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东花 《猪业科学》2021,38(6):62-65
猪场生物安全一直是养猪产业的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2018年暴发非洲猪瘟疫情后,生物安全防控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生物安全是猪场养殖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而猪场生物安全的防控是由多个环节紧密衔接的,不仅需要加强场内消毒,场内到场外都存在生物安全防控中的不稳定因素,都需要猪场工作人员严加管控,如选址、生产相关人与车管理、猪场内部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生产防控记录等,以此提高猪场效益。  相似文献   

2.
最近 ,我们先后调查了义乌市几家中、小型规模猪场。发现中型规模猪场的场内饲养管理 ,兽医卫生防疫 ,饲料生产 ,人员管理等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生产态势良好。而小型规模猪场 ( 1 0 0 0头以下 )在生产过程中却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令人担忧。现将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报告以下。1 场内隔离、消毒措施不严隔离问题 :大部分小型规模猪场虽设有门卫 ,但管理不严 ,非本场人员可随意进出生产区。场内普遍饲养成群狗或其他动物。消毒问题 :猪场入口处虽建有车辆消毒池 ,生产区入口处设有紫外线灯及消毒池 ,但大部分消毒池都处于干涸状态 ,没…  相似文献   

3.
(接2007年第10期)完善猪场的生产报表,熟练掌握猪场的生产统计方法,进而分析猪场的经济效益,非常重要.报表的目的不是为了报表,而是通过报表分析生产情况.在这里,介绍一种方法--出栏猪头均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既能说明猪场的经济效益表面现象,更能充分体现猪场经济效益的内涵与实质,从中找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是指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在场内传播和扩散,杜绝场内病原微生物向外传播和扩散,从而保障猪群整体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只有将猪场建设和管理中的微小细节、各类技术进行合理设计,才能建立稳固、高效的生物安全体系。这其中涉及到猪场地址的选择、猪场的建设及环境控制技术、疫病预警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病死猪的处理技术等,囊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文主要针对以上几个关键性环节阐述在实际生产中有关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几点体会与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猪场内疫病的发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种猪场内生产性能测定,是依靠育种场自身的力量和条件,在全国测定方案或中心测定站测定方案指导下,按统一规程进行测定,为场内猪群的遗传改良提供信息,其测定结果在场内进行遗传评估,同时,报河北省遗传评估中心进行遗传评估,并进行品种登记。目前,这项技术在中国被越来越多的猪场所认可和信赖,并成为猪场生产管理上非常重要、有效、不可缺少的数字化管理工具,通过数据及时解决猪场育种和生产问题,为今后更为科学的  相似文献   

6.
正规模化猪场的环境较为封闭,猪场的工作人员长时间封闭在猪场内,因此猪场人员的管理与其他行业人员的管理有着较大的区别。目前,在我国规模化猪场中,如何提高生产绩效和管理水平是主要的问题。猪场中的工作人员是促进养殖生产高效进行的关键。猪场中人员的管理要以人为本,但目前大多数猪场的人员管理机制都不够完善,导致人才流失,进而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现就规模化猪场中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孟庆利 《中国猪业》2022,17(4):96-98
猪场数字智能化管理是猪场管理发展的方向,数字智能化管理可以详细记录生猪养殖关键环节的生产经营数据,形成了生猪养殖过程可追溯、猪场生物安全有保障、生猪安全生产有保证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数字智能化管理还可以助力猪场的管理水平提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鉴于此,本文介绍了猪场智能巡检系统、猪只盘点估重系统、猪场智能洗消系统及猪场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等在猪场的应用情况,为猪场数字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养猪生产越来越精细化,猪场饲养管理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也开始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近几年在猪场的实际工作体会及与其他猪场同仁的交流、学习,对猪场生产仔猪和母猪饲养管理中的几个细节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与各位同行探讨。1关于仔猪超前免疫为了防止仔猪以后发生猪瘟,可在仔猪出生后尚未吃奶之前,按常规剂量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2 h后再让仔猪自由吃奶,即仔猪超前免疫(超免)。超免技术在我国各地的研究和应用已有一二十年的历史,对其效果的认识和评价不一,有的认为对仔猪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有的也发现应用超…  相似文献   

9.
规模猪场(种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手册(试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猪场生物安全指识别威胁养猪生产的风险因素,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以控制,防止或阻断病原体侵入、侵袭猪群,确保养猪生产的健康、稳定。猪场生物安全包括外部生物安全和内部生物安全,外部生物安全主要是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可能性的载体传入场内和防止场内疫病向外传播;内部生物安全主要是控制场内病原在猪群间的循环。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应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为防止重大传染病在猪场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须作好如下的防疫工作: 1 猪舍的卫生管理措施 (1)猪场生产区只能有一个出入口,禁止非生产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猪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更衣室。 (2)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都要更换已消毒的工作衣裤和胶靴,工作服在场内清洗并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11.
猪流行性腹泻为什么难以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猪流行性腹泻(PED)在很长的时间内,依然会困扰养猪生产。笔者走访大量猪场后发现,很多猪场在健康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正是这些漏洞让PED难以控制!1 PED难以控制的漏洞1.1生物安全存在漏洞猪场发生PED,猪群康复后,场内的PED病原会逐步得到净化,可以看出,每次发生PED的病原都是从外面传入到猪场而感染的,所以,控制PED最重要的环节是生物安全。但是,很多  相似文献   

12.
肉种鸡生产中的日常细节管理要落实到每个人、每项工作,有明确的计划,时时掌控实际情况,及时了解生产的过程和遇到的问题,做好每一个细节。肉种鸡生产中日常细节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人员、设备、生产过程、饲喂、饮水、体重、均匀度、光照、免疫、环境、人工授精、报表管理细节等。  相似文献   

13.
张小峰 《养猪》2019,(3):76-76
<正>在炎炎夏日,生猪死亡在运输途中很难避免,如何减少运输途中生猪的死亡,笔者在养猪实践中摸索了一些方法,特在计划、挑选、场内出猪准备、出猪台注意事项及运输管理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供同行参考。1做好生猪销售计划猪场要根据自身的生产实际及市场行情及时做好生猪的销售计划。做好销售计划不但可以帮助安排生产,减少存栏压力,还可以提高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4.
猪呼吸道疾病是一直困扰猪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问题,笔者就目前规模化猪场呼吸道病发病情况,进行了总结。1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封闭式生产,做好各种防疫尤其是病毒病的防疫,定期进行灭鼠、灭蝇、灭虫工作,加强场内环境的消毒净化工作。在疫病高发期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液对猪群进行消毒,最好一天一消毒,尤其要注意做好装猪台等地点的管理,防止外源病原侵入本场。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主要分支,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在规模化猪场中的应用将为猪场带来产业性的变革。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规模化猪场中人员工作量,同时使猪场对生猪的相关判断更加准确。本文简述了规模化猪场的现状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重点综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规模化猪场中对猪只的行为监测、疾病预测、情感状态分析、猪只判别、生产管理、生物安全和防疫以及企业的落地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促进我国规模化猪场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管理者如何使措施立竿见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发展已步入向管理要效益和通过管理创新来获取支撑的发展阶段。企业的领导谁先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谁先实践了管理创新,谁就可能是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弄潮儿。猪场作为一个企业也是如此。然而,让猪场管理者感到困惑的是:在猪场管理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猪场养殖管理过程中,实施批次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猪场生产效益,同时促进猪场内部生物安全。1批次化管理的概念所谓的批次化管理,主要指的是将原本连续化的管理模式转变成为短期化、规则性且间隔分明的管理模式。在猪场养殖管理当中应用该模式能够有利于隔断疾病传播。通常地,不同批次之间应当严格区分,严禁将不同日龄的生猪进行混养。  相似文献   

18.
猪场防疫是猪场疫病控制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疫病防控的成败,各猪场在防疫过程中有关疫苗的管理使用及免疫接种常存在诸多不合理和不规范。为做好猪场防疫工作,笔者在猪场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猪场疫苗管理使用及免疫接种操作的体会,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1制定免疫程序和疫苗采购计划根据猪场生产实际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  相似文献   

19.
1养猪经营必须把生产效益放在首位 大型猪场的经济效益或说能在单位时间内赚多少钱,起码由四个主要因素所决定:活猪价、饲料价、场内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商品仔猪数(P/S/Y)和场内全群饲料报酬(WHFCR)。其中前两由市场和胴体品质决定,后两则由场内的经营与管理技术决定。  相似文献   

20.
<正>猪场原始数据能真实呈现猪群某一时间段的生产实绩,也是录入计算机分析系统的依据,及时统计、分析就会发现该阶段猪场管理的得失成败,猪场生产能在不断总结、改进中得以提升,直至进入良性循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