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测定了微流水鱼池的水温、透明度、溶解氧、氮、磷、以及浮游生物等生态因子,并与高密度流水鱼池和静水鱼池相比较。结果表明,微流水鱼池的生态环境介于静水鱼池和高密度流水鱼池之间,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流量和水交换的均匀程度。流量愈大,水交换愈均匀,生态环境愈接近于高密度流水鱼池,反之则愈接近于静水鱼池。文中还结合养殖技术对微流水鱼池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微流水养鱼是介于工厂化流水高密度养鱼和传统池塘静水养鱼之间的一种养鱼方式,其单产大大高于静水池塘,其设施比工厂化养鱼简单,投资省、技术上也较易为群众所接受。我国水库众多,坝下鱼池一般受地形限制、面积较小,但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并具有自然落差。许多水库只要对坝下鱼池作适当改造,即可进行微流水养鱼,从而大幅度提高单产。笔者曾在武汉市夏家寺水库,利用坝下5口土质鱼池改建成一套微流水养鱼设施,以虹吸管引入库水,自流排灌,一、二级池鱼产量分别达到3005.7kg/667m2和1493.3kg/667m2。我们对微流水养鱼的鱼池结构…  相似文献   

3.
梯级流水养鱼就是利用山区水源充足,水位落差大的优势,长滕结瓜的形式修建鱼池,一般另无进排水沟,排灌就是从上至下一条龙,是一种简单的流水养鱼方式。  相似文献   

4.
庞显炳 《河南水产》2001,(2):19-19,15
温流水养鱼是一种以温泉地热水或工厂余热水为水源,利用水体的不断交换从事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方式,具有周期短、产量高、可四季正常生产等特点。开发温流水养鱼,科学合理地设计建造鱼池是关键。1 设计建造温流水养鱼池的技术原理 设计建造温流水养鱼池的技术原理是:高效利用有限的温流水资源,使水体充分交换,保持鱼池良好的水质和充足的溶氧,在各方面为鱼类创造最适宜的生态条件,使鱼类处于最佳生长状态,在较短的养殖期内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要使建造的鱼池经久耐用,满足多种需要,操作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然落差流水养鱼,是在山丘区山涧、溪河流水资源丰富,自然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的地疗,引水斤池养鱼;同时还充分利用鱼池附近的山坡荒地,广种鱼用青饲料,进行以草食性鱼类为主的节粮型养鱼。这种流水养鱼的方式,具有不占农田、用地少、造价低、易管理、见效快、产量高等特点。为了充分利田山丘区的溪流水资源,发展山区流水养鱼,湖南省科委于1983年立题,在山丘区利用自然落差流水,开展流水养鱼试验研究。通过可行性论证后,自1986年开始,湖南省水产研究所与慈利县畜牧水产局共同承担了这个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6.
赵同庆 《内陆水产》2005,30(6):24-25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形式的流水养鱼方式.但如何有效利用溪河水资源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的研究却甚少。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2001年开始。采用当前国内外先进养鱼技术,利用溪河水资源进行高密度流水养鱼试验。2004年7月.经有关技术部门和专家对高产示范鱼池实际测产,大口鲶养殖产量达3.6万kg/667m^2,建鲤产量达9.2万kg/667m^2。现将高密度流水养鱼技术用答疑的形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淡水渔业》1977,(3):7-11
流水高密度养鱼,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事业,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这一养鱼方式是以较小面积的养鱼设备代替大量鱼池的生产效能为特点,可以节省土地,减少劳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和避免水源污染的威胁。实行流水高密度养鱼,不仅对实现我国养鱼生产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为解决城市、厂矿和缺少水面地区的吃鱼问题提供新的途径。为此,我们进行了流水高密度养鱼的某些初步试验,以探求其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业环境保护研究室宋超助理研究员发明的"一种可收纳废弃物的循环流水养殖鱼池"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收纳废弃物的循环流水养殖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鱼池、排水管道、废弃物收集器和回水管道。该鱼池中心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排水管道与废弃物收集器上部的进水口连通,废弃物收集器中  相似文献   

9.
正光唇鱼俗称淡水石斑鱼、罗丝鱼,是一种小型溪流性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光唇鱼的推广养殖促进了山区旅游业、农家餐饮业的发展。但由于光唇鱼生活、生长条件要求高,需要清澈的流水,往往有流水的地方没有鱼池或没有可供挖鱼池的土地,而有鱼池的地方又没有清澈流水,使得产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本项目自2019年初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立项以来,从山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利用有清澈流水山村的门前屋后、溪滩江边建设小型鱼池,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两年来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农家流水养鱼是选择常年水源丰富的地点,筑很小的鱼池将水引入,在流水池中以大鱼种、高密度、人工饲料实行精养。由于流水养鱼占地少,建池易,设备简单,鱼类生长迅速,产量稳而高,管理方便;因而非常适合于山丘区有自然流水的农家经营。  相似文献   

11.
《河北渔业》1992,(1):26-30
<正> 简易池塘流水养鱼试验是1988年开始的,1989年由于遭受洪水灾害,终止了试验,1990年又接续试验。一、试验条件试验在偏桥子乡二道沟村的一口400m~2(合0.6市亩)的正方形鱼池内进行。鱼池平均水深1.3m,总容水量520m~3。鱼池水源为灌溉稻田后的滦河水。二、试验方法 1.流水池的进、排水结构和布局鱼池  相似文献   

12.
谷城县大峪桥镇渔场将美满水库(小二型)坝下的一个土质鱼池改造成6口流水鱼池,每池80平方米,共480平方米,1986年获成鱼3556公斤,收入10668元,纯利润2160余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养鱼专业户,从价格相对较低的平谷、昌平、顺义及大兴等地购进鲤成鱼,投放流水鱼池,开放钓鱼,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93年十渡镇流水鱼池购进鲤成鱼约10万公斤,垂钓的纯收入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笔者实践经验对高密度流水的水源及水深地选择,池形和水深设计,进出水口及拦鱼栅设计,流水鱼池的投喂及日常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出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四川自贡市1987年建造4处流水养鱼池。流水养鱼池合计16口,面积1068米~2,其中实际养殖成鱼池12口,面积882米~2。自贡市青龙水库有鱼池3口,合计面积  相似文献   

16.
遵义市地处贵州省大娄山余脉地带,海拔940米左右,河道、溪流纵横分布,水的落差大,是发展流水养鱼的良好自然条件。山区土地少,开挖鱼池困难,为了寻求解决我市草鱼苗种来源的新途径,从1984年起,我们在洛江桃溪旧河道的流水养鱼基地进行了流水培育草亲鱼的试验,现将1984~1986年草亲鱼流水培育情况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7.
我省洞庭湖区是全国重点淡水渔业商品鱼基地之一。近几年来,各县利用荒湖洼地建设了十万多亩商品鱼基地鱼池,这些鱼池的共同特点是池深、埂宽、规模大、规格一致、排列整齐。  相似文献   

18.
平定河水库养鱼水面12.0ha,坝下有配套鱼池5口、面积0.76ha。1991年进行养鱼高产试验,主要技术措施是大库实施化肥养鱼,鱼池开展流水、微流水投饵养殖,并配套鱼种生产。经过200d 余的饲养管理,共产鱼30548.1kg,总产值16.9万元,获利5.9万元。  相似文献   

19.
山区凼仔养鱼是一种流水养鱼类型,它是利用山泉水、山塘水库水和江河溪涧水等水资源,因地制宜地修建一些小面积鱼池(即凼仔),并使鱼池有不断的水流,进行较高密度的养鱼生产.实践证明,凼仔养鱼是充分利用山区的水资源,解决山区人民吃鱼难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所于1978年进行流水养鱼试验以来,曾对流水养鱼系统设施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设计。本文就鱼池的池型结构、给排水的水力设计以及附属设施方面的给水雾化装置、空心塑料球生物转筒、排污(水)堵阀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