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了扩大农业气象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覆盖面,充分利用农业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将专业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以乡村服务站、大喇叭、电子屏、手机终端及针对种养大户、合作社、养种植基地等特定用户的终端等方式有效的发布出去,真正实现气象为农服务。  相似文献   

2.
洪水预警系统是基于GSM/CDMA网络,利用扬声设备或LED电子屏,将洪水预警信息及时地播报出去,为洪水预警、应急防御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该文首先讨论了洪水预警信息发布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对系统的特点和用途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县级气象局GIS决策服务系统将GIS技术引入气象领域中,充分利用GIS系统的矢量地图和属性数据动态交互的优势,突出表现了多源气象信息的地域性和空间性,提高了系统的可视化和易用性。将为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人员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平台。  相似文献   

4.
县级气象局GIS决策服务系统将GIS技术引入气象领域中,充分利用GIS系统的矢量地图和属性数据动态交互的优势,突出表现了多源气象信息的地域性和空间性,提高了系统的可视化和易用性。将为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人员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平台。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铁路气象服务系统》提高专业气象服务水平,山西省忻州市专业气象台研制的《朔黄铁路气象服务系统》包括自动雨量、轨温观测系统、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服务系统、气象信息传送系统三部分。将现代气象科技应用到该铁路运输部门,减少因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通过系统研究和实验,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并进行气象灾害预警预测,通过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将这些气象信息快速传送给公司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以便他们采取最有效的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设基于VPND的3G无线气象信息传输系统,以实现各级气象台站实时气象业务的备份传输。[方法]分析了地市级气象网络现状及业务需求,提出了基于VPDN的3G无线气象信息传输系统作为地面专线备份线路的解决方案,并对其网络结构、运行方式及系统实现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基于VPDN的3G无线气象信息传输系统实现了地面专线备份,同时较Modem拨号方式稳定性更高,传输速度更快。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该信息传输系统将更加高效和稳定,在气象信息传输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结论]随着气象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各类气象探测资料种类进一步增多,对气象信息传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研究建立的基于VPND的3G无线气象信息传输系统为实时气象业务备份传输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青海气象公共服务的现状,研究并实现了一套气象服务移动应用系统。该系统通过将Arc GIS技术、Sqlite.Swift技术、Alamofire、流量压缩、数据加密技术等应用于设计与研发过程,实现了青海气象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灾害预警、卫星云图、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等实时信息的动态展示、快速查询,将基于互联网+移动APP服务模式应用于气象公众服务领域,丰富了气象服务手段,提高了青海气象公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促进江西烟草业的发展,结合现代气象综合业务和烟草气象服务的需求,建立了一套基于Android系统的烟草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运用该平台提供的手机客户端软件,能够获取与烟草种植、加工与管理相关的气象信息和烟草公司发布的技术与管理信息;同时,该系统还能向相关人员主动发送有关的气象预警或其他灾害信息等。基于Android系统的烟草气象服务系统的应用将大大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加大了对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确保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气象信息,从而将气象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为促进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平台支持。基于以上情况,包头市气象局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系统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从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结构设计、系统工作流程与服务3个方面入手,研发了一款功能强大、通用性强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0.
基于Windows平台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彪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138-2140
农业气象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农业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适应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在合肥市科委支持下,合肥市气象局研制了合肥农业气象综合业务服务系统(HFAMS),将以前主要通过手工方式完成的、零散的农业气象业务工作实行系统化、自动化、网络化运作,并且成功开发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业务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1.
智慧气象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产物,将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于气象服务中,通过智能无线传感器进行监控,改变了传统气象业务的格局和服务模式,运用智能技术及时、精准、全面地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状况。固原市气象局的智慧气象农业服务系统是在原有农业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来,自动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病虫害和天气变化信息,为"三农"的防灾害提供智能化的气象服务。本文对固原市气候特点和农业特色进行了分析,针对固原的农业特点设计了智慧气象农业服务工作系统,并阐述了该系统在农业生产服务中的具体运用事项和流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应用于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服务工作有着积极作用。将智慧气象应用于农业气象服务,可借助智能化和信息化系统为农业种植和生产工作提供详细的气象信息,确保农业生产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结合智慧气象的定义、特点及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作用,根据巴楚县农业生产实际,重点分析了智慧气象在当地农业气象服务中的运用情况,并提出了巴楚县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以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运用到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中,尤其是数字高程模型在未来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故对GIS空间分析在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江淮农业气象综合服务系统将区域农气环境、农气情报编撰、农业气象遥感应用、区域农业产量预报、农气常规业务等综合集成一体化 ,实现农业气象综合业务信息收集、分析加工及产品制作发布的流程化和系统化。介绍了系统组成及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自动气象站目前广泛应用于气象、水文、农业和环保等领域,其可以监测地面降雨和空气温度等气象要素,可以在无人值守的恶劣环境下全天候全自动正常运行。农业园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结合了自动气象站和气象服务进行设计,该系统可将区域内的多个农田小气候自动气象观测站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组成观测系统,获取并分析农田小气候相关气象要素。系统可以及时获取气象预报和预警服务,并结合本农业园区的情况智能分析提供应对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为农业种植和设施农业提供技术支持,合理地指导农业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气象综合观测体系的发展,原有的气象探测保障体系已不能满足气象探测建设的需求,建设稳定可靠的气象探测环境实景监控系统成为气象探测保障工作重点。该系统以网络视频监控平台技术为基础,将气象数据管理与WebGIS技术相结合,形成省、市、县三级统一的气象观测环境实景监控管理平台。系统借助气象内网,采用B/S结构设计,包括台站地理信息中心、基础信息维护、视频监控管理中心、系统管理四个模块,实现了台站信息管理、实时视频采集、存储、视频数据与气象数据叠加显示等功能,现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操作方便、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当前农业区域气象环境监测的要求,设计了将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与GPRS技术相结合的农业区域气象环境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了气象信息采集节点的规划部署、相关数据的远程传输和监测。凭借该系统,农业管理者可以实时、精确地获取同一地区不同农业区域内的气象环境信息,包括温湿度、浓度、光照度、风速风向等。系统可应用于温室、农田、农林等区域,有助于农业部门更加有效地预测农作物收成、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决策来年的农业布局。初步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科技新时代下气象部门如何利用“微信”这一新型移动传媒工具开辟一条气象信息发布新渠道,将微信平台的LBS系统、朋友圈、漂流瓶等强大功能与气象信息的传播和气象科普有机地结合起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个方位地拓展气象服务.同时分析了目前官方气象微信服务现状,并就未来气象微信的发展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等融为一体的良性循环综合农业体系。本文通过调研鄂州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分析了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新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替代了9210气象通信系统,气象通信系统的调整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实时气象通信业务的需要,实现了传统电报格式资料、数据文件格式资料和部分气象加工产品等传输任务。解决了气象数据传输时效要求高、传输信息量庞大、传输环节多、不规范、监控不全面的现状。通过对气象通信系统调整后信息传输流程的梳理和优化,进行了归纳、整理。一个科学、合理的传输流程,对信息的传输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网络业务人员及时排除故障解决问题,保证各类气象信息的及时传输,对提高信息的传输时效和传输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