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木樨瘤瘿螨Acenis osmanthis Kuang为害桂花,一年发生2~3,代以成螨在虫瘿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初,从老叶爬出侵害幼叶。每头雌螨一般产卵5~7粒于瘿内。夏季高温,该螨呈蛰伏状态。秋天有部分瘿螨从瘿内爬出,但未见为害秋梢或别的越冬场所。桂花不同品种间受害程度差异明显,地势背阴、郁闭的桂花园和苗圃受害重。  相似文献   

2.
<正>1枸杞瘿螨1.1发生规律枸杞瘿螨主要危害枸杞叶片、嫩枝、花蕾及幼果,刺激受害组织形成虫瘿,螨在虫瘿内寄生、繁殖和为害。花蕾、萼片、嫩枝、果实上的虫瘿形态和叶上的相同。虫瘿在嫩枝上危害性更大,对新抽出的嫩枝条、嫩叶危害尤为严重,可导致枝条不能正常生长、叶小,不能开花结果,直到干枯。枸杞瘿螨可在枸杞的整个生长期内持续发生。精河县枸杞受瘿螨为害十分严重,代数不清。枸杞瘿螨以老熟雌成螨在枸杞的当年生枝条及2年生枝条  相似文献   

3.
姚艳霞  赵岱  杨忠岐 《林业科学》2007,43(10):83-86
通过野外采集寄主虫瘿进行室内饲养观察与适时林间采集虫瘿进行解剖分析,研究瘿孔象刻腹小蜂的生物学及其与寄主的关系.结果表明:瘿孔象刻腹小蜂在山东济南与北京两地均1年发生2代,以幼虫单个外寄生于赵氏瘿孔象4~5龄幼虫,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被其杀死的寄主尸体旁越冬,翌年5月下旬成虫羽化寻找新的虫瘿进行产卵.其整个生活史均在虫瘿内完成.在山东济南的寄生率为13.7%,在北京仅第2代寄生率达30.7%.而且,因其寄主赵氏瘿孔象1年只发生1代,瘿孔象可连续寄生2次寄主幼虫,对赵氏瘿孔象的种群数量具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生物防治这种害虫的优势天敌.  相似文献   

4.
玫瑰犁瘿蜂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犁瘿蜂是兰州苦水玫瑰上发生的一种新害虫,传播速度快,危害重。玫瑰犁瘿蜂主要为害植株新芽产生刺状瘿瘤,影响花蕾产量。玫瑰犁瘿蜂在兰州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产卵于玫瑰新芽上,5月上旬幼虫孵化产生虫瘿,1个虫瘿内有1条幼虫。目前仅发现玫瑰犁瘿蜂为害苦水玫瑰,有长刺型和短刺型两种不同形态的虫瘿,单寄生和多寄生两种寄生性天敌。  相似文献   

5.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结构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桉树叶柄虫瘿和正常叶柄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虫瘿为组织瘿,随着细胞增生和增殖,原有器官发生变化;随着卵和幼虫的发育,虫瘿个体逐渐增大;瘿室由内到外大致可以分为营养组织层、薄/厚壁组织层、维管束层、皮层、表皮等结构;正常叶柄长2.29 mm,宽0.58 mm,包括以下几层,即基本组织、维管束层、表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明中国栓皮栎上瘿蜂虫瘿内寄生蜂昆虫种类,2019至2022年调查了我国栓皮栎上不同形态瘿蜂虫瘿中寄生蜂分布,为生物防治瘿蜂昆虫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栓皮栎上的瘿蜂虫瘿,进行室内寄生蜂饲养,对我国栓皮栎上不同类型瘿蜂虫瘿内的寄生蜂昆虫种类进行分类与鉴定。[结果]调查了我国栓皮栎上12种形态瘿蜂虫瘿内的寄生蜂共计有9科17属26种,其中包括5个中国新记录种,并介绍其分布情况。[结论]本文记录了栓皮栎上瘿蜂虫瘿内的26种寄生蜂及其分布情况,以及其对应的虫瘿形态,并获得了虫瘿与寄生蜂的彩色照片。  相似文献   

7.
采用野外系统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栎空腔瘿蜂Trichagalma glabrosa及其虫瘿种群数量动态,并分析了虫瘿密度及种群死亡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栎空腔瘿蜂初始期虫瘿的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旬,成长期虫瘿的高峰期出现在6月上旬,成熟期虫瘿高峰期出现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栎空腔瘿蜂化蛹高峰期为9月下旬,羽化高峰期为11月下旬。4月气温、4月中旬气温和降雨量对虫瘿密度有着重要影响,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0.854和-0.906。5月的总降雨量对种群死亡率有显著影响,相关系数达到了0.889。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锥栗瘿蜂在主要锥栗产区的分布、危害特征及天敌种类,比较近缘种栗瘿蜂的形态特征,为控制其危害提供基础。【方法】于福建、浙江及湖南主要锥栗产区采集瘿蜂虫瘿,调查锥栗瘿蜂及其天敌种类和危害情况。【结果】锥栗瘿蜂虫瘿形态与栗瘿蜂相似,以成虫中胸侧板斜纵刻纹、并胸腹节背板侧隆线等特征可与栗瘿蜂相区分。锥栗瘿蜂分布于福建省周宁县、建瓯市、政和县、寿宁县及浙江省庆元县。多与栗瘿蜂混合发生,混合发生地锥栗瘿蜂羽化成虫的数量比例为0.6%~86.0%。调查地有虫株率100%,锥栗瘿蜂的危害枝率为17.9%~32.9%,每虫瘿内虫室数3个左右。植株的东南西北方位皆可致瘿,于树冠上部形成的虫瘿数显著低于中下部,与栗瘿蜂占据着类似的生态位。调查地锥栗瘿蜂的寄生性天敌种类主要有日本大痣长尾小蜂、栗瘿啮小蜂、栗瘿长尾小蜂、栗瘿旋小蜂及黑褐宽缘广肩小蜂,其中日本大痣长尾小蜂和栗瘿啮小蜂为其优势天敌,对锥栗瘿蜂种群数量起到了明显的自然控制效果。【结论】锥栗瘿蜂分布于福建省周宁县、建瓯市、政和县、寿宁县及浙江省庆元县,在锥栗林与栗瘿蜂占据着类似的生态位。主要寄生性天敌种类为日本大痣长尾小蜂、栗瘿啮小蜂、栗瘿长尾小蜂、栗瘿旋小蜂及黑褐宽缘广肩小蜂。  相似文献   

9.
【目的】栎空腔瘿蜂(膜翅目:瘿蜂科)危害栓皮栎及麻栎的重要害虫,该虫形成虫瘿并在虫瘿内取食危害,隐蔽性强,导致对其进行化学防治非常困难,而用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可能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明确栎空腔瘿蜂虫瘿内天敌的种类和生物特性,为进一步利用天敌防治栎空腔瘿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通过对栎空腔瘿蜂越冬期和生长期虫瘿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解剖,调查虫瘿内天敌种类及其优势天敌生活史和行为特性。【结果】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有3种优势天敌,均以幼虫在无性虫瘿内越冬。长尾小蜂Torymus sp. 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出现,产卵于无性虫瘿内,7月上旬第1代成虫出现;广肩小蜂1年发生2代,越冬成虫5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产卵于无性虫瘿内,6月下旬第1代成虫羽化;金小蜂1年发生3代,越冬成虫4月上旬羽化,成虫产卵于有性虫瘿内,第1代成虫5月上旬羽化,成虫羽化后将卵产于无性虫瘿内,第2代成虫6月下旬开始羽化。【结论】栎空腔瘿蜂虫瘿内主要优势天敌为长尾小蜂、广肩小蜂和金小蜂,可作为栎空腔瘿蜂幼虫生物防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栗瘿蜂是板栗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主要危害板栗、茅栗的嫩芽、叶和嫩梢,形成虫瘿不能抽枝开花,叶片变小,造成畸形,对栗树的生长和板栗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栗瘿蜂在秦巴地区1年1代,以初龄幼虫在芽组织形成的虫室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栗树发芽时幼虫开始活动取食,当新梢生长到2~3厘米出现小虫瘿,幼虫在虫瘿内危害。5~  相似文献   

11.
早园竹林2种造瘿小蜂及其形成的虫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浙江省德清县早园竹林进行造瘿昆虫危害和虫瘿类型调查,室内解剖和饲养观测虫瘿中的昆虫幼虫及成虫羽化情况。结果表明:(1)营林方式显著地影响造瘿昆虫2013年的造瘿率,砻糠覆盖样地造瘿率显著低于未覆盖砻糠的样地。(2)整株竹子上共获得349个虫瘿,其中新瘿291个,枯瘿58个;依据虫瘿的形态特征分成联瘿型、叶片型、叶鞘型、光瘿型和顶生型5种类型,其在整株竹子上所占比例分别为40.12%、30.95%、19.77%、6.01%和3.15%。(3)单虫瘿解剖最多可获得6头昆虫的幼虫,而联瘿型、叶片型、叶鞘型、光瘿型和顶生型虫瘿的平均幼虫数分别为1.83、2.88、2.77、1.00和2.27。(4)联瘿型、叶片型和叶鞘型虫瘿羽化出5种301头小蜂,包括竹泰广肩小蜂和刚竹泰广肩小蜂2种造瘿昆虫,栗瘿旋小蜂、点腹刻腹小蜂和纹黄枝瘿金小蜂3种寄生蜂;竹泰广肩小蜂、刚竹泰广肩小蜂和寄生蜂在3种不同类型虫瘿中的比率分别为59:18:1、70:31:2和83:31:6。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早园竹虫瘿的认识,并为下一步综合防治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两种竹瘿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广肩小蜂和竹长小蜂是竹要瘿小蜂类的优势种。研究表明广肩小蜂1a一代,以蛹在虫内越科:成虫2月中旬至4月中旬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瘿,产卵于萌动支芽基部的节间内并形成虫瘿,在虫瘿内完成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幼虫发生期4月下旬-9月中旬,5龄,以虫瘿组织为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两种接种方式(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下角倍蚜虫瘿的数量和分布及其对寄主盐肤木枝叶生长的影响。[方法]在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形成虫瘿的盐肤木林内,按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样地,在样地内随机选取有虫瘿树和无虫瘿树,分别测量和统计盐肤木及虫瘿的生长指标,采用方差分析虫瘿对盐肤木生长的影响。[结果]在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两种接种方式下,盐肤木单株虫瘿数没有显著差异。但人工挂袋时,单片复叶的平均虫瘿总体积为170.92±14.85 cm~3、小叶总面积为616.26±32.73 cm~2,显著高于自然迁飞形成虫瘿的总体积85.82±9.40cm~3和小叶总面积482.81±28.51 cm~2。表明人工挂袋接种可以增加虫瘿的总体积,从而提高角倍产量;同时,较大体积的虫瘿还促进了盐肤木小叶的生长,使小叶面积增大。[结论]角倍蚜虫瘿对寄主盐肤木的枝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这种生长促进与虫瘿的体积呈正相关。与自然迁飞接种相比,人工挂袋接种更能发挥盐肤木的生长和结倍潜力,提高角倍产量。  相似文献   

14.
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属瘿蜂科,主要危害栗树新梢和叶片,形成虫瘿,严重影响栗实产量和质量,是影响板栗生产的主要害虫,是山东省检疫对象.课题组1988~1989年度对该虫及其寄生天敌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仅就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及其推广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林木和果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其小生境相对较为稳定,对瘿螨的生存和繁衍极为有利。而林果的扦插繁殖,优良品种的嫁接,以及苗木的运输等均是瘿螨扩散蔓延的重要途径。如危害黑醋栗的茶藨子拟生瘿螨Cecidophyopsisribis(Westwood)很可能在苏联十月革命期间由白俄罗斯人带入我国黑龙江省栽培区,  相似文献   

16.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her & La Salle)能够在巨圆桉(Eucalyptus grandis×E tereticornis)、窿缘桉(E excserta)、尾叶桉(E urophylla)等多种桉树上危害,对不同寄主的危害程度、产生的虫瘿数量和羽化成虫数量有明显差异.观察...  相似文献   

17.
膀胱瘿叶蜂 Pontania vesicator(Bremi-Wolf)为害柳树 ,1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地表 1~ 5 cm土中作茧越冬。 4月上旬化蛹 ,4月中下旬羽化 ,成虫不取食 ,4月下旬出现幼虫 ,幼虫在虫瘿内为害至 1 0月底到 1 1月初。不同柳树品种上的为害程度有差异。 4月中下旬成虫出瘿产卵是化学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8.
秋季施药控制虫瘿防治栗瘿蜂栗瘿蜂是为害板栗的一种主要害虫,其幼虫在板栗芽内蛀食,使花芽膨大形成瘤状虫瘿,不能抽发新梢和开花结果。生产中一般在修剪时剪除瘤瘿枝,消灭虫源。这能很好地控制栗瘿蜂对幼树、中成龄树的为害,但不能控制栗瘿蜂的周期性危害,当栗瘿蜂...  相似文献   

19.
桉树枝瘿姬小蜂防治效果检查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 La Salle)防治效果检查工作量大,操作过程繁杂.通过防治前后枝条与虫瘿状况,小蜂成虫羽化数量的对比,可以明确药剂的效果,进而指导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0.
柽柳瘿毡蚧Eriococcus orbiculus是我国柽柳Tamarix sp.的新害虫,以1龄若虫在新生芽鞘内取食刺激植物组织,形成球形虫瘿,若虫在虫瘿内刺吸汁液为害。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柽柳瘿毡蚧在内蒙古额济纳旗1 a发生1代,以卵在枯枝落叶层越冬。8月和9月为成虫发生期,营两性生殖,每雌产卵72~128粒。同时提出了柽柳瘿毡蚧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