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风沙区春玉米棵间蒸发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棵间土壤蒸发是农田水平衡计算的重要参数,利用微型蒸渗仪测定了春玉米生长期间棵间蒸发的逐日变化过程,确定了春玉米生长期间棵间蒸发占总蒸散量的比例关系,并对相对土面蒸发强度E/ET0随表怪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土面蒸发强度与作物叶面积指数LAI的关系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田棵间蒸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和微型蒸渗仪研究了冬小麦生育期间逐日蒸散和蒸发过程,分析了蒸发占蒸数的比例及其随叶面积指数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灌溉后土壤蒸发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田棵间蒸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和微型蒸渗仪研究了冬小麦生育期间逐日蒸散和蒸发过程 ,分析了蒸发占蒸散的比例及其随叶面积指数和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灌溉后土壤蒸发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渠道渗漏测试方法的选择,不仅决定于测试方法本身的特点、测试精度、适用条件,而且也决定于测试的目的和被测渠道的特点。一、测试方法种类及其特点目前我国现场测试渠道渗漏损失的方法主要有:静水法、动水法和测渗仪法(点测法)。采用静水法测试渠道渗漏损失具有以下特点: (1) 静水法测量渠道渗漏水量用称量法或体积法,是测量渠道渗漏量精度最高的方法之一。采用静水法不但可以测量渗漏量大的渠道,而且在渠道渗漏量相当小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圆盘渗透仪常用计算模型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盘渗透仪已成为一种常用的田问测定土壤导水参数的仪器,基于圆盘渗透仪在某一选定点测量的入渗时间以及与入渗时间相对应的入渗量,利用一些常用的计算模型来计算低基模吸力土壤表层的导水参数,如吸水系数、导水率和宏观毛管上升高度等。本研究在总结一些常用的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并结合实验和模拟的数据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为利用圆盘渗透仪进行土壤水力特性的估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滴灌的特点是根据作物的耗水量,经常向作物根系活动区进行局部灌溉,使根层的土壤含水量经常保持在适于作物生长的最优含水状态。由于它全部采用有压管道输水,和地面灌溉相比,使输水损失减至最小。又由于它是一种小定额的局部灌溉,可以减少土壤蒸发,也没有深层渗漏,因此是节省农业水资源的一种理想的溉溉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测定了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农田蒸发蒸腾量,分析了冬小麦的蒸发蒸腾变化规律,探讨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土壤含水率与作物蒸发蒸腾量(ET)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T0和蒸渗仪实测的ET生育期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冬小麦ET受0~6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尤其是0~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作物ET影响显著,80cm以下土层土壤含水率基本对作物ET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盘式负压仪测定土壤导水率的计算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导水率作为重要的水力特征参数之一,准确测量和计算不仅有助于促进土壤非饱和带的水分运动过程理论研究,同时可为合理确定农田灌排技术参数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比较分析在盘式入渗仪下不同导水率计算方法的适用性,针对2种土地类型(菜地、茶园)进行了4个负压水头(-9,-6,-3,0 cm)、2个盘径(10,20 cm)的入渗试验,并通过不同计算方法计算导水率.结果表明:盘径对导水率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同计算方法结果趋于一致,因此在野外缺水条件下,可考虑选用小圆盘进行试验;对于不同的土地类型,建议选择不同的方法测量,作为耕作地的菜地,计算导水率时建议使用稳态流方法,而茶园导水率的测定则推荐使用瞬态流方法;在相同负压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导水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对于不同的计算方法,2种土地类型在4个负压下表现的导水率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9.
南北方粘质土壤的水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南北方粘质土壤的水分特征,选择北方塿土和南方红壤典型粘土,测定其持水特征和饱和导水率,采用双环入渗仪进行入渗试验。结果表明:耕作对红壤有较强的压实作用;从持水特征分析,同一吸力下红壤的含水量较高,田间持水量和凋萎系数也高于塿土,而有效水含量略低于塿土,饱和导水率却低于塿土1个数量级;从入渗特征分析,红壤的侧渗能力很强,入渗率比塿土高1个数量级,容易发生大孔隙流。该结果对南北方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剖面多点土壤基模吸力测定设备——土壤负压剖面张力计测量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影响张力计测量精度,如直管式水银压力表毛管影响的修正、瓷头测值的代袁性、连通导管气泡形成规律、制作高质量无气水的技术以及长期使用中的保养维修技术等问题。所介绍的方法可供室内及野外试验应用张力计进行量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大型称重式蒸渗仪测定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农田蒸发蒸腾,分析了夏玉米的蒸发蒸腾变化规律,探讨了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土壤含水率及叶面积指数LAI与作物蒸发蒸腾量ET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T0和蒸渗仪实测的ET生育期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玉米ET受0~6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尤其是0~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作物ET影响显著,80cm以下土层土壤含水率基本对作物ET无明显影响;ET与LAI变化趋势在拔节期后期以后基本一致,苗期~拔节期中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渠道渗漏量计算和实测方法金永堂邓湘汉(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本文对各种类型的渠道(如长期输水、周期性工作、临时渠道、非均质水平土层渠道、各向异性土壤渠道以及具有防渗渠道等)的渗漏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汇兑和分析,指出其优点和应用条件。此外,并对现有的各种实测渠道渗漏方法(如断面流量测渗法、静水测渗法、沉箱测渗法、同心环测渗法以及护面下收集渗漏法等)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误差计算,同时对计算和实测渠道渗漏量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灌区棉田的水盐动态和水盐平衡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2004年在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绿洲棉田灌溉试验数据,对常规地面沟灌和膜下滴灌棉田在不同灌溉定额下水盐动态进行了研究,对节水灌溉与农田水盐平衡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结论包括:①在2700m3/hm2灌溉定额时,常规地面沟灌和膜下滴灌棉田在生育期0~60 cm土层积盐,膜下滴灌的积盐率(12.4%)要高于常规地面沟灌的积盐率(3.4%);②在小于6000 m3/hm2的4种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生育期棉田1 m土体上总体表现为积盐;③对于土壤初始含盐量高的新垦荒地,灌溉淋洗的作用要好于土壤盐分本底值低的土壤;④为了保持农田的水盐平衡,在极端干旱区需要进行非生育期以淋洗盐分为目的的灌溉。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田间标定效率并减少土壤空间变异对标定方程的影响,利用时域反射仪来快速标定中子水分仪。埋设中子管时边钻孔、边观测土壤岩性,同时用TDR测体积含水量。用中子仪测放射性计数,测量计数除以标准计数得到计数率比,从而得到体积含水量与计数率比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①沙壤和粉沙可以使用同一个标定方程:y=41.989x+14.989,R2=0.8539;②容重不影响标定结果,但是0~30 cm深度不适合使用中子仪测量土壤水分;③研究区内埋深30 cm以下,使用TDR标定中子仪的标定方程为:y=53.139x+10.397,R2=0.968;④TDR适用性分析表明对于研究区内的沙壤和粉沙,TDR可以直接测定其体积含水量,适合对中子仪进行标定。因此,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田间标定中子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反演分析土壤-秸秆水分运动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潜水均衡试验站土壤测渗仪资料,以新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轻粘土为例,利用无秸秆覆盖和地表以下35 cm秸秆覆盖的实测资料,研究作物生长条件下土壤水分和盐分运移模型参数,通过HYDRUS模型反演确定了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和秸秆水分参数。并与测筒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无论是模拟计算的土壤水分运动参数还是秸秆水分参数都与相应的测筒观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这表明了轻粘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和秸秆水分运动参数的确定是合理的。这些参数的确定将为更好地模拟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秸秆覆盖层阻止土壤潜水蒸发抵制土壤盐分向上运动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小型蒸渗仪自动化程度低、可靠性差、易受天气状况的影响等问题,研制了自动地下轨道称重式蒸渗仪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自主开发的上位机软件,可实现全自动智能控制各设备工作,移动称重装置可对各个测筒进行独立准确测量,以满足不同处理和重复试验对测筒数量的要求。此外,该系统的称重设施设于测筒下方的地下室结构内,排除了大风、大雨等天气对蒸渗仪监测数据的影响。系统测试显示,称重系统对蒸发蒸腾量(evapotranspiration,ET)的观测精度达0.028 mm,称重系统计算的ET与含水率计算的ET变化趋势一致,线性相关系数较高,说明自动地下轨道称重式蒸渗仪测控系统测量精度较高,且监测的数据稳定可靠,可用于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作物需水规律,不同水分胁迫作物响应机理,土壤水量平衡等。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在降雨、径流和侵蚀影响作用下测量土壤入渗性能的入渗仪,该装置由针头式降雨部分、下垫面产流集流部分和观测部分组成。与传统双环入渗仪比较表明:产渗流入渗仪可以测量降雨初期数值较高的土壤入渗性能,从降雨开始完整地测量土壤入渗性能变化全过程。降雨初期测量土壤入渗率大于双环法测量结果,随着雨强的增大,土壤入渗性能降低速度也随之加快。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不同的土壤盐渍化程度,采用理论计算与实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南疆盐渍化土壤排盐系数及淋洗定额的确定。结果表明,南疆地区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的排盐系数不同,土壤盐分初始值为0.446%、0.588%、0.593%、0.779%、0.829%、1.039%和1.109%的沙壤土排盐系数分别为16.7、23.1、23.7、33.1、35.3、46.4和47.3。以0.1%、0.2%和0.3%作为淋洗脱盐标准,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盐渍化程度及不同淋洗深度的理论淋洗定额。以脱盐标准0.3%进行实测验证,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值为0.446%、0.588%、0.593%淋洗后的土壤盐分值接近脱盐标准值0.3%,说明理论淋洗定额能够满足土壤实际脱盐需求。而土壤盐分值为0.779%、0.829%、1.039%、1.109%淋洗后的土壤实际盐分值均高于脱盐标准值0.3%,说明理论淋洗定额偏小。研究结果为合理制定南疆地区农田冬春灌定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了不同灌溉定额对土壤盐分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溉定额越大,盐分运动和分布所受到的影响越大,盐分水平方向运动越远,相同距离处土壤盐分含量相对越低,垂直方向,土壤盐分向耕作层以下运移并发生聚积,毛管附近土壤盐分淋洗范围和淋洗程度均越大,远离毛管宽行距盐分聚集范围越大且较深。灌溉定额越小,浅层土壤盐分积盐率越高,毛管附近土壤盐分淋洗范围和淋洗程度均越小,远离毛管宽行距盐分聚集范围越小且较浅。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定额对春玉米生育期土壤水盐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分布受灌溉水量的影响.在灌溉期,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明显增加.随灌水定额的增加,土壤脱盐深度呈增大的趋势,其中,0~20 cm土层土壤脱盐现象明显,40~100 cm土层土壤积盐现象明显.在春玉米生育后期,灌水定额对滴灌带间的土壤淋洗作用较前期明显.在非灌溉期,由于较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土壤含水量持续降低,作物的主要根系吸水层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阶段性变化明显.土壤盐分随土壤水分向上运移,在0~40 cm土层发生积盐现象,40~100 cm土层发生脱盐现象,畦灌方式在0~100 cm土层内均发生脱盐现象.膜下滴灌条件下,春玉米在拔节期前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和含盐率变异系数分别属于中等变异和弱变异强度,之后两者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且土壤含盐率变异强度始终低于土壤含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