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斯美地对辣椒苗床进行熏蒸试验,结果表明,32.7%斯美地水剂对辣椒猝倒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on) Fitzpatrick]有预防作用,对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结合苗高、叶长、根系和苗干重测定结果,推荐使用量为40~50mL/m2.  相似文献   

2.
田间试验示范和室内外测定证明:32.7%斯美地 50 ml/m2 能够有效防除烟草苗床常见杂草,其除草效果达 86.1%,(与溴甲烷效果相当),比手工除草节约用工率 84.3%.斯美地 50,75,100ml/m2 的除草效果差异不显著,其用药量以 50~75 ml/m2 为宜.斯美地能够有效防治地老虎(防效达 88.6%),并且与溴甲烷一样能杀死土表至 20 cm 土层深的根结线虫.斯美地对烟种出苗安全,对施药人员安全,施药后只需在土壤平铺地膜覆盖即可,使用方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3.
不同土壤熏蒸剂防除烟草苗床杂草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土壤熏蒸剂防除烟草苗床杂草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2.7%斯美地水剂等4种土壤熏蒸剂对苗床杂草均具有极强的防除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药剂溴甲烷。综合防除效果及安全性,以32.7%斯美地水剂50 g/m2最为理想,可在安徽省烟区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朱世鹏  孙俊铭  韦刚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125-126,134
36%草除灵.精喹悬浮剂在移栽油菜田使用,可有效地防除看麦娘、罔草、繁缕、雀舌草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用药量900mL/hm2,施药后120d对总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仍分别达85.44%、85.18%,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0%草除灵悬浮剂900mL/hm2、5%精喹禾灵乳油900mL/hm2和人工除草的防效,增产效果明显。36%草除灵.精喹悬浮剂在移栽油菜6~8叶期、杂草2~4叶期施药,其安全、经济有效用量为900mL/hm2。  相似文献   

5.
张永春  尚军  周启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69-5071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低价位的土壤熏蒸剂。[方法]以烟草品种K32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斯美地水剂等4种药剂防除烟草苗床期杂草的效果。[结果]35%线克水剂、32.7%田土净水剂3、2.7%斯美地水剂、溴甲烷4种药剂对烟草苗床期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能有效地防除禾本科、蓼科、苋科、鸭跖草科、菊科等烟草苗期主要杂草;对苗床期次要杂草石竹科、茜草科、豆科等的防效高达100%。其中,35%线克水剂和32.7%斯美地水剂的防效最好。但参试药剂处理对次要杂草莎草科的香附子和禾本科的狗牙根的防除效果相对较差。[结论]各药剂处理对烟草苗床期的主要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烟苗的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水稻苗床期的杂草,2018年选择水稻种植适宜区云南玉溪红塔区,开展稻杰防除水稻新品种玉粳13号苗期杂草试验。结果表明:稻杰对水稻苗床常见杂草具有显著的防除效果:稻杰20 mL/亩除草效果10 d达56.95%,20 d达45.07%,30 d达34.10%;40 mL/亩除草效果10 d达92.98%,20 d达80.74%,30 d达49.71%;60 mL/m~2除草效果10 d达95.32%,20 d达83.54%,30 d达63.81%;80 mL/m~2除草效果10 d达97.92%,20 d达93.04%,30 d达84.57%。该药剂20~60 mL/亩对水稻苗期生长安全,对施药人员安全,可替代苗床手工除草。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高效的麦田除草剂,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业技术中心根据生产需要,在所属试验农场的科北10号试验田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8%炔草酯对小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较好,使它隆、麦喜、惠除3号等对小麦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较好。推荐药剂配伍为禾本科杂草田块可使用8%炔草酯,阔叶杂草田块可使用使它隆、麦喜、惠除3号,禾本科杂草和阔叶草共生田块建议药剂配伍为8%炔草酯1 200 g/hm2+使它隆900 m L/hm2,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如果麦田未进行苗前封闭,建议药剂配伍为8%炔草酯1 200 g/hm2+使它隆900 m L/hm2+50%异丙隆1 500 g/hm2。  相似文献   

8.
进行62%噁草酮.丁草胺微乳剂防除移栽水稻田杂草药效研究,结果表明:62%噁草酮.丁草胺微乳剂在移栽后5 d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用药量1 200~1 500 mL/hm2,施药后45 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达86.80%~87.21%和90.62%~90.87%,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0%丁草胺乳油1 500 mL/hm2、25%噁草酮乳油1 500 mL/hm2及人工除草处理。  相似文献   

9.
62%噁草酮·丁草胺微乳剂防除移栽水稻田杂草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62%噁草酮.丁草胺微乳剂防除移栽水稻田杂草药效研究,结果表明:62%噁草酮.丁草胺微乳剂在移栽后5 d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用药量1 200~1 500 mL/hm2,施药后45 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达86.80%~87.21%和90.62%~90.87%,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0%丁草胺乳油1 500 mL/hm2、25%噁草酮乳油1 500 mL/hm2及人工除草处理。  相似文献   

10.
3种除草剂对糜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陇糜14号为指示品种,在糜子播后苗前选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0%乙-莠-氰草津悬浮剂,分3个剂量水平进行喷施,施药45 d后调查统计杂草防除效果;在糜子苗后杂草2~4叶期选用25%辛酰溴苯腈乳油分2个剂量水平进行茎叶喷雾,用药30 d后调查统计杂草防除效果。结果表明,播后苗前喷施70%乙-莠-氰草津悬浮剂4 200 mL/hm~2处理对糜子出苗没有影响,对杂草株防效达76.39%,对杂草鲜重防效达90.04%,糜子产量提高35.08%。25%辛酰溴苯腈乳油3 000 mL/hm~2苗期茎叶处理对杂草株防效达54.84%,鲜重防效达73.4%,但比对照减产19.9%。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化感作用角度筛选适宜与灯盏花进行间套轮作的农作物,为解决灯盏花连作障碍,建立合理的灯盏花间套轮作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提法制备灯盏花根、茎、叶浸提液,每种浸提液设3个浓度梯度(0.05、0.10和0.15 g/mL),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灯盏花不同部位浸提液对辣椒(Capsicum annuum)、玉米(Zea mays)、水稻(Oryza sativa)和青菜(Brassica chinensis)的化感效应。【结果】灯盏花根、茎、叶浸提液对辣椒、玉米、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综合化感效应强度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灯盏花叶浸提液对辣椒种子发芽指数呈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0.15 g/mL根浸提液处理下,辣椒、玉米、水稻和青菜的幼苗根长分别较对照显著下降75.78%、77.79%、82.24%和69.75%(P<0.05,下同)。低浓度根浸提液可显著增加青菜幼苗苗长,0.05 g/mL处理的青菜苗长较对照显著增长60.34%。4种作物对灯盏花化感作用的敏感性程度为辣椒>水稻>玉米>青菜。灯盏花各部位水浸液对4种作物的化感作用强弱整体表现为地上部>地下部。【结论】青菜和玉米较适宜进入灯盏花轮作体系中,以缓解灯盏花连作障碍,该结论与实际种植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2.
史云东  袁天军  贾琳  金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85-2086,2088
[目的]研究了不同产地短葶飞蓬中总黄酮含量异同。[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云南省9个不同地点的野生短葶飞蓬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短葶飞蓬中总黄酮单株最高含量达18.539%,最低含量为3.653%;腾冲芒棒乡1平均含量最高,禄劝县雪山乡最低。同一产地点不同植株间含量差异明显,最大变异系数为25.6%,最小变异系数为9.7%。不同产地短葶飞蓬间总黄酮含量方差结果显示,F=19.467,P=0.000 1〈0.01,LSD最小显著差数多重比较表明,不同地点短葶飞蓬中总黄酮含量差异性显著。[结论]短葶飞蓬中总黄酮含量的高低是内在遗传和外在生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短葶飞蓬良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史云东  沈涛  贾琳  金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64-2665,2746
[目的]比较云南不同产地短葶飞蓬中野黄芩苷的含量,为短葶飞蓬的良种选育及GAP栽培提供依据。[方法]用HPLC法测定短葶飞蓬中野黄岑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岛津Shim-pack VP-ODS液相色谱柱(15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40∶60,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5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8个产地的短葶飞蓬中野黄芩苷的含量差异较大,昭通巧家药山短葶飞蓬野黄芩苷含量最高(2.628%),昆明双龙镇短葶飞蓬野黄芩苷含量最低(1.597%)。[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好,适于短亭飞蓬中野黄岑苷含量的测定,为云南短葶飞蓬的良种选育及GAP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66%丁?吡?西草净OD在水稻田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佳的使用剂量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6%丁?吡?西草净OD 施药后45 d时的600、900、1200、1800mL/hm2用药处理对杂草综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76.95%~92.49%和81.95%~95.95%,防除效果较好,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率可达43.09%~56.29%,且对水稻生长安全。从高效、经济、安全、环保等角度考虑,建议66%丁?吡?西草净OD推荐用量为900~1200 mL/hm2,于水稻移栽前3~5d施药,田间保持3~5cm水层5~7 d。  相似文献   

15.
2003~2004年对Cornstar 35WG加助剂Biopower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进行了田间研究,结果表明,Cornstar 35WG主要以杂草叶片吸收并在体内进行传导,根系也能吸收传导,对优势杂草马唐等一年生杂草防效优异,105~135 g/hm2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对总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也在90%以上,所有用量下玉米生长无异常,说明Cornstar对玉米是安全的。因此认为Cornstar35WG在玉米5~6叶,杂草3~5叶时用Cornstar35WG105~120g/hm2(ai.36.75~42g/hm2)+Biopower900ml/hm2,对水450~600 kg/hm2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可有效地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适宜绿豆田杂草防除的除草剂,以市场销售量大、易购买为前提,选择5种常用除草剂,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以人工锄草和不锄草处理为对照,设75%噻吩磺隆90 g/hm2+960 g/L精异丙甲草胺1 872 m L/hm2、乙草胺2 250 m L/hm2播后苗前土表喷施处理,15%乙羧氟草醚乳油900 m L/hm2、15%乙羧氟草醚乳油900 m L/hm2+15%精稳杀得乳油1 050 m L/hm2、15%精稳杀得乳油1 050 m L/hm2苗后茎叶喷施处理,进行了不同除草剂及配比对绿豆(冀绿10号)田杂草防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参试除草剂均对绿豆安全,其中,75%噻吩磺隆90 g/hm2与960 g/L精异丙甲草胺1 872 m L/hm2复配在绿豆播后苗前进行土表喷施对杂草防效显著;15%乙羧氟草醚乳油与15%精稳杀得乳油复配在绿豆出苗后定向喷施对绿豆田杂草防除效果最好,施药后30 d对绿豆田主要阔叶草杂草马齿苋、反枝苋及禾本科杂草牛筋草的鲜重防效分别为100%、100%和95.62%,绿豆产量为2 799.14 kg/hm2,较人工锄草处理增产2.57%。在绿豆播后苗前用75%噻吩磺隆90 g/hm2与960 g/L精异丙甲草胺1 872 m L/hm2复配剂进行土表喷施、绿豆出苗后用15%乙羧氟草醚乳油与15%精稳杀得乳油复配剂进行茎叶喷施对绿豆田杂草防除效果较好,可以用于绿豆田间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时期UV-B辐射增强(5.0 kJ.m-2,旺长期辐射T1、花期辐射T2、旺长期+花期辐射T3)对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各部位生物量和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UV-B辐射均导致灯盏花株高、基叶数、最大基叶长、最大基叶宽、总生物量降低,其中总生物量下降2.91%~15.79%;花期辐射(T2)下,各形态指标和生物量降低的幅度小于旺长期辐射(T1)。(2)不同时期增强的UV-B辐射均导致灯盏花各部位有效成分(总黄酮、咖啡酸酯、灯盏乙素)含量升高,含量依次为T3>T2>T1>CK。(3)不同时期增强的UV-B辐射使灯盏花药用有效成分产量发生改变,仅花期辐射(T2)使灯盏花总黄酮、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总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灯盏乙素增加10%,总黄酮增加4.01%,咖啡酸酯增加4.05%。总之,通过增加UV-B辐射来增加灯盏花药用有效成分产量是可行的,以灯盏花花期进行UV-B辐射30 d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粉剂除草剂(14%乙·苄可湿性粉剂)颗粒表面活性改良后除草剂对稻田杂草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两试验点每公顷用改良后除草剂600 g 15 d后的防效达到88.2%、79.7%,与常规除草剂750 g的防效相当;30 d后,其防效仍为89.1%、88.0%,但常规除草剂750 g/hm2的防效明显下降,仅为64.6%和73.7%.因此,除草剂改良后能显著减少使用量、提高防除效果和延长除草有效期.  相似文献   

19.
 应用L9(34)正交设计对不同施肥配比下灯盏花进行大田试验,观测了其生长情况、产量和灯盏乙素含量。结果表明:N,P,K三个因素对灯盏花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K>N>P,其最佳组合为N2P3K3,比例为N∶P∶K=3∶2∶1;对灯盏乙素含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N>P>K,最佳组合为N3P3K3,比例为N∶P∶K=4∶2∶1;公顷含灯盏乙素量的主次关系为K>P>N,N2P3K3是最佳组合,比例为N∶P∶K=3∶2∶1。在灯盏花栽培中,增施氮肥,适当施用磷肥,控制钾肥施用量能提高其产量和灯盏乙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筛选出对胡麻田间阔叶杂草具有高效、安全防除效果的除草剂,用5种除草剂组成的6个混用组合,对胡麻进行播后苗前喷雾处理。结果表明:42%甲·乙·莠SC 1500 mL/hm2+80%丙炔噁草酮WP 180 g/hm2混用组合在试验剂量下对胡麻安全,出苗率达到53.01%,对胡麻田阔叶杂草具有优良防效。施药后45天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7.96%、98.4%。42%甲·乙·莠SC 1500 mL/hm2+80%丙炔噁草酮WP 180 g/hm2混用组合,用水量900 kg/hm2,在胡麻播种后当天或第2天在土壤表面进行均匀喷雾处理,对胡麻田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