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一旦发生,对农业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农民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本文以一起农业环境污染事故为例,解析了事故调查程序,分析与思考了当前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提出了保护农业环境,应对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1):i004-i004
2005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和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召开研讨会,就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加大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力度等问题上达成一致。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的入册机构,在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上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由该机构起草制定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规范》已通过审订并将于近期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环境恶化加剧,并已严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存在的若干结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妥善处置和有效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广西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现状和类型,对造成其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应对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3):F0004-F0004
农业环境是农产品安全的源头。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AEMC)作为全国农业环境监测网的网头单位.和全国33个省级和800多个重点地、县级农业环境监测站一起,肩负着保护农业环境的重任。30多年来。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AEMC)在全国农业环境质量调查、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信息平台建设、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处理等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农业污染事故的发生规律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污染事故的发生既有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特点 ,同时也存在一定规律性 ,研究农业污染事故发生规律 ,采取防范措施 ,就可防止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铁路路基施除草剂对农田造成的药害污染一般为间接的、突发的、毁灭性的。文章阐述了农业环境技术在这类污染事故中的作用,提出了对这类污染事故鉴定、防治和赔偿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湖南某地村民尿镉偏高事件调查,分析污染原因,提出污染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由此得到的启示:农业环境污染预防机制建立刻不容缓,及时发现污染隐患,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对产地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业环境与发展》是由农业部主管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全国农业环境保护科技信息网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以反映国内外农业环境管理、监测、法制建设、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动态和技术为己任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刊登的主要内容有 (1)国家重大决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2)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及相关政策 ;(3)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 ;(4)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 ;(5)生态农业建设 ;(6)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环境与发展》是由农业部主管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全国农业环境保护科技信息网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以反映国内外农业环境管理、监测、法制建设、生态农业、农业持续发展以及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等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动态和技术为已任 ,为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刊登的主要内容有 (1)国家重大决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及相关政策 ;(3)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 ;(4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 ;(5)生态农业建设 ;(6 )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技术 ;(7)…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期面源污染治理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农业是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石,在保障了粮食安全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过去10 a,中国面源污染治理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农业源的贡献仍居高不下。该研究阐述了新时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临的挑战,结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提出了以"生态循环、流域统筹"为核心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思路;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卡脖子技术,提出了以"种养结合、产业链循环"为核心的污染治理实现路径;深入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运维机制不通畅的原因,提出以"农民和农业企业为主力军"的多元主体治理及运维机制;结合典型案例,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实现路径和应用效果,以期为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略论农业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调处中的作用及其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鲍学杰 《农业环境保护》1995,14(2):87-88,83
本文论述了农业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处理中及时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防止事故扩大等方面的作用。认为农业技术在农业环境污染纠纷中的调查结论,举证等应有明确的法律效律。  相似文献   

13.
铁路路基篱除草剂对农田造成的药害污染一般为间接的,突发的,毁灭性的,文章阐述了农业环境技术在这类污染事故中的作用,提出了对这类污染事故鉴定,防治和赔偿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水土流失所导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赣江上游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赣江上游的左马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试验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源调查。在此基础上,针对赣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所导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讨论了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态防治措施,主要包括村落非点源污染生态控制技术、坡耕地非点源污染生态控制技术以及水系径流生态处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有机结合可形成赣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环境信息统计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前言环境信息是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开展农业环境信息统计,可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业环境信息,供其决策时参考。开展农业环境信息统计,还可使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了解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有关信息,进而增强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意识。对于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通过及时发布环境信息,可以促进事故的妥善处理,为污染受害者挽回或减少经济损失。切实抓好农业环境信息统计工作,对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我国农业环境信息统计工作回顾…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监测是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污染事故及时、正确地进行应急处理和制定处置措施的根本依据。本文从突发事故类别、污染物特性、应急检测要求3方面进行应急监测背景描述,并就应急监测仪器与设备筛选、布点采样原则、应急监测质量控制注意事项等3部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千岛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随着对点源污染管理力度的增大,农业面源污染已逐渐成为千岛湖区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以千岛湖区域为研究对象,从畜牧养殖、种植耕作、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废物等4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千岛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从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秸秆和农膜污染、农药与化肥污染、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污染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千岛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进步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并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受到阻碍的重要因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我国已经开始重视这项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控制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新型农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基于此,分析农业环境污染的概念、主要因素及其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保护农业环境、应对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个别指标计算时基础数据获取难度大的问题,该研究充分考虑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形成及调控全过程因素,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三峡库区面源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更易获取的数据为基础参数、应用韦伯-费希纳定律克服个别风险指标过大的问题,给定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指标计算方法,评估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并提出了三峡库区县域单元的纵向和横向污染治理清单。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各县域农业面源污染总体处于中风险,库区内湖北省夷陵区、重庆市南岸区风险值最高,其次是重庆市大渡口区、沙坪坝区等市辖区、巫溪县以及湖北省兴山县和秭归区,之后是开州区、万州区、丰都县、云阳县等区域;化肥强度指数、畜禽养殖强度指数、降雨侵蚀指数、环保投资指数是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主要影响指标;三峡库区各县域化肥强度指数以及畜禽养殖强度指数风险值之和占总压力指数风险值的比例平均为79%,巫溪县、巴东县、巫山县甚至达到90%;重庆市南岸区、大渡口区以及湖北省各县域化肥施用强度较高,建议开展茶果树施肥技术提升,畜禽养殖强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重庆市云阳县、开州区、巫溪县、巫山县以及湖北省各县区,建议更多开展猪和羊畜禽废污处理能力提升,此外还应加大环保投入以及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从纵向管控来看,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应以南岸区和夷陵区为优先管控区域,河流水质优先治理区域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以及湖北省的各县区,从横向管控来看,大部分县域的主要污染防控因素为化肥减量和畜禽养殖治理,其中三峡库区上游和下游地区应当更多关注化肥减量,中游则更多关注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控,该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政策制定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结合洞庭湖区农业生产实际和地理位置特点,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合理配置饲料、科学处理废弃物、实行农牧结合等多项具体防治措施,为今后洞庭湖区进行综合开发和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