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明确森林旅游游客亲环境行为形成机制,明晰地方依恋对森林旅游游客亲环境行为的调节效应。【方法】构建一个有调节的并联中介模型,从感知价值视角出发,考察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并联中介作用,引入地方依恋作为调节变量,选择被列入首批森林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湖南省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研究地,获取674份有效数据,对整合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1)感知价值能直接正向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也能通过中介变量间接正向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2)满意度与忠诚度作为中介变量连接感知价值和亲环境行为,均显著正向影响亲环境行为,即生态旅游体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越高,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水平越高;3)中介变量(满意度与忠诚度)连接自变量(感知价值)和因变量(亲环境行为)关系受到调节变量(地方依恋)的影响,存在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此时,中介效应是可变的,随着调节变量(地方依恋)大小而改变;4)地方依恋显著负向调节满意度在感知价值和游客亲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中介效应,正向调节忠诚度在感知价值和游客亲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中介效应。【结论】可通过增强游客对森林旅游活动的感知价值认知,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来强化亲环境行为。首先将管理的重点放在森林生态旅游价值的创造与传递。其次,要注重保护和塑造森林旅游地的地方性,培育和强化游客的地方依恋。基于游客的地方依恋水平,对亲环境行为实施科学分层管理。针对地方依恋高的游客,满意度的中介效应低,忠诚度的中介效应高,管理的重点应提升游客的忠诚度。地方依恋低的游客,满意度中介效应高,忠诚度的中介效应低,应重点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的研究,明确森林生态资本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机制,为完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森林生态资本富集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森林生态资本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以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等方法,借助Stata和ArcGIS软件,分析2011—2019年期间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特征。【结果】森林生态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即在保持劳动力、物质资本和林地面积等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森林生态资本每提高1%,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率提高0.076%,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总体上来看,遂昌县、庆元县和龙泉市的地区开放度对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但两者在其他地区有着负相关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对大部分地区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景宁县和龙泉市的产业结构对森林生态资本经济转换效率产生显著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频繁发生,使民生经济遭受严重危害。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省域内的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与影响因子的关系进行空间建模,探究随机森林模型在拟合、解释交界域火灾风险方面的优势,并与森林火灾风险的影响因子对比,为进一步评估城镇森林交界域火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基于安徽省2002—2011年火灾历史数据,采用气候、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9个因子作为自变量,月均火灾密度作为因变量。使用特征选择方法得到模型内不同自变量的贡献度、统计特征以及内部模型的平均表现,选择出进入最后模型中的自变量;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对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进行解释,分析影响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和森林火灾风险的重要因子。【结果】关键自变量对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道路线密度、铁路线密度、月均最高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人口密度以及海拔;对森林火灾风险则为:月均最高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道路线密度、铁路线密度、人口密度以及海拔;经过训练与计算发现随机森林模型在5个子模型的训练集与测试集的表现基本一致,拟合值与实际值的简单相关系数均达0.90以上,可见随机森林模型对交界域火灾风险和森林火灾风险表现出显著的解释能力;此外,随机森林模型在总体数据集上进行了拟合,得到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为0.997,森林火灾风险的拟合值与实际值的相关性为0.996,表明了随机森林模型具备极强的火灾风险拟合性能。【结论】影响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发生的最重要自变量是道路和铁路线密度,而对森林火灾则是月均最高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可见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发生人类活动因素密切相关。随机森林算法对城镇森林交界域火灾风险和森林火灾风险都能表现出稳健的和非常准确的拟合能力,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控排企业是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也是碳市场中林业碳汇的关键需求载体,研究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形成过程,识别影响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核心因素,对于科学引导控排企业选择绿色履约方式,实现市场化、生态化森林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和企业自然资源基础观,探究碳交易背景下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3个维度影响因素来源的理论根基和深层逻辑关系,构建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理论模型,利用396份控排企业实际调研数据,选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各因素对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选择意愿和需求程度的影响。【结果】绝大多数控排企业在有林业碳汇选择意愿的前提下,会尽可能多地使用林业碳汇减排量。管理者环境观念、绿色企业文化、林业碳汇双重优势、合作伙伴、减排成本和政策支持对控排企业林业碳汇的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管理者环境观念、林业碳汇双重优势、合作伙伴、消费者、减排成本和政策支持对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程度有显著影响;管理者环境观念、林业碳汇双重优势、合作伙伴、减排成本和政策支持构成影响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核心因素。【结论】从管理者环境伦理、利益相关者驱动和企业减排压力的视角为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形成过程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解释方案,扩宽了计划行为理论在企业绿色减排研究中的适用范围,明确了碳交易情境下影响控排企业林业碳汇需求意愿的核心因素,为推进控排企业选择林业碳汇实际需求和促进林业碳汇市场化价值实现提供理论参考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量化创业各心理因素对林农创业行为的影响,找出其中关键心理因素,为建立林农创业激励模型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前景理论视角将心理学融入经济学研究中,并且将前景理论研究拓展到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决策中,以确定影响林农创业的心理因素及因此而影响创业的行为因素。设计使用问卷调查,收集江苏南、中、北部三地林农创业的相关数据,建立基于心理与行为因素的林农创业结构方程假设模型。运用AMOS进行结构方程的数据拟合,同时运用SPSS检验调查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结果】统计检验发现:参照依赖对创业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即敏感性递减对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厌恶损失对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意向对创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态度对创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模型的关键路径为参照依赖→创业态度→创业意向→创业行为。【结论】参照依赖同时影响创业态度、创业意向和创业行为,抓住关键心理因素不仅要注意创业态度、创业意向,更要注重参照依赖。参照依赖表明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根据参照点来决定,林农对于是否创业的判断基于他人获利和自己获利的比较,即作为参照的决策、情境会影响林农对于创业的喜欢和认可。林农越认可创业,强烈觉得创业能够成功,非常期待能通过创业来检测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提升地位和威望,则越有可能做好充分的创业准备,包括思想准备、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经验,甚至做好多次创业的打算,进而越有可能关注、实践创业甚至影响他人创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调动林农持续参与森林碳汇项目建设积极性、实现森林碳汇项目建设既定目标、加快碳汇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对策参考。【方法】基于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397户参与林农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现阶段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参与土地面积、家庭收入水平、前期收益满意度、后期收益预期、政府扶持力度、林业信息获取难易、道路交通状况等变量对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年龄、兼业化程度和项目组织模式变量对林农森林碳汇项目持续参与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就造林实体(企业)而言,应从实行区域、土地和人口多重瞄准,因地制宜遴选优化项目组织模式,兼顾林农项目前期和后期收益均衡等方面完善收益激励机制;就政府而言,应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林业信息发布和灾害预警机制,财政扶持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完善政策保障制度,以促进森林碳汇项目可持续发展,实现气候改善、生态繁荣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林业科学》2021,57(8)
【目的】森林碳汇减排量是国家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作为森林碳汇项目的执行者和利益相关者,识别农户持续参与森林碳汇项目的内、外生因素对于项目的稳定推进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内、外生激励理论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农户持续参与森林碳汇项目的内、外生因素,构建外生激励的"政策关注""项目补贴""榜样效应"和"增汇培训"4个维度以及价值认同的"林地价值最大化""碳汇产业认可"和"减缓气候变化"3个维度;基于全国首批开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浙江省遂昌县和景宁县,利用417份已参与首期碳汇项目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通过统计性描述定性分析了外生激励、价值认同与农户持续参与意愿的关系;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外生激励、价值认同对农户持续参与森林碳汇项目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以及价值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交叉分析结果表明:外生激励、价值认同因素对农户持续参与意愿有促进作用的比例均达到98%以上,不同的外生激励、价值认同因素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卡方检验,说明对农户持续参与森林碳汇项目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外生激励中"政策关注"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正向影响农户持续参与意愿,"项目补贴""榜样效应""增汇培训"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农户持续参与具有正向影响; 2)价值认同中"减缓气候变化"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农户持续参与森林碳汇项目具有正向影响,"林地价值最大化""碳汇产业认可"对农户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3)外生激励对价值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认同在外生激励和农户持续参与森林碳汇项目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占比为25.99%。【结论】农户持续参与森林碳汇项目是外生激励、内生价值认同各自作用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外生激励中的"政策关注""项目补贴""榜样效应""增汇培训"和价值认同中的"减缓气候变化"是影响农户持续参与的重要因素。外生激励对价值认同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价值认同在外生激励和农户持续参与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竹农人格特质,如个人意志和行为在竹林土壤退化防治技术采纳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该文基于内外控人格特质理论,采用178份竹农的实地调研数据对竹林土壤退化防治技术采纳行为使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用IVprob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内外控人格特质与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显著相关,相较于外控者,内控者更加倾向于采纳土壤退化防治技术。【结论】据此,建议政府部门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时充分考虑农户的内外控人格特质,从而在对农户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和宣传时能够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解决我国生态林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平衡林业资源环境与林业绿色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升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方法】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以我国生态林业生产为研究对象,挖掘整理201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林业生产数据,建立包含绿色生态指标的DEA模型,全面评价我国林业生态效率。选取影响林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找到提升林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切入点。【结果】我国在节约资源投入、提升期望产出、限制非期望产出方面有所改善,大部分地区呈现规模效率递增状态,反映出区域内林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略快于资源、能源的消耗速度,在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并保证林业产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扩大林业生产规模,以规模效益带动林业经济效益发展。回归结果显示:林业旅游休闲对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在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需要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结论】政策建议如下:1)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旅游规模化生产协同发展;2)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3)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林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益林生产经营者投入的成本,在提供生态服务时,不能通过商品交换取得相应的报酬,在经营者与受益者、当代与后代之间,无法形成合理的经济利益关系。应用意愿调查法对林地所有者、林地使用单位、林地管理者的支付意愿及受偿意愿直接进行调查,以确定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金额,可以为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提供依据,也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林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及其“结构微笑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算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并比较林业与其他产业对生态文明贡献的差异程度,以利于管理者掌握林业对生态文明作用的客观规律,为科学制定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07—2016年10年数据,首先,运用PSIR-SEM方法对生态文明指标进行优化,确定生态文明指标权重;其次,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的"指标-指数"耦合法,通过指标及其权重测度阈值、绿值,依次对生态文明阶段和水平进行判定;第三,以生态文明水平为因变量,以农业、林业及其三次产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运输业、科技服务业、生态环保治理业发展水平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估计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的作用影响系数;最后,通过"归一化"算法由回归系数算出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结果】1)林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为正向且最大,而工业的贡献为负向,林业、农业、生态环保治理业、科技服务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畜牧业、渔业的贡献率依次降低; 2)林业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林业第一产业(正向)、林业第三产业(正向)、林业第二产业(负向)。【结论】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率取决于产业的生态效益属性;林业三次产业对生态文明的贡献呈"结构微笑曲线"状。  相似文献   

12.
陈丽芬 《绿色科技》2019,(3):196-198
指出了生态公益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恢复森林植被,培育、保护森林资源,有助于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但资金的缺失成为影响公益林建设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海寨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发展概况,经营投入成本构成及公益林发展对林场经济、产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公益林补偿基金的解决办法,以供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公益林补偿政策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气鼓轮砂带砂光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以及磨削力与砂光表面粗糙度的关系,为更好控制气鼓轮砂带砂光木(板)材的表面粗糙度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开展气鼓轮砂带砂光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的单因素试验,运用流体腔理论建立气鼓轮砂带砂光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的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和单因素试验,探究气鼓轮气压、进给量、轴平行度误差对磨削力和砂光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分析磨削力与砂光表面粗糙度的关系。【结果】随着气鼓轮气压、进给量、轴平行度误差增加,试件总磨削力增大,但其引起总磨削力增大的原因不同;试件接触中心节点法向应力大小主要与气鼓轮气压有关;对应同一试件的中间区域(6~59 mm),气鼓轮气压组和进给量组试件的局部磨削力近似相等,轴平行度误差组试件的局部磨削力与位置近似线性相关;气鼓轮气压对试件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小,进给量可较明显改善试件表面粗糙度;试件表面粗糙度与局部磨削力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为0.975,与总磨削力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为0.871,表面粗糙度与局部磨削力的线性相关性更好。【结论】气鼓轮砂带砂光饰面中密度纤维板的有限元模型可...  相似文献   

14.
刘言生 《中国林业》2011,(13):32-32
黔南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是两江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和利用好黔南州森林资源对两江生态安全和林农致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10年来,黔南州根据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对森林生态和经济的不同需求,以及森林(林地)多种功能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将林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生态公益林建设以生态效益和生态安全为目标,满足社会和公民对生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林业科学》2021,57(5)
【目的】研究长白山北坡云冷杉阔叶混交过伐林乔木层物种多度格局,阐明过伐林群落冠层结构维持的生态过程,探讨生境异质性、密度依赖、种间关联、扩散限制、更新限制和物种分化在针阔混交林群落装配中的作用,为揭示过伐林恢复过程中的物种多度分布机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经验统计模型、生态位模型、群落中性理论模型以及复合生态位模型,对长白山北坡12块云冷杉阔叶混交过伐林样地进行物种多度格局分析。【结果】经验统计模型中对数正态模型和泊松对数正态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对数级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差,对数级数模型参数T和对数正态模型参数λ可作为表征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参数;生态位模型中断棍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其次是生态位重叠模型和几何级数模型,再次为Zipf模型和Zipf-Mandelbrot模型,最后为随机分配模型和优势优先模型;复合生态位模型拟合效果较传统生态位模型有较大提高,复合模型可能在群落丰富种和稀有种呈现竞争等级多度分布时拟合效果最佳;以胸高断面积为指标的物种多度分布拟合与以个体数为指标的经验统计模型和生态位模型物种多度分布拟合表现基本一致,而在群落中性理论模型和复合模型拟合表现方面有一定差异,可能与稀有种断面积比重较大有关。【结论】复合模型可能成为连接经验模型、生态位模型和中性理论模型的纽带,为研究物种多度格局提供数学途径和思路。云冷杉阔叶混交过伐林群落物种等级多度分布某种程度上是生态位过程和随机干扰生态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王少莹  陈昕  杨敏  冯晓  李泳兰 《技术与市场》2022,(4):140-145,151
基于TAM模型理论,构建消费者对微信网络营销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进行问卷调查,有效样本量1091份.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的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精准性都会对中间变量认同度产生正向影响,从而正向影响微信网络营销使用意愿;而用户对微信网络营销的认同度并未受到感知干扰性、感知风险性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生态公益林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以及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情况下,生态公益林的管护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南方集体林区的生态公益林管护现实状况为背景,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管护的现实状况、生态公益林管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能够达到提高生态公益林管护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林地市场上的"不规范"行为、行政介入的强制性规模集中行为以及林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的现实背景,以意愿与行为一致视角,细分样本数据,研究个体禀赋与认知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为促进林地有序、规范流转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筛除"无意愿有行为"(被迫契约行为)、"保持行为发生在5年之内"(避免数据时滞误差较大)以及对研究存在干扰的其他相关数据,采用二元离散Logistic模型分别针对"无意愿无行为"和"有意愿无行为"2组参照数据建立4个模型,厘清个体禀赋与认知对农户参与林地流转行为和意愿转化契约行为的影响。【结果】有林地转入行为的农户集中在人均收入较高、非农收入较低、偏向主营用材林、林地经营积极性较高及林地流转认可度较高的样本中;有林地转出行为的农户集中在人均收入较高、脱离务农程度较严重、林地面积较多、林地细碎化程度较小、偏向主营用材林、林地经营积极性较强、感知林地经营风险下降较多及林地流转认可度较高的样本中。一般来讲,已发生林地转入契约明显比有意愿但未实现契约的农户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收入高、非农收入占比高、林地面积多、偏向主营用材林以及感知林地经营风险严重;而已发生林地转出契约行为的农户明显比有意愿但未实现契约的农户年龄大、林地面积多、林地细碎化程度小、林地经营积极性低以及感知林地经营风险严重。【结论】家庭资本是影响农户林地流转契约行为成功的关键因素;影响农户转入林地的因素有家庭人均收入、非农收入、主营林种、林地经营积极性和林地流转认知;影响农户转出林地的因素有家庭人均收入、林地面积、从事职业、林地细碎化程度、主营林种、林地经营积极性、林地经营风险感知和林地流转认知;农户转入林地的契约行为受政治资源、家庭资本等体现农户行为能力因素的制约,而转出林地的契约行为受资源禀赋(规模小、细碎化等)约束;且有意愿与实际契约行为差异较大,行政介入促进林地市场配置实现林地资源有效集中的比例较大。健全制度体系、把握行政介入尺度、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能够有效提高林地流转的契约比例。  相似文献   

19.
绿色消费对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Richter量表法,从消费行为、消费者感知、外部因素和其他因素4个方面设计问卷,对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6个大区代表城市的1 000名居民进行了关于绿色消费的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拟合修正,探究消费意愿、环保认知、经济因素对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体责任感、政策因素、产品信任对绿色购买态度有正向影响;经济因素、产品价格对绿色购买行为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林业资源管理》2015,(5):44-49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确定是科学、公平地实施生态公益林补偿的前提和基础。以株洲市生态公益林小班为对象,基于生态公益林权属、事权等级、保护等级、林分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指标构建株洲市生态公益林补偿系数模型(CF)。通过补偿系数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分级量化,基于当前株洲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相应地提出了其分级补偿标准为(120+CF×100)元/(hm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