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饲养管理 成年猪对大肠杆菌抵抗力较强,通常不发病,仔猪患病的病原常来自育肥猪或后备猪。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种猪和育肥猪的隔离,种猪舍和育肥猪舍要有适当的距离或隔离措施,饲养人员不得互串猪舍。舍内和舍外要定期进行消毒,并注意定期更换消毒药。严格产房消毒,  相似文献   

2.
肉猪快速育肥又称直线育肥、一条龙育肥。就是从仔猪去势、断奶后开始育肥直到出栏,在整个育肥期间饲喂高能量、高蛋白全价饲料,加喂适量饲料添加剂,充分满足育肥猪的各种营养需要,并进行科学管理,达到快速育肥提早出栏,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科学育肥方法。一、育肥前的准备1.圈舍消毒:进猪圈之前要彻底清扫圈会,然后用2%~3%火碱溶液进行消毒。2.去势:供育肥的仔猪在生后对日龄左右进行去势。3.预防接种:自产仔猪在30日龄前后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外购仔猪如未接种,要立即进行上述疫苗接种。4.驱虫:…  相似文献   

3.
1给猪“搬家”育肥法美国密苏里州大学试验表明,给育肥猪换圈,可使猪增加食欲,多上膘,生长加快。但换圈不宜过勤,以每月一次为宜。猪圈的大小、形式要基本相同。每个猪群不要任意调换或掺入新猪,否则猪群会感到不安,甚至相互咬头。2喂小苏打增重法美国康奈尔大学家畜学博士斯蒂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讷河市某养猪场发生"猪无名高热"病例,猪多为13~25周龄的育肥猪与产仔前后的母猪,仔猪没有发病.该养猪场饲养生猪285头,育肥猪210头,仔猪57头.发病母猪2头,育肥猪31头,发病率12%,死亡育肥猪10头,病死率30%. 1 临床症状 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发病.共同点是高热不退(41℃),全身发红,呼吸急促.有的病猪有神经症状,大便干燥或腹泻,卧地不起或全身抽搐,眼发红、有眼屎、鼻孔流鼻液,耳发紫变厚.  相似文献   

5.
1 自繁自养由于一些养配种公猪的户不重视环境消毒和淘汰老配种猪,种公猪猪体不洁,往往带病配种,给母猪、仔猪健康生长带来隐患。因此,养殖户最好能自养公猪和母猪繁殖仔猪,自己育肥,既可避免买猪时带进传染病,也可利用杂交一代的杂种优势,提高猪的育肥效果和降低养猪成本。2 严格消毒养猪的场地、圈舍、用具等都要进行彻底消毒,猪舍和用具每年春秋进行1次大消毒,以后每月消毒1次。母猪分娩室在临产前要彻底消毒。消毒时,先将圈舍内的粪尿清扫干净,铲去表层土壤,再用消毒药液如:20%的石灰乳(不可放置过久)、2%火碱溶液、3%…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铁力市某林业局一林场,王某饲养的水禽(鸭、鹅)与猪同一个圈,在圈的东头用木板隔开养水禽.共养鸭40只、鹅45只、断奶后的仔猪64头、育肥猪84头.2009年10月5日,早晨起来见到鸭死亡2只,鹅死亡1只,第2天早晨发现猪死亡4头,断乳后的仔猪2头,育肥猪2头.  相似文献   

7.
1 严格消毒 整个生产区在春、秋季用3%的苛性钠溶液喷洒1次,不留死角,各栋舍内过道每半个月用3%苛性钠溶液消毒1次.各类猪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即每批猪转出后至下批猪转入该舍前,应将前批猪留下的粪便、剩料、垫草、饮水、排泻物等全部清理干净.然后用清水彻底冲地面、猪床、过道、料槽、圈栏、用具、下水道等处,晾干后再用3%苛性钠溶液高压消毒枪进行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8.
目前快速育肥猪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但由于冬季敞圈饲养,猪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抵御寒冷,造成增重缓慢,效益低下,农民开始在冬季不养或少养育肥猪,尤其不养小猪,在一定程度卜造成春季肉猪上市淡季。为了增加冬季养育肥猪数量,我们进行了冬季塑料棚养快速育肥猪试验,通过观察保温效果、增重速度、饲养转换率及经济效益,开辟肥猪终年均衡出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1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方法或者封闭式圈,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2推行高密度养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3适时屠宰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  相似文献   

10.
生长育肥猪是猪场养殖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饲喂和清粪劳动强度较大的阶段.科学合理地设置与建设圈栏,能明显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有利于养猪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介绍了规模养猪场生长育肥猪舍圈栏设置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圈栏设置形式,以及圈栏建设中地面处理和隔栏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快速育肥猪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但由于冬季敞圈饲养,猪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抵御寒冷,造成增重缓慢,效益低下,农民开始在冬季不养或少养育肥猪,尤其不养小猪,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春季肉猪上市淡季。为了增加冬季养育肥猪数量,我们进行了冬季塑料棚养快速育肥猪试验,通过观察保温效果、增重速度、饲养转换率及经济效益,开辟肥猪终年均衡出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仔猪腹泻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做好产房的消毒工作 产房的消毒能有效地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和毒力.使仔猪免受病原微生物侵害,从而减少或避免仔猪腹泻病的发生。产房的消毒,应采用全进全出或小区内全进全出的消毒方法,在仔猪转群空栏后,用高压清洗机将床面、走廊、饲槽、圈栏墙壁等彻底清洗干净.再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仔细消毒,空闲1周后,方可进猪。必要时,进猪前再进行一次火焰消毒。在饲养期间.应选择对猪体无害性的药物对猪体及地面等进行喷雾消毒,每周1~2次.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猪体及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1建立圈合的消毒与防疫制度 为保证猪只的健康,避免发生疾病,在引进猪只前有必要对猪舍、圈栏、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要彻底清扫猪舍走道、猪栏内的粪便、垫草等污物,用水洗刷干净后再进行消毒。猪栏、走道、墙壁可用2%。3%的苛性钠(火碱)水溶液喷洒消毒,停半天或1天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墙壁也可用20%石灰粉刷。应提前消毒饲槽、饲喂用具、车辆等,消毒后洗刷干净备用。日常可定期用对猪只安全的消毒液进行带猪消毒。  相似文献   

14.
在养猪场猪咬尾癖时有发生。1992年8月我镇后大雪养猪场将育肥猪出售,而体重较小的猪并圈饲养,共分4个圈。并圈当天,即见各圈猪有互相斗架现象,有的猪尾巴被咬断,有的耳朵被咬破。时隔5天,并圈基本“友好相处”。但咬尾巴的猪一发而不可收,将同圈猪的尾巴一  相似文献   

15.
育肥猪从幼猪断奶后开始转入育肥猪舍,此时由于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健全,幼崽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转舍时要严格分群,减少幼猪的争斗现象,对于体弱多病的幼猪应给予特殊照顾。做好消毒、卫生清扫、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和疫病防控等工作,确保育肥猪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育肥猪实行高床笼养是猪饲养方式的一次革新。 以下谈谈它的好处和一些具体做法: 一、育肥猪实行高床笼养有以下好处 1.增重快、出栏早。笼养猪的活动空间小,营养损失少,较地面散养提高日增重18.7%,可提前10—15天出栏。缩短饲养周期,有效利用圈舍。  相似文献   

17.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1.1 对外购仔猪育肥要在无疫区选购品质优良的健康仔猪,仔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5~7d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再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和驱虫工作,未去势的要去势. 1.2 生长育肥舍要彻底清扫、消毒和干燥后,方可转入保育猪. 1.3 保育猪转群要合理分群,应尽量原窝或原群转入一栏,避免重组咬逗应激. 1.4 转群后最少用5~7d的时间训练定点采食、饮水、排泄和睡觉,营养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梯度发酵豆粕等量替代普通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240头初始体重(61.25±2.31) kg的"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育肥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5个试验组依次采用5%、7%、9%、11%、13%...  相似文献   

19.
1基本饲养管理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冬季0.8平方米猪舍饲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饲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饲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  相似文献   

20.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保育猪、生长育肥猪普遍存在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生长育肥猪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降低饲料转化率,增加治疗费用,推迟上市时间等。发病率通常在30%-60%,死亡率一般为10%-20%,一旦发生将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