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索银杏在水涝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水涝胁迫对银杏膜脂过氧作用及细胞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涝胁迫后第25d、30d,银杏叶片中的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近1倍,第35d,达到121.04nmol/g,比对照增加64.74nmol/g;水涝胁迫后第15d、20d、25d、30d、35d,银杏叶细胞膜相对电导度分别达8.71%、20.05%、35.43%、49.62%、66.45%,而对照组的细腻膜相对电导度为5.70%~9.32%;水涝胁迫下银杏叶片中MDA含量与细胞膜相对电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水涝胁迫后15d,银杏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15d后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波叶金桂’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波叶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Boyejingui’幼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及复水的处理方法,对‘波叶金桂’在抗旱防御反应系统中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的生理响应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均下降,干旱胁迫20 d时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8.0%和76.9%(P < 0.05);可溶性糖、甜菜碱和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随干旱天数的增加而升高,干旱胁迫16 d可溶性糖和甜菜碱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8.7%和53.5%(P < 0.05),干旱胁迫20 d时,游离脯氨酸比对照增加了3.44倍(P < 0.05);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呈降低的趋势,干旱胁迫20 d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9.0%,16.2%和18.4%(P < 0.05),叶绿素a/b趋势为先降低后增加;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逐渐增加,相应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被损伤,叶片的伤害率增加,干旱胁迫20 d时,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干旱胁迫延长表现为先升后降,干旱胁迫16 d时SOD和CAT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1.7%和89.6%(P < 0.05),POD活性比对照增加了1.36倍(P < 0.05)。复水6 d后,各指标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由此可见,在干旱胁迫前期,‘波叶金桂’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保护自身不受干旱胁迫伤害;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和胁迫度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可溶性糖和甜菜碱质量分数稍有减少,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持续上升,说明渗透调节物质在抗旱胁迫中发挥主要作用,增加植物的抗干旱能力;复水后,‘波叶金桂’的各生理指标得到恢复,表现出较强的耐旱特性。  相似文献   

3.
以‘肋果沙棘’的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处理对‘肋果沙棘’叶片渗透调节物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肋果沙棘’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其含量急剧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和甜菜碱含量则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升高;另外,干旱胁迫下‘肋果沙棘’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为SOD酶和POD酶活性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CAT酶活性则随着干旱胁迫加剧而增强.由此得出‘肋果沙棘’在受到干旱胁迫时通过渗透调节物和保护酶活性的调节,迅速做出生理响应,以维持细胞膜的稳定以及正常的生命活动,说明‘肋果沙棘’具有很强的抗旱保水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主栽核桃品种‘香玲’嫁接幼苗为试材,在4种水分处理下,对连续胁迫40d及复水后‘香玲’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土壤相对含水量80%)相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胁迫程度(轻度60%、中度40%、重度20%)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逐渐下降,水分饱和亏、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均逐渐上升;抗氧化物酶活性、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及叶绿素质量分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或直接减少的趋势。在轻度胁迫持续40d复水后,‘香玲’幼苗的生长与对照基本一致;当中度和重度胁迫持续24d时,2个处理的‘香玲’幼苗均受到不可恢复性伤害。这为‘香玲’核桃栽培中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银杏在水涝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水涝胁迫对银杏膜脂过氧化作用及细胞保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涝胁迫后第25d、30d,银杏叶片中的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近1倍,第35d,达到121.04 nmol/g,比对照增加64.74 nmol/g;水涝胁迫后第15d、20d、25d、30d、35d,银杏叶细胞膜相对电导度分别达到8.71%、20.05%、35.43%、49.62%、66.45%,而对照的细胞膜相对电导度为5.70%~9.32%;水涝胁迫下银杏叶片中MDA含量与细胞膜相对电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水涝胁迫后15d,银杏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15d后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刺槐无性系的抗旱机制,以盆栽的2年生刺槐新品种‘多彩青山’和‘紫艳青山’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照,田间持水量的70±5%;中度干旱胁迫处理,田间持水量的50±5%;重度干旱胁迫处理,田间持水量的30±5%)刺槐的形态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多彩青山’和‘紫艳青山’的株高、地径、叶面积、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均比对照减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限制值(Ls)均比对照显著减少,胞间CO2浓度(Ci)显著增加,且重度干旱胁迫下变化趋势均比中度干旱胁迫明显,‘紫艳青山’的变化趋势均比‘多彩青山’明显。两个品种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多彩青山’的叶绿体结构受损伤程度比‘紫艳青山’的轻。因此,干旱胁迫对‘多彩青山’和‘紫艳青山’的生长有显著抑制,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是其重要的适应机制。而‘多彩青山’能够比‘紫艳青山’更好地通过提高抗氧化系统的酶活性,维持叶绿体中类囊体结构的稳定性,有着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7.
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盆栽3年生紫叶矮樱为试材,采用称重控水法,设对照(CK)、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紫叶矮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紫叶矮樱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抗氧化酶SOD和POD酶活性升高,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SOD活性始终高于对照,重度干旱后期SOD酶活性低于对照,而POD酶活性在胁迫期间一直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再升高。复水7 d后,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增强了紫叶矮樱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环境,研究轻度(PEG6000质量浓度50 g/L)、中度(PEG6000质量浓度100 g/L)和重度(PEG6000质量浓度150 g/L)干旱胁迫对3种地被月季生物量分配、生物膜系统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3种地被月季幼苗生物量分配发生明显变化,地上生物量和根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地上生物量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根生物量;干旱胁迫使根冠比、相对电导率以及丙二醛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3种地被月季POD酶活性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持续升高,缓解细胞受损;‘白米农’叶片SOD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他两种月季则持续上升;‘巴西诺’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环境中与对照组相比上升幅度分别为14.2%、29.8%和34.8%;‘恋情火焰’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环境中与对照组相比上升幅度分别为29.8%、43.3%和43.6%;‘恋情火焰’和‘白米农’叶片CAT和APX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巴西诺’CAT和APX酶活性持续升高。在轻度和中度干旱条件下,3种地被月季均具有一定的抗性以及适应能力。综合评价3种地被月季耐旱能力最好的为‘巴西诺’(隶...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和正常灌水处理,测定苦参生物量、根长、株 高、小叶数、叶绿素、脯氨酸及总黄酮、生物总碱等指标,研究水分胁迫对苦参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苦参的生长与生物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轻度胁迫条件下,苦参根长、株高、小叶数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显著促进生物量生长,而中度、重度胁迫则显著抑制苦参生长;随着胁迫程度加剧, 轻度、中度、重度水分胁迫处理下苦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2.20%、10.14%、40.51%,而脯氨酸含量逐 步增加,轻度胁迫处理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中度、重度胁迫处理的脯氨酸含量急剧增加,分别为 对照的2.4257、10.6920 倍;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苦参总黄酮和生物总碱含量逐渐减少,轻度、中度、重度胁 迫下苦参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23.25%、47.47%、55.09%,生物总碱含量分别降低19.95%、23.12%、51.78%。说 明苦参具有较强的水分适应性和抗旱能力,且在适度缺水(土壤含水量在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75%)有助 于苦参生物量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干旱胁迫及复水处理对抗旱性不同小麦材料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皮麦’为材料,以正常水分管理作为对照,待小麦长至三叶期,采用干旱胁迫-复水法,取幼苗叶片测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脯氨酸、脱落酸、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叶绿素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皮麦’的保护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及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下,保护酶活性、脯氨酸、丙二醛、脱落酸、总抗氧化能力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却明显降低;复水以后,保护酶活性、脯氨酸、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脱落酸、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两品种/系的处理与对照间脱落酸、丙二醛含量不存在明显差异。在干旱胁迫和复水情况下,‘靖麦12号’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和较高渗透调节物质且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因此‘靖麦12号’具有较高的抵御干旱胁迫以及复水后的恢复能力,可作为云南地区重要的抗旱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淹水胁迫对生姜苗期形态变化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耐涝种质资源,为生姜耐涝机理研究及抗涝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生姜主产区的5个主栽品种山东大姜、罗平小黄姜、竹根姜、贵州小黄姜、凤头姜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水分处理(CK)和淹水处理(TR),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品种苗期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淹水胁迫下各生姜品种的株高、茎粗和根系活力均下降;生姜叶片的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下同), SOD和POD活性在竹根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 CAT活性在山东大姜中呈上升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下降趋势, PAL活性在竹根姜和凤头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3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淹水后5个品种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升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5个品种生姜的耐涝性排序依次为山东大姜>贵州小黄姜>罗平小黄姜>凤头姜>竹根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株高与综合评价值 (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茎粗与D值呈显著正相关,叶片MDA含量与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生姜通过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来抵御氧化损伤。5个品种中山东大姜耐涝性最强,竹根姜耐涝性最差。株高、茎粗和叶片MDA含量可作为生姜耐涝品种筛选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地被菊‘火焰’在干旱胁迫下的响应机制,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下地被菊‘火焰’生长、生理生化和光合生理的变化。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抑制‘火焰’生长发育,其中,中度和重度胁迫对植株生长影响较大。(2)随着干旱胁迫强度加剧,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降低,叶片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增加,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绿素(Chl)含量升高。(3)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大而降低,胞间CO2浓度(Ci)呈先降后升趋势。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为(13.33±0.2)%时对‘火焰’生长影响较小;土壤含水量为(10±0.2)%时,植株生长缓慢;土壤含水量为(6.66±0.2)%时‘火焰’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3.
山西部分梨品种抗寒性测定及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鉴定山西部分梨品种的抗寒性以达到对抗寒育种中亲本的选择。以1 年生梨枝条为试材,在人工低温处理下研究7 个梨品种枝条中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束缚水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供试梨品种的抗寒性顺序为:‘苹果梨’>‘晋酥梨’>‘晋蜜梨’>‘玉露香梨’>‘雪花梨’>‘玉酥梨’>‘库尔勒香梨’。(2)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上升。(3)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寒性无明显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可单独作为抗寒性的鉴定指标。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木薯品种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程度下耐寒生理指标的变化,为木薯抗寒品种选育和抗寒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华南205、华南124、辐选01为材料,试验设置4、8、12、25℃4个不同温度分别处理1、3、5、7d,处理后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SOD、POD、MDA、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在4、8、12、25 ℃温度条件下,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与胁迫时间的延长,木薯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不断上升,SOD、POD、MDA、可溶性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及含水量则不断下降.低温胁迫下,木薯叶片相对电导率与脯氨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脯氨酸与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DA与脯氨酸、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低温胁迫下耐寒性强木薯品种和耐寒性弱品种的相对电导率、MDA和脯氨酸差异较大且比较稳定,可作为鉴定木薯品种间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5.
曾淑华  郭仕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66-19168
[目的]研究低温、淹水及其交叉胁迫对烤烟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方法]对盆栽8~9叶龄的3个烤烟主栽品种(K326、云烟85和云烟87)进行淹水、低温及其交叉胁迫处理。处理后的植株在正常条件下生长7 d后测定株高、叶片数和干重及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淹水、低温及其交叉胁迫后,烟叶叶绿素含量、株高、叶片数和生物量显著下降,烟叶P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低温及先淹水后低温胁迫后,SOD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淹水及先低温后淹水胁迫后,SOD活性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3个品种中,K326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严重,POD活性的变化幅度最大,MDA含量升高最多,生物量下降最大,说明K326受伤害程度最大,抵抗低温、淹水及其交叉胁迫的能力较差。[结论]该研究可以为烟草的抗性研究积累资料并为烤烟生产中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酮类物质是芹菜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该研究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44份中国芹菜种质、美国西芹‘文图拉’和欧洲西芹‘皇后’叶片和叶柄中的芹菜素和毛地黄黄酮的浓度。结果表明:这46份芹菜种质叶片和叶柄中的芹菜素和毛地黄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叶片芹菜素含量、叶片毛地黄黄酮含量、叶片黄酮含量、叶柄芹菜素含量、叶柄毛地黄黄酮含量和叶柄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10%,30%,20%,30%和20%。叶片和叶柄中的黄酮含量没有相关性。叶片中芹菜素浓度是毛地黄黄酮浓度的18~50倍,叶柄中芹菜素浓度是毛地黄黄酮浓度的19-40倍。大部分中国芹菜种质的黄酮浓度高于西芹‘文图拉’和‘皇后’。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芹菜种质的黄酮含量高于北部地区芹菜种质。综上所述,叶柄是主要食用部位,因此叶柄具有高芹菜素含量的中国芹菜种质可应用于芹菜的育种,叶片具有高芹菜素含量的中国芹菜种质可应用于生产芹菜素产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引种上海的包括2个种的15个猕猴桃品种进行了连续3年的物候期、适应性及果实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最早成熟的‘金早’与最晚成熟的‘布鲁诺’成熟期差异达到71d;适应性评价,湖北、江西、江苏、安徽育成的一些品种成活率较高,均在75%以上;‘金魁’的成活率最高,达到100%;‘81-5’的抗褐斑病能力最强。果实品质的评价,其中‘81-5’果形最大,达到单果重160g;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相比,中华猕猴桃属于小果形(≤90g)品种数量较多。‘金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9.50%;‘金魁’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为1.71%;‘红阳’可滴定酸最低,为0.58%;‘金阳’、‘红阳’、‘金农’和‘徐香’4个品种风味最佳;供试品种之间维生素C含量差异极大,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布鲁诺’,为387.32mg/100g,含量最低为‘桂海4号’,为57mg/100g;‘徐香’香气最为浓郁。上海地区筛选出优良的猕猴桃品种有:金魁、徐香、米良1号;中华猕猴桃品种有:金阳、81-5、武植3号、金农。  相似文献   

18.
测定3品种香蕉幼苗在不同干旱胁迫下叶片色彩值、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3品种香蕉幼苗3个胁迫处理1 d后的L值、a值和b值与0 d相比均有所下降;巴西蕉和帝王蕉叶绿素含量轻度和中度胁迫时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14.9%和30.4%、29.7%和45.3%,重度胁迫分别比对照高12.8%和2.3%,而粉蕉叶绿素含量3个胁迫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3种香蕉幼苗叶片色彩值与叶绿素含量不呈简单线性关系;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3品种香蕉幼苗的Pn、Tr和Gs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巴西蕉Pn降幅较大,分别降低80.1%、83.4%和92.4%,而3个品种Ci均显著高于对照。得出3个香蕉品种抗旱性顺序为粉蕉〉帝王蕉〉巴西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木薯在低温寒害下的发芽性能和生理生化特性,评选出与木薯寒害、冻害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方法】将木薯品种桂热3、华南124和华南205的种茎置于8、5、2℃3种低温胁迫下,分别胁迫处理0(CK)、2、4、6、8、10、12、14d,测定发芽率、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等指标,并同时进行发芽试验。【结果】低温胁迫时,相同处理条件下木薯种茎发芽率由高到低为:华南124〉华南205〉桂热3号,与试验材料本身抗寒性特征一致;低温处理早期,桂热3相对电导率迅速增加,华南124的相对电导率增加较缓慢,华南205在2℃处理6d时相对电导率达6.0%;不同品种脯氨酸含量变快趋势也不一致,桂热3号、华南205和华南124分别在2℃处理4、6和12d时,种茎脯氨酸含量达80.0μg/gFW以上。【结论】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评价木薯种茎抗寒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品种桃树砧木对淹水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涝性,为桃耐涝砧木品种选育及抗涝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桃、抗砧1号、浙砧1号、筑波6号、南京白沙5个桃砧木当年生实生苗为供试材料,设正常水分(对照,CK)和淹水处理,测定叶片的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光合色素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指标,综合评价砧木耐涝性。【结果】淹水处理下,各砧木叶片的净光合作用(Pn)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低于CK(P<0.05,下同);抗砧1号、筑波6号和毛桃叶片的气孔导度(Gs)较CK显著降低;浙砧1号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较CK显著下降,其他品种不同程度上升。筑波6号、抗砧1号、南京白沙和毛桃的叶绿素a(Chl a)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较CK显著下降。浙砧1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脯氨酶(Pro)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较CK显著提高,丙二酶(MDA)含量显著低于CK;毛桃的过氧化物酶(POD)、CAT及Pro活性显著提高,而SOD活性和(SP)含量显著下降。各种砧木的POD、CAT和Pro的耐涝系数均大于100.00%,Pn、Tr、Chl a、Chl b和Car的耐涝系数均小于100.00%。利用主成分及隶属函数等多元统计方法对15个指标耐涝系数进行综合分析,浙砧1号综合耐涝评价值D值最大,为0.760,表现出较强的耐涝性,其次为南京白沙、筑波6号和抗砧1号,耐涝性中等,毛桃D值最小,为0.091,耐涝性最弱。【结论】淹水胁迫不同程度抑制了砧木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色素合成,各砧木在胁迫下调节体内渗透物质和抗氧化酶能力不同,耐涝性存在差异。在涝害频发的区域应避免桃园积水并采用耐涝性较好的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