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斌 《农家致富》2010,(10):15-15
钱汉忠是江苏省启东寅阳镇江楼村的名人。钱汉忠出名源于他带领农民在越冬作物中夹种金华、冬华青菜,亩净收入达到1500多元。20多年来,钱汉忠不遗余力地带领当地农民致富。1991年夏天,他到昆山市出差,发现有人收购大蒜出口。心想,如若这大蒜夹种在家乡的越冬  相似文献   

2.
"我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在各级领导和乡亲们的支持下做了一点平常的事。"虽然早在2010年就已经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但湖南省猛洞河名优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大云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其所在村——毛土坪村1.5万亩荒山变成水果种植基地,从而使5000多名农民告别贫困,魏大云却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平常的事"。  相似文献   

3.
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他想得更多的还是如何带领更多的农民富起来。他通过不断提高自己创建的合作社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4.
张妍 《农民致富之友》2013,(13):36+35-36,35
提起马洪海,在齐齐哈尔市,在克东县乃至于周边的县、乡、村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人们都习惯地、亲切地称他为"舵把子"。这不仅是因为他从小就学会驾驶拖拉机,是驾驶能手,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户,是带领农民科学种田,实现科技致富的"掌舵人"。在他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下,德胜村近五年来粮食生产实现了"五连增",特别是2012年,由于加大了农机农艺新技术投入,粮食总产实现1098万斤,同比增长30%,种植业总收入实现1283万元,同比增长24%。  相似文献   

5.
程传云,作为安徽省芜湖市传云绿色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在当地,他是一位葡萄种植能手,人们称他为"葡萄大王"。 与其他带领农民致富的全国劳动模范相比,作为一个残疾人,程传云无论是在创业,还是在帮助其他人致富上,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过,对于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并和农村建立了深厚感情的程传云来说,这些都算不了什么。他更在意的是,怎样才能和自己的合作社成员一起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罗俊基 《农家顾问》2009,(12):16-1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将成为城镇或城区,农民的身份也将随之改变。"失地"的农民如何顺利成为城镇居民、实现农村社会的平稳过渡,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进顺村在村委书记罗玉英的带领下顺利地实现了这种转变,并建设成为创下江西省"六个第一"的全国名村。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个企业家,将“蒙清”牌小香米打造成为小杂粮市场的名牌产品;他是一位村书记,带领着清水河县高茂泉村的农民一起致富奔小康;他是一名合作社理事长,带领着蒙清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共同闯市场。可是,他却告诉记者:“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就必须要代表农民说话。”  相似文献   

8.
日前遇到一位养殖致富的能人,他在介绍经验时说:"农民要致富,必须有致富的眼光。"他举例说,有一年,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许多农民"跟风跑",一哄而上养肉猪。而他没有"跟风",而是"调转船头"养母猪。后来仔猪市场的价高俏销着实让他大赚了一把。  相似文献   

9.
在梨树县孟家岭镇一提起四台子村十组农民党员邵明发,他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乡亲们的心里,他带领广大农民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为依靠科技农业节  相似文献   

10.
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带领乡亲们共同走上富裕,把土豆豆变成了金豆豆。他,就是北林区津河镇农村建设中心户高文斌。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王庙村蔬菜专业户陈家宝,近几年来,利用冬暖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年纯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当地农民称他为"蔬菜大王"。他种植蔬菜致富有"三招"。  相似文献   

12.
李秀萍 《中国农垦》2011,(12):64-65
作为兵团唯一获得2009年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的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机装备所研究员、新疆科神农业装备科技公司董事长陈学庚,衣着朴素,性格内敛,少言寡语,慎微低调。但就是他带领研发"精锐部队"驰骋沃野,战绩卓越。  相似文献   

13.
在九台农村,提起“水稻大王”李雨田,可谓尽人皆知。一个朴实的农民,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2002年创建九台市水稻专业技术协会,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和科技推广,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发家致富。几年来,他带领会员累计增收2680万元,人均增收4万多元。  相似文献   

14.
提起魏清义,在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几乎无人不知。他就是桦郊乡解放村党支部书记、嘉源养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他的带领下,2008年其所在合作社被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评为先进单位和省级示范社;在他的带领下,养牛业成为桦郊乡的新兴支柱产业。桦郊乡解放村共有农民246户,1001人,耕地面积204  相似文献   

15.
《当代农业》2011,(2):1-1
农民董在良挖掘地方野生泥鳅资源,带动了当地泥鳅产业发展,创造了1000多万元的产值。他的事迹上了央视7套《致富经》栏目,董在良也被誉为"项目型农民"。乍闻"项目型农民",很多人会觉得新鲜,其实"项目型农民"指的是慧眼识商机,把一个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做成规模产业的致富能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在这一大背景下,只要你想干、肯干、用心干,做个"项目型农民"并非难事。  相似文献   

16.
2000年她创办了安徽省凤台县真菌研究所,研究出食用菌新品种10多个,引导全省1200多户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2002年她又成立了凤台县真菌协会,走"研究所+协会+基地+农户"的专业经营路子,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被当地群众称为"鲁菌王";2008年,她领办了凤台县永望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将生产、研发、销售全面整合在一起,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致力于打造品牌合作社,带领更多农民一起勇闯市场……她就是鲁中祝,一个名副其实的"食用菌大王"。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她在"两会"上提出了哪些关于合作社的建议?她如何看待目前合作社发展遇到的问题?她对未来合作社的发展又有哪些期待呢?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农民合作社》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食用菌大王"。  相似文献   

17.
李志 《当代农业》2011,(6):56-56
如今,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农民已彻底抛开了"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旧有观念,他们在生之养之的黄土地上寻找着自己的美好梦想,挖掘着属于自己的"金矿"。吉林省蛟河市23岁的农民鲁长俊就是其中一个已经找到了"金矿"的佼佼者,请听他讲述自己的"淘金"故事。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农业》2011,(8):27-27
涟源市龙塘镇云肖村刘文志1991年毕业于中南林学院,毕业后曾多年从事园艺工作。在参加了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的"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后,他坚定了创业信心,决心转型投资农业。2008年11月他召集本镇10位有志农民共同组建涟源市金鹏种植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9.
润丰 《农家顾问》2009,(5):18-19
他,带领村民把一个贫困村庄变成了年产值2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53万元的现代化建设示范村。他身家数亿,时时不忘回报社会。他就是江苏昆山市千灯镇大唐村支部书记陈云明,他的理想就是:  相似文献   

20.
笔者按:
  他是一位创业者,这是他带领乡亲走上致富道路的保证;他更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农民,为了回报生养他的那片热土,孜孜不倦、坚持不懈……虽然,他全心全意为大家着想的言行并未被所有村民理解,有人甚至觉得他实在过了头,但是无论顺境或是逆境、赞同还是质疑,都没能动摇他想带领当地群众闯出一番天地的信念与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