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ISSR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对51个药用石斛材料(包括35个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ISSR标记筛选出6条引物,共扩增出79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约为13.17条,多态条带比率都达到100%。利用AFLP标记筛选出5对引物,共扩增207条带,其中206条具多态性,多态性比率高达99.52%。两标记分析获得的群体种系间关系与变异基本一致,且群体内的分化较小,群体间的分化较大,群体间的基因流动较小。所得到的聚类图表明:ISSR和AFLP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将研究材料分开,且基本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说明两种标记均适合用于石斛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裕丹参不同变异类型ISSR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类型问亲缘关系分析,构建遗传树状图.结果表明,从50务ISSR引物中筛选出8条具有鉴别意义的多态性引物,在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中共得到65条带,4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72.3%,聚类分析将裕丹参4种类型分为2个类群,表明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遗传分化明显.ISSR标记可以作为裕丹参4种变异类型鉴定的有效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
以日本长海带(Laminaria longissima)×真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杂交F1代60株幼孢子体为材料,利用RAPD、ISSR和AFLP 3种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海带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由25个RAPD引物、14个ISSR引物和20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1个RAPD位点、89个ISSR位点和532个AFLP位点.其中符合尔孟德遗传分离规律的RAPD、ISSR和AFLP位点分别有125、87和430个,各占每种标记总扩增位点数的83.3%、97.8%和80.8%;偏离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的RAPD、ISSR和AFLP位点分别有25、2和102个,各占每种标记总扩增位点数的16.7%、2.2%和19.2%.上述统计结果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海带有性繁殖过程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甘薯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RAPD、ISSR及AFLP分子标记,对来自中国安徽、福建、河南和广东4省的48个甘薯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30个RAPD引物、14个ISSR引物和9对AFLP引物分别扩增出227条、249条和260条多态性带。从多态性带的数量和实验稳定性看,AFLP标记优于RAPD和ISSR标记。3种分子标记得出的结果,均揭示中国甘薯地方品种的遗传变异十分丰富,支持中国是甘薯的次生多样性中心的观点。品种遗传变异的地区间差异比较表明,广东地区的地方品种遗传变异高于其余3省,并且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从分子水平揭示广东应是中国甘薯的最早引入地,并向周边省及内陆地区扩散。研究发现,由3种标记产生的聚类图存在一些差异,但将3种标记产生的多态性带结合产生的聚类图可以很好地揭示48个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所有品种聚为两大类,一类以8个广东地方品种为主,另一类由剩余的8个广东地方品种和其余3省的32个地方品种组成。因此,在进行甘薯育种时应重点考虑广东地方品种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ISSR标记研究黑麦属植物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黑麦属(Secale L.)4个种8个亚种共16份材料进行了I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被测材料间ISSR标记多态性较高。35个ISSR引物中。有7个引物(占20%)可扩增出清晰的且具多态性的条带。7个引物共扩增出269条带,其中229条(占85.1%)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7~70条多态性带.平均32.7条。ISSR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GS)变异范围为0.478~0.935,平均值为0.732。聚类分析表明,16份材料可聚为5类。其中S.sylvestre与其它材料问的遗传分化最大,单独聚为一类。据此认为,ISSR标记可以有效地评价黑麦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并可为黑麦属系统学研究提供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ISSR和AFLP 2种分子标记方法对7种木兰科常绿植物遗传多态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木兰科常绿植物ISSR和AFLP的优化反应体系,构建了UPGMA系统树.利用筛选的11个引物对7份样本进行ISSR分析,共获得131条带,其中多态性带86条,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1.10条带,平均多态性检出率为70.37%,说明供试的7种材料种质间有较高等位多态性.用22对EcoRⅠ/MseⅠ引物组合对7份样本进行了AFLP分析,共扩增出1 310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 204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带数59条,多态性率92.5%.通过2种标记发现,木兰属与含笑属聚类在一起,他们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通过分子标记可以鉴定出来,而木莲属的川滇木莲在聚类分析中差异性最明显,尤其与含笑属,虽然他们的外部形态相似,但遗传距离较远.研究还发现,在2组试验的遗传相似系数结果中,均有超出0~1范围的数值出现,根据分析为偏分离现象,初步推断出现此种结果应与材料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7.
披碱草属12个物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和SSR比较分析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为了比较ISSR和SSR标记在披碱草属(Elymus L.)植物研究中的可应用性,用33个ISSR引物和137对小麦SSR引物对该属12个物种进行了分析。筛选出18个ISSR引物和14对小麦SSR引物可用于遗传多样性分析。12个物种的PCR分析表明,18个ISSR引物和14对SSR引物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84%和91%,均表现出较高多态性,基于两种标记的种间聚类状况与物种的倍性水平和形态学相似程度存在较高一致性。在12个种间,ISSR的标记指数MI值(10.2)为SSR(4.3)的2.4倍,表明ISSR具有更大的标记效率;但在亲缘关系较近的肥披碱草、圆柱披碱草、麦宾草和披碱草等4个种间,SSR具有更大的标记效率。Mantel检测显示,在12个种间两种标记的遗传相似性显著相关(r= 0.856,t= 6.446),但在4个近亲缘关系种间相关不显著(r= 0.679,t= 1.595)。两种标记的标记效率和相关性在不同亲缘关系水平上的改变,说明不同的标记具有不同的多态性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展龙头鱼遗传多样性和近缘物种间的遗传变异分析,建立龙头鱼的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标记(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称ISSR)-PCR反应体系,拟筛选龙头鱼ISSR-PCR多态性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参考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公布的100条ISSR引物,采用温度梯度PCR的方法,得到适用于龙头鱼基因组DNA扩增的12条ISSR分子标记引物,分别为811、834、836、840、841、842、844、853、873、880、881、899。12条引物中,最高退火温度为58.9℃,最低退火温度为47℃,两者间的差异达到了11.9℃。12条引物的变异系数为7.71%,相关系数为0.23。结果表明,龙头鱼ISSR多态性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与理论退火温度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同一种引物的退火温度在不同物种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通过温度梯度试验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标记法(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10个类型156个单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6个简单重复序列引物中筛选出的14个引物共扩增出190条稳定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6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97.89%。在物种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90 9,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446 3,基因多样度(Ht)为0.296 7,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97 1,基因流(Nm)为0.759 2。分析结果表明,楸树各类型间变异占总变异的39.71%,类型内的变异占总变异的60.29%,约为类型间变异的L 5倍,说明中国楸树类型内的变异在其遗传变异中占主导地位。楸树类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68 4和0.984 9之间,平均为0.863 7。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可将楸树10个类型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0.
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12个番茄品种进行初步的研究,6对AFLP选择性引物共产生130条清晰谱带。利用品种间共有的谱带率对品种间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8个番茄材料间的变异幅度为54%~93%,通过多态性条带的不同组合,可明确将其中的6个常用番茄品种加以区别,并可作为6个番茄品种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ISSR标记对天麻的贵州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摘要:该文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贵州的药用植物天麻的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为传统的中药材天麻的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用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0条大小在200~1 600 bp清晰的谱带,其中97条具有多态性,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83%,表明在物种水平上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种群水平的多态性相对较低,多态百分率在17.5%~40.83%,平均25.56%.用POPGENE软件计算各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物种水平上的Nei’s遗传多样性(He)为0.042~0.153,平均0.073; Shannon信息指数为0.332 6±0.224 1;Nei’s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637 7,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63.77%,而种群内的遗 传变异占总变异的36.23%,这与有限的基因流有关;而种群间有限的基因流(Nm=0.284 1)可能是由于种子的传播距离、种子极低的生活率以及种群间的地理隔离和营养繁殖等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2.
山蜡梅复合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山蜡梅、浙江蜡梅、突托蜡梅统称为山蜡梅复合体,应用RAPD和ISSR标记分别对来自7个不同居群共201个山蜡梅复合体单株进行DNA多样性检验。结果显示:从38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条带清晰、重现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扩增出总条带数142条,大小在300~2800bp,多态率达94.37%,PIC0.31,MI3.33。在80个RAPD引物中,选出了12条合适的引物,扩增出条带数226条,大小在150~2200bp,多态率达95.13%,PIC0.37,MI4.91。两种分子标记计算出山蜡梅复合体居群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952,Shannon信息指数为0.4884,反映出山蜡梅复合体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的AMOVA分析显示,山蜡梅复合体遗传变异大部分来自居群内变异,并且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这表明7个地理居群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遗传分化。UPMGA聚类分析发现,7个山蜡梅复合体居群被归为明显的3大支,且地理距离相邻的居群遗传距离也近,说明居群的聚类和地理距离有关。同时分析结果还为解决存在争议的新种的分类工作提供分子水平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甘薯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趋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用ISSR和AFLP分子标记手段,对中国不同时期不同甘薯种植区的26份主要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趋势分析,结果表明:①17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410条多态性谱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24.1条多态性谱带,10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203条多态性谱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20.3条多态性谱带,2种标记均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可以用于甘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②甘薯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为 0.487 7~0.774 3,平均0.564 0,表明中国甘薯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低,遗传相似程度高,遗传基础狭窄.通过UPGMA聚类分析,26份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5处可分为2类.③南方薯区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差异高于长江中下游薯区和北方薯区,北方薯区和长江中下游薯区主要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但与南方薯区主要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④1990年前甘薯主要育成品种的遗传相似程度高,1990年后育成品种的遗传相似程度依然很高,遗传多样性程度没有明显改变.因此,在未来甘薯遗传改良中,可以通过加强不同薯区育种亲本的交换,逐步改变目前中国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木荷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木荷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用12个引物对9个木荷种群共180个个体的样品进行扩增,共测到24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21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90.20%.9个种群的P平均为53.02%.木荷种水平的Shannon信息指数(Ⅰ)为0.4548,Nei指数(h)为0.3016.各种群Ⅰ平均为0.2914,h平均为0.1974.表明木荷物种以及种群水平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木荷种群的遗传变异34.37%存在于种群间,65.63%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454.木荷种群间的基因流(Nm)为0.9476.木荷9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1547.利用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对木荷9个种群进行聚类,结果可分为3大类群.  相似文献   

15.
丽穗凤梨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丽穗凤梨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并建立其分子指纹图谱,为今后丽穗凤梨杂交育种和品种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41个丽穗凤梨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32个清晰可辩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25个,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4.70%。41个丽穗凤梨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5311,平均 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101,平均 Shannon信息指数为0.4668,品种间的相似系数介于0.3561~0.9394之间;基于ISSR分子标记数据建立的UPGMA亲缘关系聚类图,41个丽穗凤梨品种在相似系数0.601处被划分为两大类群;同时利用4条多态性ISSR引物构建了41个丽穗凤梨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结论】供试41个丽穗凤梨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亲缘关系与叶片横纹的有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丽穗凤梨品种资源评价和指纹图谱构建。  相似文献   

16.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福建柏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条引物共扩增出215个位点和190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达86.74%,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福建柏各家系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且ISSR标记能有效揭示家系间的多态性;家系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8~0.87,遗传距离为0.13~0.50,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遗传距离L1为界,将24个福建柏优树子代划分为3类,不存在明显的地域性规律;仅用UBC841就能完全鉴别出所有待测家系.表明建立的福建柏DNA指纹图谱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有效地用于福建柏家系的资源评价和指纹图谱构建.  相似文献   

17.
江苏3个秀丽白虾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苏省内3个秀丽白虾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3个引物组合(E-AAC/M-CAA、E-AAC/M-CAG、E-AAC/M-CAT),共扩增出102个清晰位点,其中93个为多态性位点.结果显示,3个秀丽白虾野生群体在物种水平和群体水平上均蕴含着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秀丽白虾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91.1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91,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62.群体水平上的PPL为58.82%~70.59%,平均为65.4%,其中骆马湖群体最高,为70.6%;长江群体最低,为58.8%.群体间Nei's多样性指数为0.268~0.320,平均为0.292;Shannon信息指数为0.381~0.454,平均为0.417.长江南京段群体与太湖群体间的分化系数较低(0.141),长江南京段群体与骆马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较高(0.234).建议加强秀丽白虾引种、育种工作中的管理力度,建立详实的引育种档案,推动秀丽白虾养殖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5份葡萄品种(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2条引物扩增出160个清晰可辨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7个,多态性为91.88%;95份葡萄资源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4326,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2598,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0.3979;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0.55000-0.99375,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217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5份葡萄资源划分为3大类,分别为欧亚种、欧美杂种和东亚种群,这与葡萄传统分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利用ISSR标记对34份樱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发现,ISSR标记能够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每个引物可获得6~12条DNA片段,平均为8.76条;17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49条DNA片段,其中143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95.97%;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90;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914;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44~0.91,平均达0.73。通过聚类,从分子水平对樱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并对34份资源进行分类,ISSR标记能将34份樱桃种质完全区分开,为樱桃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