰子(Dictyosperma album)、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红棕榈(Latania lontanoides)和狐尾椰子(Wodyetia bifurcata)8种棕榈植物幼苗培养在不同含盐量的土壤中,研究了土壤盐度与棕榈植物幼苗株高生长、植株各部分生物量的关系,确定棕榈植物幼苗生长的土壤盐度的适宜值、临界值和极限值。根据植物生长量和土壤盐度的关系曲线,可以分成3种类型:低盐促进类型(三角椰子和棍棒椰子)、直线负相关类型(国王椰子、加那利海枣和飓风椰子)和低盐敏感类型(狐尾椰子、红棕榈和大王椰子)。8种棕榈植物幼苗耐盐性依次为:加那利海枣>棍棒椰子>三角椰子>国王椰子>飓风椰子>大王椰子>红棕榈>狐尾椰子。  相似文献   

10.
小麦原位转化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转基因目前主要通过基因枪或农杆菌介导,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小麦基因组,然后进行组织培养,再生出转基因植株。这种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存在基因组变异率高、有嵌合体和技术难度大等缺点。原位转化不涉及化学诱导的体细胞脱分化和组织诱导再生的过程,且操作较为简便,在小麦中获得了阳性转基因植株,但是也存在结果可重复性差和假阳性较高等问题。本研究对小麦非组织培养的原位转化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近来狗尾草浸穗法转基因成功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银杏的药用价值及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银杏的果实、叶、种皮、种仁及木材等方面论述了其药用价值,并概述了银杏茎段培养、配子体培养、胚培养、愈伤组织诱导以及银杏组织培养中抑制褐化问题等方面的进展。愈伤组织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为SH基本培养基中加2,4-D2mg/L,6-BA1mg/L和NAA0.5mg/L以及苹果汁10%以及在1.0kV/cm强度的高压静电和Cu2+条件下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改良MS培养基和多效唑可以促进腋芽萌动和分化;MS+BA2mg/L+NAA0.5mg/L的培养基、蜂王浆和椰子乳汁对诱导银杏胚状体有很大促进作用。0.1%植酸(肌醇六磷酸酯)、5.0mg/L抗坏血酸或2000m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有明显抑制褐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Plant tissue culture of rye employs different parts of plant bodies originating from various stages of rye ontogenesis. For the culture initiation mainly diploid and after that tetraploid forms were used, however, haploids and triploids were su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 regeneration via somatic embryogenesis or organogenesis required the using of numerous basal media with various plant growth hormones. Haploidization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difficult problem and only interspecies hybridization helped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Wide sexual intergenera and interspecies hybridization in cereals require the development of proembryo and immature embryo culture system. Using the nurse culture basing on immature endosperm resulted in getting fully formed rye plants. There is no progress in somatic cell genetic manipulation of rye because of lack of plant regeneration system in mesophyll green leaf and suspension protoplast cultures.Abbreviations 2, 4, 5, Cl3POP... 2, 4, 5-Cl3-phenoxypropionic acid, dicamba...-3, 6-dichloroasinic acid - GA3... gibberellic acid - BA... benzyladenine - IBA... 3-indolebutric acid - IAA... indoleacetic acid - NAA... 1-naphtylacetic acid - 2, 4-D... 2, 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 2, 4, 5-T... 2, 4, 5-trichloroacetic acid - p-CPA... para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 CM... coconut milk - CW... deproteined coconut milk - Kin Kinetin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外源激素对油棕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棕幼胚为外植体,以N6培养基上添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表明,无激素的培养基上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单独加入2,4-D、IAAIBA、6-BA中N6+2,4-D110mg/L的浓度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为83.75%,诱导过程中褐化现象少。N6+2,4-D110mg/L+PVP5g/L+蔗糖6%+AC0.3%培养基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适合进一步继代培养。  相似文献   

14.
植物花粉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花粉培养研究进展,系统的介绍了花粉培养的意义、影响花粉培养效率的诸多因素及当前花粉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基本培养基及附加物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晓燕  向青云  刘玲玲  王天文  赵宁  张朝君 《种子》2005,24(6):18-20,26
以白色花系蝴蝶兰(Phalaenopsis)的原球茎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1/3 MS,1/2 MS,MS,改良VW),有机添加物(椰乳,香蕉,马铃薯,苹果)和植物激素(BA,NAA)等因子对影响蝴蝶兰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简称PLB)增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VW为基本培养基对促进PLB增殖的效果优于MS基本培养基,在MS为基本培养时,削减大量元素的用量即降低无机盐的浓度有利于PLB的增殖.使用有机添加物对PLB增殖有影响,其中以椰乳增殖效果最好,其次为马铃薯、香蕉,苹果对PLB的增殖没有促进作用.BA及NAA的使用浓度决定PLB继续增殖或分化的方向以及进行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无菌播种,对影响大苞鞘石斛(Dendrobium wardianum)种子萌发的各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将种胚播于B<,5>+20 g/L绵白糖+20% 椰乳+pH5.4上最有利于种胚萌发,培养50 d萌发率达79%.基本培养基、激素、氮源形态及有机添加物对大苞鞘石斛种胚萌发影响明显,萌发时需要硝态氮的量较大,并且基本培养基的正确选择可以有效地避免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异株’荨麻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既有食用价值,也具药用价值,研究‘异株’荨麻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很有意义。本研究以‘异株’荨麻的嫩梢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次氯酸钠配合乙醇灭菌技术对异株荨麻的嫩梢茎段进行灭菌,在对异株荨麻外植体的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异株’荨麻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该体系为:2%次氯酸钠5 min+75%乙醇0.5 min为最适灭菌方法;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0.25 mg/L 6-BA+0.25 mg/L IBA+0.25 mg/L KT+0.25 mg/L反-ZT+0.7%琼脂+3%蔗糖;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2/3MS+0.5 mg/L 6-BA+0.3 mg/L IBA+0.25 mg/L反-ZT+0.7%琼脂+3%蔗糖;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 6-BA+1.0 mg/L NAA+0.7%琼脂+3%蔗糖。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秤锤树外植体的最佳采集时间和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生长状况,以秤锤树的叶片为外植体,选择WPM+2,4-D 2.0 mg/L+6-BA 1.0 mg/L+蔗糖20 g/L+琼脂8 g/L作为培养基,研究不同月份取材和不同灭菌时间的处理对秤锤树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比较不同灭菌时间和盐胁迫条件下秤锤树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指标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秤锤树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取材月份是4月,该时期外植体的污染率最低;最佳灭菌方式为无菌水3次+75%酒精30 s+0.1%升汞1~5 min+无菌水3次。不同灭菌时间处理对愈伤组织生化指标影响明显,其中用升汞进行1 min、3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显著高于5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用升汞进行1 min、3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显著低于5 min表面消毒处理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不同灭菌时间对SOD和POD的活性影响不显著;而用升汞进行3 min和5 min表面消毒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表现出更好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最适初代诱导、增殖继代生根的培养基配方,建立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以腊花嫩茎尖为实验材料,采用MS培养基,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组合的KT和NAA,对腊花进行初代诱导培养;设置6-BA和NAA不同激素浓度组合进行增殖培养;选用1/2MS培养基为腊花生根培养的基础培养基,添加IBA不同浓度配比培养实验。最佳初代诱芽培养基为MS+ KT 3.0 mg/L+ NAA 0.2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诱导率达88.8%。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增殖系数为3.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6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0.1 g/L活性炭,pH 5.8,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20.
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成胚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游离小孢子培养也称花粉培养,是以植物细胞全能性为基础,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的一个分支。利用此项技术,可获得纯合体植株,缩短常规育种年限,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学科提供载体或目的基因。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研究中的关于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中的成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供试材料的基因型、生长环境、小孢子的发育时期、分离方法、预处理、激素及活性炭的添加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小孢子培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