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胸囊肿”亦称龙骨囊肿,是肉仔鸡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对肉仔鸡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由于肉鸡胸部形成囊肿,而造成肉鸡的品质下降和宰后修剖,在经济上遭受巨大损失,是养鸡专业户烦恼的疾病之一。为了探讨本病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措施,促进肉仔鸡的生产,我们对  相似文献   

2.
当前,肉仔鸡普遍采用的饲养方法是任鸡自由采食,昼夜给光.虽然在饲料供给上有阶段的划分,但不限制饲喂,不注意体质的锻炼和培育,从而造成肉仔鸡生长的中后期,易发生各种代谢性疾病,如腹水症、猝死症、腿病等.为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饲养户又不断地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不但使鸡体内有药物残留,而且增加了饲养成本,减少了肉仔鸡生产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将肉仔鸡的生长期分为三阶段,区别饲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如何降低肉仔鸡的药物残留目前农村个体户饲养肉仔鸡的数量迅速增加,饲养者由于对防病治病的用药知识知之不多,有病无病用药不断,更不会选择用药,致使肉鸡胭体内药物残留高,难以组织出口创汇,因而对药物残留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很有必要。有的药物在肉仔鸡整个饲养期...  相似文献   

4.
1肉仔鸡用药的注意事项肉仔鸡用药的注意事项:第一,两种药物作用相加配合,达到增强作用,如TMP 庆大。第二,联合治疗多种疾病的作用:呼吸道病药物 大肠杆菌病药物,林可霉素 壮观霉素、强力霉素 新霉素。第三,降低肾毒性的目的:尽量少使用庆大类药物,低毒球虫药物。第四,尽量使用溶解于饮水的药物,减少拌料,如药物中毒问题、病鸡吃料少问题。第五,30日龄后的肉仔鸡,尽量少使用味道苦的药物。第六,大群鸡用药和病残鸡分开治疗的问题,病弱残鸡分群饲养,可以把疾病控制在少数鸡只,有效提高成活率。如果发病在1%左右采取个别治疗的方法,当10%以…  相似文献   

5.
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占整个肉仔鸡发病率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据新疆某单位的临床统计该地区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占87%以上。由此可见,大肠杆菌病是影响肉仔鸡养殖效益的重要疾病。把大肠杆菌病控制好,肉仔鸡的养殖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大肠杆菌病有如此高的发病率是什么原因?只有弄清了该病的来龙去脉.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即所谓的“治本”。肉仔鸡的大肠杆菌病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肉仔鸡养殖中腹水疾病出现的因素(饲料、饲养环境和遗传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肉仔鸡的饲养环境、控制肉仔鸡饲养日粮、减少肉仔鸡饲养过程中的应激、合理选择肉仔鸡养殖中的药物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养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一直是禽病防治的重点。该病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发病频繁,病型复杂,特别是在养殖生产中的频繁用药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致使常用药物对其不敏感导致了临床治疗效果差,养殖户损失惨重。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地区的肉仔鸡和商品蛋鸡大肠杆菌病发病增多,特别是饲养小区内饲养的肉仔鸡、商品蛋鸡发病率、死亡率较  相似文献   

8.
当前,肉仔鸡普遍采用的饲养方法是任鸡自由采食,昼夜给光,但不限制饲喂,不注意体质的锻炼和培育,从而造成肉仔鸡生长到中后期,易发生各种代谢性疾病,如腹水症、猝死症、腿病等.为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饲养户又盲目地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不但使鸡体内有药物残留,而且增加了饲养成本,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肉仔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肉仔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水样下痢,闭目,精神萎靡,机体消瘦,死亡率呈递增趋势。本文对肉仔鸡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经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1流行病学调查2011年11月,在河南省安阳地区肉仔鸡流行一种传染病,以排白色和黄绿色稀便、消瘦、死亡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病程持续时间短,发病率高。经了解鸡群地面饲养,饲养密度较大,鸡舍内通风  相似文献   

10.
由于肉仔鸡饲养密度大、环境卫生条件差,因此普遍存在着疫病多、死淘率高的现象,给养鸡户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如何有效的防治疾病,最大限度的减少禽病所带来的损失,已成为广大养鸡户最为关心的问题。根据我们对全省各地的实际调查及工作经验,现对我省肉仔鸡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几种疫病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养鸡户参考。1大肠杆菌病本病是目前肉仔鸡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发病最为普遍。由于养鸡户大量使用各种抗菌药物进行防治,所以现在菌株均存在极强的耐药性,往往多种常用药物均无效。由于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  相似文献   

11.
抗菌素作为治疗细菌急性传染病的主要药物,在养鸡生产中广泛应用。如发生禽霍乱、大肠杆菌病、支原体以及传染性鼻炎、病毒病并发细菌病方面的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抗菌素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如肇东市肉仔鸡饲养户王某,饲养1500只AA肉仔鸡,在未养之前听说肉仔鸡疾病多,死亡率高,养不好要亏本,用药物预防可使鸡不得病。于是进雏后,每间隔3~4天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原粉拌料或饮水,来预防鸡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以及其他细菌病,饲养到30日龄时,鸡出现拉稀现象。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提高,腿部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仅影响肉仔鸡的生长速度,也使肉品质下降,影响上市率和经济效益。(一)病因1.营养性腿病。肉仔鸡生长迅速,物质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要求全面。当饲料中钙、磷缺乏或比例不当易造成软骨症;锰、锌、胆碱、尼克酸、叶酸、生物素、维生素B6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缺乏则引起脱腱症,维生素B2的缺乏则引起蜷趾症。2.传染性腿病。当肉仔鸡患有化脓性关节炎、鸡脑脊髓炎、病毒性关节炎及肉鸡传染性生长障碍综合症时均会造成腿部疾病。3.代谢障碍性腿病。肉仔鸡全程饲养采用“高蛋白、高能量”…  相似文献   

13.
肉仔鸡常见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每批肉仔鸡的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疾病,如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病、鸡大肠杆菌病等,这些疾病一直在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广大养鸡户.由于鸡群发生疾病严重影响鸡只的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导致饲料报酬低,甚至亏本,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就肉仔鸡常见的几种疾病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在肉鸡生产过程中,随着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提高和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问题的出现,使肉用仔鸡腿部疾病、胸部疾病和腹水的发病率增加。这些疾病的发生严重地影响到肉用仔鸡的健康和商品率,使饲养肉用仔鸡的经济效益降低。如何预防和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已为广大养殖场所重视。  相似文献   

15.
当前,肉仔鸡普遍采用的饲养方法是任鸡自由采食,昼夜给光,虽然在饲料供给上有阶段的划分,但不限制饲喂,不注意体质的锻炼的培育,从而造成肉仔鸡生长到中后期,易发生各种代谢性疾病,如腹水症、猝死症、腿病。为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饲养户又不断地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不但使鸡体内有药物残留,而且增加了饲养成本,造成肉仔鸡生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将肉仔鸡的生长期分三阶段区别饲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三阶段的划分根据肉仔鸡的生理特点,刚出壳的雏鸡绒毛短而稀,且体温比成年鸡略低3℃左右。4日龄后,体温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6.
光照制度在养鸡业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光照对于鸡的繁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肉仔鸡饲养中,尽管光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已不考虑。但由于光照间接影响肉仔鸡的体增重、饲料效率和腿病的发生率等等,肉仔鸡饲养者已越来越重视对它的研究,制定了各种适于生产实际的光照制度。下面,笔者针对几种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尽管山东省的养殖业不断发展,但在饲养过程中,由于疫病防治滞后,养殖不断受到疾病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其所带来的效益。一些疾病对肉仔鸡的损害尤其严重。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综合有关资料,重点介绍饲喂肉仔鸡过程中几种常见病的防制措施。1传染性法氏囊病本病的突出表  相似文献   

18.
我省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现状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最为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随着我国养鸡业迅速发展,该病的发病日益增多。通过对全省不同地区肉仔鸡养殖户进行调查,发现该病在肉仔鸡中发病极为严重,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由于细菌耐药性极强,发病后多种抗菌药物都难以奏效,已成为养鸡户最感头痛的问题。现将该病在我省肉仔鸡中发病状况及防制措施作一概述。1发病状况1.1发病率高,危害大,已成为肉鸡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由于肉仔鸡饲养密度大,生产周期短,鸡舍消毒不严,加之大肠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在粪便、垫草、…  相似文献   

19.
当前,肉仔鸡普遍采用的饲养方法是任鸡自由采食,昼夜给光,但不限制饲喂,不注意体质的锻炼和培育,从而造成肉仔鸡生和到中后期,易发生各种代谢性病疾病,如腹水症、猝死病、腿病等,为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饲养户又增加了饲养成本,造成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将肉仔鸡的生长期分三段区别饲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是在肉仔鸡饲养过程中非常普遍的致病细菌之一,可引起肉仔鸡septicemia、granuloma等许多不良症状,严重危害仔鸡的正常生长。而引起肉仔鸡皮下水肿、肌肉出血的皮下水肿型大肠杆菌病在临诊中比较少见,文章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提出了治疗肉仔鸡皮下水肿型大肠杆菌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