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县猪强制免疫所用的疫苗为猪瘟疫苗、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猪口蹄疫疫苗,每年两次集中免疫,日常进行补针。这项工作在各个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指导下由村防疫员完成,这就要求每名村防疫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操作熟练,得心应手。笔者根据多年的基层实际工作积累,认为做好猪病免疫,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猪瘟具有传染快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近年来 ,平安县由于重视了猪瘟的防疫工作 ,使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大大降低 ,但有些养猪户的猪在免疫后仍发生猪瘟 ,其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1 疫苗的使用和保存方法不正确1 1 稀释后的疫苗超期使用 疫苗稀释后 ,15℃左右 ,要求 4h用完 ;15~ 2 7℃要求 2h内用完 ,如果超过期限继续使用 ,就会导致免疫失效。1 2 疫苗没有冷藏保存 ,县、乡畜牧兽医站没有冷藏设备 ,村防疫员没有冷藏箱 ,村防疫员每搞一次防疫 ,一般需要 2 0~ 3 0d ,常温保存可能造成疫苗失效。2 没有严格按规程操作2 1 器械消…  相似文献   

3.
编读互动     
<正>读者:咨询一下国家免费的猪疫苗有哪些?如何领取及使用?本刊:目前国家发放的免疫猪疫苗有猪瘟疫苗、口蹄疫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饲养户可以到村防疫员处领取,村防疫员到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所领取,区域性动物卫生监督所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农村散养户免疫过猪瘟疫苗的猪仍发生猪瘟,并以由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所致的温和型猪瘟及繁殖障碍多见,给农村养猪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具体原因如下:1疫苗质量和使用方法不当(1)疫苗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绝大多数疫苗必须在低温下保存和运输。如猪瘟疫苗应在-15℃条件下保存运输,并严禁反复冻融。但基层村级动物防疫员大多用冰柜保存,反复冻融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5.
在笔者从事对疫苗的管理和监测工作中,发现一些区域所人员及村防疫员在疫苗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针对这些情况,笔者根据个人掌握情况针对疫苗免疫使用中应注意的问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疫苗是特殊的物资,它对温度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疫苗变性、失效,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动物免疫效果。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和村防疫员在运输、储存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疫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强制免疫疫苗的运输由于受条件限制,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和村防疫员没有配备冷藏车,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多采用保温箱,很难控制温度,这就需要疫苗运输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运输疫苗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有许多,包括疫苗的生产、疫苗的运输、疫苗的存储、疫苗的使用以及动物机体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仅就基层动物免疫过程中致免疫失败的常见原因进行浅析。1使用了失效疫苗或过期疫苗1.1远一点的村居委会或责任心不强的防疫员疫苗运输时间长,导致疫苗失效,以致免疫失败;1.2疫苗冷冻或冷藏保存颠倒,导致疫苗失效,以致免疫失败;1.3疫苗过期失效、疫苗瓶破损,没认真检查而开展免疫注  相似文献   

8.
<正>科学免疫是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过去有些中小型养猪场不注意疫苗的保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从而导致免疫失败给养猪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为做好养猪场的免疫工作,养猪场生猪免疫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按规定保管疫苗,确保疫苗质量1.1疫苗应避光、低温保存和运输,冻干苗在-15℃以下保存,油乳剂、乳胶剂保存为2~8℃。1.2疫苗专人保管,分类保存。对疫苗的生产日期、批号、生  相似文献   

9.
正在生猪生产中,接种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是非常重要的,不但有利于猪蓝耳病的预防,还有利于猪健康生长。为此,我们在防疫工作中应抓好四点。1疫苗本身的质量有些疫苗厂家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生产出的疫苗质量低劣和疫苗含量不达标致,使免疫效果达不到免疫要求。2疫苗的储存的条件是否合格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保存温度是2~8℃。储运温度过高或过低,能加速疫苗变质造成免疫失败。3被免猪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喀左县公营子镇动物卫生监督所主要负责14个村的防检疫工作,以往各村的防疫注射进度和质量不尽相同.有的防疫员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进度和防疫质量相对好些;有些防疫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低,加之没有群众基础,工作起来非常困难,而且免疫效果一直不理想.鉴于以上原因,从2012年春季防疫开始,采取2~3个村防疫员进行联防,经过全年两季的免疫结果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血监测来看,均取得满意效果,以上做法得到了镇政府领导和县畜牧局领导的一致好评,下面把做法介绍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1精心准备,明确分工,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县年初召开的防疫动员会后,对全镇村防疫员进行业务培训,请县动物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来给讲课,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疫苗如何使用、如何保存及运输、动物的保定以及动物免疫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如何进行解救等.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基层免疫工作效率,降低强制免疫工作难度,需要研究出更合适的生猪猪瘟、猪O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程序。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按照毕节市《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程序优化田间试验实施方案》要求,大方县制订了《大方县开展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程序优化田间试验的方案》。按照方案,选择东关乡罗寨村、核桃乡营光村、瓢井镇中洞村3个自然村寨和六龙镇大水沟养猪场进行免疫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疫苗单独注射,猪口蹄疫灭活苗或猪口蹄疫合成肽可以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同时注射。这样防疫员注射猪3种疫苗时只需2次,减少近三分之一的劳动量,同时减少应激次数,适合在基层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疫苗免疫注射是控制动物疫病发生的有效手段。需要对猪进行强制免疫预防的有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按照以往各种疫苗分开注射,每种疫苗间隔7d,需要21d才能注射完三种疫苗,在一次强制免疫工作中防疫员需要在每个农户家至少在不同的时间往返三次,耗时长,防疫员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不搞,群众感到反感。用猪瘟活疫苗(脾淋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活疫苗(蓝耳病疫苗)、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口蹄疫疫苗)三种疫苗,进行“一畜三针”注射免疫在其他地方已经取得成功。2012年在我县秋防期间首次应用该技术,我中心进行了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笔者参与了聊城市春季及秋季的猪瘟、猪蓝耳病等疫苗的接种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有少数防疫员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本文主要阐述猪疫苗接种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疫苗用前检查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取消重大动物强制免疫收费后,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报酬低,导致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云南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村防疫员的补助,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一、村动物防疫员的作用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国家实施动物防疫政策与养殖场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服务三农政策的具体表现。在防疫工作中要做到五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其中,最核心的是畜不漏针,也就是村动物防疫员工作的重点,只有村动物防疫员把疫苗按规范、按标准注射到畜禽体内,防  相似文献   

15.
正应查找散养畜禽免疫失败原因,制定科学技术方案,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畜禽注射疫苗但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现象,并且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多出现于散养畜禽。查找免疫失败原因,制订科学技术方案,对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一、原因分析1.存在免疫干扰。基础防疫工作中,散养农户畜禽由村级防疫员集中免疫。为了减轻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强度,对散养生猪同时注射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三种疫苗(三针同免);也有防疫员分两次注射,即同时注射猪瘟、口蹄疫疫苗,一周后注  相似文献   

16.
疫苗免疫是现代预防和控制家畜传染病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技术措施,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兴起与发展,养猪集约化程度愈来愈高,猪群的安全生产愈来愈主要依赖于规范化的疫苗免疫。因此,搞好猪场疫苗免疫,提高免疫效果,对保障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就集约化条件下猪群的疫苗免疫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谈点肤浅看法。一、疫苗质量疫苗的免疫效力首先取决于疫苗的质量(疫苗效价),我国目前研制的各种猪用疫苗质量基本上是可靠的。但疫苗从出厂到接种人猪体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由于缺乏疫苗常识或质量意识淡薄,不能严格按要求搞好疫苗的运输、保存和使用。如常温运输和保存,或有冷藏设施但经常停电,疫苗反复冻融,或疫苗稀释后长时间置于高温环境中或次日再用等都可造成疫苗效价下降,免疫效力减退。这些现象在实际工作中是屡见不鲜的,也是造成疫苗免疫保护率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畜禽免疫接种效果,确保各项免疫成功,笔者将多年从事农村预防接种工作的操作规程总结如下,供兽医技术人员参考. 1 疫苗保管 1.1 保存 各种疫苗应保存在低温、避光及干燥的场所.灭活疫苗、油乳剂灭活苗应在2~10℃下冷藏,防止冻结;弱毒疫苗应在0℃以下冷冻保存,如禽流感、新城疫重组苗,猪瘟苗等应在-15℃以下保存.  相似文献   

18.
做好动物免疫工作,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关键节点,采取“四项措施”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成效。1加强培训,提高认识与技能为切实做好基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基层防疫员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疫苗的使用和管理、不同畜禽的免疫操作技术、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等防疫工作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和细节。此外帮助村防疫员熟练掌握“免疫技术操作前中后”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重点讲解了疫苗使用过程中易忽略的操作环节。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曲靖市2012年开始进行"统一组织、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和"321"(三苗同步、二点注射、一次完成)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试点工作,2013年春防全面推行新种新模式,扎实高效地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保证了全市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一、"321"注射法介绍 猪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321"(三苗同步、二点注射、一次完成)注射法是指在对农村散养户生猪进行免疫时,将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两种疫苗同时用猪瘟疫苗稀释液或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稀释液稀释混合后一次性注射到猪耳后颈部一侧,而另外一侧注射猪口蹄疫疫苗,此法较常规注射法可减少动物防疫员1/3的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20.
<正>陕西省商南县每年春、夏、秋三季对散养畜禽各强制免疫一次,所选疫苗有活疫苗、也有灭活疫苗,各种疫苗分多次注射。饲养量之大与接种疫苗种类和次数之多增加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压力,村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又增加了动物防疫管理工作难度,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几乎不堪重负,《动物防疫工作检查问责制度》进一步增加了基层动物防疫员和主管领导的思想压力。为了给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减轻压力,笔者提出:在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前提下,大力推广多联灭活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