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纳米二氧化钛为改性剂,探讨了二氧化钛对脲醛树脂制造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和胶合强度的影响。并以五层杨木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为指标,通过实验来确定脲醛树脂合成工艺的主要参数。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当F/U的最终摩尔比为1.3,纳米二氧化钛加入量为甲醛的1%时,合成的脲醛树脂甲醛释放量达到E_0级的标准,胶合强度达到国家标准GB/T9846—2004中的Ⅱ类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UF树脂压制多层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和湿胶合强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工艺的主要参数:F/U的终摩尔比、缩聚阶段pH值、加成阶段三聚氰胺(M1)的质量分数,探讨了它们与甲醛释放量以及湿胶合强度的关系,优化出最优方案。压制出七层杨木胶合板性能达到GB/T9846—2004中Ⅱ类指标要求,同时甲醛释放量达到E_0级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加入改性剂合成超低甲醛释放的脲醛树脂(UF),利用红外和核磁共振研究UF的结构和在不同固化体系下固化后的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UF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低于0.1%;所压制的胶合板甲醛释放量低于0.5mg/L,符合GB/T 9846.3—2004中E_0级要求;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满足Ⅱ类板的要求。红外(FT-IR)分析UF树脂有多种官能团特征吸收峰的存在。核磁分析表明,在不同固化体系下,固化后UF树脂的各种结构含量有所不同。对UF树脂及其固化后的结构分析,为日后开发结构合理,性能更优良的超低甲醛释放UF树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碱-酸-碱传统工艺研制成三聚氰胺用量8.5%,F/(U M)摩尔比1.01~1.03的E_0级胶合板用尿素-三聚氰胺-甲醛(UMF)树脂胶。该胶制备工艺简单,再现性好,成本较低,贮存期长。用NH_4Cl为固化剂压制的杂木三合板胶合强度符合Ⅱ类标准,甲醛释放量<0.4mg/L;用1%NH_4Cl加0.5%酸性固化剂构成的双组分固化体系压制的杨木三合板,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符合E_0级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5.
E1级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三聚氰胺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探讨了改性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醛与尿素的最终摩尔比达到1.1:1,并且酸性阶段的甲醛与尿素摩尔比低于1.6:1时,胶合板甲醛释放量才符合E1级(≤1.5 mg/L).当三聚氰胺的用量超过3%,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低于Ⅱ类板0.7 MPa的标准.在树脂固化时,加入1 %的异氰酸酯类固化剂可以在提高胶合性能的同时降低甲醛释放量.以三聚氰胺改性脲醛(MUF)树脂压制的胶合板、装饰贴面板、细木工板经检测均符合E1级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E_0级低成本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在F/U摩尔比为1.05情况下的三聚氰胺用量、投料阶段、初摩尔比对改性后的脲醛树脂所制得的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胶合强度的影响。得出结论:三聚氰胺用量为尿素量的7%,采用合成前期一次投入的方法合成的脲醛树脂性能最佳,用其试制的7层杨木胶合板其胶合强度能够达到GB/T9846—2004中Ⅱ类要求,甲醛释放量达到E_0级要求,贮存期>15d。  相似文献   

7.
低毒胶合板用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介绍了一种低摩尔比的脲醛树脂,用该树脂加入尿素、交联剂、甲醛捕集剂后生产的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10mg/100g(穿孔法),胶合强度达到Ⅱ类板要求。可制得低毒级胶合板。  相似文献   

8.
推广E_0级地板用MUF胶过程中,进行补充试验发现:用NH_4Cl(0.5%~1.0%)和H_3PO_4(0.3%~0.5%)复合固化剂的MUF胶压制的胶合板甲醛释放量比用单一NH_4Cl(0.8%~1.0%)或单一H_3PO_4(0.5%)为固化剂的MUF胶低,均符合E_0级;采用复合固化剂的MUF胶涂胶预压后,陈放1~24h均可生产胶合强度符合要求的E_0级胶合板;用F/U m.r.1.40,F/(U+M)m.r.1.11、M/MUF 14.2%的MUF胶生产的实木地板基材胶合板3d送检甲醛释放量0.3mg/L,11d送检甲醛释放量0.1mg/L,胶合强度、浸渍剥离合格。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PVAc型固化剂与UF树脂热压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和粘接强度.结果表明:PVAc型固化剂对热压胶合板的粘接强度改善不大;其中,PVAc-Ⅲ型固化剂与UF树脂热压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最低,低于氯化铵与UF树脂热压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1.21mg/L,而且均达到F2级胶合板的要求;尤其PVAc-Ⅲ-4型固化剂在m(Hardener):m(UF)=10:100时,其甲醛释放量最高为0.70mg/L,最低为0.41mg/L,平均为0.52mg/L,基本达到F1级胶合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用聚乙烯醇(PVA)作为改性剂,在不同的弱酸性条件下合成脲醛树脂(UF),并用正交实验法得出了弱酸性起始条件合成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的最优工艺为:最终n(甲醛):n(尿素)=1.2:1、起始pH值为6.5、碱性阶段反应温度85℃、PVA加入量占尿素总量1%。用该工艺制备的PVA改性UF的游离甲醛含量、胶合强度均能满足GB/T 14732-2006标准要求,并且相应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为4.80mg/L,达到了GB/T 9846.3-2004标准中E_2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SiO2水性分散液浸渍处理的杨木单板,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为胶黏剂,制备热塑性树脂胶合板,分析其制备工艺因子对板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加入量、热压温度、偶联剂种类等因素对热塑性树脂胶合板的性能有非常显著影响,优化工艺条件制备板材的胶合强度可达到GB/T 9846.3-2004中II类胶合板的要求,表面硬度比未处理板材有所提高,游离甲醛释放量更低。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低甲醛释放胶合板胶合强度,研究了4类改性剂对胶合板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盐与氯化物组合效果最佳,既提高了板材胶合强度,又使甲醛释放量达到E1级要求。组合使用时最佳使用量为:有机盐1%,氯化物1%。  相似文献   

13.
侯星晔 《吉林林业科技》2012,41(3):30-32,35
角蛋白改性脲醛树脂胶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角蛋白与脲醛树脂进行共聚反应,可以得到环保型的改性脲醛树脂胶;最佳工艺条件为:摩尔比为1.31.0;角蛋白加入时间在第3次尿素投料后,角蛋白加入量为尿素的5%。采用角蛋白改性脲醛胶压制的胶合板,胶合强度达到了国家标准GB/T9846—2004Ⅱ类板胶合要求,其甲醛释放量也达到了国家标准E1级胶合板用胶标准。  相似文献   

14.
低毒脲醛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脲醛树脂合成的过程中加入改性剂M和N,能极大地改善脲醛树脂的预压性和胶合强度。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改性剂的加入量,在保证成本低的前提下,改性剂M和N的加入量为甲醛量的0.7%和0.8%。合成的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低于0.15%,压制胶合板胶合强度满足国家Ⅱ类标准要求,同时甲醛释放量达到E~1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甲醛释放量为E_0级的细木工板为基材,杨木单板为缓冲层,甲醛释放量≤1.5mg/L的A级浸渍胶膜纸为饰面材,制作浸渍胶膜纸饰面细木工板(生态板),分析浸渍胶膜纸与生态板甲醛释放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产试验条件制备的生态板,其含水率、表面胶合强度、浸渍剥离、耐冷热循环、耐光色牢度、表面耐龟裂等指标均符合Q/TBB 0022-2016《浸渍胶膜纸饰面胶合板》要求;只有浸渍胶膜纸甲醛释放量≤0.7mg/L时,制备生态板的甲醛释放量≤0.5mg/L,达到E_0级。  相似文献   

16.
按照酚醛(PF)树脂胶的制备工艺,采用CaO和NaOH为复合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了U/(P+U)质量比分别为20%、30%、40%的尿素改性酚醛(PUF)树脂胶。该胶制备工艺简单,反应平稳,操作易控制,再现性好,成本较低,储存期达5个月以上,该系列PUF树脂胶压制的杨木胶合板、桉杨胶合板和桉木胶合板,胶合强度均符合Ⅰ类胶合板要求,甲醛释放量0.3 mg/L,符合E_0级标准,达到日本标准F****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纳米氧化镁(MgO)为催化剂,合成酶解木质素含量为50%的木素-酚醛(LPF)树脂,探究甲醛/苯酚(F/P)量比、MgO添加量、NaOH/P量比等参数对树脂凝胶时间、储存期及试件胶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PF树脂的优化合成工艺是:F/P量比为1.9,MgO添加量为1.5%,NaOH/P量比为0.9,制备树脂的凝胶速度较普通树脂提高30%以上,试件胶合强度满足GB/T 9846-2015中I类胶合板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苯酚为液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液化木薯淀粉,将所得液化产物用于制备淀粉基改性酚醛(APF)树脂胶黏剂。采用单因素条件探讨液化过程中木薯淀粉添加量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FT-IR和SEM表征改性树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木薯淀粉添加量的增大,改性树脂胶合强度逐渐下降,当液固比从2.4∶1降至1.0∶1时,制备的胶合板胶合强度由1.85 MPa降至1.14 MPa,降幅达到38.4%,但仍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的0.7 MPa。同时,随着木薯淀粉添加量的增大,胶合板甲醛释放量逐渐减小,由0.279 mg/L降至0.095 mg/L,远低于国家标准E0级(0.5 mg/L)要求。FT-IR分析表明,在1014 cm^(-1)和1147 cm^(-1)处分别出现芳香醚C—O和芳香醚C—O—C的伸缩振动峰。SEM结果显示,木薯淀粉经液化后细胞壁形态遭到严重破坏,结晶度降低,但仍可观察到APF树脂的表面存在颗粒,说明APF树脂产生了更多的活性芳核衍生物,总体活性增强,易于发生化学交联反应。  相似文献   

19.
陈杰  余丽萍  田美芬  王英  龙治宇 《林产工业》2020,57(1):22-24,36
研究以硼酸、磷酸、氯化铵和锰化物为主要成分制备多元素复合阻燃剂,用浸渍法处理杨木单板并压制成胶合板,检测胶合板各项性能。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对胶合板的阻燃性能有积极影响,其中热释放速率(HRR)降低26.32%,总释放热(THR)降低90.04%,总烟释放量(TSR)降低68.40%,同时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降低了14.82%,说明该阻燃剂不仅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和抑烟效果,还具有一定的甲醛捕捉能力。该阻燃剂对胶合板力学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板材胶合强度、弹性模量、静曲强度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仍能达到GB/T 9846-2015《普通胶合板》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氮磷硼阻燃剂及制备阻燃胶合板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氮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工艺并降低其成本,以硼酸/硼砂、磷酸和尿素为主要原料,制成氮磷硼系阻燃剂,并制备阻燃胶合板,检测其胶合强度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阻燃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满足GB/T 9846-2004中II类胶合板要求,阻燃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