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 a生钩栗苗为试验材料,采用N、P、K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配方施肥对2 a生钩栗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旨为钩栗壮苗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苗高生长最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氮、磷、钾配方为N_1P_2K_2;地径生长最优、生物量最大、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氮、磷、钾配方为N_2P_2K_1。综合考虑苗木的生长,最优的配方组合是N_2P_2K_1,即钩栗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每株6 g、6 g和3 g。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明确辣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及叶片养分吸收状况。[方法]研究采取田间小区实验,设置N_(80)、N_(80)P_(20)、N_(80)K_(40)、P_(20)K_(40)、N_(80)P_(20)K_(40)、N_(60)P_(20)K_(60)和不施肥对照7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辣木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处理下,辣木生长速度先快后缓慢,处理90 d后株高、冠幅和鲜叶生物量的最高值及地径的次高值均出现在N_(80)中,N_(60)P_(20)K_(60)的株高、地径及N_(80)K_(40)的鲜叶生物量仅次于N_(80)处理;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均促进了辣木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的累积,但降低了全钾含量;除N_(80)外,其它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CK,高氮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P_(20)K_(40)和N_(60)P_(20)K_(60),N_(80)P_(20)高于N_(80)K_(40)。[结论]各元素对辣木生长影响大小为NKP,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影响大小为NPK,叶片中营养元素含量大小为NKP。综合试验结果中辣木主要生长指标的生长及叶片养分吸收情况,配比施肥最优处理为N_(80),且该施肥处理主要适用于辣木幼龄及速生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3.
在雷州半岛的唐家林场设立了7种施肥处理试验①ck(不施肥对照)、②P_(15)、③K_8、④P_3K_4、⑤N_2P_4K_4、⑥N_3P_6K_6、⑦滤泥5kg+N_5P_2K_2,分别于2a、3a和4a时进行了调查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影响尾叶桉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蓄积量的生长,这种影响在2a~4a间都到达显著水平。在7种处理之间,所有6施肥处理都与对照差异显著;多元素与单元素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在2a~4a间,N_3P_6K_6处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材积生长量都最大。 N_3P_6K_6处理的产值最高,利润也最高,比排第2的常规施肥处理N_5P_2K_2利润多12.5%;是对照处理利润的3.75倍,为最佳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给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幼树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由纯质灰岩、灰质白云岩和砂页岩发育而成的B层土壤为栽培基质,栽植3年生棕榈苗木,设计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正交施肥试验方案,共设16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为对照,就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根系形态指标、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1)不同施肥处理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各根系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在16个施肥处理组合中,就不同配比肥的施用效果而言,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的各根系指标值和生物量,均以N_2P_1K_2(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0 g/株、硫酸钾肥19.608 g/株)处理的为最高;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的各根系指标值和生物量,则均以N_2P_2K_1(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62.5 g/株、硫酸钾肥0 g/株)处理的为最高。2)对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各根系指标的隶属函数综合值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对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2P_4K_1(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125 g/株、硫酸钾肥0 g/株),其中,N的影响最大,P的影响次之;对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1P_2K_4(施尿素0 g/株、钙镁磷肥62.5 g/株、硫酸钾肥39.216g/株),其中,P的影响最大,N的影响次之;对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根系发育和生物量积累的施用效果均最优的施肥处理方案是N_2P_4K_2(施尿素21.645 g/株、钙镁磷肥125 g/株、硫酸钾肥19.608 g/株),其中,N的影响最大,K的影响次之。【结论】施肥可促进棕榈苗根系的发育和生物量的积累,而能有效促进不同岩性土壤上棕榈苗根系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最适配方是不同的。在16个施肥处理组合中,可促进栽培于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的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适施肥处理方案均为N_2P_1K_2,而可促进栽培于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上的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适施肥处理方案则为N_2P_2K_1。可促进由纯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由白云质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和由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上棕榈苗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的最优施肥处理方案分别是N_2P_4K_1、N_1P_2K_4、N_2P_4K_2;而最优施肥处理方案都不在所设计的16个施肥处理组合之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掌握不同肥料配方对核桃生长发育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情况,以筛选出能适用于高寒阴湿地区核桃生产的最佳肥料配方及其最适施用量。【方法】以10年生‘辽宁1号’核桃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5个处理组合进行试验:T1、T2和T3均为"有机肥+N、P、K配方肥"处理组合,这3个处理组合中,N、P_2O_5、K_2O的配比均为1.0∶0.4∶0.4,但N、P_2O_5、K_2O的用量各不相同,T1为常量施肥处理组合,T2为增量(T1×130%)施肥处理组合,T3为减量(T1×70%)施肥处理组合,此3个配方肥处理组合均加施了5 kg/株的商品有机肥;T4为"有机肥+N肥"的单施氮肥处理组合;T5为不施肥处理组,用作对照(CK)。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合核桃的叶绿素、叶片矿质营养和坚果品质等指标。【结果】配方施肥明显增加了核桃的百叶质量,提高了叶绿素和叶片中氮、磷、钾、钙、镁等5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同时能显著提高核桃坚果的质量和大小,改善坚果的品质。核桃叶片中的氮含量及坚果中的蛋白质含量,增施氮肥处理组合(T2)均显著高于减施氮肥处理组合(T3);T2的叶片氮素含量显著高于T1,而其叶片中的钙含量和坚果中的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T1;T1和T2处理组合之间叶绿素含量和除氮和钙之外的其它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坚果品质均无显著差异。给核桃树施氮肥,有利于百叶质量和叶片氮素含量的增加;而叶片中钾和钙的含量,"有机肥+N、P、K配方肥"处理各组合均显著高于"有机肥+N肥"处理组,说明配方施肥更有利于改善核桃坚果的品质,能提高核桃坚果质量和出仁率。【结论】根据化肥减量的经济效益和施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1处理组中氮磷钾的配比和用量是适用于甘肃高寒地区核桃施肥的最佳配比和最适用量。  相似文献   

6.
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巴马县连续3 a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处理A:N∶P_2O_5∶K_2O=16∶6∶8;处理B:N∶P_2O_5∶K_2O=12∶8∶10;处理C:N∶P_2O_5∶K_2O=10∶10∶10;CK:不施肥(对照))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的营养生长有良好促进作用,其树高、地径、冠幅的肥效反应均表现为:处理A处理B处理CCK,处理A施肥效果最佳,其各项生长指标增长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CK(不施肥)处理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辣木生长效应及产量构件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3因素3水平进行施肥试验。[结果]施肥处理对各时期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营养生长期N肥和K肥占主导作用。适合株高和地径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150P40K100,而适合冠幅和分枝数生长的最优组合为N85P85K100。生殖生长各指标较对照均有明显提高。低浓度的氮肥和高浓度的磷钾肥有助于辣木的开花和座果,同时提高果荚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促进产量增加以及花序数、成熟果数、百粒质量和座果率的提高。[结论]合理的配比施肥显著促进辣木的生长效应以及提高产量,果荚产量和种子产量的最优组合为N_(40)P_(150)K_(100)。  相似文献   

8.
"秀场"海棠是我国北方重要园林绿化树种,为便于采取节水节肥栽培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本试验以3年生"秀场"海棠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灌溉量处理下,对"秀场"海棠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施肥量增加,株高、地径、冠幅、当年生枝条长度显著增加,但对全株叶片数影响不显著,最佳施肥量为17.937 g/株的N、3.668 g/株的P_2O_5、6.534 g/株的K_2O。(2)灌溉量增大有利于"秀场"海棠株高、地径、冠幅、当年生枝条、全株叶片数的增长。结合植物生长表现和节水灌溉要求,最佳灌溉量为保持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3)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株高、当年生枝条的平均增长量无显著影响,但对地径和冠幅、全株叶片数的平均年生长量有显著影响,最佳水肥耦合处理为灌溉量维持田间持水量的70%,施肥量为11.958 g/株的N、2.445 g/株的P_2O_5、4.356g/株的K_2O。本试验研究结果为滴灌栽培经营管理3年生"秀场"海棠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龄人工林为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红锥幼林生长的影响,为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处理的树高和胸径相对增量及根、枝干和叶的生物量均高于CK;T4处理的叶生物量最高,T5处理的树高、胸径相对增量和根、枝干生物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下各生长指标差异显著。T4处理(N87.5 g/株, P_2O_581.3 g/株, K_2O 50.0 g/株)和T5处理(N 87.5 g/株, P_2O_5162.5 g/株, K_2O 75.0 g/株)为红椎幼林较为适宜的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营养基质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效果,以健壮无病害的1年生榆叶梅和花叶海棠苗木为研究对象,以花生壳、菇渣、珍珠岩为营养基质,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花叶海棠和榆叶梅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栽培可显著提高林木幼苗的成活率,增加幼苗的高、径和冠幅的生长量,其中以花生壳∶菇渣∶珍珠岩=2∶3∶1(V/V)的T4处理效果最佳,花叶海棠的成活率增加了7.55%,株高增量为13.83 cm,地径增量为0.63 cm,冠幅增量最大,为10.97 cm;榆叶梅的成活率增加了11.01%,株高增量为13.60 cm,地径增量为0.75 cm,冠幅增量为10.28 cm,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确定花生壳∶菇渣∶珍珠岩=2∶3∶1(V/V)为最佳基质配比,可在林木育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给小叶楠(Phoebe microphylla)幼苗的施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以1年生小叶楠幼苗为材料,采用341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叶楠幼苗生理、光合及养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差异极显著,均在N_2P_2K_2处理下表现较好;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钾均响应较大,最优处理均为N_2P_2K_2;叶片的有机碳含量对氮响应较大;叶片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在26~39、2~3和4.5~7 g/kg时对幼苗的作用最大;氮、磷和钾施肥量较低的处理组,其叶片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也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和全氮含量与叶片全钾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有机碳含量、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N_2P_2K_2(3.60 g/株N、0.60 g/株P和1.20 g/株K)为小叶楠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新平县4年生美国山核桃为研究对象,采用了3个因素3个水平的iF交试验设计,分析施肥对地径、树高、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径增粗的最佳施肥比例为N100P100K200,增粗最快的处理为最慢的1.77倍;树高增长的最佳施肥比例为N200P100K200,增长最快的处理为最慢的2.32倍;冠幅增大的最佳施肥比例为N400P200K200,增量最快的为最慢的1.83倍.  相似文献   

13.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3种大量元素配方施肥对1a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为桢楠苗期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桢楠幼苗苗高、地径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其中N2P3K1组合(尿素2 g·株-1、过磷酸钙8 g·株-1,氯化钾0 g·株-1)条件下植株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处于最高水平,该组合植株生长表现最佳.N、P、K对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效应不同,主次顺序均表现为N>P>K,其中N元素影响最大,P元素和K元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遮阳、施肥对小省藤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遮阳和施肥的交互作用对小省藤地径和苗高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显著;(2)在因素主次方面,遮阳度(A)对地径、苗高的影响最大,施肥[尿素(C)]次之,而施肥[过磷酸钙(B)]对地径、苗高生长均有抑制作用;(3)综合各因素水平对小省藤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组合为A2B1C2,即75﹪的遮阳度、施用20 g尿素、不施用过磷酸钙组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砚山县铳卡农场对墨西哥柏、郭芬柏、冲天柏和杜仲4个不同树种以及不同的造林密度、施肥措施、育苗措施与喷洒云大-120处理等5个因素的对比试验,其幼树期(3年生)的试验结果表明:树种对林木的生长量、生物量及造林保存率影响显著,其他因素对林木生长的影响被树种的影响所削弱。同一树种在其他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较明显,参试的墨西哥柏、郭芬柏、冲天柏和杜仲的造林技术措施的最佳组合分别是A1B2C2D1E2、A2B2C2D2E1、A3B1C3D1E2和A4B1C4D2E2。3年生墨西哥柏最佳组合的树高为3.4m、地径4.8cm、冠幅1.09m,生物量为29.348t/hm^2;冲天柏最佳组合的树高为2.66m、地径3.88cm、冠幅0.74m、生物量为19.000t/hm^2;郭芬柏最佳组合的树高2.42m、地径3.73cm、冠幅0.87m、生物量为18.548t/hm^2。预计在滇东南岩溶山区选择墨西哥柏、冲天柏和郭芬柏,采用最佳技术措施组合造林,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施不同氮磷钾组合肥对核桃楸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核桃楸苗木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氮磷钾组合施肥能显著促进核桃楸苗木的生长,对高径生长、根系发育和生物量均有明显地增效作用。不同施肥处理间在幼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和生物量等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影响苗木质量的各项指标,以施氮10 g/m、磷(P_2O_5)6 g/m、钾(K_2O)6 g/m配比的处理表现最优,为适宜的施肥处理,该项研究为核桃楸育苗合理施肥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影响扶桑扦插成活的因素,开展了穗条不同木质化程度、IBA不同浓度、不同基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将扶桑半木质化穗条在IBA500倍液中速蘸5~10s后,扦插于红土+草炭(3:1)基质中(A2B2C3处理组合),扦插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并且该处理组合能够显著促进扦插苗根系的萌发和生长。3因子中,对扶桑扦插成活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BC,对扶桑扦插苗生根影响的主次顺序为:BAC。  相似文献   

18.
应用正交旋转设计进行了毛白杨氮、磷、钾不同肥科组合的试验研究。回归方程为(?)=107.0933+4.1532x_1+8.3734x_2+i2.9059x_3-12.9125x_1x_2-4.8866_1~2+8.5706x_2~2+13.6616X_3~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N6.29公斤/亩,P_2O_53.82公斤/亩,K_2O3.07公斤/亩;最佳N:P_2O_5:K_2O为1:0.65:0.49。  相似文献   

19.
辣木幼林对氮、磷、钾肥效响应及叶片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辣木幼林时期对大量元素的需求状况。[方法]应用"3414"配方施肥试验设计,探讨N、P、K配方施肥对元阳干热河谷辣木幼龄林的生长量、叶片色素含量(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和叶片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肥力补充对辣木幼林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效果,其中N肥各施肥配方对幼林的各项生长量指标和生理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肥对除地径增量和叶片含水率之外的其它设定指标也表现出显著效果,而K肥各施肥处理仅对冠高增量、冠高比增量和叶片含水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综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极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著促进树高、地径、冠幅生长和叶片色素积累的组合均为本试验设计的中高施肥量配比,其中N3P2K3为最优组合。辣木幼龄阶段对大量元素需求非常旺盛,以维持其快速增长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寻影响阿月浑子种子萌发的最佳因素组合,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以发芽势、发芽指数与活力指数为测定指标,就温度(A)、光照(B)、层积时间(C)、赤霉素浓度(D)等因子对阿月浑子种子活力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阿月浑子种子活力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CAD,即光照层积时间温度激素浓度;促使阿月浑子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3B3C1D1,即全黑暗、层积20 d、变温15~25℃、赤霉素浓度为0.1 g/L,在此条件下,阿月浑子种子发芽势可达46.67%、发芽指数为4.20、活力指数为9.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