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高温闷棚是指在棚内采取封闭措施利用太阳光能的辐射,使大棚内出现42 ̄45!高温,用来防治黄瓜霜霉病。高温闷棚除了可以杀灭霜霉病等病菌外,还可杀死部分正在棚内活动的蝇、飞虱、蚜虫等,并抑制其后代的繁殖,还可控秧促瓜。1高温闷棚的具体做法闷棚的前一天必须灌1次水,并适当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日光温室土传病虫害发生较频繁,土壤退化问题突出。通过高温闷棚消毒技术可以有效杀灭病菌、虫卵、改良土壤,日光温室高温闷棚可采取干闷与湿闷两种消灭棚室地上部分与土壤中的致病原,该文介绍了详细的操作步骤,以供设施栽培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温闷棚对黄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永昌县进行的高温闷棚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闷棚对黄瓜病虫害具有一定的防效,闷棚3次对蚜虫和斑潜蝇的最高防效分别为76.8%、91.3%,对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的最高防效分别为88.6%、91.1%、100%.日光温室高温闷棚的温度应控制在46.0~48.5℃,以48.5℃为最佳,持续时间以1.5~2.0 h为宜.  相似文献   

4.
<正>1闷棚消毒1.1药剂消毒:冬季定植前1-2天要进行温室闷棚消毒,每亩硫磺粉4公斤,敌敌畏800克,用麦草布8-10个点,将两种药均匀倒在上面点然熏蒸12小时,放风换气后定植。1.2高温消毒:夏季采收结束后,及时拨秧,清理棚室,灌水后进行深翻地,将所有风口合严进行高温闷棚灭菌,一般闷棚15-20天,可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1.3生长期闷棚:苗定植后用百菌清、速克灵、棚杀等烟雾剂定期进行熏棚,预防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5.
1正确的高温闷棚方法在晴天早晨灌水,同时喷药并关闭大棚门窗,使棚温上升到48℃~50℃,持续2小时。闷棚时将温度计挂在棚南头1/4处中间靠东1米的地方,高度与黄瓜生长龙头相近,植株较高时可将龙头向下压一下。在闷棚过程中,当温度上升到48℃时,每10分钟观察1次温度(最好用多点测温仪遥控测试),如温度继续上升,就将棚顶打开小缝隙,使温度稳定在48℃~50℃。闷棚后适当通风,使棚温缓慢下降,逐渐恢复到正常温度。如一次控制不住病害的蔓延,可间隔2天再进行1次闷棚,这样完全可以控制霜霉病的继续为害。5天后又可以正常采收瓜。2闷棚后容易出现的问…  相似文献   

6.
一、高温闷棚关:大棚建成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0℃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予及虫卯,减轻蔬菜生长期的侵染及危害。如在高温闷棚时,按每立方米温室空间,用硫磺粉2.4克、锯末4.5克、敌敌畏烟熏剂1克的均匀混合物,暗火点燃、密闭烟熏,效果更好,但熏后注意放风2~3天,再整地定植。  相似文献   

7.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白粉病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是生态防治中有代表性的方法.该技术提出后在防治黄瓜黑星病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高温闷棚”对黄瓜白粉病的影响并没有具体报道。在正常的水肥管理条件下.“高温闷棚”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5℃以内.在高水肥、高CO2浓度管理条件下,最高温度可达到50~55℃。本文以黄瓜耐高温试验所确定的温度范围为基础.研究经接菌发病的黄瓜植株在35~50℃高温处理后.黄瓜体内POD酶、CAT酶、SOD酶的变化.为“高温闷棚”防治黄瓜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防治技术 1.高垄窄畦,三沟配套。要求菜地畦宽1.2~1.4米,畦沟深0.眯,腰沟深0.3米,围沟深0.4米。做到畦面不积水,雨停沟干,降低田间湿度,可减少病害发生。2.高温闷棚防病。在原有蔬菜大棚内,于夏季换茬期间,选择晴天将大棚完全密闭,连续高温闷烤5—7天,可杀灭青枯病、枯萎病、疫病病菌。  相似文献   

9.
四、定植(一)定植前准备1.高温闷棚定植前30天左右,实施高温闷棚。利用麦秸、玉米秸等农作物秸秆,铡碎后与鸡粪等有机肥、石灰氮混合后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翻混入土后密闭棚室进行高温闷棚。通过高温闷棚,能够有效消灭致病微生物及部分地下害虫,培肥地力克服土壤连作障碍。2.建  相似文献   

10.
<正>一、土传病菌预防消毒措施1.高温消毒。①日光照射消毒。种植地施入基肥及部分化肥,然后把地翻平整好,用透明的吸热薄膜覆盖好,利用中午高温晒烤,土壤温度可升至50~60℃,密闭10~15天,不仅能有效杀灭寄生在土壤中的病菌孢子、菌丝及其他土传病害和害虫虫卵、害虫,还能保证药用植物播种移栽后齐苗、壮苗。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大棚蔬菜的特殊生态环境,导致病虫害种类多、蔓延快、为害重,是目前大棚蔬菜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防治技术如下。一、高温闷棚。①苗前闷棚:大棚建成后,选择晴天密闭闷棚7-10天,使棚内温度升到60℃以上,利用高温缺氧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与虫卵。②带苗闷棚:带苗闷棚前几天,浇足1次水并进行田间清理,摘除病叶、老黄叶, 带出棚外集中处理;给菜苗喷1次保护  相似文献   

12.
《吉林农业》2001,(8):18-18
1、高温闷棚关温室建成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 ,密闭闷棚7~10天,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0℃以上,以杀死上表及墙体上的病菌抱子及虫卵,以减轻蔬莱生长期的侵染及危害。如在高温闷棚时,按每立方米温室空间,用硫  相似文献   

13.
盛夏季节,采取高温闷棚消毒,是一个消除病菌、杀灭虫卵、清除杂草、改良土壤的好办法.所谓的高温闷棚,就是利用太阳的高温和药物熏蒸进行棚内消毒,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进行.闷棚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结合整地,深翻施肥.地要整平,整细,并结合整地采取深翻施肥,结合整地,把鸡粪、猪粪等有机肥料一并施入地下,以便借高温杀死有机肥中的病菌虫卵.将地深翻耙平后,再按照作物的种植方式起垄或做成高低畦,这样可使地膜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小空间,可增强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温干旱严重影响夏季蔬菜生产,在进行夏季温室蔬菜生产时,应做好通风降温工作,调控温光环境;对于休耕温室,也可利用夏季高温进行高温闷棚,调控土壤环境,减轻温室蔬菜土传病害。本文总结了日光温室夏季高温闷棚和温光调控技术,以期提高夏季日光温室利用率,为日光温室夏秋蔬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一、物理防治1、高温闷棚,夏季高温,利用7~8月的高温对土壤深翻闷棚,每隔10~15d翻耕1次,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虫卵。2、利用银灰膜防治蚜虫和病毒病。3、机械阻隔。大棚覆盖不仅用于高效的蔬菜生产,还可用于5~8月的小白菜生产,可减少雨水的冲刷,减轻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发生,有效解决伏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1日光温室准备前茬作物结束后,清出棚内前茬作物和杂草,整修棚体,扣棚进行高温闷棚处理:具体做法是每亩地撒施80~100公斤的生石灰,并配施10公斤硫酸铜,均匀撒施后,深翻土地,扣严棚膜,利用夏季高温天气增加棚内温度,此法可使棚内温度上升到70℃以上,地温也可以达到50℃左右,可以起到很好的高温灭菌消毒作用,闷棚需持续20天以上。播种前15天整地施肥,每亩地施完全腐熟的纯鸡粪10~15方或稻壳粪25~30方、  相似文献   

17.
针对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大棚土壤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高温闷棚技术,不仅可以熟化土壤、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又能杀灭病菌虫和杂草,对解决大棚土壤问题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8.
1.高温闷棚灭菌虫温室建成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棚内温度提高至60℃以上,杀死土表面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减轻蔬菜生长期的侵染和危害.  相似文献   

19.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是利用日光温室在密闭条件下形成高温,达到杀灭病原菌的目的.也是进行温室黄瓜无公害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虽然方法简单,行之有效,但操作不当,则会出现治病效果不明显或对黄瓜造成危害等问题.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高温闷棚减轻病虫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正值盛夏高温季节,利用这个机会采取高温闷棚消毒,消除病菌、杀灭虫卵、清除杂草,减少病虫草害的基数,可为下阶段蔬菜育苗和移植打下良好的土壤基础。一、高温闷棚的优点1.防治枯萎病效果好。该病原菌常在土壤中繁衍,当存活量较大时,就会暴发枯萎病。夏季高温闷棚对其有较强的杀伤作用,闷棚后表土20厘米深的土层中,90%以上的枯萎病原镰孢菌会被消灭,故其难以在短期内积累到很大的量。所以能一年一度进行夏季高温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