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类苹果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8个新疆野苹果优系、23个鲜食苹果品种和7个苹果砧木品种为材料,对3类苹果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并对不同SSR引物的效率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应用定位到17条染色体的80对SSR引物对3类苹果进行分析。总计扩增出254个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9.61%,平均每对引物扩增位点8.47个。3类苹果多态位点百分比高低关系为新疆野苹果砧木苹果鲜食苹果;Neis基因多样性、Shannons指数和有效等位基因的高低关系为砧木苹果新疆野苹果鲜食苹果。聚类结果显示,48个品种分为鲜食苹果、新疆野苹果和苹果砧木3类,在0.68处,鲜食苹果和新疆野苹果聚到一起,说明二者有相对较近的遗传关系。新疆野苹果遗传多样性较高,鲜食苹果最低;鲜食苹果起源于新疆野苹果;不同引物的遗传参数差异较大,选择的引物效率值不同,说明引物选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苹果进口大国——俄罗斯苹果进口市场结构的分析,对中国和其他主要来源国的苹果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影响中国苹果对俄出口的主要因素,提出提升中国苹果对俄罗斯出口竞争力的措施,以促进我国苹果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陕西渭北塬区苹果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陕西渭北塬区的气侯特点,结合国内外苹果生产基地的生产经验和渭北苹果基地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分析综合得出陕西渭北塬区苹果各生育期适宜的气象指标.并根据我省渭北苹果生产基地苹果产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生产决策建议.苹果各生育期适宜的气象指标对渭北塬区苹果产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发展苹果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第一苹果生产大国,如果把苹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方方面面的作用考虑在内,苹果产业在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重要。2012年6月烟台的"药袋苹果"事件对我国苹果品质的整体水平再次提出了疑问。加强苹果产业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从源头上保障苹果产业的质量安全,是促进我国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延庆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区位优势,是京郊苹果生产的重要产地,出产的苹果以优质著称。本文对延庆县苹果质量标准、苹果品质、获奖情况以及果品优质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对提高苹果品质的途径及延庆县苹果优质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苹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以及干旱对苹果各生育时期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关防御措施,以期减轻干旱灾害对苹果的影响,为苹果取得优质高产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苹果价格典型波动周期分析,研究其价格波动特征,并分析影响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从而提高苹果价格的稳定性,增加果农收入,保障居民对苹果的正常消费,促进苹果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方法】文章以2009年7月至2019年6月全国苹果月均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使用HP滤波分析法对价格数据进行趋势分解,从苹果价格的季节性、周期性、随机性对价格进行特征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苹果季节性价格呈现"U型"变化趋势,每年2月份为苹果价格的高峰期,每年9月份为苹果价格的低谷期;2009—2019年苹果价格可划分为6个完整周期和1个不完整周期,以陡降陡升型为主。【结论】近10年的苹果价格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波动周期较为显著,并且具有非对称性和不可重复性;随机冲击对苹果价格具有一定影响,且呈现出放大的趋势。根据苹果价格波动的周期分析出苹果的供给和需求对苹果价格起着决定性作用,影响苹果供给的因素主要有苹果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出口量;需求因素主要包括居民的消费偏好及居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前苹果分级自动化程度较低,为了实现苹果品质自动、快速、准确分级设计了一套苹果智能在线检测分级系统。以寒富苹果为测试对象,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苹果分级进行研究。采用阈值分割的方法分割苹果正面图像,逐像素遍历法提取苹果外部轮廓,通过计算其各点到重心的距离提取苹果大小特征,同时计算苹果横径与纵径比提取果形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分割侧面苹果图像,计算苹果红色像素占苹果像素的比例提取颜色特征,利用Fisher统计识别的方法提取苹果缺陷。实现了整个分级系统的硬件搭建以及软件的功能,利用该系统对400个苹果样本进行了分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分级的苹果总体正确率达到95%。设计的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智能在线检测分级系统克服了传统分级方法的不足,加快了苹果品质分级自动化速度,对水果品质分级等领域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灵宝苹果产区富士苹果采用的贮藏保鲜技术,对果农和苹果经营者运用苹果贮藏保鲜技术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傅琼颍  乐国伟  葛慧  施用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562-20564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品种苹果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从而选择品质优良的苹果品种指导生产和消费。[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u法、DPPH法、水杨酸法及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4种进口苹果和2种国产苹果果皮和果肉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抗氧化活性较高的为青蛇果、姬娜苹果和红玫瑰苹果,三者均为进口苹果;苹果果肉抗氧化活性均大于果皮;苹果果肉的品质决定了苹果的品质;多酚的组成相对其含量对抗氧化活性有较大影响。[结论]进口苹果相比国产苹果品质较优,苹果去皮食用对其抗氧化功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微波膨化苹果脆片进行响应曲面法优化分析,以获得其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预干燥后的苹果片进行微波膨化,探讨切片厚度、含水量、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4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苹果脆片膨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切片厚度、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苹果脆片膨化率影响显著,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的交互作用对膨化率影响显著;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切片厚度6mm,含水量18%,微波功率中档,膨化时间30.0s。【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法可以优化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生产工艺,只要掌握适宜的切片厚度、微波功率及膨化时间,就能获得质地和风味俱佳的苹果脆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微波膨化苹果脆片进行响应曲面法优化分析,以获得其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预干燥后的苹果片进行微波膨化,探讨切片厚度、含水量、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4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苹果脆片膨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切片厚度、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苹果脆片膨化率影响显著,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的交互作用对膨化率影响显著;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切片厚度6 mm,含水量18%,微波功率中档,膨化时间30.0 s。【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法可以优化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生产工艺,只要掌握适宜的切片厚度、微波功率及膨化时间,就能获得质地和风味俱佳的苹果脆片。  相似文献   

13.
笔者主要从苹果树腐烂病症主要表现出发,给出了苹果树的发病时间段,最后针对这些现象给出了苹果树腐烂病症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苹果壁蜂授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苹果花期利用壁蜂授粉的研究结果表明,秦冠和红富士花朵座果率分别提高19.70%和62.97%,落果率秦冠降低88.19%、红富士降低32.90%;果品产量,秦冠平均亩产提高5.92%~30.56%,红富士平均亩产提高11.11%~36.65%;果品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的含量均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着色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采摘、预防和贮藏是苹果保鲜链中的重要环节,采摘适宜成熟度的苹果可使贮藏更为容易并能避免多种水果病害,及对预冷可迅速去除田间热,从而延长保鲜期。气调贮藏不但经济而且有效。文章中介绍了小包装气调贮藏和大帐气调贮藏2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确定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来测定苹果中多菌灵的残留量。试验表明,苹果样品中多菌灵添加回收率在86.2% ̄101.9%之间,最小检出量为1.5ng,满足测定要求。多菌灵在苹果果皮中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5.528e-0.1224d,半衰期为5.65d,果心中的消解方程为C=1.330e-0.1573d,半衰期为4.41d,果肉中的消解方程为C=1.255e-0.2970d,半衰期为2.33d。  相似文献   

17.
将苹果泥添加到普通面包中研制苹果面包,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苹果面包的最佳生产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面团发酵时间为90min时发酵效果最佳.苹果面包的最佳配方是:面粉100%,苹果泥20%,酵母2.0%,白砂糖12%,黄油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影响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存活的环境因子进行研究,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条件、在不同环境下的存活时间进行了测试。[结果]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能萌发,在PDA、ABA和RA 3种培养基上24 h萌发率均超过80%。分生孢子在0~35℃均可萌发,但在不同温度下萌发时间有较大差异,最适萌发温度是25℃,24 h萌发率超过90%。在0℃培养18 d,孢子萌发率可达64%。分生孢子角在49℃下10 m in即可致死。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率随紫外线强度增加及照射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在室内外分别测试了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角的存活时间。在室内,树枝上的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角可存活9周,而在树皮上的分生孢子角放置5周即失去萌发能力。在室外,自然背阴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2周;而在向阳处经1周,分生孢子即丧失萌发能力。分生孢子在室温下无菌水中可存活5周。[结论]腐烂病菌分生孢子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在冬季的低温下也能萌发造成侵染。  相似文献   

19.
董文广  赵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35-5937
[目的]为优化白水地区套袋果园生态环境及苹果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实地调查结合数据分析法,对白水地区套袋果园昆虫群落的组成、发展演替、群落的时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白水地区套袋果园与常规果园相比较,套袋果园的害虫种类和数量均较少,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比常规果园高。[结论]套袋技术不利于害虫的发生,能够提高果园内的昆虫群落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浓度为4.5%、pH 11.5的双氧水(alkaline hydrogen peroxide,AHP)预处理苹果渣,研究其对苹果渣化学组分、木质素的去除率和纤维素酶的酶解得率的影响。【方法】以木质素的去除率为指标,优化AHP预处理的温度和时间,经过过滤收集固体组分、干燥后,制得预处理后的苹果渣。根据AHP预处理前苹果渣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木质素的含量以及酶解总糖含量,分析AHP在最优预处理温度下,不同预处理时间对苹果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含量及回收率,木质素的含量及去除率、酶解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thermogravimetry,TG/DTG)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表征AHP处理前后的苹果渣物理结构、化学组分的变化。【结果】预处理的时间和温度对苹果渣木质素的去除率有显著的影响。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尤其是经济效益,当预处理时间为2 h、温度为50℃时,木质素的去除率最优,可达到56.68%。在最优的预处理温度下,分析不同预处理时间后苹果渣的组分变化及酶解得率。当预处理时间为2 h时,纤维素、半纤维素回收率可达99.86%,非常接近未处理果渣中的含量;苹果渣的酶解糖得率可达到0.54 g·g-1,是未处理果渣酶解得率的2倍。扫描电镜(SEM)图像对比说明AHP预处理使得果渣的物理结构变得多孔而疏松,纤维束变得宽松而粗糙,内表面积无限增大。热重分析法(TG/DTG)表明AHP预处理明显提高了纤维素组成单体的纯度,减少了预处理后果渣中木质素及残留物的含量。红外光谱(FTIR)研究揭示AHP预处理可以破坏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组成木质素的愈创木基、紫丁香基和对羟苯基等基本物质的结构被AHP破坏,从而使得AHP处理后果渣中木质素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双氧水是一种有效的苹果渣预处理剂,其预处理效果与预处理的温度和时间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