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布谷、布谷、布谷……"对于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或许对因"布谷"而遐迩闻名的布谷鸟再熟悉不过了。 我在农村长大。犹新的记得,每到春天来临,布谷鸟这个小精灵总是不早也不晚的按时与春天约会,在我家房前屋后或田间地头的树林里飞来飞去,鸣叫不停。它特有的鸣叫声,既宏亮又清脆,声声远播,声声传情。儿时,我还能用双手吹出"布谷"的鸟叫声,常常与布谷鸟一唱一合,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2.
布谷声声     
从幽静的森林里,不时传来“布谷——布谷”的叫声,这是布谷鸟在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了。布谷鸟,也叫杜鹃,上体暗灰色,腹面具有许多横斑点,长尾巴,比鸽子小,叫声响亮,四声一度,似“布——谷——布——谷”,从远处仔细听起来又象在叫“光棍夺锄”。据林区伐木工人讲,这种鸟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很早以前,在大兴安岭山脚下,有个村子叫靠山屯,屯  相似文献   

3.
“嘀——嘀!——护绿!嘀——嘀!护绿!”我心里一震,这鸟儿的鸣叫声怎么这样奇特!这样清丽!这样哀婉!过去串林子时从来就没有听见过呀!这鸣叫声时儿在我的头顶绿荫里,时儿又由近至远,隐入前面的树丛中,有点神秘莫测,它是这样的陌生,又使我在朦胧中感到它是那样的熟悉,呵!这声音多么象阿翠她吹树叶口弦翻出的调子!我的眼眶一阵热,鼻子一阵酸……哲人说:“人们往往乐于把幸福公开,而把痛苦隐藏在心底。”我却恰好相反,我要把撕心裂肝  相似文献   

4.
春日听鸟鸣     
春日听鸟鸣华雨石春天的大自然,不仅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也是一个美妙动人的音乐世界。在这个音乐世界里最出色的音乐家是谁?是鸟。你听!那高亢悦耳的“喳喳”声,就是喜鹊在振奋歌喉;那执着清亮、绵延反复的“嘎嘎咕——”“嘎嘎嘎咕——”声,就是杜鹃在啼叫;那...  相似文献   

5.
春天又到了,我又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家乡布谷鸟的歌声。“崩——堆,崩——堆”的声音,那样的悦耳,那样的悠扬……记得小的时候,每年布谷鸟一叫,大人们就要哼着种谷调,扛着弯犁,吆着大牯子到谷地里去开犁点谷。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无异也是一个节日的来临,因为这个时候家家都要泡几大竹筒水  相似文献   

6.
杜鹃声声     
杜鹃声声○张跃文王秀云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千百种候鸟又从越冬地翻山越岭光临北国。“布谷!布谷!”声声入耳,又在催促人们尽快“布谷”。每年早春,杜鹃就赶在燕子之前飞回来,大概是为了“参加”农事活动。它们日夜不停地呼唤着“布谷,布谷,快快播种!”“早播早...  相似文献   

7.
玩味鸟语     
春风吹过,正是鸟鸣时节。鸟,在猎人的眼里,是美味的佳肴;在孩子的眼里,是欢乐的天使;在文人的眼里,是清丽的小诗。  鸟类不仅以其优美的体态惹人喜爱,而且那悦耳动听的鸣叫声,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尤其是在草木葱翠、百花怒放的春天,那真是“翻飞多好鸟,婉转弄芳辰”。  春鸟最美啭啼时。百鸟的歌声是多种多样的,杜鹃的啼声婉转回绵;金丝雀的叫声圆润甜美;画眉的鸣叫明丽豪放;百灵的歌声雍容多姿;白玉的婉啼似一条涓涓的溪水;而黄莺的低吟则像一位少女的窃窃私语……几乎每只鸟都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几乎一…  相似文献   

8.
离思茅市114公里的澜沧江畔,有个叫芒坝的布朗族山寨。在寨子边的几棵大榕树上栖息着一群可爱的鹦鹉,它们与布朗族村民世代朝夕相伴,构成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景观。走进山寨便会时时听到以鹦鹉声为主旋律的交响乐无论任何人一走进芒坝布朗山寨,便会被鸟鸣声所吸引,最突出的是寨子周边的榕树上传来的鹦鹉声。有时一只两只在鸣叫,有时成群地鸣叫,阵阵鹦鹉声里,还夹杂着画眉、野鸡、黑头翁等等叫不出名来的飞禽小鸟的歌唱,当然偶尔也少不了鸡鸣狗吠声。如果说,鹦鹉声代表的是整部交响乐里气势恢宏的大小提琴的话,那么时不…  相似文献   

9.
玩味鸟语     
春风吹过,正是鸟鸣时节。鸟,在猎人的眼里,是美味的佳肴;在孩子的眼里,是欢乐的天使;在文人的眼里,是清丽的小诗。鸟类不仅以其优美的体态惹人喜爱,而且那悦耳动听的鸣叫声,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尤其是在草木葱翠、百花怒放的春天,那真是“翻飞多好鸟,婉转弄芳辰。”春鸟最美啭啼时。百鸟的歌声是多种多样的,杜鹃的啼声婉转回绵;金丝雀的叫声圆润甜美;画眉的鸣叫明丽豪放;百灵的歌声雍容多姿;白玉的婉啼似一条涓涓的溪水;而黄莺的低吟则像一位少女的窃窃私语……几乎每只鸟都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几乎一只鸟都是…  相似文献   

10.
失去孩子的母亲猴吴纪伟“啊-,啊-,啊-……”这一声高过一声的悲哭和哀嚎竟是如此地凄怆,哀伤,叫人撕心裂肺,尽感肠断。这哭声,来自突然失去了孩子的母亲猴。母亲猴的嚎陶,声声震荡在晨晓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山谷里。我生就喜爱动物,对各种动物怀有浓厚兴趣,特...  相似文献   

11.
二千年的第一个春天,在中国,在北京,是一个别样的春天。在“西部开发”、“数字中国”、“网站”、“打拐”等热点之外,人们也熟悉了几个不协调的名词,“沙尘暴”、“扬尘”、“扬沙日”——突如其来却是蓄谋已久的飞沙走石搅乱了人们的好心情。生活的秩序中羼了沙子,感情和饭中有沙一样难以下咽。  这个春天,景爱先生的心情想必也是矛盾的。欣喜的是,他的《沙漠考古》一书,终于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为中国文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曾经荣获“大森林奖”的景爱先生,衷情并致力于沙漠考古研究——一项跨学科边缘性研究课题,多年…  相似文献   

12.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 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呀打不尽。”这是一首人们都很熟悉的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意思是“山岭上的人”,阿里河林业局就座落在这首民歌所描绘的地方——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绮  相似文献   

13.
山的四季     
高黎贡山绵延起伏,葱茏的山岭,岭岭相连。一年中,大自然的神笔把山描绘成一幅幅“春、夏、秋、冬”的风景画,绚丽多姿,五彩斑斓。春天,山山滴翠,岭岭吐绿,树树峥嵘。山脚下,梅花和野梨花绽放如瑞雪压枝;深箐里,溪边的阳伞花怒放如天降云霞;山腰间,灌木丛中簇簇初放的兰花,在和风中散发出诱人的缕缕馨香;山巅上蓊郁的松林、杉木林在春雨沐浴后闪出晶莹的亮光。山山岭岭如俊秀的少年,仿佛一夜之间就长高了许多。山里人唱着“牛歌”,在山野里耕地耙田。布谷鸟在山林里日夜啼叫,和寂寞的山里人一起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春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哈尼人听见布谷鸟叫的时候,他们认为布谷鸟是天神派来告诉他,春天来了,你要备耕了,冬天在火塘旁边抽着烟筒喝着茶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要赶快去修理五个孔的犁了,要到田里去"跳舞"——跳手舞脚去犁田耙地了,犁田要把你的田犁得像蒸糕一样的——松松的、蓬蓬的哈尼族的劳动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它是一种享受、有许多的精神的东西在里面。栽一  相似文献   

15.
在乡下的老家,儿子弄了一杆塑料玩具枪持在手里,在院子里煞有介事地晃来晃去,到处寻找需要他来“枪毙”的目标,一个劲儿地冲着他奶奶嘟囔着:“打哪儿啊?打哪儿啊?——连个麻雀也没有!”   我心里忽然一震——连个麻雀儿也没有?眼光不觉投向场院、屋檐、树梢儿和晴空,搜索半天,真的是连一只麻雀儿的影子也没见到,心里不禁空落落的:小麻雀们都飞到哪儿去了?母亲在一旁答道:“不光麻雀,这几年,什么 鸟儿都少了,喜鹊、啄木鸟、布谷鸟、猫头鹰,还有老鸹,轻易见不到一个了……   往前推个十来年,村子里可不是这般鸟声寥…  相似文献   

16.
鹧鸪养殖者刘天龙,为了保持鹧鸪的野味,把一片杂草丛生、昆虫资源丰富,饮水方便的荒地圈起来,实行散养,让鹧鸽在水草旁自由觅食、嬉戏,吃的是菜叶、草籽、昆虫,扩大了摄食范围,这些鹧鸪终于“吃”出野味,一些客户争相购买,每只商品鹧鸪买到40元~60元,提高了养殖效益。 目前在人们心目中,野味味道鲜,而且营养丰富,刘天龙散养鹧鸪,养出了真正的野味,正是摸透了消费者的心理,使养殖品种身价猛增,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也给现代农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大众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感到“野味不足,瓜果不甜”,其根本…  相似文献   

17.
春 春雷一声响,唤醒了冬眠的生灵, 一棵棵春笋破土而出,在春雨的浇灌下, 抖落身上的外衣,探出稚嫩的尖嘴, 相互召唤,春天来了…… 春雷一声响,敲开了春天的大门, 一片片竹林绿遍山野,在布谷鸟的叫声中,满载着生态工程的马车向这边缓缓驶来,他向人们召唤,让我们去迎接林业建设的春天……  相似文献   

18.
<正>初春时节,春风浩荡,花木吐绿,乘着春天的快车,我回到家乡。流连在家乡馨香的田园,有如走进了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处处荡漾着春天的旋律。燕子在原野上低飞,小鸟在柳树上鸣叫,溪水在山间流淌,农人们在田间春播。走出户外,桃花开了,红艳艳的,星星点点,高高低低,挤挤挨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漫山遍野宛如披了一层红色的地毯,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新疆林业》2012,(2):42-42
高原 冰雪覆盖的高原,被春风轻快的音符指引,整个严冬洁白的晶莹,融化成了条条涓涓细流。 围坐毡房里的牧民,在最后一个飘雪的季节之后,终于迎来了明净的春天。 高原上有袅袅炊烟升起,和着牧人的歌声,在蔚蓝的天空中沸腾起来。牛羊悠闲走出棚圈,开始在草原上奔跑。一群扑闪着翅膀飞临的小鸟,倾斜着穿过小河,将高原复苏的气息绽放成多姿的春景。布谷鸟的第一声啼呜就脆响在天山深处,醒来的土地与草原一起孕育在春天的希望里。  相似文献   

20.
华惠伦 《湖南林业》2005,(11):24-24
动物的鸣叫与人说话一样,是相互通讯、交流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在人听来,一种动物的鸣叫声似乎都一样,其实是复杂多样的。海洋生物学家发现,虎鲸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白鲸则能发出几百种声音,因而水手们称它为“海中金丝雀”。一种海兽的不同叫声,其含义是不同的,这与人说话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