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抚育间伐前后的华北落叶松胸径生长量及单株材积生长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抚育后优势木和平均木的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抚育前的2.20和2.00倍,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抚育前的2.78和2.90倍;被压木抚育间伐前后的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26cm和0.32cm,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001 6m3和0.003 1m3,抚育采伐明显促进了华北落叶松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人工樟子松林林木胸径生长和分布规律,文章以伊通县境内大孤山林场0.06hm~2样地内53株樟子松样木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02年和2012年进行胸径实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木前期平均胸径1=12.3cm,样木后期平均胸径2=16.3cm,10a间样木平均净生长量d=4.0cm,样木年均生长量约为d_y=0.4cm,样地内样木生长量主要集中在3~6cm范围,该范围内共有样木36株,约占样木总数的68%,是该样地内样木的主体,样木胸径生长量和样木株数分布均符合林木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3.
采用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将林木分为特优木、优势木、中庸木和被压木,应用永仁县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试验样地数据和树干解析资料,分析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云南松林分的生长过程中优势木株数只占林分总株数的27.34%,但材积占林分总材积的比例达66.58%;25年生优势木的单株平均材积是中庸木和被压木的2.91倍和10.46倍。11年生时云南松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83 m,高生长主要在3~11年;33年生时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为2.065 cm。胸径生长主要在11~33年,此期间林分应适度间伐,可促进其快速生长。46年生时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为0.053 693 m3;53年后明显下降;材积生长主要在32~53年期间;60年时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相等,说明进入数量成熟阶段,可以主伐。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经营期长,建议引入德国近自然经营技术,提高林分质量和缩短大径级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4.
对华山松中龄林进行的3种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试验表明,下层中度间伐和下层强度间伐可促进保留木树高、胸径、蓄积的生长和林分总材积的提高,其中下层强度间伐效果最好,平均年高生长量0.5m,胸径年生长量0.59cm,蓄积年生长量13.6m3/hm2,林分材积总产量2073709m3/hm2,分别是对照林分的196倍、1.26倍、1.14倍和1.09倍,且林分规格材总产量和大径级材总产量均有较显著提高,间伐效果居各措施之首。  相似文献   

5.
2015年对浙江省缙云县柳杉(Crypotomeria fortunei)人工纯林样地调查不同间伐措施对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蓄积量及胸径生长的影响。对照样地为1983年造林,至今未间伐;1977年造林1988年间伐1次作为1次间伐样地,1988年和1998年各间伐1次作为2次间伐样地。结果表明:间伐对柳杉林分的平均胸径和蓄积量的增长有极显著的影响,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以及单株材积均是间伐2次样地间伐1次样地对照样地;间伐对径级分布和树高分布影响明显,密度越大,径级株数高峰期越早,且树高分布越均匀;间伐样地的胸径生长速率均高于对照样地,间伐1次样地的生长量在后期开始减弱,而间伐2次样地的胸径生长速率始终高于间伐1次样地。  相似文献   

6.
桉树大径材培育是实现当前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林分密度直接影响林木胸径生长,间伐是调整林分密度最为常用的手段。本试验以6 a生不同种植密度桉树优良无性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进行不同强度的一次性间伐后,12 a生林分生长、径级分布、大径材生长及木材收益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与间伐强度试验林,林分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量差异显著。其中,以1 100株·hm-2种植密度+30%~50%间伐强度处理,林分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以1 100~1 650株·hm-2种植密度未间伐时林分蓄积量最大;径级分布受种植密度与间伐强度影响显著,大径级(≥28 cm)林木数量占比以低种植密度(1 100株·hm-2)+30%~50%强度间伐时较大,为82%~92%;间伐后林分保留株数与大径材蓄积量无关(R2=0.31),与林分中大径材蓄积量占比、大径材单株出材量、大径材出材率呈明显的负相关线性关系(R2=0.77~0.85);不同种...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闽南山地不同造林年度的湿地松人工林分平均木的树干解析,结果表明湿地松胸径生长具有较突出的早期速生性,4~8年间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均大于1 cm;树高生长率在8年前均大于12%;材积生长率在22年前均大于10%,有极大的生产潜力;树冠随径级增大生长量增长越来越小;形数在22年生前随着年龄的增大、树高的生长而出现负生长,在18~26年时形数趋向稳定.根据生长特性,确定了间伐抚育的时间及适宜的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林生长的影响,以浏阳地区4种间伐强度(20%,30%,40%和50%)下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样地内每木标尺,连续3年测量林木胸径和树高,对比分析不同间伐强度下平均胸径和树高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当间伐强度为40%时,可促进胸径连续性增长,并合理控制树体高度;不同间伐强度之间树高的差异均不显著。从经济效益分析,间伐强度40%的整体增长趋势较明显,具有连续性,适合当地采用。  相似文献   

9.
樟子松人工林胸径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佳木斯市横头山林场樟子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樟子松人工林林木的胸径生长规律,分别用修正指数方程、理查德方程、逻辑斯蒂方程对各等级大小胸径生长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用理查德方程拟合胸径生长较好;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在11-14年之间,当时的胸径则差异较大,优势木和劣势木相差将近2cm,范围在5.5-7.5cm之间,年生长最大值的差异较明显,在0.56-0.87cm之间。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测定资料,分析了广西华山林场11年生湿地松(Pinus ellottii)松脂原料林的生长过程及林分结构。结果表明:湿地松胸径生长高峰出现在第3年,6年生前为速生期,随后胸径生长量快速下降;胸径分布随年龄的增加由左偏逐步转为右偏,在6年生时趋于正态分布;林分树高连年生长量波动大,无明显变化规律,连年生长量均值为0.62 m,8年生前为速生期,树高分布为右偏,优势木相对较少,林相较为整齐;自然整枝在8年生时最强烈,枝下高年上升1.20 m,适宜在7年生时进行适当修枝间伐抚育;单株材积生长率在11年前均大于10%,处于速生期。湿地松在该试验区适应性良好,若以8.0、10.0、12.0 cm作为最小起始采脂胸径,则在湿地松林分5~6年生、7~8年生或11年生以后采脂即可获得较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以连城县马尾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10%、20%、30%及未间伐4个不同林分蓄积间伐强度的试验,分析马尾松中龄林林分结构、树高、胸径、蓄积量生长量及年生长率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1)间伐林分部分中小径阶林木,能降低林木胸径变异系数和偏度绝对值,提高峰度值,使林分整体均衡生长;(2)间伐强度30%的马尾松林木平均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最大,年生长率分别为6. 79%、7. 55%和19. 97%,显著高于其它间伐强度,间伐效果最好;间伐强度20%和10%的马尾松次之;未间伐的马尾松林木平均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和年生长率最小。  相似文献   

12.
抚育间伐对秦岭南坡油松中龄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省宁陕县境内的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内油松典型分布地段,按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设置油松中龄林研究样地48块,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处理的单株木和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以及林分生产力的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抚育间伐后林木胸径生长量均随径级的增大而增加,较小的林木在间伐强度为25%的林分中胸径生长量最大,较大的林木在间伐强度为15%的林分中胸径生长量最大;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抚育间伐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量,间伐强度为15%的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均最高;间伐强度为15%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均能显著提高乔木层的生产力,间伐强度为25%能够显著提高高海拔阳坡乔木层生产力,间伐强度为5%能显著提高低海拔阳坡和阴坡乔木层生产力;不同立地条件下抚育间伐对乔木层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但在抚育间伐后3 a的较短时期内这些差异并不显著;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均以强度为15%的间伐对秦岭南坡油松中龄林的生长最为有利,在适宜的强度范围内,高海拔阳坡可采取较大的间伐强度,而低海拔阴坡则应该采取较小的间伐强度。  相似文献   

13.
塞罕坝地区樟子松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7,(5):39-44
为了了解塞罕坝地区樟子松(Pinus sylvesris.var.mongolica)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对不同地位级条件下樟子松的胸径和树高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樟子松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最初的10年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9~10a生左右达到最大值,约为0.90~1.20cm/a,之后逐渐下降,到20a生之后趋于稳定,年生长量约为0.4~0.5cm/a。应对10~20a生的樟子松人工林适时进行抚育间伐,以促进胸径的生长。2)与胸径相似,樟子松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也在12~13a生之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2~13a生左右达到最高,年生长量可达69.99cm/a,之后略有下降,然后趋于稳定,在40cm/a上下波动。3)I地位级条件下樟子松的胸径及树高生长量明显高于II地位级。4)塞罕坝地区樟子松的年生长量高于年龄相近的大部分其他地区,包括黑龙江和内蒙古地区。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望天树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良 《林业建设》2006,5(5):20-23
采用固定样地相邻网格样方法取样数据,应用1993~2003年10年来的复测数据,通过不同径级胸径年平均生长量探讨望天树生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规律为“缓———快———缓”,生长量总趋势为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大,生长峰值在50径级至60径级之间。  相似文献   

15.
间伐抚育对秦岭主要类型林地生产力及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秦岭林区落叶松林、华山松林、油松林和锐齿栎林4种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为对象,研究了森林抚育对不同林分胸径径级分布、林分高度、林分质量和林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抚育调整了林木在各径级的分布,大多径级的林木株数数量有所降低,生长能力强的林木比例增加,林地生产力提高;间伐抚育对林木高度影响不显著;抚育间伐提高了不同径级优质木比例,林分质量改善;降低了林分枯死木、病虫害危害木比例,使之控制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马尾松4种造林密度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胸径、单株村积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性差异,对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林分径级分布差异明显,密度为2500株/hm2和1250株/hm2的林分,其胸径≤6cm径阶的株数占57.2%和45.9%,≥8cm径阶的株数占42.8%和54.1%;而密度为10000株/hm2和5000株/hm2的林分,其胸径≤6cm径阶的株数占89.6%和76%,≥8cm径阶的株数占10.4%和24%;不同径级林分的合理密度通过胸径与树冠面积的相关关系,用回归直线方程y=a+bx分别求得各胸径最低保留株数,作为间伐强度、间伐开始期和间伐重复期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秃杉抚育间伐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安溪县福前农场造林密度为2 505株.hm-2的9年生秃杉林分设置极强度间伐(60%)、强度间伐(40%)、弱度间伐(20%)及不间伐(对照)4个处理,间伐3 a后,调查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等指标,研究不同间伐强度对其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胸径生长、单株材积、蓄积量的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而对树高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对9年生的秃杉林分,选择强度间伐(间伐总株数的40%)进行抚育间伐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利用核桃楸幼龄次生林2 a的定位观测数据,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促进保留木的生长,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抚育间伐能提高核桃楸幼龄次生林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各指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轻度间伐总生长量最大;林分断面积和蓄积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抚育间伐能提高核桃楸幼龄次生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著。综合考虑,轻度间伐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对宁波天童林场双峰山檫木、小叶栎混交林主要树种种群55 a的数量特征、径级结构、生长规律和优势木生长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檫、栎混交林胸径大于5 cm的成树密度在1973、1990、2015年3次调查中呈逐年递减趋势,这种降低主要是檫木个体死亡造成的;而林木总胸径断面积和林分蓄积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主要是栎木和其它存活个体生长的结果。从1973—2015年,檫木种群的优势度由大变小,其径级结构已为间断的单峰衰退曲线;栎木种群则由小变大,径级结构呈间歇型,已产生2代更新。树种生长规律分析显示,檫木幼林速生持续期短、生长量低、衰老早、立木蓄积量低;栎木表现幼林速生持续期长、生长量大,干材连年生长量大、时间长、蓄积量大。优势木特征分析表明,近熟人工混交林中,占总数20.9%的大径级栎木已提供了84.5%的蓄积量。从森林经营的角度看,栎木不仅是一个适生的优良造林树种,且可培育大径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施肥对鹅掌楸胸径生长的影响,在福建省将乐县进行鹅掌楸施肥试验,采用含N量为46%的国产尿素,分别施肥0 g/株、300 g/株、600 g/株、900 g/株,结果表明,施肥对鹅掌楸的胸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施肥量与胸径生长呈正相关。施肥当年胸径生长量分别为0.50 cm、0.75 cm、0.93 cm、0.95 cm;施肥后第2年胸径生长分别为1.13 cm、1.05 cm、0.85 cm、0.50 cm;施肥后第3年胸径生长表现为0.60 cm、0.73 cm、0.70 cm、0.85 cm。施肥后1—3年胸径年生长量表现为第2年>当年>第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