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夏黄瓜栽培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多,如苗期遇高温,日照时间长,雌花节位高,瓜的排列稀;后期日照越来越短,气温越来越低,与黄瓜的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背道而驰,不利于夏黄瓜的生长发育。但由于夏黄瓜生育期短,成本低,只要管理科学,还是能获得较高产值的。  相似文献   

2.
冬春茬黄瓜育苗期正处在外界气温低、日照时间短的冬季,为了提高其抗低温能力,可以在浸种后再进行低温锻炼。经锻炼的种子抗逆性强,生长健壮,易成活,从而可提早结瓜7~10天,早期产量提高20%~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山东省平邑县菜农在种植大棚春早熟萝卜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接茬延后生姜生产的高效栽培模式,春早熟萝卜满足了蔬菜淡季的市场需要,生姜提前20d(天)左右播种,生长后期又在大棚内延后生长20-30d(天)[整个生长期延长了40-50d(天)],增产明显。该种植模式在全县推广面积逾666.7hm^2,春早熟萝卜每667m^2产量2500kg,产值2500元;延后生姜每667m^2产量3500kg,产值10500元。该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每667m^2年总产值13000元,纯收入逾1万元,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胡萝卜栽培管理技术胡萝卜适应性强,生长期短,病虫害少,管理简便,生产成本低,便于加工、运输、贮藏,是冬春蔬菜淡季供应市场的一种良好蔬菜。其种植方法是:一、整地施肥:栽培胡萝卜,应选择前茬腾地早、施肥多、土壤养分消耗少的地块。如甘蓝茬、黄瓜茬,洋葱茬等...  相似文献   

5.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最低海拔457m,最高海拔2900m,年平均气温13.2℃。海拔1400—2300m的区域7月平均气温低于22℃,夏秋季气候温凉,适宜半耐寒性蔬菜生长。过去,这些区域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产量和产值均较低。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贵州省夏秋反季节蔬菜项目的实施,毕节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蔬菜栽培模式试验研究,逐步摸索总结了一些周年多茬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薹干是一种清脆可口、营养丰富的干制名菜,一般667 m2一茬产干菜70kg左右,产值1500元左右,高的可达2000元.薹干生长期短,全生育期3个月,其中育苗期25~30天,因此极适合夏秋作物的下茬和小麦的前茬种植.如我们推广多年的"小麦-玉米-薹干"、"小麦-西瓜-薹干"等栽培模式,都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2006~2007年探索春鲜食玉米一夏秋甘蓝一秋冬菠菜的高效种植模式,相对一年种两茬常规作物的栽培结构,充分利用了空余时间,增加了复种指数,实现了作物的合理轮作,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值,适合我省新、老蔬菜基地推广。春鲜食玉米于3月上中旬育苗,3月下旬4月初移栽,6月下旬7月上旬采收结束;夏秋甘蓝6月上中旬育苗,7月上中旬定植,  相似文献   

8.
薹干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薹干是一种清脆可口,营养丰富的干制名菜,一般667平方米一茬产干菜70千克左右,产值2000元左右,高的可达2500元左右。薹干生长期短,全生育期3个月,其中育苗期25~30天,因此极适合夏秋作物的下茬和小麦的前茬种植。如我们推广多年的“小麦—玉米—薹干”、“小麦—西瓜—薹干”等栽培模式,经济效益都较高。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利用大棚种植蔬菜,多习惯一年两茬.夏秋茬一般于春末至夏初播种或者定植,主要供应期为8~9月份,常种植物有番茄、黄瓜等喜温蔬菜;越冬茬多以芹菜、莴苣、菠菜、韭菜等一些耐寒性强的蔬菜栽培为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陕西渭北地区冬季天气恶劣,日光温室冬春一大茬栽培模式黄瓜生产中,易出现“瓜打顶”、“老化”等现象,黄瓜产量、品质也都有所下降,严重影响菜农收入。针对这一问题,从2011年开始,在蒲城县前宜安村开展了一大茬栽培改二茬栽培技术研究,推广面积1000余亩。两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温室黄瓜一年两茬栽培年亩产量可达25000~30000 kg,产值5万~6万元,较越冬一大茬栽培亩增产10000 kg以上,亩增纯收入15000元以上,效益提高5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受到了广大种植户欢迎。  相似文献   

11.
王玉彦  王靖秋  张志民 《蔬菜》2012,(11):55-58
通过盆栽试验,将小麦、大豆作物根茬按0.5%、1%和2%用量施入已连续栽培黄瓜的土壤中,研究不同作物根茬及用量对减轻黄瓜连作障碍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小麦、大豆作物根茬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孔隙度,添加小麦和大豆根茬的处理土壤容重均随根茬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不同作物根茬对pH影响不同,2%的小麦根茬添加量对pH提高最大;添加作物根茬均使土壤EC值明显降低;添加2%的小麦根茬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生长,产量比对照提高127.67%.  相似文献   

12.
高文才是洮南市洮府乡福胜村菜农。多年来一直从事大棚蔬菜生产.并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成功经验。1991年.他开始规模生产,到1994年蔬菜大棚面积已达到900m2~。由于他重科学、懂技术、会管理,年年获得好效益。1999年他在900m~2的4个蔬菜大棚里种了三棚黄瓜,产量1500kg,产值16000元;一棚伊丽莎白香瓜、产值2000元,香瓜收获后又栽植一茬西红柿,收入1000多元。栽植黄瓜前还种了一茬香菜、小白菜、小萝卜.共收入2000多元。黄瓜、西红柿收获后又种了三棚豆角、一棚辣椒,又收…  相似文献   

13.
正夏秋莴笋属于反季节种植的茬口,正值高温暴雨季节,若品种选择不适、管理不当,容易引起抽薹。此茬虽然产量低,但由于生长速度快、生育期短,又正值秋淡,效益较好,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产值2 000~3 000元。2010年,武汉市蔬菜技术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平利县冬春季低温寡照的气候条件和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采取简易保护地栽培措施种植时令蔬菜,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效益.春黄瓜—夏秋莴笋—越冬芹菜一年三茬栽培就是平利县蔬菜栽培模式中的一种,三茬蔬菜667m2产值能达到3万元左右,在同类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陕北光照条件较好,日照时间长,适于发展日光温室。但冬季低温制约了喜温菜越冬生产,一般保温条件差的12月至翌年1月几乎没有产量,保温条件好的则投入产出比高,经济效益低。为此,近年来笔从茬口安排上进行了探索研究,试验总结出了早春黄瓜、秋冬番茄、深冬油菜的一年三茬模式,将黄瓜的苗期、番茄的成熟期和耐寒油菜安排在最冷季,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徐爱仙 《长江蔬菜》2013,(21):36-38
武汉市黄陂区摸索出一种大棚春黄瓜一夏豇豆一花菜一年三茬高效模式。早春黄瓜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收获,667m。产值达11990元;夏豇豆5月底至6月上旬直播于黄瓜架下,7月中旬收获,667m。产值6800万元;花椰菜8月播种,12月收获,667m2产值8570元。除去生产成本和折旧费,667m2纯收入21460元。  相似文献   

17.
<正>大棚秋延后黄瓜是在深秋较冷凉季节,夏秋露地黄瓜已不能生长时,利用大棚的保温防霜作用继续生产的一茬黄瓜。这茬黄瓜的播种期、幼苗期处于高温、多雨的强光季节,进入结瓜期后温度又逐渐下降,栽培季节和外界条件与黄瓜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要求的环境条件完全相反,因此在具体栽培中要加强管理,以确保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8.
昆明地区夏秋连绵阴雨 ,长时间阴雨寡照导致水培秋黄瓜叶片黄化 ,植株徒长 ,产量降低。怎样提高水培秋黄瓜的产量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栽培实践 ,谈谈自己的体会。1 设施种植水培黄瓜采用装配式钢架塑料大棚 ,规格为长 35m(米 )、宽 6m。棚内放置 4条栽培槽 ,采用浮板毛管水培 (FCH)。2 栽培要点2 .1 品种选择 选用耐高温的抗病品种 ,如 :津研 4号、津杂 4号、津春 4号等。2 .2 适时播种 秋黄瓜播种时间不宜太早太晚 ,太早产品不能在秋淡时上市 ,产值低 ;太晚则植株生长后期遇霜冻死 ,生育期、采收期短 ,产量产值都低。播种宜在 7…  相似文献   

19.
大棚多茬栽培效益高陈立新北方地区由于气温低、无霜期短,露地蔬菜生长期短。为疏旺补淡,解决城市居民菜篮子,因此发展大棚生产尤为重要、现将北方地区大棚多茬栽培的方法介绍。一、选择适宜农膜。1.聚氯乙烯农膜:保温好、强度大,但易落灰、透光弱,不耐高低温,寿...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常山县新桥乡菜农摸索出了山地蔬菜冬春甘蓝一夏秋黄瓜种植模式,栽培面积0.2hm2,甘蓝产量(加工订单)5050kg、产值2000元、净收入1300元,黄瓜产量8739kg、产值12682元、净收入7325元,全年合计产量13789kg、产值14682余元、净收入8625元。现将该种植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