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豫西黄土区的农桐间作是保持生态平衡,发展大农业的一种合理的种植方式.实践证明,它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提高农业产量、增加木材收益、能达到林茂粮丰的目的,是改变农村自然面貌,治穷致富的重要途径.农桐间作,从1981年开始存豫西黄土区推广,目前已发展到150万亩,植桐50万株.发展较早的灵宝县已基本实现了农桐间作林  相似文献   

2.
延吉县东盛公社长南大队,位于东盛平原的南山沟,全大队处于半山匠陵地带,适宜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全大队有四个生产队(分三个自然屯),现有150户,750口人。总面积2万6千400亩。其中适宜造林的荒山丘陵地18,000亩、宜草地2,250亩,宜耕面积5,000亩左右。  相似文献   

3.
<正> 长泰县位于龙溪地区的北部,属闽粤沿海丘陵平原亚热带林区,也是闽东南杉木边缘产区。该县土地总面积为136万余亩,其中农用地20万余亩。1979年调查资料统计:现有林59.7万亩,其中人工林35.7万亩,包括用材林31.7万亩,(杉术15.5万亩),经济林4万亩和天然次生林24万亩。全县杉木人工林15.5万亩中,按造林整地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58年以前,用小块状整地造林,面积0.5万亩,二是1963年~1965年用大块整地造林,面积达5万亩;三是1972~1975年多采用高标准的撩壕整地造林。由于县委重视,发动和组织群众大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西部大开发和符合国家<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克拉玛依市启动了林纸一体化项目,提出了“双百工程”(营造100万亩工业原料林和建设年产100万吨商品纸桨),如何在短期内栽植6.67×104hm2(100万亩)纸桨林业原料及提高造林成活率 ,在特殊地区、不同时期的造林技术研究显得非常必要.2000年秋季,新疆准噶尔生态公司营造了66.67hm2(1 000亩)杨树试验示范林,通过不同栽培方式,截干和灌溉等抚育管理试验,新疆杨和俄罗斯杨的造林成活量高达90;以上,总体平均成活率分别为75.2;和84;,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对今后大面积秋季造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1982年6月和8月由省农技总站组织开展了夏、秋两次全省范围的调查,初步查清了我省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同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参加棉花枯、黄萎病调查的达98413人.对我省北部、东部平原、南阳盆地和西部丘陵棉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调查98个植棉县,1303个公社,23531个大队.调查棉田923.5万亩,占全省棉田总面积1,100万亩的84%.全省发现有棉花枯、黄萎病的95个县,占植棉县数的96%;有病公社934个,占植棉公社的67%,有病大队9,016个,占植棉大队数的32%.全省共发生  相似文献   

6.
农田林网化是贯彻落实华主席“要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具体体现。是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原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凡实现农田林网化的县、社、队都呈现出一片林茂粮丰的景象。例如:修武县郇封公社小文案大队于1967年在全大队的4000多亩耕地上实行了农田林网化。粮棉产量逐年上升,至1974年粮食亩产跨过了长江,变成了一个农,林、  相似文献   

7.
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洪湖县,境内有长江大堤135公里,占地23.94万亩。从1962年开始,全县在江堤内外营造高质量的防护林,现已有林1.7万亩,树118万株;  相似文献   

8.
<正> 泡桐是我省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近几年来,有较大幅度的发展,据统计,我省现有泡桐2.1亿株,农桐间作面积1500多万亩,每年育苗30-40万亩,新栽幼树5000万株以上,无论在造林速度,栽植数量,农桐间作规模和桐木蓄积量等方面,均居全国首位.这是我省林业生产上的一个优势,应很好发挥这个优势.我们要不断提高泡桐的生产水  相似文献   

9.
我们祝总大队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大力营造绿肥林。全大队种植紫穗槐三百亩,平均五亩农田有一亩绿肥林。建立了绿肥基地,扩大了肥源,改良了土壤,促进了粮食连年增产。  相似文献   

10.
红旗河地处长江北岸的江都县通扬运河河南沙土地区,南至长江边,北至通扬河,全长33华里,横贯四个公社、十六个大队、八十二个生产队,是保证我县杂谷地区10万亩农田早、涝保收的丰收河.1971年冬和1972年春,沿河社队广大干群遵照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实行大地园林化”的指示,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红旗河青坎营造了水杉林330亩,大堤栽植刺槐林775亩,河坡营造紫穗槐、杞柳等水土保持林331亩.  相似文献   

11.
官山是我所和桃源基地县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的基点大队。土地总面积为5363.6亩,其中耕地2326.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3.4%;丘陵地2505.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6.7%;其他如水面、居民点和道路等用地约531.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9%。耕地中,水田有1990.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海北州同宝牧场位于海晏县金银滩草原,土地总面积467平方公里,有可利用草地60万亩。牧场有两个牧业大队,一个农业大队,总人口1104 人,554个劳力,经营农耕地0.5万亩, 各类牲畜5万余头(只)。以畜牧业为主导的牧场经济几年来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现阶段,牧场畜牧业正经历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高效畜牧业转变过程。一、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1、畜牧业发展现状。“十五”期间,  相似文献   

13.
步凤公社是沿海粮棉夹种地区。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发扬大寨精神,坚持科学种田,1971年粮棉超过了《纲要》指标,1972年战胜了低温、阴雨,病虫等自然灾害,粮棉生产又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全社40300亩粮田,平均单产920斤;5万亩棉花,平均单产102斤,并有18个大队212个生产队超过了《纲要》指标,和出现了一批亩产150斤以上的大队和生产队。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年三月,经省委批准,在蒲圻县开展全省第一个县的农工商联合企业试点。到年底,参加各种联合的基本核算单位1,363个。农工商联合企业普遍受到农民的欢迎,愈来愈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一、试办农工商的优越条件蒲圻县地处鄂南,位于幕阜低山丘陵与江汉平原的接壤地带。全县总面积一千八百六十八平方公里(二百八十万亩),其中:耕地53万亩(水田39万亩)占18.9%;山地115万亩(有林面积77万亩)占41%;水面50万亩(已养殖5万亩),占17.8%;其它62万亩(宅基、道路),占22.1%。总人口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桐间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我省农桐间作发展很快。据统计,农桐间作面积已达一千三百多万亩,在造林速度、栽植数量和蓄积量方面,均居全国第一位。发挥这个优势,对短期内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桐材,支援四化建设和外贸出口,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省农桐间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实现我省农桐间作化,于一九七八到一九八一年期间,分别到周口地区的商水、太康、淮阳、扶沟、西华县;商丘地区的民权、睢县、商丘等县;开封地区的兰考、新郑县;许昌地区的临颍、长  相似文献   

16.
宁镇扬丘陵山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北以淮河为界,南至宜溧山地,东与太湖、里下河平原相邻。全区土地总面积2008方亩,其中石质低山占26%,平原圩田占23%,海拔20~80米的丘岗占50%以上,构成了占主要比重的土地类型。全区农耕地775万亩,农业人口522万,人均占有农耕地1.4亩,占有各类土地近4亩,在全省属于人少地多地区。  相似文献   

17.
盐源县土地资源丰富,其中农耕地82.1万亩,占总面积的6.54%.但近年来,随着复种指数的增加,作物产量的提高,从土壤中带走了大量养分,地力消耗较大,土壤养分入不敷出,土壤耕层越来越薄.  相似文献   

18.
1999年以来,清水县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举全县之力大搞退耕还林.至目前,退耕还林扩大到全县所有乡镇,累计完成"一退两还"造林17.0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8 45万亩,配套荒山造林8.6万亩;新发展以刺槐、油松、侧柏落叶松为主的生态公益林12.22万亩,以核桃、仁用杏、山杏、扁桃、花椒等为主的干果类生态经济林4.45万亩,以梨、葡萄等为主的鲜果类生态经济林0.38万亩;涉及退耕户19012户,占全县总户数的31.7%;初步形成了东、南、西、北、中5条辐射全县,纵横交错的林网带,16个重点流域也得到初步治理.2002年,我县被列为全省首批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被国家财政部列为全国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示范项目县之一,2003年全县将完成退耕还林10万亩.  相似文献   

19.
<正>油菜在邢台市是除花生、大豆外主要种植的油料作物,主要集中在邢台县、沙河市、临城县、内丘县等西部山区丘陵县,年种植面积多达10余万亩。特别是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邢台市在境内主要国道、省道两侧实施了"林油间作"工程,推广面积达20多万亩,涉及21个县(市、区),60多个乡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林油间作"技术推广部门,通过实践总结了冬油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12,(13):53
江苏省如皋市雪岸镇读者徐某来电:本村今年完成绿化造林200亩,积极打造省级绿化示范村。请问:政府对村庄绿化有何扶持政策?答:江苏省今年安排绿色江苏建设资金3.34亿元,重点支持生态林营造、村庄绿化、中幼林抚育工程,全省完成造林80万亩,建设绿化示范村1000个,完成中幼林抚育150万亩,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