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给果袋在葡萄生产中的科学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以3年生‘阳光玫瑰’葡萄树为试材,分别采用白色、绿色、蓝色纯木浆纸袋的套袋处理,对不同颜色果袋处理下的光照强度、透光率、温湿度、果实品质及香气物质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白袋、绿袋和蓝袋的透光率分别约为50%、20%和10%。蓝袋内的温度、湿度均显著高于白袋。绿袋和蓝袋处理均提高了果面光洁度、果面亮度L*值和果实中的Vc含量,降低了其色泽指数(CIRG);绿袋和蓝袋处理的果实单粒质量、单穂质量、果粒的纵横径以及果形指数与白袋处理(对照)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果实完全成熟时,绿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蓝袋处理降低了果实的固酸比,绿袋处理使‘阳光玫瑰’葡萄的成熟期推迟了1周,而蓝袋处理使其成熟期推迟了2周。‘阳光玫瑰’葡萄果实中的香气成分,以具有绿叶清香和果香的主成分2-己烯醛及己醛的醛类物质为主。从果实样品中检测出的化合物的种类,绿袋和蓝袋处理均少于白袋处理;但检测到的醛类化合物的数量和相对含量,绿袋和蓝袋处理均显著高于白袋处理。绿袋处理改善了‘阳光玫瑰’葡萄的果面色泽和光洁度,提高了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且增加了‘阳光玫瑰’葡萄中醛类化合物的种类数量和相对含量,从成熟期的果实品质来看,绿袋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无纺布果袋内微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HOBO WERE微型气象站及EI-USB-2[1]温湿度记录仪对不同颜色无纺布果袋内外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对不同颜色无纺布果袋内的果实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与外界环境相比,袋内光照强度明显降低。白天果袋内温度显著高于外界,夜间比外界略低,湿度呈现相反变化。三种颜色的果袋中,光照强度以白色果袋最高,黑色果袋最低。白色果袋内平均温度最高,湿度最低,蓝色袋内平均温度最低,湿度最高。在16:00~22:00时间段内,黑色果袋温度最高,湿度最低。套袋后单果质量、总糖及Vc含量平均降低了17.00%、8.24%和9.91%,果实硬度和总酸含量则平均提高了11.63%和3.53%。白色袋的单果质量和总糖均最高,蓝色袋的Vc含量最高。用白色和蓝色的果袋套袋可显著提高果面的光泽度,且采前去袋可有助于果实的着色。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宜油桃套袋的光质类型,以着色完全的油桃品种‘Flavortop’的果实为材料,用白、红、黄、蓝、绿共5种不同颜色的滤光膜制作成不同光质果袋,研究了不同光质对油桃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光质果袋均未显著影响单果质量、带皮硬度和去皮硬度,但均显著降低了果皮花色素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总酚含量和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其组分、总酸、奎尼酸、苹果酸含量及糖酸比;套白袋的果实亮度值显著降低但a/b显著升高,其他光质果袋处理的亮度值、黄色饱和度、色饱和度、色调角均显著升高而a/b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白袋处理的果实内在品质虽有所下降,但果面着色程度高,且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糖酸比等指标与其他处理相比下降程度小,综合品质较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油桃生产上宜选择白色果袋以改善果实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4.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套袋能增加红富士果皮中花青苷的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和果面光洁指数,显著改善了红富士苹果的外观品质。但套袋减小了单果重,降低了苹果的糖、酸及Vc含量等,使风味变淡,影响了内在品质。套袋能降低病虫果率,但套袋会增加除袋后的日烧果率。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综合看:生产优质红富士苹果以套双层纸袋最好,单层纸袋次之,塑膜袋对提高果实品质的作用不明显,并且存在环境污染,应限制使用。  相似文献   

5.
对葡萄果袋的选择、套袋时间、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农药残留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专用葡萄果袋破损率不足10%,自制果袋破损率为100%,起不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与对照相比,套袋的葡萄果实外观颜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葡萄颗粒大小差异不大。摘袋时间越晚,葡萄果实外观越好,对葡萄颗粒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影响。套袋的葡萄果实无农药残留,未套袋葡萄果实有少量农药残留量。因此,生产中要选择专用葡萄果袋,在采收前2天摘袋可对葡萄品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葡萄果实套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葡萄果袋的选择、套袋时间、套袋对果实品质以及农药残留的影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专用葡萄果袋破损率不足10%,自制果袋破损率为100%,起不到很好的保护效果;与对照相比,套袋的葡萄果实外观颜色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葡萄颗粒大小差异不大.摘袋时间越晚,葡萄果实外观越好,对葡萄颗粒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影响.套袋的葡萄果实无农药残留,未套袋葡萄果实有少量农药残留量.因此,生产中要选择专用葡萄果袋,在采收前2天摘袋可对葡萄品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桃果实的外在和内在品质及商品价值,对水蜜桃生产中常用的各种果袋进行了筛选试验。以‘新凤蜜露’水蜜桃为材料,研究了9种纸袋(2种单层白袋、3种单层黄袋,1种复合袋,3种双层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袋内透光率与纸袋的颜色、质地和层数有关,其透光率大小依次为白袋黄袋黑袋,单层袋双层袋;(2)果袋的透光率与果实着色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成显著正相关,透光率太高或太低均不利于提高果实品质;(3)大部分类型果袋处理降低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和果肉硬度,但是差异未到达显著性。综合比较,小林袋较适合上海地区‘新凤蜜露’水蜜桃套袋使用。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比较了不同类型的苹果果实袋的透光率、透气度和表面吸水率,调查了不同类型的苹果果实袋对袋内温湿度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层袋外黄内黑、内层红蜡纸的双层纸袋具有一定的遮光性,且透气度和表面吸水率较低,套此类袋的果实果个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不套袋的降低较少,且果面光洁、果点较小,着色好。  相似文献   

9.
套袋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套袋对富土苹果果实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同套袋的时期、袋种及去袋的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程度不同。套袋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的色泽、果形果个、果面光洁度;套袋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包括:果皮、果肉组织结构,果实的硬度,糖、酸的含量,糖酸比值,矿质元素的含量,芳香物质的含量,激素的变化;套袋影响果实的耐贮性及其农药残毒含量;同时,套袋可降低病虫对果实的侵害。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植物诱抗剂BTH不同处理方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避雨栽培条件下的‘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葡萄转色初期进行不同浓度(30mg/L,60mg/L和120mg/L)的BTH喷穗处理(FO)和全树喷施(FT)处理,研究BTH不同浓度和处理方式对‘红地球’葡萄的果实形态指标(纵径、横径和单果重),颜色指标(L~*,a~*、b~*、C和h°,CIRG),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pH值、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BTH各种处理方式均可显著提高葡萄果面的颜色指数CIRG(18.30%~41.91%),总花色素苷(21.21%~117.42%)、总酚(43%~64%)和类黄酮(7.75%~26.36%)含量。将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固酸比、总花色素苷、CIRG、总酚和类黄酮等10个指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BTH各种处理后的葡萄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红地球’葡萄在果实转色初期不同浓度BTH两种喷施方式(FO或FT)均可提高‘红地球’葡萄果实的综合品质,打分排序结果为FO-60FO-120FO-30FT-30FT-60FT-120CK,果穗喷施(FO)处理的整体效果要好于全树喷施(FT)处理,以60mg/L BTH果穗喷施(FO)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对凉山州‘红阳’猕猴桃作不同果袋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普通猕猴桃单层袋和套外黄内黑双层袋均可显著降低猕猴桃日灼果、机械伤果比率,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套单层袋对果形影响不大,套双层袋后,果实变为短圆柱形;套单层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干物质含量略有降低,变化不显著,套双层袋导致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干物质含量大幅降低,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纸袋对葡萄抗日烧能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纸袋均降低了袋内高温,提高了袋内湿度,降低了日烧发生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提高了可滴定酸含量,改善了果实外观色泽。不同袋色中黄色纸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18.07%和155.43mg/g,较对照CK的20.14%和165.28mg/g分别降低了2.07个百分点和9.85mg/g,降幅最低,可滴定酸含量0.31%最低,较对照CK的0.29%提高了0.02个百分点,增幅最低,且外观色泽表现出红地球葡萄典型的粉红色。建议在光照强、紫外线烈、温差大的红地球葡萄产区套取黄色纸袋来提高葡萄抗日烧能力、调控色泽和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袋期控制对新红星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种套袋时期及3处去袋时期时期处理对新红星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袋期控制对新红星苹果单果重、果形指数、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显著,对其他品质指标影响不一致;新红星苹果套袋过早,虽然能促进果面光洁,但影响着色,并且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及部糖含量;去袋时期过早,果面着色、鲜艳度及光洁度均较差,并且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及总糖含量;去袋时期过早,果面着色、鲜艳度及光洁度均较差,不能有效地改  相似文献   

14.
对摘除葡萄果穗周围叶片、铺反光膜措施影响果实品质性状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成熟前摘叶和铺反光膜可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降低果实酸度,延缓果实总酚降低速度。  相似文献   

15.
全光和遮光下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不同光照下香梨果实品质的差异性,研究了自然全光和遮光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全光条件下果实的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极显著大于遮光下的果实,而光照条件对果形指数无明显影响;全光下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明显高于遮光下的果实,而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低于遮光下的果实;全光下果实呈现淡红色,而遮光下的果实呈现绿色,全光下的果实光泽度比遮光下的果实低,黄色程度较淡;光照条件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的硬度、含水量和V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全光下的果实其石细胞含量极显著高于遮光下的果实。  相似文献   

16.
不同套袋处理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套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9种果袋,于7月10日统一对'富有'甜柿果实进行套袋试验,10月7日去袋,至11月7日果实成熟时统一采摘。研究结果表明:采前30 d去袋的套袋处理利于甜柿果实着色,双层袋处理5使果实呈典型的橙黄色。果皮中色素与色泽呈显著相关性。单层袋处理7极显著降低了果面锈斑率及病褐斑发生率。套袋降低了甜柿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以双层袋的降低效应较为明显。单层袋及双层袋处理6显著提高了果实内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各果袋均利于提高甜柿果实内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单层袋处理7使果实内蛋白质的含量达到6.1×10-3 mg·g-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双层袋处理6除对Zn的含量有降低外, 均明显提高其它各类矿质元素的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出,白色复合纸单层袋最适于提高甜柿果实的内外品质,外黄内白双层袋次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ABA、GA3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100 g·L^-1 ABA处理效果最佳,在最后一次测定中(8月31日),总糖含量比对照提高30.28%,总酸和单宁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40.82%、38.09%。结果表明,100 g·L^-1 ABA能显著提高‘夏黑’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以"皇冠"梨(Pyrus bretschnelder Rehd‘Huangguan’)为试材,研究了日本袋、双层袋、单层袋和条纹袋四种袋型对果实锈斑形成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袋提高了袋内温度和10:00—16:00湿度,降低了果实品质。不同袋型中双层袋的锈斑直径、锈斑指数和锈果率最低,分别为2.02mm、0.28和6.42%,较对照(CK)分别降低了1.10mm、0.23和7.11个百分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最高,分别为18.07%和145.82mg/g,较对照(CK)分别降低了2.07个百分点和12.81mg/g,且外观色泽表现出淡黄色。建议在试验区套取双层纸袋来降低"皇冠"梨果实锈果率和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宣化传统园生产的牛奶葡萄上应用荣丰日光葡萄果袋、普通白纸果袋进行效果试验,以不套袋为对照。结果表明:葡萄果穗套袋能明显提高果实果面的光洁度,降低烂果率,大幅提高果实商品价值。特别是荣丰智能日光葡萄果袋采光时间长,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果粒要比普通套袋的葡萄大而且均匀,果实晶莹剔透,果实色泽漂亮艳丽,果粉完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其他2个处理略有提高,极大提高了种植的经济效益,并且极具观赏性。  相似文献   

20.
以喀斯特山区原生的野生毛葡萄、网脉葡萄6个单株为砧木,欧美杂种‘水晶’为接穗,研究了野生葡萄砧木对‘水晶’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葡萄砧木对‘水晶’的萌芽率、结果系数、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单宁含量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对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果皮颜色、果穗松紧度等指标没有影响,不同种群的不同砧木对‘水晶’的影响存在差异。毛葡萄‘农院-11’能增强‘水晶’的生长势,提高结果系数和光合能力;网脉葡萄‘东坡-11’和毛葡萄‘安顺-1’明显提高了‘水晶’的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且使‘水晶’提早成熟。由此可知,原产于喀斯特山区的野生葡萄砧木可显著影响葡萄的生长及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