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的作用机理,采用对峙培养、显微观察、孢子萌发、室内防效测定等方法研究其抑制能力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7 d时,长枝木霉T6菌株对该病菌的抑制率为60.09%;显微形态观察表明:长枝木霉T6菌株菌丝与美洲南瓜枯萎病菌菌丝发生缠绕;长枝木霉T6菌株发酵液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1.00%;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防效为69.06%。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能有效抑制豇豆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tracheiphilum)的生防真菌,采用平板稀释法和平板对峙法从武汉设施蔬菜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筛选出一株优势拮抗真菌MA4,根据形态学和菌株18S rDNA序列对MA4菌株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其抑菌活性和稳定性进行测定,并进行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MA4对豇豆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为75.69%;根据其形态学鉴定和18S rDNA序列分析,确定MA4菌株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将该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注册登录,登录号为MH539514。MA4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辣椒根腐病菌、西瓜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茄子褐纹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茄子烂秆病菌和番茄果腐病菌等8种病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62.12%~86.93%;MA4菌株经10代继代培养后,对豇豆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仍为80.86%。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14 d后施加MA4发酵液的处理病情指数为11.85%,防效达85.75%,且对豇豆植株具有一定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离、鉴定香蕉内生细菌G9R-3并评价其拮抗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活性,为开发利用该菌株防控香蕉枯萎病(Fusarium wil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分子检测鉴定从桂蕉9号健康香蕉植株根部分离的一株香蕉内生细菌G9R-3菌株。分别运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平板对扣法及杯苗灌根接种法,分析菌株G9R-3拮抗香蕉枯萎病菌的活性并综合评价其防效。【结果】菌株G9R-3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香蕉枯萎病菌平板菌落的抑制率为83.05%;发酵上清液对Foc4菌丝生长抑制率为42.35%;挥发性气体对Foc4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8.64%。对盆栽香蕉枯萎病的防控结果表明,菌株G9R-3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其中接种桂蕉1号的相对防效为65.00%,接种红研2号的相对防效为29.91%,接种万钟4号的相对防效为16.11%,接种桂蕉9号的相对防效为48.83%。【结论】G9R-3是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能提高盆栽抗、感病香蕉品种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美洲南瓜枯萎病生防药剂和生防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对美洲南瓜枯萎病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生防药剂及生防菌株,选择4种植物源生防农药和4种生防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进行药剂筛选和室内防效测定。结果表明:生防木霉T6菌株发酵液以及0.3%丁子香酚对该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稀释5倍的生防木霉T6菌株发酵液制成含药培养基培养7 d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85.7%;稀释250倍的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制成含药培养基培养7 d时,对病原菌的抑制率为82.6%。长枝木霉T6菌株发酵液室内防效测定结果显示有一定防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发掘防治香蕉枯萎病的高效生防菌资源,为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福建省香蕉产区野生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菌株,以香蕉枯萎病菌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代谢物抑菌试验、抑菌谱和耐毒素能力测定筛选具有拮抗活性的生防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和gyrA基因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生防菌株的鉴定,并采用灌根法测定生防菌株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野生香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95株细菌,以香蕉枯萎病菌为靶标,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拮抗活性的细菌17株,其中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带宽度分别达12.67和11.67 mm;不同拮抗细菌菌株间的代谢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存在差异,其中菌株NJ-1和NJ-4的抑菌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达89.06%和88.47%。菌株NJ-1和NJ-4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谱广,且对5%的香蕉枯萎病菌粗毒素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经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鉴定,菌株NJ-1和NJ-4分别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防治效果分别为71.69%和70.75%,且与对照药剂450 g/L咪鲜胺水乳剂1 000倍液处理相比,菌株NJ-1和NJ-4对促进香蕉苗株高、根长生长有显著优势。【结论】菌株NJ-1和NJ-4对香蕉枯萎病具有高效的生防潜力,而且对香蕉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蒜鳞茎中抗番茄灰霉病内生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拮抗番茄灰霉病的内生菌菌株,研究其生防效果,为开发有应用潜力的微生物农药奠定基础。【方法】用平板对峙法从大蒜鳞茎内筛选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测定拮抗菌株对番茄离体叶片、果实、胚根和盆栽植株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7种常见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从分离纯化的63株候选菌株中获得了22株具有一定抑菌活性的内生菌,其中有4株内生菌(D6,D10,D21,Y3)对番茄灰霉病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抑菌率最高可达77.5%。4株拮抗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番茄离体叶片、果实和胚根上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抑制率最高分别达92%,71.13%和70.3%;对盆栽植株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可达96.2%;这4株菌对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玉米弯孢病菌(Curvularia lunata)、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longipes)、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和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n f.sp.vasinfectum)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抑制率最高达83.1%。【结论】大蒜鳞茎中的内生菌对番茄灰霉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为内生菌在番茄灰霉病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织分离法,以PDA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从喜树的枝条、叶片、果实和根中分离获得28株内生真菌.对峙试验结果显示,28株内生真菌对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G-4菌株作用最明显,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茄褐纹病菌[Phomopsis vexans(Sacc.et Syd.)Harter]的抑制率分别为89.68%和83.88%.对G-4菌株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G-4菌株生长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范围为6.4~8;在麦芽浸粉培养基上G-4菌丝生长迅速;果糖为最佳碳源.  相似文献   

8.
2株塔里木盆地土壤放线菌发酵产物抑菌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离体和活体法测定了土壤放线菌Y3和Y5菌株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和室内药效.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3发酵液对20种病原真菌中的13种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95.6%;组织法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相对防效为93.4%.菌株Y5发酵液对20种病原真菌中的19种茵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对10种茵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60%,对辣椒疫霉病茵抑制效果最佳,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98.7%和90.3%.对这株菌的盆栽法测定表明发酵液对辣椒疫病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7.4%和50.3%.说明菌株Y3和Y5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银杏内生真菌T4抑菌活性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组织法分别从银杏组织器官(根、茎、叶)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真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其中16株内生真菌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内生真菌T4活性尤为突出。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T4菌株发酵液对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mand-shurica),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梨黑星病菌(Venturia pirin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有较强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mandshurica)的抑制作用达到92.31%。T4菌株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其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胰蛋白胨。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内生真菌T4属于镰孢属(Fusarium sp.)。  相似文献   

10.
邹勇  牛永春  邓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585-9588
[目的]了解瓜类植物内生真菌对瓜类植物常见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方法]对分自不同瓜类植物及不同部位的461株内生真菌分别与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3种土传病菌进行对峙培养试验,观察菌落形态和生长情况,记载抑菌带的有无和宽度,计算供试病原真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分析内生真菌对3种土传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内生真菌对供试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表现为3种类型:抗生作用、基质竞争作用和寄生作用.在461株内生真菌中,共有13株对黄瓜枯萎病菌产生拮抗作用,25株对立枯病菌产生拮抗作用,64株对菌核病菌产生拮抗作用,分别占供试内生真菌菌株的2.8%、5.4%和13.9%.其中,菌株F30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9.0 mm.菌株JCL24对立枯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1.3 mm.菌株F94对菌核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4.3 mm.对黄瓜枯萎病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大于70%的共3株,分别属于Nigrospora、Penicillium和Rhizoctonia属.对立枯病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大于70%的共11株,分别属于Alternaria、Apiospora、Bipolaris、Colletotrichum、Exserohilum和Fusarium 6个属.对菌核病菌菌落生长抑制率大于70%的共17株,均为Fusarium属.[结论]部分瓜类植物内生真菌对土传病菌具有拮抗作用,主要通过抗生作用,少部分通过基质竞争和寄生作用抑制病菌生长.一些菌株对供试病菌抑制作用很强,可能具有用于瓜类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