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指出了降香黄檀是一种珍贵树种,其木材是制作家具、雕刻工艺品的上等材料,同时具有止痛止血、降血压的药材功效。因此降香黄檀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探讨降香黄檀的引种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从降香黄檀的生物学特性、引种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降香黄檀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降香黄檀是我国珍贵的红木品种和药材,具有非常高的种植价值和培育前景,其材质坚实,纹理美观,香气持久,是珍贵的家具雕刻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能够降压、活血、止痛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分析了降香黄檀的发展前景与降香黄檀的种植技术,提出了加强降香黄檀种植发展的建议,为降香黄檀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降香黄檀及市场上5种假冒降香黄檀木材进行了取样及实验室解剖,查阅了相关书籍资料,对降香黄檀及假冒木材的树木性状、木材构造特征、材性和用途进行了描述,从木材宏观和微观构造的角度浅析了降香黄檀与假冒木材之间的天壤之别,其结果表明:降香黄檀木材具有独特的辛辣香气,而5种假冒树种均无特殊气味;肉眼下,5种假冒木材与降香黄檀相似,其纹理和色泽均多变,鬼脸或不规则花纹均可见;肉眼下,降香黄檀弦切面具明显波痕,而5种假冒木材均无波痕;微观下,降香黄檀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均叠生,而5种假冒木材均不叠生。以期望为大众提供识别依据。  相似文献   

4.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是中国特有珍贵用材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文章对目前国内降香黄檀木材识别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包括传统木材识别方法、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识别方法、红外光谱识别方法和DNA识别方法,针对降香黄檀木材、家具鉴定,笔者仍推荐采用传统识别方法,降香黄檀木材独有的降香气味是...  相似文献   

5.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培养法,分析比较5种降香黄檀混交林(降香黄檀+檀香、降香黄檀+母生、降香黄檀+火焰木、降香黄檀+沉香、降香黄檀+奥式黄檀)及纯林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土壤类型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微生物总数以降香黄檀+檀香混交林最多,达112.36×104cfu·g~(-1),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均显著高于纯林;各类型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即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随土层加深,微生物数量逐渐下降。各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土壤细菌数量以降香黄檀+檀香混交林最多,为104.27×104cfu·g~(-1);土壤放线菌数量、土壤真菌数量均以降香黄檀+母生混交林最多,分别为68.68×103cfu·g~(-1)、22.03×103cfu·g~(-1)。  相似文献   

6.
降香黄檀(Dalberqia odorifera)是我国珍贵红木树种。本文从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密度、造林季节、种植技术、抚育管理、套种模式、修枝间伐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概述降香黄檀人工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对降香黄檀推广和规模化培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降香黄檀引种栽培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作者结合自己和其他学者对降香黄檀的研究情况,总结了降香黄檀生物生态学特性、主要价值、人工繁殖和丰产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降香黄檀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林业科学》2021,57(2)
【目的】比较降香黄檀和东京黄檀的树木形态、木材解剖特征和抽提物化学成分,探究二者的可区别性。【方法】采用观察法观测降香黄檀和东京黄檀的树木形态特征;采用木材解剖学方法观测木材三切面,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观察降香黄檀和东京黄檀木材组织构造;采用气质联用分析(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ESI-MS/MS)方法测定不同产地降香黄檀和东京黄檀抽提物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树木形态上,降香黄檀的花、果、叶等形态与东京黄檀相似;在木材构造上,相较于东京黄檀,降香黄檀纹理略丰富,管孔类型更趋近于半环孔材,心材具有略少的异型Ⅲ木射线组织,但这些差异难以量化,并不能很好地区分二者,同时,其他构造特征不存在可区别性;在化学成分上,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相同纬度的木材聚为一类,与树种无关,通过PCA分析发现,二者的分组存在明显交集,不存在可区别性。【结论】降香黄檀和东京黄檀在树木的花、果、叶等形态特征、木材解剖构造及抽提物化学成分等方面差异不显著,不存在可区别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海南岛降香黄檀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以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此资源,对海南岛降香黄檀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针对降香黄檀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业科技》2021,46(1)
通过檀香紫檀+檀香+降香黄檀、沉香+檀香+降香黄檀和檀香+降香黄檀(对比试验种植)三种混交种植模式下的生长量对比值来探讨檀香理想的混交种植模式,结果表明,檀香紫檀+檀香+降香黄檀混交种植模式较檀香+降香黄檀(对比试验种植)种植模式的材积增益可达到168%,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推广的檀香混交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茶园套种降香黄檀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降香黄檀和茶树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华安光照人林场的生态环境条件,采取林+茶栽培模式,开展了茶园不同密度套种降香黄檀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降香黄檀造林平均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6%以上;2.5年生时,平均树高4.38m,平均地径5.16 cm,但不同坡向生长量差异极显著;降香黄檀抗冻能力强,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套种密度为450~600株.hm-2比较适宜,不仅改善了茶园的生态环境,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而且使茶园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提高林地的生产潜力,对檀香与花梨木两种珍贵树种的混交栽培模式进行了探讨。笔者通过对檀香与花梨木为主的混交林试验,探索研究品种的生长特性、适合的环境气候及示范林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并对试验品种的混交方式及混交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檀香、花梨木混交比1∶3,株行距3×3m混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苗木为研究对象,用氮素指数施肥法对降香黄檀苗木进行 梯度施肥处理,探讨N 素指数施肥对苗木及土壤氮、磷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指 数施肥显著影响了植株体内各器官及土壤N、P 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植株体内各器官及土壤N、P 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指数施肥同时影响了植株和土壤的N/P,施肥处理下的植株和土壤N/P 显著 低于未施肥处理。相关分析表明,植株与土壤的元素含量和化学计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叶片 N/P 比值对生长状况进行判断可知,试验中段植株生长受 N、P 元素共同限制,试验结束时则主要受 P 元素限 制。研究表明,N 素指数施肥能够有效提高降香黄檀体内各器官元素含量,在苗木抚育时应注意加强施 肥以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巨尾桉根系分泌物中酚酸对降香黄檀生长的影响,以2年生降香黄檀幼苗为试验材料,参照二代巨尾桉-降香黄檀人工林土壤中6种酚酸含量(X),设置3个酚酸浓度(0.5X、1.0X和2.0X,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处理,分析其对降香黄檀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细胞膜透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酚酸处理对降香黄檀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和光合色素含量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在2.0X浓度处理下,降香黄檀幼苗叶片最大荧光产量(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化感效应指数均小于0;在0.5X和1.0X浓度处理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受到抑制,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而在2.0X浓度处理时,3种酶的化感效应指数均小于0;随着酚酸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通过综合敏感指数可知,6种酚酸对降香黄檀幼苗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但不同酚酸的作用方式及强度存在差异,苯甲酸的化感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肇庆市降香黄檀早期造林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降香黄檀是我国南方大力推广的乡土珍贵树种之一。2009年12月在广东省肇庆市国有林业总场属下的怀集县大坑山林场、封开县大水口林场和肇庆市北岭山林场进行了降香黄檀造林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在肇庆市的生长表现良好,能适应当地的立地和气候条件,生长较快。不同的林场因立地差异在生长上有一定的差异,以大水口林场的降香黄檀林生长最快,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0.97 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15 m,冠幅年平均生长量为0.80 m;北岭山林场和大坑山林场的生长量小,但两地生长相差不大。调查结果还显示,抚育的同时适当修枝有利于幼林生长。  相似文献   

16.
对花梨木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研究播种时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不同的播种时间对花梨木发芽、成活及苗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温水浸种和冬季播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冬播种子的平均发芽率达32%;花梨木冬播苗1年生平均苗高120 cm,平均地径0.5 cm,分别是春播苗的1.33倍和1.43倍。因此,花梨木进行播种育苗采用温水浸种和冬季播种,苗木的生长要好于春播苗。为今后花梨木的播种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6年生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柚木(Tectona grandis)混交林、格木纯林以及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相比,多树种混交林总蓄积量能提混高13.66-49.14 m^3/hm^2,不同树种以及同一树种在不同配置模式之间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及其年均生长量等指标差异显著。多树种混交模式中格木、降香黄檀的平均树高分别比相应纯林提高2.33%-30.23%和10.71%-19.64%,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15.15%-27.27%和12.50%-20.83%。与格木+柚木混交林相比,多树种混交林格木、柚木平均树高分别提高了8.70%-21.74%和8.70%,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24.59%-37.70%和33.33%-36.46%。综合分析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格木、降香黄檀、柚木等的高径生长,促进干形发育,且在促进林木胸径生长上有显著作用,该模式对于珍贵树种长周期大径材的培育切实有效,但不同树种配置及其比例的改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降香黄檀在肇庆市属国有林场适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甘菊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也是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文章根据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对菊科植物有高活性的药剂成分进行复配研制药剂,经室内和林间的药效试验,筛选出能高效防治薇甘菊且对环境安全的新药剂——24%二氯吡啶酸·2,4-滴水剂,商品名为"紫薇清"。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介绍了花梨的生物学特性、采种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等,为花梨人工造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