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菱池如镜净天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漫人道是采菱歌。”白居易的这首《采菱歌》将一幅幅秀美清新的菱塘水彩画呈现于我们面前。江南水乡.秋风送爽,菱歌清唱,上市的菱角红若胭脂,绿似翡翠,幽香缕缕,惹人喜爱。  相似文献   

2.
李晋 《内蒙古林业》2012,(10):36-36
"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采菱歌》常让我想起故乡采菱的场景。菱角成熟的初秋时节,水乡姑娘们坐在椭圆形木盆里,荡漾于布有鹅掌形菱叶和粉白色菱花的河塘上,她们一边唱着轻柔的小曲,一边用纤纤玉手采摘菱角。木盆在簇簇碧绿的青萍间竞相划动,不时惊起  相似文献   

3.
采菱     
前几天回去,路过横塘时,远远望见垂柳下,有人移舟采菱。近了看,却是个老者,旧蓝布衣,牵着绊绊牵牵的菱梗滑行水面,并不用桨。不免有些失落。 我记忆里的江南,每到此时,长约八里的横塘早已笑语喧哗,菱角舟里,多是少女少妇,她们就可着劲儿地打扮着,斜襟的蓝花布褂,绿裤子,是很经典的装束;或有大胆的,竟就是长裙,红的紫的白的粉的,在流水粼粼的水面上,绽放如莲。她们装作不看岸,低头采菱。不知是谁悄悄地起了头,就一个接一个地唱开了,歌声渐渐宽阔起来,远了起来,弥漫在氤氲的水汽里,飘散在惊风乱飐的朵朵菱花之间了。  相似文献   

4.
假如我们尽管有一万条优势,一万种辉煌,惟独失去了生动,活得不再鲜活,不再青葱,我们唱出的歌在实际上能称之为优美么?假如我们果真只能唱出“轰动”的歌,“震动”的歌,“惊动”的歌,“躁动”的歌,却很难唱出“生动”的歌,“感动”的歌,那一切被誉之为美妙的声音,又有什么可信!遗憾的是我们的视野中,我们的耳鼓中,所能看到、听到的生动景观和生动乐音,又确实正在苍凉,正在喑哑。正视吧,承认吧,只有我们敢于正视并勇于承认,才有可能去致力于修缮和再造我们重新唤起的生动景观。是的,我们目睹耳闻的景观确实已有不容否认…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地球之肾,池塘则可看作是肾细胞。池塘看似平静凝滞,其实洋溢着生命力。在哲学家的眼里,池塘是有生命的雕塑,诗人由此产生许多创作灵感,新居依塘而建,家便充满灵气。家乡的池塘撑起了孩子们的乐园,采菱藕,捉鱼虾,打水仗,扎猛子,比泳技,人畜共浴……,展现一幕幕嬉戏欢快的  相似文献   

6.
绿色生命之歌●范凡绿色,生命之色。那里有绿的颜色,那里就会有生命存在。绿色,生命之歌。那里有绿色存在,那里就会有生命之歌。那是一个八月的日子,我到位于西北戈壁北部边界的一个观察哨所采访。途中,坐在吉普车里,冒着地表80多度高温的热浪,奔跑在千里戈壁滩...  相似文献   

7.
我家的鸬鹚     
我的家乡有个美丽的湖,湖水一望无际连着天际,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乡亲们依湖而居,常年在荷苇荡里捕鱼采菱,他们的轻姿薄影像点点帆影穿行于烟波浩淼的湖面.父亲摇橹踏浪,带上自家的鸬鹚,天天下湖捕鱼.在我的记忆里,身披油光羽毛的鸬鹚是我家的爱物,每当它们勤快地把一条又一条大鱼捉上岸来,我们家中便会漾起一片笑声.  相似文献   

8.
我家的鸬鹚     
<正>我的家乡有个美丽的湖,湖水一望无际连着天际,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乡亲们依湖而居,常年在荷苇荡里捕鱼采菱,他们的轻姿薄影像点点帆影穿行于烟波浩淼的湖面。父亲摇橹踏浪,带上自家的鸬鹚,天天下湖捕鱼。在我的记忆里,身披油光羽毛的鸬鹚是我家的爱物,每当它们勤快地把一条又一条大鱼捉上岸来,我们家中便会漾起一片笑声。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林业》2009,(2):4-4
说起《林业工人之歌》、《为了四化,快快绿化》等林业歌曲,一定能勾起一些老林业人怀旧的情怀,改革开放之初,1980年和1983年,林业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曾分别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两届《绿云里的歌》音乐会。通过音乐形象,表现森林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歌颂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赞美为绿化祖国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术自各大歌舞团的著名歌手纷纷献艺。使得这些林业歌曲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中,侗族是最爱歌唱的民族之一。侗族是一个喜欢水和歌的民族,历来就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说法。侗族有语言而无文字,是歌声帮他们传达情感、记录历史。不论是童年的游戏、青年的恋爱、老年的欢聚,也不论婚丧嫁娶,还是互访做客,只要社会上有活动,就有歌声。1996年,小黄村吴婢建、吴婢号等4名侗族小姑娘代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团赴法国巴黎参加“金秋艺术节”演出,以一曲精妙绝伦的侗族多声部大歌合唱轰动巴黎,被巴黎艺术界誉为“清泉闪光之音乐”。自此,侗族大歌开始受到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木棉花之歌     
【赏析】木棉是南国特有的森中豪杰,其树形挺拔,花朵红艳,有“英雄树”美誉。自古以来有壮族分布地方就有木棉。每年春季,壮乡崇左市到处绽放着灿烂如火、美丽如霞的木棉花,形成了“中国木棉在广西,广西木棉在崇左”的生态景观。《木棉花之歌》采用清新、淳朴的壮族民歌形式,热隋沤歌了祖国南疆遍地木棉花开的胜景。  相似文献   

12.
张耀 《中国林业》2012,(21):54-54
秋雨缠绵,独立宙前。一股清凉沁人心脾。细细密密的雨如歌如缕,蔓延着我的思绪,或静谨,或温暖。  相似文献   

13.
在湖南湘西地区至今仍有很多神秘的文化遗存,它们散落各地,如同一粒粒发光的金子震惊着每一位来访者,保靖的梯玛神歌就是其中之一。由保靖县城出发,沿酉水向上,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酉水中段一个著名的村落陡滩村,在那里就是可以见到酉水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形态梯玛神歌。  相似文献   

14.
三友     
三友吴锐松生来直立腰不折,凛冽又如何?夭桃烟柳,残花落雪,枯叶随波。狂飘过岭,汹涛撼舸。风雨婆婆,电雷相和。如痴如醉,吾爱吾歌。竹严冬酷暑非虚度,绿抹了山坡。节高风骨,琼枝送爽,眉叶扬彼。情郎恋女,弹琴弄钦。白发樵歌,黄毛温课。老夫闲坐,谈笑吟哦。梅...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主城区森林是重庆市都市圈重要的生态屏障,铁山坪、南山、歌乐山的森林俗称为重庆市主城区的三片肺叶,就广义而言实际上是指主城区缙云山脉(缙云山、中梁山、歌乐山)、铜锣山脉(南山、铁山坪、玉峰山)林区内的森林,这一片区的森林是以分布在几大主城区的国有林为主体,外加部分集体林所构成。这几大片森林中除缙云山主峰周边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混交天然林,以及歌乐山还存在的一片以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为主体的天然林外,其它大面积的森林都是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人为破坏后所形成的人工马尾松Pinus massoniarm)纯林,它是重庆主城区大面积森林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长岛听鸟歌     
在我国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有一排纵贯南北的群岛,她像一队威武庄严的战士,日夜坚守着祖国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这就是著名的庙岛群岛,也称长山列岛。夜宿长岛招待所,这是岛上一座最为典雅的建筑,后面是山林,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海风吹过,尽管已是四月的天气,仍觉有几分凉意,曙光还没升起,耳鼓里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叽叽喳喳的鸟歌。鸟歌唱些什么?我好奇的问起一位专家。他告诉我,科学家们根据人耳的原理,研制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专用鸟歌接收和分析系统,将瞬间获听的鸟歌进行详细的解析,初步得出结论:全世界的鸟…  相似文献   

17.
<正>位于故宫外西路英华殿内的两株欧椴,树龄超过450年,为明代万历时期慈圣李太后栽植,也是北京市古树名木中仅有的两株欧椴。明清两朝,英华殿欧椴被称为“菩提树”,在宫中风光无限,《明宫史》《清宫述闻》等史料对其多有记载。乾隆皇帝为其赋诗作歌《英华殿菩提树》《英华殿菩提树歌》及《英华殿菩提子数珠》,并在院中设立碑亭,将诗、歌以满汉两种文字雕刻于碑上。两株欧椴不仅是珍贵的种质资源,更是明清两代皇家崇信佛教的活体见证,弥足珍贵。两树树形奇特,呈灌木状,每株已由清代的7根衍生到20余根。  相似文献   

18.
“给我一片蓝天/一轮初升的太阳。给我一片绿草/绵延向远方……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飞驰的骏马像疾风一样/一望无际的原野随你去流浪/你的心海和大地一样宽广……。” 你可以没有去过大草原,但是你一定听过这酋歌。2011年初夏,这首豪放大气的《套马杆》横扫KTV歌房、老年人跳舞的广场和各大手机铃声下载网站的排行榜,成为中国内地乐坛的新神曲。乌兰图雅也因唱这酋歌乘势走红沮国的大江南北。她的歌声像草原上的露珠一样轻盈洁净,将蒙古族传统艺术溶入现代时尚的节拍,为草原音乐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9.
盛夏时节,踏上“侗族大歌之乡”——从江这片神奇的土地,生命的绿色便扑面而来。6月的侗乡,绿染山川,翠竹摇曳,生机勃发。  相似文献   

20.
鸥(散文诗)张时胜一声脆鸣,随浪一波波地漾入天宇。水天相拨的妻弦,闪烁勃勃生机。你啄我帆上的孤寂,心潮激荡如许。桨楫划开的蜿蜒迤逦如歌。你抖开洁白的高度,向阴霾攻击,美丽了风雨。一只小鱼是你喙边慢慢消化的歌吗?思绪很清晰地自投罗网。月如一枚天边刚刚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