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找出可以加快刨花润楠苗木生长速度的生长调节剂,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PP_(333)、NAA、GA_3)及其不同浓度(0、60、120、240、480mg L~(-1))对刨花润楠幼苗进行叶面喷施试验,测定各处理后的苗高生长量,结果表明:PP_(333)阻碍苗木正常高生长,其余各种浓度的GA_3、NAA都有促进刨花润楠的苗木生长,以浓度240 mg L~(-1)GA_3或浓度480mg L~(-1) GA_3促进刨花润楠苗高生长作用最显著,浓度240mg L~(-1) NAA次之。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植物外源激素对银杏Ginkgo biloba雌株结实和开花的影响,揭示外源激素如何通过影响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银杏花芽分化的分子机理,对银杏花芽分化诱导期的成年雌株进行GA_3(赤霉素)和PP_(333)(多效唑)2种外源激素喷施实验,并利用RT-qPCR手段分析银杏开花相关基因在不同外源激素处理间转录水平的差异,分析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结果枝花芽、叶芽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银杏花芽分化诱导期多次喷施200 mg·L~(-1)的GA_3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雌株开花;GA_3和PP_(333)两种激素处理对银杏雌株混合芽GinNdly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但对GinLFY和GBM5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的诱导上调;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in Ndly基因的表达与每米结果枝花芽数呈负相关,GinLFY和GBM5基因的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步性,且与每米结果枝花芽数呈正相关。据此推断,GinLFY基因与银杏雌株的开花密切相关且对外源激素的响应较为敏感,上游开花相关基因GinLFY的表达调控GBM5基因的相对表达,从而影响银杏的开花结实。本研究为揭示外源激素通过影响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银杏花芽分化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3.
B9与PP333复合制剂对牡丹生长与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9和PP333复合制剂对牡丹生长及开花的影响,探讨了用化学方法对露地牡丹花期的调控机制,为进一步调控露地牡丹花期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春季B9和PP333复合制剂(2:3或3:2)处理,对牡丹的新枝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提高了成花率,并推迟、延长了牡丹的花期,其中280mg/L B9和420mg/L PP333复合制剂分别延迟初花期和末花期6.3d和5.6d;600mg/L B9和400mg/L PP333复合制剂分别延迟初花期和末花期6.7d和8.3d.但在不同的牡丹品种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选取海拔范围为1 917-2 438m的5个试验点(西山区海口林场、富明罗免基地、五华区西翥核桃示范基地、忠平忠义核桃合作示范基地和禄劝漩涡塘林场),以3年生的‘凤丹’牡丹苗木为材料,通过调查研究这5个试验点‘凤丹’牡丹的花期生长情况,初步研究昆明地区第1年栽种‘凤丹’牡丹开花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昆明5个试验点种植‘凤丹’牡丹,花部结构正常;不同试验点植株进入花期的时间与原产地植株进入花期的时间相比较早,单朵花花期、群体花期的持续时间分别较原产地的长;各试验点之间进入花期的时间出现先后性差异,各试验点盛花期主要集中于3月上旬至4月中旬,盛花期开花率均可达到50%左右。此外,未开花植株当年生茎干较矮,茎干周围轮生状的侧枝生长相对较旺盛,而开花植株当年生的茎干主枝生长旺盛,几乎无侧枝生长,且运用统计学对植株生长量与其开花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凤丹’牡丹植株的开花情况均与新枝直径、新枝茎高、枝干茎粗差、枝干茎高差指标差异显著且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凤丹’牡丹在昆明地区栽种第1年开花正常,群体花期、单花期均具有地域性特点,从植株开花生物学角度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乙烯利和多效唑对簕杜鹃生长开花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外源激素乙烯利和多效唑对簕杜鹃观赏性状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分析植株开花过程与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性,为实际生产中簕杜鹃的花期调控、提高开花率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植株分别叶面喷施25、50、75、100、125 mg·L~(-1)的乙烯利及100、300、500、700、900 mg·L~(-1)的多效唑,以喷清水为对照(CK)。2016年8月23日开始第1次处理,每隔10天喷施1次,共喷施3次。观察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观赏性状的变化,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植株生长开花过程中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花芽分化初期,较低的IAA、GA_3以及较高的ABA、ZR有利于植物开展花芽分化;分化后期,高水平的IAA、相对稳定的GA_3以及较低的ABA、ZR对花各部位的发育有益。形态分化初期,总氮含量较低,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较高能够促进植株开花。75 mg·L~(-1)乙烯利使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明显升高,叶片总氮含量降低,促进分化初期C/N比值,同时增加植株花枝数、花朵数,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提早5天,总时长较对照延长7天;多效唑100 mg·L~(-1)抑制ABA/IAA、ABA/GA_3、ZR/IAA、ZR/GA_3比值及总氮水平,使植株花期起始时间延后1天,末花期不变。【结论】75 mg·L~(-1)乙烯利处理对植株花枝数、花朵数、始花期及开花总时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产栽培中可依据此结论进行植株的促进栽培;而多效唑处理对簕杜鹃生长开花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季板栗休眠至花期(雌花序出现)结果母枝混合芽和结果枝基部叶芽、纯雄花序、混合花序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为板栗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双季板栗休眠期前期每隔30 d、休眠末期至芽体萌动每隔15 d采集结果母枝混合花芽,在萌动至花期每隔3~5 d采集结果枝基部叶芽、混合花序和纯雄花序,测定ZR、IAA、GA_3和ABA含量,分别以C(ZR)、C(IAA)、C(GA_3)和C(ABA)表示。【结果】各时期IAA和ABA含量均高于ZR和GA_3含量,C(GA_3)/C(ZR)和C(IAA)/C(ABA)值均显著高于C(GA_3)/C(IAA)、C(GA_3)/C(ABA)、C(ZR)/C(ABA)和C(ZR)/C(IAA)值。在休眠至萌动期,混合花芽IAA含量从11.810 ng/g上升至36.770 ng/g,ABA含量从148.312 ng/g下降至64.938 ng/g,IAA含量在萌动前极显著升高,ABA含量极显著下降;C(IAA)/C(ABA)值从0.072显著上升为0.566,C(ZR)/C(IAA)和C(GA_3)/C(IAA)值下降最显著,分别从0.721和0.445下降至0.263和0.158。在萌动至花期,混合花序和结果枝基部叶芽IAA含量呈抛物线变化,纯雄花序呈不规则抛物线变化,均于3月30日达到峰值,分别为102.801、89.466、112.850 ng/g;各部位ABA含量呈波浪形变化,GA_3与ZR含量呈无明显规律的波动变化;混合花序和纯雄花序C(GA_3)/C(ZR)和C(GA_3)/C(IAA)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现雄期至现雌期大幅上升并表现为混合花序C(GA_3)/C(ZR)和C(GA_3)/C(IAA)值高于纯雄花序;结果枝基部叶芽、纯雄花序和混合花序C(GA_3)/C(ABA)、C(IAA)/C(ABA)和C(ZR)/C(ABA)值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开始出现纯雄花序后,纯雄花序C(GA_3)/C(ABA)、C(ZR)/C(ABA)和C(IAA)/C(ABA)值均高于混合花序;C(ZR)/C(IAA)值与其他指标值的变化规律不同。【结论】高C(IAA)/C(ABA)值、低C(ZR)/C(IAA)和C(GA_3)/C(IAA)值共同作用,在促进芽萌动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C(GA_3)/C(ZR)、C(GA_3)/C(ABA)、C(ZR)/C(ABA)和C(IAA)/C(ABA)值可能影响板栗的花性,高C(GA_3)/C(ZR)值、低C(GA_3)/C(ABA)值、低C(ZR)/C(ABA)值和低C(IAA)/C(ABA)值有利于雌花形成。  相似文献   

7.
牡丹属北方花卉,于2月上旬鳞芽开始萌动,3月中旬放叶,4月下旬(谷雨前后)开花,花期较短,每朵只能开放5~7d.6月初新枝生长停止,顶芽及腑芽开始形成.7~8月间花芽分化,10月落叶;但在夏季烈日、干燥、高温特别是病害干扰下,大多牡丹至8月即先期落叶.  相似文献   

8.
牡丹花期不同预测方法初探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能准确预测牡丹花期,更好地为牡丹文化节服务,对王城公园牡丹观赏区的早花牡丹品种‘朱砂垒’及春季开花植物的物候期、初花期的调查记录,利用SPSS19.0分析软件及Excel统计软件,分析牡丹的初花期与自身各物候期的相关性及与春花植物初花期的相关性,并对相关性显著的项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牡丹花期预测数学模型,比较两个数学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朱砂垒’各物候期中的发芽期、立蕾期、风铃期与初花期的相关性极显著,建立预测数学模型为Y=58.649+0.149X_1+0.142X_2+0.274X_3;植物中樱桃、玉兰及早樱的初花期与‘朱砂垒’初花期相关性显著,建立牡丹花期预测数学模型为Y=-532.075+12.693X_1-4.707X_2+0.621X_3,依据以上两个数学模型可以初步对牡丹初花时间进行较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不同种类内源激素和多胺化合物的含量和不同种类内源激素的比值对蓝莓花粉活力的影响情况,从而为蓝莓花粉育性、自交不亲和及花粉直感效应形成的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兔眼蓝莓品种‘芭尔德温’‘灿烂’‘蒂芙蓝’‘顶峰’‘粉蓝’‘杰兔’和‘园蓝’的花粉为试材,采用TTC法测定其花粉活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其花粉中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玉米素(ZT)等种激素和腐胺(Put)、精胺(Spm)、尸胺(Cad)等多胺化合物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内源激素的比值差异进行分析,同时分别对花粉活力与各种内源激素和多胺化合物的含量之间、花粉活力与各种内源激素比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杰兔’的花粉活力显著低于‘灿烂’‘粉蓝’‘园蓝’‘顶峰’‘芭尔德温’和‘蒂芙蓝’这6个品种的花粉活力。‘杰兔’花粉中IAA、GA_3、ZT和Put的含量均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IAA、GA_3、ZT和Put的含量;而‘杰兔’花粉中ABA的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ABA的含量。‘杰兔’花粉中的IAA/GA_3和ZT/GA_3之值均显著低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的IAA/GA_3和ZT/GA_3之值,而‘杰兔’花粉中的ABA/IAA、ABA/GA_3、ABA/ZT及ABA/(IAA+GA_3+ZT)之值均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的ABA/IAA、ABA/GA_3、ABA/ZT及ABA/(IAA+GA_3+ZT)之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兔眼蓝莓的花粉活力与花粉中IAA、GA_3、ZT和Cad的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ABA的含量及ABA/IAA、ABA/GA_3、ABA/ZT和ABA/(IAA+GA_3+ZT)之值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兔眼蓝莓的花粉活力与花粉中IAA、GA_3、ZT、ABA这4种内源激素和Put、Spm、Cad这3种多胺化合物的含量之间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抑制剂对大叶黄杨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其叶片形态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为灌木绿篱的化学修剪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在北京林业大学林场苗圃采用3种生长抑制剂(多效唑(PP_(333))、三碘苯甲酸(TIBA)以及脱落酸(ABA))对密植成绿篱状的1年生大叶黄杨扦插苗进行叶面喷施,对其生长、叶片形态及光合作用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3种抑制剂均有矮化植株、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矮化效果最佳、抑制作用最强的为PP_(333),且高浓度PP_(333)对于高生长的抑制作用持效性较长。叶宽、叶厚以及叶面积在短期PP_(333)处理下高于对照。PP_(333)能提高大叶黄杨净光合速率,主要通过增加叶厚、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及叶绿素含量来实现,并且PP_(333)使蒸腾速率提高的同时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TIBA有显著减小叶长、叶宽的作用,但能使叶厚增加,且随浓度的增加作用效果增强,主要通过减小叶面积,降低叶肉导度、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及叶绿素含量来降低净光合速率。ABA能增加叶面积(10 mg·L~(-1)处理除外)、叶长以及减小叶片厚度,通过抑制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叶绿素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TI-BA及ABA均通过降低蒸腾速率,使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结论]3种抑制剂均有矮化植株、抑制新梢生长的作用,并且影响叶片发育,进而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且800 mg·L~(-1)的多效唑对大叶黄杨具有较好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4年生牡丹‘洛阳红’为试验材料,经历0~42 d低温处理观测其芽萌动成花情况,探讨上海地区牡丹花芽低温休眠解除过程中需冷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处理7d为低温累积期,处理14 d即可启动休眠解除但萌动率(52.8%)和成花率(27.8%)均较低;基本解除休眠需要21 d低温处理,萌动率可达90.3%,但成花率为51.6%;而彻底解除休眠则需要至少低温处理28 d,成花率急剧增加至71.8%.花芽中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类似:休眠完全解除前随着低温累积量的增加急速增加,彻底解除后随着需冷量的增加变化趋缓.花芽内源激素及其比值的动态变化表明,GA3和ABA的含量变化与花芽体眠解除的进程分别呈显著的正、负相关;在基本与彻底解除休眠区间内二者含量急剧变化,GA3/ABA的值可以直接显示花芽休眠的程度.进一步证明GA3是最为重要的促进休眠解除激素,而ABA则是休眠解除的主要拮抗物.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樱花Cerasussp.不同品种在杭州地区的开花物候及适应性,以23个樱花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观测其在杭州地区的花部形态和开花物候,分析各无性系的物候因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径、花瓣长宽、萼筒长等花部性状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以松月樱C. serrulata‘Superba’的花径最大,为55.77mm,安徽野樱C.‘Anhui’的最小;思川樱C.×subhirtella‘Omoigawa’花朵的萼筒最短,红粉佳人樱C.‘Pinklady’的最长,呈长钟形。(2)无性系间的开花物候存在差异,以椿寒樱C.‘Introrsa’开花物候的每个时期均为最早,普贤象樱C. serrulata‘Albo-rosea’的均为最迟;各无性系花期持续4~16 d,无性系间变异系数达36.93%。(3)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5个花部形态指标和4个花期物候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3.47%,将23个无性系分为3类,分别为早花型、中花型和晚花型。(4)开花物候与温度、气压的关系最为密切,呈显著相关;初花期与初花期前30 d的温度、气压累计值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985,0.973。因此,今后可根据多年观测建立初花期预测模型,提早预测最佳观赏期,为樱花花期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PP_(333)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将其施用于红果幼树能抑制红果的营养生长,促进枝条发生,以控制幼树冠形,还可促进花芽分化,提高红果早期产量。最佳施用量和方法是于秋季施入土壤,每株施1克。但要注意在施用PP_(333)后进行疏花疏果和喷赤霉素,以提高座果率。  相似文献   

14.
以完全花比例大、座果率高的‘阿贝基娜’与完全花比例小、座果率低的‘卡琳’2个品种的油橄榄为材料,研究油橄榄在花芽分化过程中IAA、GA_3、ABA、总氮、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IAA含量在油橄榄花芽生理分化期含量较高,之后快速降低,在开花前又呈上升趋势;GA_3含量在生理分化期含量较高,之后快速降低;ABA在油橄榄花芽分化过程中未检测出;C/N在分化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3a生烟富3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拉枝刻芽处理对苹果幼树1a生枝条萌芽率和叶片4种内源激素(IAA、GA_3、ZT、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刻芽处理的枝条萌芽率是未刻芽处理的1.34倍,平拉枝条的萌芽率最高,显著高于下拉枝和直立枝;下拉枝的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和玉米素(ZT)含量均最高,显著高于直立枝,而脱落酸(ABA)含量以直立枝最高,下拉枝最低;GA_3/ABA、ZT/ABA、(GA_3+IAA)/ABA、(GA_3+ZT)/ABA均以下拉枝最大,直立枝最低;直立枝中,GA_3和ABA含量在下部最高,IAA和ZT含量在上部最高;平拉枝中,GA_3、IAA和ABA含量均以上部最高,ZT含量在中部最高;下拉枝中,GA_3含量在中部最高,IAA和ABA含量在上部最高,ZT含量在上部和中部无显著差异,两者显著高于下部。  相似文献   

16.
以25个观赏荷花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深1.8 m栽培后的生长期物候观测。结果表明:深水栽培后,有21个品种能开花,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按照叶柄、花柄高度,叶径、花径大小及花期长短,将21个观赏荷花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极高叶柄类群(H2.6 m)和极高花柄类群(H2.8 m)品种种类相同,分别为荷花‘冬日红’、荷花‘连云港冬荷’、荷花‘金凤展翅’。其中,荷花‘连云港冬荷’的叶径、花径达到极高水平,且为长花期类群种,花期可达118 d;中等高度叶柄类群(H2.2 m)和中等高度花柄类群(H2.4 m)中,荷花‘红建莲’、荷花‘星空牡丹’花期分别为112,123 d,属长花期类群。深水栽培的观赏荷花,按照表型性状及数量性状进行分类,可为湿地造景提供丰富的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7.
植物内源激素含量和植物开花过程的关系密切,植物调控开花的其他途径一般是通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而达成,所以研究油茶开花期间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于了解油茶花期的形成机制及花期激素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为给油茶花期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铁城一号’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了油茶花瓣中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s)、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茉莉酸(JA)5种内源激素含量在花期各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的含量和含量比值对油茶花的形态建成和开花时期有不同的影响,CTK对‘铁城一号’油茶的开花具有促进作用,高水平的IAA、GAs、ABA对花的凋落有促进作用;ABA/CTK、ABA/GAs、ABA/IAA、IAA/GAs、ABA/(IAA+CTK+GAs)之值均低能够促进‘铁城一号’油茶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而ABA/CTK、ABA/GAs、ABA/IAA、IAA/GAs、ABA/(IAA+CTK+GAs)之值均高则有利于花芽的形态分化,GAs/CTK、IAA/CTK、(IAA+GAs)/CTK之值均高对花的凋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JA不论在花芽的生理分化期还是形态分化期都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GA3在春节牡丹催花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3 是赤霉素的一种 ,又称“九二○”。GA3 主要经芽、嫩枝、叶片、根、花、果实等进入到植物体内 ,然后传导到生长活跃的部位起作用。GA3 在牡丹春节催花中的作用主要是解除休眠 ,促进茎伸长 ,叶片扩大 ,提前开花等。具体应用技术如下 :1 解除休眠在牡丹进入温室管理后的 2 0天左右 ,仍不萌动、发芽的品种 ,说明其未能自然解除休眠 ,这时可以用GA3 处理 ,以解除休眠 ,促其萌动、发芽 ,达到春节开花的目的 (切忌在牡丹刚进入温室时对所有植株用GA3 处理 )。GA3 浓度以 80 0×10 -6~ 10 0 0× 10 -6为宜 ,方法是用毛笔直接点涂…  相似文献   

19.
梅花''''美人梅''''组织培养中无菌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美人梅’春季萌动芽为外植体,研究了70%乙醇和0.1%HgCl2不同时间组合处理的灭菌效果,以及BA、KT和GA3对‘美人梅’腋芽启动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0%乙醇处理30 s后再以0.1%HgCl2处理10 min对‘美人梅’腋芽的灭菌效果、启动率最好,WPM 1.0 mg/L BA 0.1 mg/L NAA为最佳腋芽启动培养基,启动率、平均有效增殖系数分别为89%,1.47。在0~1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低质量浓度的GA3不能提高‘美人梅’不定芽长度,对腋芽启动培养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涌金’Cinnamomum camphora‘Yongjin’丛生芽的增殖效率及生长状况,以其尚未萌发的腋芽新梢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不同蔗糖浓度、不同p H值、不同继代方式以及不同继代周期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涌金’丛生芽增殖优化的最优方案为MS+Na H2PO4(50 mg·L~(-1))+6-BA(2 mg·L~(-1))+IBA(0.02 mg·L~(-1)),蔗糖浓度在20~30 g·L~(-1)之间,p H值5.8~6.2,继代方式为(1)-(3)-(1)[(1):MS+Na H_2PO_4(50 mg·L~(-1))+6-BA(3 mg·L~(-1))+IBA(0.02 mg·L~(-1));(3):MS+Na H2PO4(50 mg·L~(-1))+6-BA(1 mg·L~(-1))+IBA(0.02 mg·L~(-1))],继代周期在25~30 d之间。本研究有效改善了‘涌金’继代培养过程中丛生芽长势衰弱、黄叶、褐化等问题,提高了增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