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花10号(D5-4)花生新品种,是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冀油5号为母本、8252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方法,通过基因互补遗传原理培育出的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叙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介绍了其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1996年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花生栽培种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将新种质创新与选育新品种相结合,诱变后代经过田间单株选择、集团选择、品种比较、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等程序,选育出了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唐花11号(K2—5),并育成两个高蛋白花生新品系K2—5—6和K2—33—9。解决了河北省花生种植品种单一老化,新品种匮乏的问题,提高了花生商品市场竞争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唐花11号于2010年12月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3.
<正>刘晓光,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199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唐山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河北省作物学会理事,河北省花生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优质花生种质资源创新及高产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期间共主持和参加河北省科技厅和唐山市科技局科技攻关(支撑)项目9项,唐山市农业技术推广项目5项;参与完成"唐花9号"、"唐花10号"、"唐花11号"等花生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承担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宜冀东地区栽培的花生品种,对6个大果型花生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从生育阶段、植株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面对6个花生品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唐花9号和冀花五号综合性状较好,株高中等,且单株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以及产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在冀东地区栽培唐花9号和冀花五号这2个品种,更有利于增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以地域来源不同的27个花生品种为试材,对其11个形态性状进行因子分析,探讨影响花生形态性状的主要评价指标,结果显示,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52%~16.94%,其中,单株产量变异系数最大,生育天数变异系数最小;将11个形态性状缩合成有效结果因子、植株高度因子、粒重因子和分枝因子4个主因子,它们提供了原始性状指标82.622%的信息。并利用主因子分析结果,对27个花生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唐花9号、冀花6号、唐花13号综合表现较好,可以在唐山地区大面积推广,同时也可利用其优良性状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吉剑  唐进  陈惠 《现代农业科技》2006,(19):102-103
为进一步培育弱筋小麦新品种,对弱筋小麦主导品种进行了种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除扬辐麦2号表现略差外,其他宁夏13号、扬麦13号和扬麦15号在本地表现均较好,适合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弱筋小麦品种种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培育弱筋小麦新品种,对弱筋小麦主导品种进行了种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除扬辐麦2号表现略差外,其他宁夏13号、扬麦13号和扬麦15号在本地表现均较好,适合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段生莲 《农村科技》2005,(10):10-10
我县冬小麦主栽品种为奎冬5号,春小麦主栽品种为新春6号、新春11号,搭配品种有新冬17号、新冬19号和新冬18号,其产量表现稳定、高产。若使新品种种性不退化,必须及早进行提纯复壮工作,采取科学的良繁技术,才能使小麦生产得以持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定西38号、定西39号的示范推广表现、推广措施以及取得的经济效益,以为其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于2011—2012年引进蟠桃品种玉霞蟠桃、中农蟠桃10号、瑞蟠21号定植于天水市秦安县。通过系统观察表明,瑞蟠21号在当地表现晚熟,玉霞蟠、中农蟠桃10号在当地表现中熟,3个蟠桃品种均适应性强、果实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合在该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瓜品种的选择 目前生产上表现优良的品种有黑蜜2号、黑蜜5号、广西2号等。  相似文献   

12.
日南1号、大分4号是分别由日本日南市、大分县育成的特早熟优质柑橘品系,通过引种试验和多年种植观察,本文作者总结了日南1号、大分4号在陕南的种植表现及实现早熟、提质、增效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2005年秋季引进花生新品种“粤油9号”、“汕油21号”在福建省旱作物中试基地(辋川镇)试种,均表现较佳,两品种分别比泉花10号(CK)增产9.7%和13.4%。可供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4.
甜玉米新品种田蜜2号生产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甜玉米新品种田蜜2号在惠州地区的生产试验情况,通过试验过程的田间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田蜜2号在田间的抗病性、适应性和品质方面均表现良好,在丰产性及农艺综合性状方面优于对照种粤甜3号。  相似文献   

15.
连江县引进超级稻甬优6号种植多年,表现形态特征优良、高产、稳产、优质.总结晚稻甬优6号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优质稻玉丝6号的农艺性状、生育期、稻米品质、产量表现和抗性表现等主要特征特性,并提出了玉丝6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优质稻品种“甬优9号”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9号在沙县夏茂镇西街村示范种植,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丰产性好、米质优.总结了甬优9号示范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引进甘蔗品种桂斐1号和桂哥1号的田间表现,对其在广西本土条件下的应用前景作出初步评价.[方法]采用拉丁方设计,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对照,于2015和2016年分别进行桂哥1号和桂斐1号新植蔗和宿根蔗田间试验,观测两个新引进甘蔗品种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与对照品种ROC22相比,两个引进品种的出苗(发株)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光合速率较低,枯心率和分蘖率较高,抗黑穗病能力较强.桂哥1号的株高和生长速率与ROC22差异不明显,而桂斐1号的株高和生长速率较ROC22明显较低.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来看,新植蔗中桂哥1号的有效茎数与ROC22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而桂斐1号显著低于ROC22(P<0.05,下同);宿根蔗中桂哥1号的有效茎数显著高于ROC22和桂斐1号,桂斐1号与ROC22无显著差异.新植蔗产量表现为ROC22>桂哥1号>桂斐1号,宿根蔗产量表现为桂哥1号>桂斐1号>ROC22.从甘蔗品质性状来看,桂哥1号高产高糖,蔗汁重力纯度高;桂斐1号高产高糖,纤维分低,出汁率高,中晚熟.两个引进品种的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ROC22.[结论]新引进甘蔗品种桂哥1号和桂斐1号表现中大茎,脱叶性好,抗病性和宿根性强,高产高糖,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ROC22,可在不同蔗区进一步开展试验评价.  相似文献   

19.
1.选用良种。表现良好的有鄂芝1 号、襄芝2号、豫芝4号、中芝7号、中芝8号、中芝10号和黑芝麻中芝9 号等。它们综合性状好,667平方米产 100千克以上,适应性强,可在各地种植。 2.轮作换茬。芝麻连作,会使病害加重,连作1年,大田发病率达50%  相似文献   

20.
"凤丹1号"和"凤丹2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通过混合选择育种选育而成。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介绍凤丹新品种选育过程、主要性状、产量与品质表现,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