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生殖器官 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个,正常的睾丸2个大小相同。睾丸的机能是产生雄性激素和精子。猪的睾丸在胎儿期的后1/4期间才由腹腔下降人阴囊内。成年公猪有时一侧或两侧睾丸并未下降入阴囊,称为隐睾。隐睾睾丸的内分泌机能虽然未受到损害,但精子的生成温度得不到满足,从而影响生殖机能。如双侧隐睾,虽有正常性欲,但无生殖力。阴囊是维持精子正常生存的温度调节器官。阴囊从外向内由皮肤、肉膜、睾外提肌、筋膜和壁层鞘膜构成,并由一纵隔分为二腔,2个睾丸分别位于一个鞘膜腔中。  相似文献   

2.
<正>1隐睾隐睾指公猪一侧或两侧睾丸滞留于腹腔或腹股沟内,未能正常降入阴囊内的现象。由于腹腔温度高,隐睾会影响精子的产生。单侧隐睾公猪的睾丸虽能正常产精,但其产生的精液量少,精子密度较低。隐睾是由隐性不良基因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但其并不少见。单侧隐睾的公猪虽有生育能力,但其后代绝不能留作种用。2睾丸发育不全病公猪睾丸小而硬,但有的睾丸小,硬度正  相似文献   

3.
张守全 《养猪》2006,(3):11-14
第一节公猪生殖器官及其机能公猪的生殖器官包括:(1)睾丸;(2)输精管道,分别为附睾、输精管和尿生殖道;(3)副性腺,分别为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4)阴茎。一、睾丸1.解剖睾丸是具有内外分泌双重机能的性腺,为长卵圆形,睾丸的长轴倾斜,前低后高。睾丸分散在阴囊的两个腔内。在胎儿期一定时期,睾丸才由腹腔下降入阴囊内。成年公猪有时一侧或两侧睾丸并未下降入阴囊,称为隐睾。隐睾睾丸的分泌机能虽未受到损害,但睾丸对一定温度的特殊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从而影响生殖机能。如系双侧隐睾,虽多少有点性欲,但无生殖能力。2.组织睾丸的表面被以浆…  相似文献   

4.
1生精机能障碍 睾丸在腹腔或腹股沟内没有下降到阴囊称隐睾,是睾丸韧带异常发育引起单侧或双侧睾丸没有下降而形成。一侧性隐睾的正常睾丸有精子形成,两侧隐睾没有精子形成。睾丸、附睾都比较正常,  相似文献   

5.
<正>(一)遗传缺损症的公母猪1.隐睾、单睾者。隐睾是指两个睾丸留在腹腔的肾脏后面,或在腹股沟内环处,未下降入阴囊内。单睾是有一侧睾丸降入阴囊内。睾丸在腹腔内,由于温度比在阴囊内高,可影响公猪的精子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还没有公羊不育症发生率的准确数据,初步估计发生率大约为3.6%,所以每年对种公羊的例行临检尤为重要。1阴囊皮肤状况的检查阴囊疥癣、皮炎、皮肤缺损及阴囊表面羊毛太长而导致阴囊内温度太高,都可以引起睾丸功能下降,精子密度下降,镜下异常和未成熟的精子数量增加。阴囊温度增高3 d后就可以引起精子质量的下降。2睾丸状况的检查2.1隐睾病隐睾病多数为遗传因素导致。在腹股沟时可以  相似文献   

7.
1生精机能障碍 睾丸在腹腔或腹股沟内没有下降到阴囊称隐睾,是睾丸韧带异常发育引起单侧或双侧睾丸没有下降而形成。一侧性隐睾的正常睾丸有精子形成,两侧隐睾没有精子形成。睾丸、附睾都比较正常,无有效治疗方法。常见于马、猪、犬等,牛、羊、鹿较少见。  相似文献   

8.
正动物睾丸在发育正常的情况下,由肾脏后方下降,通过腹股沟管。而幼犬在出生后40d左右,睾丸下降到阴囊,睾丸在腹股沟区域或腹腔内的滞留称为隐睾。隐睾出现于单侧、双侧都比较常见,相比较而言,单侧比较常见。建议摘除滞留的睾丸,因为它会持续分泌多余的激素,使动物体内温度异样,并有较大增加患肿瘤和遗传病的风险。(一)类型隐睾分为腹股沟隐睾和腹腔内隐睾。(二)诊断隐睾多发生于泰迪犬类,可以先通过对阴囊进行触  相似文献   

9.
<正>隐睾是较常见的睾丸位置先天性异常,是指一侧或两侧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从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底部,而滞留于腹腔、腹股沟管、阴囊入口处的一种疾病,又称睾丸下降不全。临床上根据睾丸发生的个数分为单侧隐睾和双侧隐睾,根据睾丸发生的位置分为腹内型隐睾(又称高位隐睾)、腹股沟管内型隐睾和阴囊上型隐睾。本病可发生于马、牛、羊、猪、犬等各种动物,若  相似文献   

10.
引起公牛繁殖障碍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遗传性繁殖障碍1.1隐睾隐睾睾丸因位于腹腔,在公牛出生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睾丸发育受阻,不仅体积小,而且内分泌机能和生精机能均受到影响,甚至不产生精子。解剖腹腔内睾丸发现,虽然间质细胞数量增加,但精细管上皮只有一层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两侧隐睾的精液中,只有副性腺分泌液而无精子,单侧隐睾的精液中可见到精子,只是精子密度较低。隐睾症为隐性遗传病,单纯淘汰同胞不能完全消除群体中的隐睾症基因。为了防止隐睾症的发生,在一个群体一旦发现隐睾症,就必须淘汰所有与之有亲缘关系的个体。1.2睾丸发育不全睾丸发育不全是指精细管生殖层…  相似文献   

11.
牛的隐睾群众叫“独旦”,是睾丸滞留在腹腔内而未降入阴囊。隐睾在各种家畜均可发生,我们常见有猪和牛。隐睾发生在一侧的较多,隐睾的体积大约是正常睾丸的1/3—1/4,而且较正常的睾丸为软。而阴囊中的另一个睾丸较正常的大。隐睾公牛,由于具有性欲,性情粗暴恶劣,抵人伤畜,以及有难  相似文献   

12.
<正> 阴囊上位隐睾法、为无血手术法、操作简便、易学、易推广、用钱极少、术后无不良后遗症、社会效益大。10只试验试情公羊外貌似公羊,1989年、1990年两年在配种季节对试验羊试情、采精观查、均无精子。阴囊上位隐睾法处理的公羔,是作试情公羊的一种新方法,在莫力庙羊场进行了实验探索,睾丸能正常分泌雄性激素,并保留公羊的雄性特征,由于睾丸处于手术后的位置、温度是羊的正常体温,超过精子生成的正常温度,因此,羊只不能产生精子或者产生部分畸形精子。采精结果是,试情羊性欲旺盛、不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宠物主对于给宠物绝育的意识也在不断地加强。但也还有很多宠主对于绝育问题的不够重视,特别是对于隐睾问题,导致隐睾病变越来越常见。隐睾是睾丸未下降到正常阴囊位置的一种状态,滞留的睾丸由于在不正常位置的温度升高而发生癌变,隐睾又分腹股沟隐睾和腹腔隐睾。本文将针对本院最近一例腹腔隐睾肿瘤及扭转进行治疗探讨及分析。  相似文献   

14.
睾丸滞留于腹股沟管或腹腔内,而不下降入阴囊者,称为隐睾。猪的隐睾常位于腰区肾脏后面,悬于腹腔背壁的短系膜上;有时则位于腹腔下壁或下外壁,腹股沟内环的稍前方;少数位于腹下壁的脐区或在骨盆内膀胱的下面。患隐睾的公猪一般表现为性欲强烈,生长缓慢,肉质低劣,饲养管理困难,经济效益低下。因此,患隐睾公猪要尽早进行去势术。笔者于2005年11月在贵州大学香猪纯种培养基地遇到几例香猪隐睾病例,现将隐睾去势手术报告于后。1发病原因隐睾发生的原因可能由于精索太短,粘连或纤维带阻止睾丸下降;阴囊发育不全;睾丸引带发育异常;遗传;作为睾丸鞘…  相似文献   

15.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227-227
隐睾:在胚胎期,睾丸和附睾均在腹腔内,位于肾脏附近。出生前后,二者一起经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此过程称为睾丸下降。如有一侧或双侧睾丸未下降到阴囊内,称隐睾。  相似文献   

16.
1隐睾在性发育的早期,睾丸存在于腹腔,以后下降至阴囊继续生长,下降的时间因动物种类而异,猪为出生后1~2星期,驹大约1岁。凡睾丸未下降至阴囊者,均称为隐塞。如果下降至腹股沟,称为腹部隐睾;如果一侧睾丸下降至阴囊,另一侧仍在腹腔或腹股沟,称单侧隐睾或单睾;两侧睾丸均未下降者,称双侧隐宰。据报道,在417例马的隐睾中,发现睾丸在腹部者占60.2%,在腹股沟的占39.1%,两种位置同时都有的占0.7%。其中双侧隐睾占10%。  相似文献   

17.
朱纹 《兽医导刊》2010,(8):64-64
犬隐睾症是指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通过腹股沟管沿着腹膜鞘突下降至阴囊,而停留在下降途中部位的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病率较高。正常情况下,犬在出生前后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内,若一侧或者两侧未下降至阴囊,则形成隐睾,单侧性的隐睾比双侧性的多见,且右侧比左侧容易发病。任何品种的犬均可发生。犬隐睾有两种:一种位于腹股沟管内,另一种位于腹腔内。  相似文献   

18.
朱纹 《动物保健》2010,(8):64-64
犬隐睾症是指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通过腹股沟管沿着腹膜鞘突下降至阴囊,而停留在下降途中部位的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病率较高。正常情况下,犬在出生前后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内,若一侧或者两侧未下降至阴囊,则形成隐睾,单侧性的隐睾比双侧性的多见,且右侧比左侧容易发病。任何品种的犬均可发生。犬隐睾有两种:一种位于腹股沟管内,另一种位于腹腔内。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我们在进行山羊解剖实习时,发现1例山羊患单侧隐睾,公羊的阴囊一侧正常,一侧萎缩.睾丸的形态呈长卵圆形.羊睾丸位于前腹股沟区(悬垂腹下后侧,贴近两后腿),长轴与地面垂直;附睾在睾丸的后外缘,头朝上尾朝下.在一侧阴囊内触摸到一个睾丸,其大小和质地均正常.一侧萎缩的阴囊内什么都没有触摸到.随即进行宰杀,取出睾丸和隐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犬隐睾症是指雄性犬科动物的睾丸经性成熟发育后,仍旧无法正常回降至阴囊中而呈现出的病态。犬隐睾症可根据睾丸回落状态,分为睾丸异位和睾丸下降不完全;根据睾丸下降数量,分为单侧隐睾和双侧隐睾;根据腹腔内隐睾所处的位置,分为内源性隐睾和外源性隐睾。该病在公犬群体中发生率稳定在10%左右,易导致犬只发生间质细胞瘤。本文就一例博美犬单侧隐睾症的诊断与治疗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