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满洲里市基准地价结构比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准地价是政府对土地市场地价水平进行宏观引导和管理的依据,反应了城市土地市场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势性.本文在分析满洲里市土地定级估价特点的基础上,根据1999年、2005年、2007年基准地价,计算了基准地价内部结构比率指数,包括同类各级地价比率指数、同类各级地价环比指数.并对三期基准地价内部结构比率进行比较,总结出基准地价结构变动的特征,同时揭示了基准地价内部结构比率变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城镇基准地价修订及预测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基准地价是对城镇地价水平的客观反映。其受城镇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并随着城镇的发展而变化。为了保证城镇基准地价的现势性,必须及时对已评定的基准地价进行修订,或对之进行短时期的预测。在阐述基准地价修订和预测的必要性的前提下,分类介绍了多种修订及预测的方法及适用范围,并对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崔宇  张素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54-4655,4658
借助系统论、信息论思想,运用信息熵方法,计算分析长沙市市区2005~2009年城镇基准地价的熵值特征和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长沙市在2005和2009年的2次基准地价更新中,信息熵和均衡度增加,表明地价分布的均衡程度在不断增加,地价结构的优势度在下降,从总体上说明长沙市城镇基准地价体系正向相对无序状态演变,结构趋于稳定。城镇基准地价信息熵可以反映某区域基准地价的结构特征,对基准地价的调整和更新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区域土地价格协调是深化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强化土地资源管理的需要,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土地市场的均衡发展。将城镇土地分等和基准地价平衡结合起来,使土地使用价值与价格相匹配,调整城镇基准地价,建立有序的区域土地价格体系。以武安市为例,采用加权计算得到各城镇的综合地价,利用分等结果对综合地价进行平衡,再通过计算城镇土地底价,可得区域协调的城镇基准地价。武安市城镇地价研究表明,通过城镇土地分等与基准地价平衡,能协调区域土地价格,促进区域土地市场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镇土地基准地价更新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地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新一轮城市规划的公布实施以及城市土地市场的活跃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各城镇的地价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保证成果的现时性和应用的正确性,必须及时进行基准地价更新。本文在指出第一轮城区土地定级估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在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城镇基准地价更新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城镇基准地价更新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通过对基准地价更新与土地级别更新相衔接、完善地价内涵与地价表达方式、基准地价更新体现地产管理政策等几个问题的探讨,为城市开展基准地价更新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的规定和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对各市县的基准地价更新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肥乡县国土资源局采用"综合定级,分类估价"的技术路线对城区基准地价进行了更新。阐述了基准地价更新的必要性,采用纵向和横向2种途径对更新后基准地价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成果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张掖市1997年以来城市基准地价的动态变化为依据进行分析。采用内部结构比率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张掖市基准地价变化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引起基准地价动态变化的主要内在驱动因子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产业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9.
在锦江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综合定级的基础上,以实地调研收集的商服样点的市场资料为依据,采用收益还原法测算样点地价,运用样点地价算术平均法和建立地价模型两种方法分别测算各级别基准地价,然后取二者平均值作为锦江镇农村集体经营性商服用地各级别基准地价,并与锦江镇城镇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锦江镇农村集体经营性商服用地基准地价Ⅰ级299元/m~2,Ⅱ级203元/m~2,Ⅲ级156元/m~2,Ⅳ级105元/m~2,随着土地级别的降低,级别基准地价与其变化幅度均呈降低趋势;(2)在参数取值、模型构建合理的基础上,参照城镇商业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方法来评估农村集体经营性商服用地基准地价的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0.
城镇土地基准地价更新中的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山东省城镇土地基准地价更新的实际,分析了基准地价内涵的界定、地价体系构成、基准地价评估中有关参数的确定等有关问题,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基准地价更新的方法和手段,以期为今后我省基准地价更新工作起到参考和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德州市城区基准地价演变趋势,通过对比德州市2010年和2007年城区基准地价,从定级范围、地价内涵、土地级别、技术手段和地价水平五个方面分析基准地价更新变化情况。更新后的基准地价,在范围上更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涵上更加充实,由"毛地、熟地价格"调整为"净地价格",容积率分级别确定;在级别上进一步优化调整范围;在手段上更加丰富科学;在地价水平上更符合德州地价变化情况。更新后基准地价存在的问题凸显在工业用地级差偏小,不能准确反映区位差别;受政策调控影响明显,不能客观反映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12.
容积率与土地估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容积率构成因素的模型,指出了容积率是影响土地价格的关键性因素.在构建容积率修正系数体系和最佳容积率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容积率体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容积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城市地价,只是不同状态下会出现不同方向的影响.因此,容积率在土地估价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容积率在基准地价评估中,是作为修正因素参与对比较实例地价的修正;在宗地价格评估中则是作为修正因素参与对基准地价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孔维华  王然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390-9392
结合山东昌乐县土地市场实际情况,探讨了基于GIS的基准地价更新技术路线,采用样点地价均值法、地价—分值模型法共同确定城镇土地基准地价,并分析了3种用地类型地价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陈静  陈越  付梅臣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8):123-125,128
容积率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容积率修正系数直接关系到基准地价的评估与应用精度。在综合分析文献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滦县为例,分析了区域容积率对地价及基准地价的影响规律,利用高光谱遥感和实地校正等方法确定标准容积率,并找出容积率与其修正系数的关系,建立容积率修正体系的对数模型;验证了容积率对地价的影响规律,同时建立了容积率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是政府制定地价管理政策和调控土地市场的重要基础。分析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内容、作用,归纳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一,完善地价动态监测制度,扩大监测范围,明确监测执行机构,保障运行经费;第二,应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的安全性;第三,修改完善技术规范;第四,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对城镇标准宗地制度的功效、特征、配置技术方法、配套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城镇标准宗地的配置方法,并建立城镇标准宗地修正体系,实现对城镇地价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7.
宁岸新  张永福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4):133-134,151
为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土地价格变化的水平和规律,提高基准地价更新的效率和时效性,对喀什市城市地价水平进行了动态分析。采用城市地价评估方法对选取的监测点进行地价评估,监测不同地段的地价变化情况。从商业地价、住宅地价、工业地价和城市地价水平值对喀什市城市地价水平及发展趋势作分析。结果显示:喀什市城市地价总体水平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其中商业增长率上升比较突出,工业和住宅增长率相对较低,但其整体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喀什市城市地价发展平稳,预计喀什市城市地价将继续稳步提高,但涨幅不会太高。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城市理性地价是城市土地资产核算和价值评估的客观需要,可为政府根据价格信号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以全国35个重点监测城市2008-2013年住宅地价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得城市地价质量,运用序列化比较检测城市地价间的协调程度,并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城市理性地价进行判断.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住宅地价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仅哈尔滨、南京等9市略有下降;(2)住宅地价处于基本合理范围内的城市约占60%,其余城市地价实际值与理论值差距较大;(3)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地价水平进行衡量,东部沿海城市条件优越,形成双高型城市;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差,形成双低型城市;(4)地价较为合理的城市其地价与地价质量协调性也较好,二者匹配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