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2个高丛蓝莓品种幼苗的盐响应,以揭示其盐适应机制,为耐盐蓝莓品种选育及合理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北高丛蓝莓‘蓝丰’和南高丛蓝莓‘奥尼尔’2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经0、100、200和300 mmol·L~(-1)NaCl溶液处理40天,研究幼苗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受害情况以及矿质离子(Na~+、K~+、Ca~(2+)、Mg~(2+)和Cl~-)含量变化及其在根、茎、叶中积累、运输与分布特征。【结果】1)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各器官干物质量逐渐降低,其中‘蓝丰’在低盐(100 mmol·L~(-1))处理下,干物质量降低不明显,在高盐(200~300mmol·L~(-1))处理下明显降低,而‘奥尼尔’在盐处理下干物质量明显低于对照;2个蓝莓品种盐害指数明显增大,但相同盐浓度处理下,‘蓝丰’盐害指数低于‘奥尼尔’。2)随着盐胁迫的加重,2个蓝莓品种幼苗各器官Na~+和Cl~-含量均明显增大,叶片盐离子积累量高于根和茎,各器官K~+含量降低,根Ca~(2+)和Mg~(2+)含量以及茎Mg~(2+)含量降低;‘奥尼尔’茎Ca~(2+)含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蓝丰’茎Ca~(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2个蓝莓品种幼苗叶Ca~(2+)和Mg~(2+)含量总体上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盐胁迫下,‘奥尼尔’茎、叶Na~+和Cl~-含量以及根Cl~-含量均高于‘蓝丰’;而‘蓝丰’各器官Mg~(2+)含量均高于‘奥尼尔’。3)盐胁迫下,2个蓝莓品种根、茎、叶中K~+/Na~+、Ca~(2+)/Na~+和Mg~(2+)/Na~+值随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在高盐处理下,‘蓝丰’叶离子比值高于‘奥尼尔’。4)盐胁迫下,2个蓝莓品种从根到茎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高于对照;从茎到叶和从根到叶的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低于对照,其中‘蓝丰’从根到叶片钾和镁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强于‘奥尼尔’。【结论】低浓度盐胁迫对‘蓝丰’生长影响较小,对‘奥尼尔’生长影响较大;高浓度盐胁迫对2个蓝莓品种生长均产生较大影响。盐胁迫下,‘蓝丰’幼苗体内Na~+和Cl~-积累量低于‘奥尼尔’,各器官Mg~(2+)积累量高于‘奥尼尔’,保持体内离子平衡能力以及钾和镁的整体离子选择性运输能力强于‘奥尼尔’,这可能是其耐盐性强于‘奥尼尔’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究西伯利亚白刺盐适应机制。[方法]以1年生西伯利亚白刺水培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0、200、300 mmol·L-1)胁迫24 h后根系Na~+、K~+离子流的动态变化(利用扫描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SIET)及植株各器官中Na~+、K~+含量的静态变化(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OES)。[结果]表明:(1)短期NaCl胁迫显著提高了西伯利亚白刺根、茎、叶中Na~+含量,其中,叶中Na~+含量是根中的3倍以上;西伯利亚白刺根、茎、叶中K~+含量保持稳定或上升;(2)盐胁迫下,西伯利亚白刺根、茎、叶中K~+/Na~+呈下降趋势,其中,在200、300 mmol·L-1NaCl胁迫下,根中K~+/Na~+差异不显著;(3)离子流结果显示,NaCl胁迫显著提高了西伯利亚白刺根系Na~+的外流;对照和200 mmol·L-1NaCl胁迫下,K~+净流量分别为156、159 pmol·cm-2·s-1,差异不显著;300 mmol·L-1NaCl胁迫显著提高了K~+的内流,净流量为-370 pmol·cm-2·s-1。[结论]综合分析认为,西伯利亚白刺通过叶片对Na~+区隔,加强根系对Na~+的外排和K~+内流,进而维持植株根系K~+/Na~+的相对平衡,以此适应盐渍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萍乡、山东平度、江苏盐城3个种源地的海州常山组织培养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进行胁迫处理,分析其对海州常山生长、离子选择吸收和运输的影响,探讨不同种源海州常山的耐盐差异和耐盐机理。结果表明:(1)NaCl胁迫下,海州常山生物量下降,含水量降低,生长受到抑制;(2)随着NaCl浓度上升,Na~+的吸收为先升后降,高浓度NaCl胁迫下,江西萍乡种源Na~+主要集中在叶柄中,而山东平度种源Na~+主要集中在茎部;K~+含量随着NaCl胁迫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在叶片中含量较高;K~+/Na~+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3)随着NaCl浓度增加,根系选择吸收系数SAK,Na、离子运输系数STK,Na先增后降(山东平度茎秆运输除外),总体而言,盐城种源SAK,Na,STK,Na的值大于其他种源,根抑制Na~+、促进K~+向地上部运输的能力也较其他种源强。综合分析表明:高浓度的盐胁迫对不同种源均产生不利影响,造成植物体内盐离子积累,但盐城种源保持体内离子平衡能力和耐盐性高于其他种源。  相似文献   

4.
以黑果枸杞‘黑杞1号’和宁夏枸杞‘宁杞7号’的1年生幼苗为试材,用NaCl和Na_2CO_3溶液进行处理,研究盐胁迫条件下,枸杞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枸杞在NaCl和Na_2CO_3胁迫下,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不同盐不同品种间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存在差异。生长特性方面,盐胁迫主要影响株高和基径;在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方面,盐胁迫主要影响的参数有P_n、G_s、C_i、T_r、Ф_(PSⅡ)、F_o、F_m、F_v/F_m、C_(qP)、C_(qN)、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其中,P_n、G_s、C_i、F_o、C_(qP)、Ф_(PSⅡ)和总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T_r、F_m、F_v/F_m、C_(qN)、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NaCl胁迫后,‘黑杞1号’和‘宁杞7号’幼苗的生长量、光合速率分别在1.3 mol·L~(-1)和1.2 mol·L~(-1)时达到最高值,在1.5 mol·L~(-1)时,达到耐盐极限值;Na_2CO_3胁迫后,‘黑杞1号’和‘宁杞7号’幼苗的生长量、光合速率在0.1 mol·L~(-1)时达到最高值,分别在0.4 mol·L~(-1)和0.5 mol·L~(-1)达到耐盐极限值。所以,‘黑杞1号’耐盐能力强于‘宁杞7号’,且Na_2CO_3对枸杞幼苗影响显著大于NaCl。  相似文献   

5.
以2个耐盐性不同的灌木柳为材料,采用营养液水培,用100 mmol·L-1Na Cl处理幼苗10 d,研究盐胁迫下离子在器官、组织和细胞水平上区域化分布的特性。结果表明:(1)Na Cl胁迫下,灌木柳植株体内K~+含量下降,Na~+和Cl~-含量升高;不同器官间,茎中Na~+和Cl~-含量最高,叶中Na~+和Cl~-含量最低;根向茎运输SK,Na值降低,茎向叶运输SK,Na值提高。(2)与耐盐性较弱的JW2367相比,耐盐性较强的JW2345 SK,Na值变化幅度较大,茎对Na~+的截留作用较强,而叶片中Na~+积累较少,且K~+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说明离子区域化分布的调控能力相对较强,是JW2345耐盐性较强的主要原因之一。(3)对耐盐型JW2345根、茎和叶片横切面进行X射线微区分析表明,盐胁迫下Na~+、K~+和Cl~-在根各组织间均呈均匀分布;在茎中,与对照相比,髓部Na~+、Cl~-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周皮和微管组织;叶片栅栏组织中Na~+、Cl~-相对含量增幅最小,且K~+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表皮和海绵组织。(4)盐胁迫下JW2345茎髓部细胞内离子分布结果显示,液泡对Na~+和Cl~-具有明显的区隔化作用,表明柳树茎髓细胞水平上离子区隔化分布是避免细胞受盐分毒害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杜梨的耐盐能力较强,是梨的优良砧木,在重盐碱地中保留一定量的杜梨砧木枝可以提高嫁接梨的耐盐能力。本研究以杜梨为砧木,梨接穗为鸭梨,对保留不同数量的杜梨砧木枝的梨树进行研究,分析了保留砧木枝对接穗成活和生长的影响,探讨了砧木枝数量对杜梨叶、功能叶和1 a生枝条叶中Na~+、K~+、Ca~(2+)、Mg~(2+)、Cl~-、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保留砧木枝可以显著提高接穗的成活率,并提高梨叶片中K~+含量和K~+/Na~+,有利于叶片的气孔开放,促进光合作用。其中保留2个砧木枝既可以提高梨的耐盐能力又能平衡砧木枝与接穗竞争的矛盾,还可显著缓解1 a生枝条叶的受胁迫程度,且叶片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生长量也呈现最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彩色树种在NaCl胁迫下矿质离子的响应机制,采用0,85,170,340,510 mmol·L~(-1)五种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金叶复叶槭Acer negundo 'Aurea',紫叶合欢Albizia spp.和金叶皂荚Gleditsia triacaanthos 'Sunburst'2年生苗进行胁迫处理,50天后,根据其表型评判各树种盐害等级,并测定其根、茎和叶中Na~+,K~+,Ca~(2+)含量,计算各组织的K~+/Na~+和Ca~(2+)/Na+值。结果表明,在340 mmol·L~(-1) NaCl浓度下,金叶复叶槭绝大部分叶片边缘焦枯,盐害等级为3,紫叶合欢和金叶皂荚部分叶片焦枯,盐害等级为2,而510 mmol·L~(-1)NaCl浓度下,紫叶合欢盐害等级为4级,而金叶皂荚的盐害等级为3级;3个树种根、茎和叶中Na~+含量均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增加,而K~+含量和K~+/Na~+均显著下降(P0.05),并且金叶皂荚降幅少于金叶复叶槭和紫叶合欢;Ca~(2+)含量均随着盐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根和叶的Ca~(2+)/Na~+在金叶皂荚中的降幅小于金叶复叶槭和紫叶合欢。因此,在NaCl胁迫下,金叶皂荚盐害等级低,归因于其具有较强的拒Na~+和保留K~+,Ca~(2+)能力,从而维持体内K~+/Na~+,Ca~(2+)/Na+平衡。  相似文献   

8.
将1年生构树幼苗置于不同NaCl浓度的土壤下,就其叶片水势、光合特性、Na+、K+在不同器官的吸收和分配对盐胁迫响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当土壤NaCl浓度大于3 g·kg-1,构树幼苗叶片的水势显著降低.构树幼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随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非气孔限制.在盐胁迫下构树选择Na+而排斥K+,叶片中积累的Na+大于根系,这与多数非盐生植物所具有的排钠特性不同.盐胁迫下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水势旱显著的正相关,叶片中Na+、K+含量与叶片的水势分别成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王伟  万佳  蔡梦影 《江西林业科技》2021,49(1):12-14,20
为探究盐胁迫对黄山栾树生长特性的影响,以黄山栾树幼苗为材料,采用土培法,设置6个NaCl浓度梯度(0、1.5‰、3.0‰、4.5‰、6.0‰、7.5‰)来模拟不同强度盐胁迫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苗高、根系各指标、生物量、含水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叶绿素质量分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主根的长度与对照相比,均有所降低;在6.0‰的盐胁迫处理条件下,苗高、总根长、根体积、生物量、含水率均达到最大值;在4.5‰的盐胁迫处理条件下,根表面积达到最大值.综上表明,在该模拟条件下,4.5‰的盐分胁迫能促进黄山栾树各项指标的生长,6.0‰的盐分胁迫开始对幼苗的根系造成影响,7.5‰的盐分胁迫造成幼苗各项生长指标的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无性系"鲁柳1号"耐盐响应,阐明旱柳无性系耐盐机制,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旱柳插穗为研究材料进行盆栽扦插试验,通过控制NaCl浓度(0、1‰、3‰、5‰、7‰),研究了盐胁迫对"鲁柳2号"相对生长速率、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光合特性(叶绿素、净光合速率)的影响。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鲁柳2号"相对生长速率逐步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逐步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先升高后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逐渐降低。苗高地径相对增长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呈极显著负相关。盐胁迫对旱柳无性系"鲁柳2号"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土壤含盐量不超过3‰时,可以通过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适应盐胁迫,但超过3‰后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培养和无土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强度的NaCl胁迫对彩叶草的种子萌发、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和无机离子代谢的影响,以探讨彩叶草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0-180mmol/L)的增加,彩叶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降低;胚根长和活力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180mmol/L范围内,彩叶草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至NaCl浓度180mmol/L时较对照分别降低48. 08%、49. 36%和73. 51%;而叶片胞间CO_2浓度则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在NaCl浓度20mmol/L时最低,较对照降低10. 20%; NaCl浓度180mmol/L时达最大值,较对照增加34. 87%。NaCl浓度0-180mmol/L范围内,Fm、Fv/Fo、Fv/Fm、K~+含量、K~+/Na~+和Mg~(2+)/Na~+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Fo与Na~+趋势与之相反; Mg~(2+)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NaCl浓度20mmol/L时,Fv/Fo、Fv/Fm、Fm与对照差异不显著。Fo、Na~+与NaCl胁迫强度呈正相关关系,而Fv/Fo、Fv/Fm、Fm、K~+、K~+/Na~+和Mg~(2+)/Na~+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彩叶草优化栽培品种及园林绿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盐分立地对榆树生长及矿质营养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大,榆树总生物量与各部分生物量均减小,根冠比增大,且与其他立地间有显著性差异。(2)随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大,各部位Na~+含量逐渐增加,且根部Na+含量大于茎部和叶部。在根部和茎部中,K+含量在中盐时最大,在叶中K~+含量不同立地间无显著性差异,K~+/Na~+随盐分含量的增大而减低。土壤盐分含量对根茎叶中Ca~(2+)含量影响不大,在轻盐和重盐立地,Ca~(2+)/Na~+值茎部叶部根部,而在中盐立地叶部茎部根部。随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各部位Mg~(2+)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在轻盐和重盐立地,Mg~(2+)/Na~+值茎部叶部根部,而在中盐立地叶部茎部根部。(3)在轻、中和重盐立地SK+/Na+值均表现为根到茎根到叶茎到叶;除中盐立地SCa~(2+)/Na~+值为:根到叶根到茎茎到叶,低盐和中盐立地均为:根到茎根到叶茎到叶;S_(Mg~(2+)/Na~+)变化规律同S_(Ca~(2+)/Na~+)。  相似文献   

13.
盐胁迫对朴树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朴树的耐盐机理,为朴树在盐碱地的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对朴树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大小基本一致的1年生朴树幼苗,正常生长3个月后分别在0‰(CK)、2‰、2.5‰、3.5‰和5‰盐浓度下进行胁迫处理,7d后测定所需生理指标,以后每10d测定1次。结果显示:0~3.5‰低盐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均缓慢增加;5‰盐浓度胁迫下,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SOD、POD、CAT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表示:朴树可以通过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和保护酶活性的增大来适应一定的盐胁迫环境,但高浓度、长时间的盐分胁迫对朴树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迫害。  相似文献   

14.
优良组培白榆无性系对盐分响应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组培白榆无性系耐盐响应,以期探索白榆无性系耐盐机制,为白榆耐盐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前期优良组培白榆无性系耐盐筛选试验结果为基础,对试验筛选出的3个耐盐型(30号、51号、65225号)白榆无性系与3个非耐盐型(7号、46号、68号)白榆无性系组培盆栽苗进行盐胁迫对比试验,通过控制NaCl浓度(0,0.3,0.5,0.7,0.9%)及水分(土壤水分过充足)的条件下,研究盐胁迫对耐盐型与非耐盐型白榆无性系生长量(树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干物质量)、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钠离子与氯离子含量、光合特性(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表观叶内导度、气孔限制百分率、叶绿素)的影响。【结果】1)盐胁迫条件下,耐盐型与非耐盐型白榆无性系生长量均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SOD,POD)随Na Cl浓度的升高总体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等光合特性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随NaCl处理浓度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减少Na~+与Cl~-向地上部位的运输,使Na~+与Cl~-在根系内大量积累。2)通过对耐盐型、非耐盐型白榆无性系对比研究发现,在高浓度NaCl处理条件下,耐盐型白榆无性系通过在体内大量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并提高SOD酶活性的方式提高自身耐盐能力。【结论】白榆无性系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SOD酶活性决定白榆无性系耐盐能力的强弱,可以作为白榆无性系耐盐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杨树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开展不同杨树无性系耐盐性比较及评价。[方法]以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Nanlin 895’)、1388杨(P.×euramericana‘Nanlin 1388’)、3804杨(P.deltoides‘Nanlin 3804’)、110杨(P.deltoides×P.cathayana cl.‘110’)和328杨(P.×euramericana cl.‘328’)5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方法,以无盐处理为对照,对其在不同盐(NaCl)浓度处理(1‰、2‰、3‰、4‰、5‰)土壤下的成活率、生长量、叶片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光合速率等13项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在土壤盐胁迫下5个杨树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生长均受到了抑制;苗木成活率、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随盐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随着盐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提高。[结论]5个杨树无性系耐盐性存在差异,其顺序为:110杨328杨3804杨895杨1388杨。110杨能耐受3‰左右的土壤含盐量,其它无性系只能耐受2‰左右。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5种绿化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盐碱地区,土壤盐渍化限制了植物生长,植物种类较少,且资源贫乏,给城市绿化增加了难度。为丰富盐碱地绿化植物种类,探讨盐胁迫下植物的耐盐反应,我们选择5种绿化植物进行盐胁迫试验,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紫薇3个新品种的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紫薇3个新品种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在塑料大棚内采用盆栽浇灌NaCl溶液的方法,研究不同NaCl浓度(0、0.10%、0.25%、0.40%、0.55%、0.70%)对幼苗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紫薇3个新品种的相对株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GSH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少;MDA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生理指标的测定、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显示,3个新品种的耐盐程度依次为‘红叶’紫薇‘红火球’紫薇‘红火箭’紫薇,这与盐胁迫后的形态特征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植物盐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从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的耐盐机理等方面入手,对近些年来植物盐胁迫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盐浸种对刺槐种子抗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盐浸种对刺槐种子抗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盐浸种可提高幼苗的鲜重、含水量,降低低盐胁迫下的SOD活性。低盐浸种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刺槐幼苗的抗盐能力,但效果不明显;②0.7%NaCl高盐胁迫下,发芽能力、鲜重均下降。低盐胁迫有利于种子活力指数的提高、叶绿素的合成;③从发芽时间进程上,SOD活性、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均呈‘升高—降低’的趋势。3.0%NaCl浸种可以改善种苗在盐逆境下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盐胁迫是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地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植物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获取养分,植物分泌物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养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为更好地了解并应用微生物,深入探究盐胁迫下植物根系形态特征和根系微生物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植物耐盐性,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文中就盐胁迫下植物根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植物不同种类及不同根系生态位对微生物的影响,以及耐盐菌种的筛选鉴定和开发进行总结分析,综述植物抗盐机制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探讨盐碱环境下共生微生物在盐碱土壤改良及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以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