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人反复读了《蜜蜂杂志》2004年第1期中《“蜂王之死”专题片与中蜂的保护》一文,深有同感。1995年的秋季,我中蜂场1km外来了1个安徽90群意蜂的转地蜂场,我三天没去看,结果蜂场全部被盗,近40群中蜂,飞逃的飞逃,死的死,伤的伤,于是连夜搬,但其他地区也有意蜂来访,最后搬到一个荒山上,到越冬期才保存了7个弱群。经过几十年中蜂和意蜂的饲养,我认为这两种蜂尽可能不要放在一起饲养,因为只要在检查中蜂群时,箱内蜜味散发出来,意蜂闻到就来光顾,一旦起盗就不可收拾。上海费起充先生认为:意蜂进中蜂退。而我认为只要有意蜂蜂场到来,中蜂就将彻底…  相似文献   

2.
<正>一直以来,我养中蜂。今年5月,蜂场飞来一群意蜂。前辈说蜂来带财,因此,我用只旧箱子将其养了起来,并好生侍候。我总结了以下三点:一是只要意蜂脾上蜜足就不会"意盗中"。要是养了意蜂,中蜂就要注意开箱时间,起盗一般发生在秋季,因为那时蜜源不好。二是中蜂交尾群被意蜂盯上也不可怕。前些日子,  相似文献   

3.
河南新县苏区人民公社养蜂场饲养中蜂28群、意蜂4群,共计298框蜂。中蜂是用高窄式巢箱,意蜂用标准巢箱。1958年开春就在郭家河赶油菜花、紫云英花,中蜂取蜜1,682斤,意蜂取蜜301斤。随后转至张湾赶枣树花,中蜂取蜜1,412斤,意蜂取蜜311斤。后转至白山关赶棉花、木梓等蜜源,中蜂由28群发展到57群,意蜂由4群发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见的盗蜂,往往是在缺蜜的季节,一群或几群蜂去别的蜂箱盗取蜂蜜,但在大流蜜期,一种蜂强迫另一种蜂吐出蜜囊里的蜜,喙对喙地吸取,这种盗蜂现象恐怕很少见吧!我的父亲是个老养蜂员,2002年夏天,他就发现了这种有趣的现象。我处是一个中西蜂,野生、家养蜂共存的地区,5月初,第一个主要蜜源植物———刺槐开花,在这之前蜜粉源缺乏。刺槐刚开花,蜂场(黑意杂交蜂)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中蜂,开箱检查,箱内并没有1只中蜂。我的父亲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些中蜂不同于以前的盗蜂进箱盗取,而是直接骚扰采集回来的工蜂。养蜂者都知道,大流蜜期间,很大一…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高安县华林垦殖场养蜂场,在1958年仅有中蜂20群,意蜂30群。1964年中蜂发展到161群,意蜂发展到730群。中蜂增长8倍,意蜂增长25倍,养蜂员由1958年的10个人增加到57人。七年来共向国家出售商品蜜767,214斤,生产蜂蜡1,240斤,王浆301斤,出售蜂种3,610群,向国家上交利润429,203元。连续4年被评为县和省的先进单位。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突出政治,  相似文献   

6.
<正>对于盗蜂,最怕的是意蜂盗中蜂,俗话说:中盗意盗不了,意盗中不得了。2014年3月底,我地油菜花进入花尾,各箱贮蜜充足。我有2群中蜂较弱(4框),相距100 m左右一养意蜂的有5群蜂,其中有一特强群(12框),大多数采集蜂"失业"。4月1日早晨,2群中蜂成为意盗蜂袭击的目标,巢门已攻破,中蜂已无抵抗者。怎么办?我采取的第一措施:缩小被盗群巢门,盗势未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地意蜂、中蜂混杂饲养,不仅因盗蜜毁掉中蜂群,而且蜂病交叉感染致使中蜂患病率提高。中蜂欧洲幼虫腐臭病来势较猛,虽比中蜂囊状幼虫病致死率低,稍不注意损失也不轻。一、观察诊断欧洲幼虫腐臭病是蜜蜂幼虫在封盖前被细菌感染死在巢房中。发病蜂群数量多,走近蜂场会闻到一股怪味,老式桶养中蜂如果群势下降许多,见不到死蜂死幼  相似文献   

8.
正春季蜜蜂繁殖期间,极易发生盗蜂,尤其会给规模化养殖的蜂场带来较大的损失。近年来,蜂农们根据中蜂与意蜂的个体大小差异,发明一系列隔蜂装置来阻止意蜂作盗中蜂,成效较为显著。但对于最为常见的中蜂间盗蜂却研究较少。因中蜂灵敏,对气味敏感,中蜂间盗蜂发生机率远大于意蜂盗中蜂机会,防范也难于意蜂作盗,中蜂群间  相似文献   

9.
<正>蜜蜂对气候变化敏感,在秋末冬初季节,它对寒冷的冬季将要来临有感觉。为了安全越冬、不受饥饿,需要大量储备越冬饲料,如果外界无蜜可采,意蜂就会倚仗群势强大,对周边的中蜂强攻掠夺越冬饲料。1986年初冬,一外来意蜂场准备在笔者中蜂场外不到2 000 m的树林里越冬。一天上午,笔者经过中蜂场围墙外时,看见中蜂场上空有许多蜜蜂乱飞,  相似文献   

10.
当蜂群内极度缺蜜 ,群内无幼虫 ,仅有少量封盖子或全部无蜂子时 ,加之箱体较窄小 ,盗蜂危害严重 ,中蜂群常抛巢逃亡。中蜂群的逃亡多发生在新王群和弱小群 ,并且呈互诱联动趋势 ,当蜂场内有一群蜂发生逃亡后不久 ,将接二连三的多群发生逃亡。中蜂逃亡多发生在当日的 1 2时至下午 2时这段时间 ,其群体行为的外观特色貌似意蜂的自然分蜂 ,骚动的意蜂食光群内的贮蜜 ,义无反顾地倾巢涌出 ,急切腾空旋飞而去 ,而不是象蜂群试飞哪样出出进进 ,数量有限 ,许多蜂头向巢门作观察探索飞行 ,飞行的绝大多数是日龄尚轻 ,体嫩色浅乳臭未干的幼年蜂。当大…  相似文献   

11.
2005年由于著书、撰文等需要,我们于初秋在小转地的意蜂场购得1群意蜂,与自家中蜂一起定地饲养,以加深对东、西方蜜蜂种的蜂性差异体会,并作饲养技术差异的比较.经过一系列观察试验研究,结果在2006年春季蜜源结束时,该群蜂取蜜75 kg,还人工分出1群蜂,震惊了附近的西蜂饲养者.因为当地西蜂能手的同期产蜜量也就每群40 kg左右.现将该群蜂本年的饲养管理过程,稍加整理成文,以期能为定地饲养西蜂的朋友们,探讨一种低消耗、少病虫害的西蜂定地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养蜂取蜜,一般都在白天进行,但在富春江山区的老养蜂家,却有夜晚取蜜的习惯。这一经验,是否适用于过箱后的中蜂呢?作者自1956年开始试用后证明,中蜂在夏秋季节的夜晚取蜜比白天取蜜好,优点是: 1.减少飞翔蜂的伤亡。取蜜时提取蜜脾,如用脱蜂器或药剂脱蜂是很安全的,但一般蜂场限于条件,都采用震蜂法脱蜂。意蜂在白天震蜂效果很好,中蜂白天震蜂取蜜,最容易激怒螫人,使青壮年采集蜂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中蜂规模养殖场的发展,为了适应大规模蜂群的管理和转地大蜜源的利用,一些地方运用双王同巢产卵群组织强群生产,在管理上有些创新的做法,李志新蜂场便是一例,现总结其做法,供专业中蜂养殖场参考借鉴。湖北省荆门钟祥市文集镇人李志新,曾经养过意蜂,后来转养中蜂。现有800群蜂,分三个场地摆放。其中一个蜂场定地饲养,位于文集镇,另外2个蜂场在附近县市小转地。钟祥当地蜜源条件好,主要有油菜、山花、女贞、乌桕、荆条、刺楸、盐肤木、栾树、枇杷等,为优势蜜源区。定地蜂场在控制不分蜂、基本不饲喂的情况下,可摇两次40波美度以上的成熟封盖蜜。第一次5月底至6月初,平均每群取蜜5kg左右,第二次9月中旬盐肤木花结束,平均每群取蜜不低于8kg,每群共取蜜13kg左右。  相似文献   

14.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20,40(3):38-40
中蜂喜分蜂,难养成大群。若饲养在郎氏10框活动巢箱中,则空间过大、利用率不高。在流蜜期,弱小中蜂群难形成无子蜜脾,取蜜只能提出子脾摇蜜,损伤蜂、削弱群势,影响后期产蜜。若用框式隔王板,中蜂又难以养成10框蜂的群势。因此,有的地方把郎氏巢箱10框改成8框,用来饲养中蜂。现在赣、浙各地的中蜂场,用8框巢箱饲养中蜂的人较多。赣、浙两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蜜源情况有差别,分布在两地的中蜂,在油菜花期繁殖到4脾蜂以上后,大都会发生自然分蜂,有的群还会有2次之多。蜂群一分再分,群势将由强变弱。  相似文献   

15.
问题征答     
1 .为什么意蜂不采花粉 ?我是中蜂饲养者 ,2 0 0 1年 5月 8日在刘师傅那里买了 1群“浆蜂” ,同中蜂放在一起。由于互盗等原因 ,6月份搬入山中 ,无蜜粉源 ,但中蜂还算可以 ,饲料喂了不少 ,蜂螨也治了 ,总是发展不起。 8月 1日我又把意蜂搬到离我家中蜂场 2km的地方。有丰富的杂交水稻 ,还有南瓜、瓜菜花等。中蜂采集繁忙 ,饲料充足 ,可是意蜂不进粉、蜜 ,还出现断子现象 ,我也采取奖励饲喂的方法。难道是“浆蜂”惧怕农药中毒 ,还是别的原因 ,敬请广大同仁指点。(湖南省新邵县 孟 飞 )2 .蜂群变暴烈是何原因 ?如何恢复温驯的习性 ?我养…  相似文献   

16.
徐祖荫 《蜜蜂杂志》2016,(11):27-28
2016年春末夏初,贵州省农科院实验蜂场有20群3-5框群势的中蜂要卖给一个初学者,他来接蜂时问我:“我这个蜂什么时候可摇蜜?”开始我觉得他的这个问题很可笑,后来一想,对于一个如何养蜂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来说,他问这个问题一点也不奇怪,只是他刚拿到蜂就急于摇蜜,未免有点太性急了.  相似文献   

17.
1.若长期在同一蜂场近亲交配,蜂种严重退化,抗病力弱的情况下,必须引进优良蜂王更换有病症的蜂王。2.必须使用优质饲料春繁。3.使用新鲜花粉喂蜂,禁喂贮存多年及霉变的花粉。4.蜂场杜绝参观,以预防传染。5.有条件的中蜂场可用封盖意蜂脾补充加入中蜂群(但不能超过50 %)。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使有病的中蜂康复,还能保持中蜂的群势。秋季定时补充意蜂老子脾,使中意蜂合作 ,共同防盗。以上是我场多年研究和实践的成果。供养蜂爱好者参考并共同探讨控制中蜂各种病情的几点建议$江苏省无锡市华丰制药厂定点蜂场!214072@杨荣良 …  相似文献   

18.
宜都中蜂个体较小,喙也相应稍短,不易采集花管较深的苕子蜜源,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论点,1958年4月下旬,潘湾公社某集体养蜂场的陈昌瑞同志用10群意蜂和1群中蜂做试验。当年苕子花期阴雨较多,花期结束,意蜂群势有所发展,除留足了到乌桕开花前断蜜期的存蜜外,尚收获商品蜂蜜25kg;而中蜂由于喙短花管较深,整个花期群内滴蜜未进,靠不断饲喂维持,群势更谈不上发展。1959年早春,枝城公社养蜂场为了建立中蜂组,特向社员购入越冬后土法饲养的中蜂21桶,由李文喜同志负责管理。他利用早油菜花前期把中蜂过入意蜂标准箱,因中蜂原有自然蜂巢在越冬期大量…  相似文献   

19.
黄晋华 《蜜蜂杂志》2007,27(4):12-12
2004~2005年韶关地区中蜂幼虫病流行严重,大蜂场所剩无几,用药物治疗无效.有的养蜂者看情况不妙赶快转养意蜂,有的全场覆灭.我有11群中蜂,7群覆灭,4群无幼虫病.2006年秋季每群群势都在8框以上,无雄蜂,无分蜂热.这4群蜂的蜂王是通过意蜂营养杂交,经中蜂群特殊处理培育的.  相似文献   

20.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优良品种。它历经千百年的自然选择,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螨能力,适应山区气候,善于采集山区的零星蜜粉源,易于定地饲养。它和西方蜜蜂一样,在主要流蜜期群势越强,收获的蜂蜜就越多,取得的经济效益就越大。但是,中蜂的单群群势明显要比意蜂弱。如果在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采取一定的策略,也可以把中蜂饲养成为强群,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1、组织双群同箱饲养中蜂弱群的繁殖能力较差,很难在大流蜜期时达到强群的群势。在蜂场的分蜂季节里,经常可以用蜂笼收捕到一些中等群势的蜜蜂。这时就可以组织双群同箱饲养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