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小鹅瘟。此病应以预防为主。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连用2次小鹅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也可对雏鹅用抗鹅瘟血清实行紧急免疫,预防量为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90%。治疗病鹅,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注射1次,治愈率可达70%~85%。也可用高蛋黄注射液进行紧急防治。  相似文献   

2.
1.小鹅瘟.此病应以预防为主.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连用2次小鹅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也可对雏鹅用抗鹅瘟血清实行紧急免疫,预防量为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90%.治疗病鹅,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注射1次,治愈率可达70%~85%.也可用高蛋黄注射液进行紧急防治.  相似文献   

3.
李进昌 《新农村》2001,(6):16-16
近年来,特禽养殖业迅速发展,为了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特介绍常用免疫接种技术,供参改。1.肉鸽5日龄预防鸽瘟(类似于新城疫),应用鸽瘟油乳疫苗0.3毫升肌肉注射。也可用新城疫Ⅳ系苗(克隆化 Lasota),滴眼或饮水免疫,剂量为鸡的一半。10日龄预防鸽痘,可用鸽痘组织灭活苗或鸡痘活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后,于翅膀下穿刺接种免疫。2.种鸽5日龄与10日龄免疫程序同肉鸽。30日龄新城疫Ⅳ系苗饮水。60日龄应用鸽油乳灭活苗0.5毫升肌注或用新城疫Ⅰ系疫苗1头份,用0.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后  相似文献   

4.
小鹅瘟 该病主要以防为主,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超前预防。如果雏鹅染发小鹅瘟病。可喂藿香正气水,每日2次,每次1毫升。  相似文献   

5.
<正>一、种鹅的免疫程序1.1~3日龄。抗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小鹅瘟二联高免血清0.5毫升(或抗体1~1.5毫升)皮下注射。2.7日龄。副粘病毒灭活苗皮下注射0.25毫升(无此病流行地区可免除)。3.4周龄。鹅巴氏杆菌蜂  相似文献   

6.
1.小鹅瘟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离群、嗜睡、抽搐、下痢等。应以预防为主,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如染病,可喂服藿香正气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1毫升。  相似文献   

7.
番鸭是一种肉用型品种,养殖经济效益高,是农村致富的好项目.提高成活率是批量养殖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前提.雏番鸭易感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番鸭细小病毒病和小鹅瘟等,必须进行强化免疫.现介绍强化免疫时应注意的事项.①1日龄雏鸭全部注射鸭瘟活疫苗;同时口腔滴服雏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鸭瘟活疫苗使用方法为按瓶签注明的羽份,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雏番鸭每只腿肌注射0.25毫升,3天~4天产生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04,(12):29-29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小鹅病毒性肠炎。各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此病治疗均无效。预防措施是①病雏鹅及时隔离、消毒.防止污染环境。②母鹅在开产前1个月.每只注射1毫升小鹅瘟疫苗.注射2周后母鹅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很强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鹅副粘病毒病的病原是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鹅副粘病毒,各个品种的鹅都具有易感性。发病最小日龄3日龄,最大日龄可达300日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养鹅业的发展,鹅病也逐步增多。过去,鹅的传染病较为常见的主要是小鹅瘟,鹅鸭瘟病、鹅口疮、禽出败、蛋子瘟(发生于产蛋母鹅)、副伤寒、流行性感冒、曲霉菌等。90年代中后期以来,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粘病毒、鹅流感、鹅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11.
1、小鹅瘟该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的雏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90%~100%,3周龄以上的雏鹅少数发生。1月龄以上雏鹅一般不发生。(1)种鹅免疫活苗免疫:一次免疫法。种鹅产蛋前15天左右用1∶100稀释的鹅胚化种鹅弱毒苗(简称种鹅苗)1毫升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在免疫12天后至4个月内,  相似文献   

12.
一、小鹅瘟本病为小鹅的急性传染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3~4日龄乃至20日龄左右的雏鹅易发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为10日龄的雏鹅.15日龄以上的雏鹅比较缓和,有半数可能自行康复,20日龄以上的很少发病.7日龄以内的雏鹅感病常呈最急性型,病鹅精神沉郁、缩头、步行艰难,常离群独处,继而食欲废绝,严重下痢,一般12~48小时死亡,有时不显现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死亡率达30%~40%,最高死亡率可达70%以上.防治对策:①搞好孵坊和鹅舍消毒,一切用具设备,必须清洗消毒.②出壳雏鹅每羽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病鹅皮下注射1.5毫升.③母鹅注射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注射,500倍稀释液小鹅滴鼻免疫.④卵黄抗体每羽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4月凤阳县大溪河镇及周边乡镇1月龄以内的雏鹅发生以假食、腹泻、嗉囊气性或液性肿大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临诊检查、治疗效果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小鹅瘟与鹅副粘病毒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鹅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自然流行时,多侵害4~20日龄以内的雏鹅,特别是10龄以内的雏鹅。主要病变特征是严重的肠炎,小肠粘膜脱落、坏死,并与渗出的纤维素性混合在膨大的中后段肠管内形成“腊肠”样栓子,堵塞肠腔。小鹅瘟主要是通过1日龄注射小鹅瘟血清和10日龄再免疫注射弱毒疫苗进行预防的。但笔者曾诊治一宗免疫失败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2月龄以内的小鹅易发病。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高达40%左右。其症状表现为: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水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拉腊肠粪。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病鹅需皮下注射1.5毫升;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疫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注射鹅胚弱毒疫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用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  相似文献   

16.
1.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20日龄和30~40日龄为发病高峰期,死亡率30%~40%,最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拉灰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发病后5~8小时死亡。防治:(1)搞好孵坊和鹅舍消毒。(2)刚孵出的雏鹅每羽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病鹅皮下注射1.5毫升。(3)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注射鹅胚弱毒菌100倍稀释液;雏鹅用500倍稀释液滴鼻免疫。(4)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羽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鹅副粘病毒病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经消化道传染,四季均可发生并多发于20日龄左右雏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5日龄内雏鹅发生此病,死亡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8.
<正> 1 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ml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ml。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ml,或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雏鹅、中鹅、育肥期肉鹅的3个生长阶段分别介绍了肉鹅的饲养与管理技术,并介绍了小鹅瘟、禽流感、鹅副粘病毒病等鹅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孙庆  汤秋萍 《农家致富》2007,(10):44-44
病例 养鹅户李某,饲养鹅1500羽,已经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禽流感免疫,30日龄时发病,死亡30只,应用青霉素、环丙沙星等治疗无效,特邀笔者会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