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步钊 《海洋渔业》1983,5(1):29-29
黄鲫流刺网由黄鲫定刺网改革而成,源于山东日照、胶南县沿海一带,是一种小型的浅海群众渔业。近年来,随着大中型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和枯竭,小型鱼类的资源相应回升,这项几乎被淘汰的传纺群众渔业,又推陈出新,开始恢复其“名誉”。我县地处海州湾渔场沿岸,10吨左右的海洋机、木帆渔船就有160多只,加之这项作业本轻利重和保护资源等优点,因此推广这项作业势在必行。现将黄鲫流刺网渔业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西北非海域小型中上层渔业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非海域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丰富,在西非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沙丁鱼、圆小沙丁鱼、短体小沙丁鱼、竹荚鱼、短线竹荚鱼、鲐鱼、欧洲鲲和弯耙鲱等。目前从事中上层渔业的国家主要为欧盟、俄罗斯、波兰、乌克兰以及沿岸国家等,采用拖网、围网等作业方式,2007年西北非沿岸海域中上层鱼类的总渔获量分别为660000t、434000t、138000t、408000t、258000t、140000t和21000t。西非为我国远洋渔业重要基地之一,积极参与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拓展我国拖网渔船的作业结构,对我国在西非的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东黄海区鳀鱼资源变动及渔业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 (Engraulisjaponicus)是一种集群性强、昼夜垂直移动明显的中上层小型鱼类。我国东黄海区鱼资源丰富 ,渔场广阔。 80年代以前 ,因鱼属于低值小型鱼类 ,其资源并未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仅作为部分拖网、定置网等渔具兼捕对象。进入 90年代 ,随着主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 ,鱼资源逐步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从兼捕对象变为主捕对象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 ,近两年来鱼资源严重衰退 ,有必要研究其资源变动过程的渔业管理。1 鱼渔业的开发过程及现状鱼渔业历史悠久 ,早在 60年代 ,已…  相似文献   

4.
<正> 黄鲫流刺网由黄鲫定刺网改革而成,源于山东日照、胶南县沿海一带,是一种小型的浅海群众渔业。近年来,随着大中型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和枯竭,小型鱼类的资源相应回升,这项几乎被淘汰的传统群众渔业,又推陈出新,开始恢复其“名誉”。我县地处海州湾渔场沿岸,10吨左右的海洋机、木帆渔船就有160多只,加之这项作业本轻利重和保护资源等优点,因此推广这项作业势在必行。现将黄鲫流刺网渔业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浙江嵊泗枸杞岛岩礁生境两种刺网采样网具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寻求适宜于岩礁生境的采样网具和采样方式,于2011年7、8月份进行欧洲引进的定置单片刺网和国内常用定置三重刺网的对比实验,对两种不同采样网具的渔获物组成和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定置单片刺网的渔获量和种类数显著低于定置三重刺网,定置单片刺网捕获鱼类20种,渔获物8 572.6 g,定置三重刺网捕获鱼类29种,渔获总重为20 793 g;(2)定置单片刺网的主要优势种类为褐菖鲉、斑头鱼、棘头梅童鱼,定置三重刺网的主要优势种类为褐菖鲉、鲐、棘头梅童鱼、斑头鱼,欧洲定置单片刺网对鱼类种类的选择稍强于定置三重刺网;(3)两种网具获得的岩礁生境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种网具的渔获物相似度并不高,仅为0.41;(4)两种网具对渔获大小的选择性不同,定置单片刺网渔获的平均体长为106.1 mm,定置三重刺网为119.1 mm;(5)不同网目下鱼类分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优势种类褐菖鲉、斑头鱼、棘头梅童鱼等集中分布在几个网目尺寸.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定置三重刺网的渔获率高于定置单片刺网,渔获体长分布较广,反映的多样性指数并无差异,两者均通过多网目组合来消除选择性强的特点,但欧洲定置单片刺网的设计构造强度较低,渔获效率较低,相比之下,定置三重刺网较为适宜岩礁生境的调查.  相似文献   

6.
闽东渔场张网渔业发展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网渔业是闽东渔区的传统作业,在闽东渔场海洋捕捞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具有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能源、生产成本低、效益较好等优点。其作业类型种类繁多,主要有双桩(锚)有翼单囊张网、单桩(锚)框架张网、双桩框架张网、墙张张纲张网等,其中以双桩(锚)有翼单囊张网数量较多。其主捕对象主要为沿岸近海渔场的小型经济鱼、虾类,如七星鱼、带鱼、中国毛虾、细螯虾、小公鱼、龙头鱼、麦氏犀鳕、赤鼻棱 、中华管鞭虾等。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作为经济鱼类饵料的小型鱼类、虾类等资源得以生息…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南沙渔场礁盘众多,海域广阔,深水鱼类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当前近海鱼类资源日趋枯竭,因此研发新型渔具渔法开发利用中、南沙深海鱼类资源成为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有效措施。1996年海南省开始使用大网目三重定置刺网,7年来经多次改进和试验,现已成功研制出比较适宜中、南沙深海渔场捕捞的新型大网目三重定置网(下称新型刺网)。生产表明新型刺网的优点是:设计用料合理、作业渔场广阔、渔法操作方便、捕捞对象优质、经济效益显著等。为了广大渔民应用新型刺网发展渔业经济,为了更多渔船开发利用中、南沙深海鱼类资源,为了渔船转产转业工…  相似文献   

8.
应祥明 《海洋渔业》1986,8(1):41-42
<正> 目前,机帆船灯围上层鱼生产已成为群众渔业仅次于带鱼汛的第二大渔汛。到1983年止,福建和浙江两省就有灯围作业537组,总产量达163.21万担。在当前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的状况下,积极开发利用上层鱼资源,发展上层鱼生产。在海洋渔业上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灯围作业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大。去年浙江省舟山地区的228组灯围作业,在仅2个多月的秋汛生产中,总产量  相似文献   

9.
2018年9月25日至2018年11月15日对乌苏里江抚远抓吉江段和饶河四排江段的经济鱼类进行了资源调查。采用三层流刺网(10 cm网眼)共作业86网次(其中:抓吉作业19网次;四排作业67网次),定置网(5 cm网眼)作业3 d。共获得渔获物2 309尾,重量为342 587 g,平均体重为148.4 g/尾。其中:定置网(5 cm网眼)共获得渔获物2 082尾,重量为52 312 g,平均体重为25.1 g/尾;三层流刺网(10 cm网眼)共获得渔获物227尾,重量为290 275 g,平均体重为1 278.7 g/尾。其中抓吉上滩捕获鱼类66尾,重量为135 900 g,平均体重为2 059.1 g/尾;四排捕获鱼类161尾,重量为154 375 g,平均体重为958.9 g/尾。总的渔获率为1.32尾/km,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1 687.6 g/km。两个捕捞滩地的渔获率和单位捕捞努力量分别为:抓吉渔获率1.74尾/km,单位捕捞努力量3 576.3 g/km;四排渔获率1.20尾/km,单位捕捞努力量1 152.1 g/km。本次调查到乌苏里江鱼类共28种,隶属9科25属。其中:鲤科16种,占57.1%;鲑科4种,占14.3%;鲿科2种,占7.1%;茴鱼科、狗鱼科、鳕科、鮨科、鲇科和鲟科各1种,各占3.6%,其中冷水性鱼类7种,占比为25%。  相似文献   

10.
碧流河水库马口鱼的食性及渔业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志强  刘建 《水产科学》1995,14(3):35-38
马口鱼是碧流河水库主要的敌害鱼类,对各种经济鱼类有一定影响。4 ̄12月的摄食率平均达73.3%,食物中链、鳙的出现率均在7%左右,每年应在马口鱼产卵集群时,于沿岸用刺网、小拉网集中捕杀,以控制其种群数量。为减小马口鱼对主要养殖鱼类的危害,每年投放的链、鳙鱼种规格应保证在11.6cm以上。  相似文献   

11.
曹欣中 《海洋渔业》1985,7(2):76-77
<正> 定置张网作业是一种成本较低、技术要求不高、近期经济效益颇高的海洋渔业,是浙江沿海渔民传统作业形式。近年来,由于东海经济鱼类资源的变动,大型渔船捕捞生产减产。更加促使近海定置张网生产的发展。遗憾缺乏科学管理,常出现“过份”的限制或“放任自流”,导致两种极端。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湖口鱼类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5月-12月对鄱阳湖湖口县水域鱼类资源进行逐月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种类组成、渔获物结构、优势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鄱阳湖湖口水域共采集鱼类52种,隶属于7目12科40属;优势种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鲫(Carassius auratus)、鳙(Aristichys nobilis)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占样本个体总数的61.3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i)为2.59,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6.09,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5,Simpson优势度指数(λ)为0.87,相对稀有种数(R)为97.87%;该水域定置网CPUE为1.10~6.21 kg/d,与湖口水位呈显著正相关(P0.05)。鄱阳湖湖口水域渔业捕捞个体以小型鱼类居多,洄游型鱼类的幼鱼补充群体数量极少,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总论     
011740牙买加的海洋渔业=The marinefisheries of Jamaica[刊,英]阂kenK,Kong GA// NAGA.一2000,23(1)一29一35 牙买加的海洋渔业几乎全是个体渔业。至少有巧000名渔民;有注册渔船3 500条,渔船长度4一18m;年渔获量约7000t。主要渔具有渔笼(壶)、滨海地拉网、缠刺网、刺网、手绳钓、鱼叉、鱼炮。最近开发一种小型工业性捕凤螺和真龙虾业,为牙买加带来意义重大的外汇收人。主要的水产资源有:珊瑚礁鱼类、凤螺、龙虾、小型中上层鱼类和季节性大型中上层鱼。主要的渔场在牙买加岛南面的陆架和佩德罗浅滩,该浅滩是一处大面积的海洋浅滩,面积…  相似文献   

14.
东黄海区鳀鱼资源变动及渔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黄海区鳀鱼资源丰富,渔场分布广。鳀鱼是一种集群性强、昼夜垂直移动明显的中上层小型鱼类。地方名又称鲅鱼食、离水烂、海蜒等。八十年代前,因鳀鱼属于低值小型鱼类,社会利用价值很低,所以鳀鱼资源并未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仅作为部分拖网、定置网等渔具兼捕对象。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主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鳀鱼资源逐步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从而从兼捕对象变为主捕对象,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鳀鱼资源特性演变 九十年以代来,鳀鱼渔业经过了开发生产-充分利用-过度利用三个阶段,鳀鱼渔业资源特性…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海洋机动渔船大量发展,捕捞强度空前加夫,特别是以拖网为主的单一作业方式,使传统的底层经济鱼类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故提倡围网、流网轮作,扶植恢复传统的流网和钓渔业。钓渔业包括延绳钓、手钓或曳绳钓,竿钓。钓渔业的渔船、渔具和捕捞机械装备的投资比同等规模的网渔业少,并可到网具不能进行捕捞的渔场进行作业。加之钓鱼很少损害幼鱼,对非集群的另散鱼  相似文献   

16.
孙坤言  刘玉会 《海洋渔业》1986,8(6):261-262
<正> 青鳞鱼(俗称青皮)属温水性中、上层小型鱼类。一般体长110~120毫米,体重8~9克,喜栖息于沿岸浅水,为黄渤海常见鱼种。是乳山县地方性海产鱼类的主要品种(年资源量约1,000吨),曾是机动渔船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近年来,尚未很好开发利用。在调整近海捕捞作业中,重新开发利用青鳞鱼资源,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和捕捞价值。对此1982~1985年期间我们进行了生产性实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凌河鱼类资源丰富,中华鳖和瓦氏雅罗鱼已在小凌河形成了优势种群,同时还有餐条、花Gui江、鲶、黄Sang鱼、红鳍Ba、马口等鱼类。中华鳖和瓦氏雅罗鱼均被列入辽宁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70年代以前小凌河沿岸有很多人以捕鱼为生,进入80年代以后,人们对中华鳖及其他野生鱼类的酷捕滥捞使中华鳖及瓦氏雅罗鱼等野生鱼类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为保护好小凌河中华鳖等野生鱼类资源,省政府成立朝阳小凌河中华鳖省级自然保护区,朝阳县政府成立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使自然保护区走健康发展之路,适应现代渔业发展趋势,增加经济效益,必须对小凌河自然保护区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粒径结构特征,根据2016年底拖网调查数据构建了春、秋季大亚湾鱼类粒径谱,比较分析了两个季节鱼类生物量粒径谱特征参数异质性。结果表明,大亚湾鱼类的Sheldon型生物量粒径谱为单峰模式,鱼类粒径范围为-2~10粒径级,最高峰值均位于3~4粒径级。鱼类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曲线陡峭及曲率降低主要是少量粒径大的常年定居性鱼种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和季节洄游性鱼类鳗鲇(Plotosus lineatus)、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出现以及粒径范围减小造成的。从沿岸、中部和湾口等3个区域来看,春季,沿岸海域曲率最大,湾中部海域次之,湾口海域最小;秋季,湾口海域曲率最大,沿岸海域次之,湾中部海域最小。沿岸海域曲率降低主要是有大量粒径小的当年生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幼鱼出现造成;中部海域曲率降低主要是有少数粒径较大的杂食豆齿鳗(Pisoodonophisboro)和常年定居种龙头鱼的出现造成;湾口海域曲率升高主要是有少数粒径大的龙头鱼的出现造成。可见,洄游性鱼类、当年生幼鱼和常年定居性鱼类等补充群体数量及粒径范围大小对鱼类粒径谱的峰型和曲率具有明显的影响。ABC曲线表明,春、秋季大亚湾海域鱼类群落均处于严重干扰状态。  相似文献   

19.
管锡弟 《海洋渔业》1985,7(4):187-189
<正> 远东拟沙丁鱼是沿岸性的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日本周围沿海。一般渔场大都形成于日本沿岸至200米等深线水域,距岸30海里以上渔获较少。另外,南库页岛、苏联滨海州沿岸、朝鲜半岛东海岸以及黄海、东海等均有分布。一、渔获量变动简况远东拟沙丁鱼在日本捕捞历史悠久,是围网、流网、定置网具等主要捕捞对象。拟沙丁鱼曾经历几十年乃至一百几十年的资源大变动时期。1930年  相似文献   

20.
鳀鱼(Engraulis japonica)是分布于太平洋西北部温带水域的一种小型中上层鱼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年渔获量50万吨左右,其中日本产20-40万吨,南朝鲜产5-17万吨。我国黄海水域历来有鳀鱼广泛分布,且为我省沿海定置网的兼捕对象,1979-1982年,全省年产量约为7000-10000吨。大连海洋渔业公司的机轮底拖网在黄海作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