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研究形成50kg大豆籽实需要硼3.97g,高于禾本科作物2—3倍,硼素在农田的生物循环中,每年每亩亏损0.77—1.75g。另也有报告硼对大豆是低反应作物。1984—1986年调查吉林省在农田中不同类型土壤中均存在缺硼的土壤,因而研究大豆施硼实际应用的可能件成为本项工作的目的。通过田间调查试验,室内分析等方  相似文献   

2.
硼钼对大豆产量的效应吴绍华,吕晓莉(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近年来,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及黑河地区,大豆面积迅速扩大,重迎茬地块大量增加,致使土壤钼硼缺乏,病虫害加重,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黑河地区土壤钼含量平均为0.135ppm,硼含量平均为0....  相似文献   

3.
“大豆硼钼肥种衣剂”通过省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硼钼肥种衣剂”通过省级鉴定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研制的“大豆硼钼肥种衣剂”于1993年12月16日通过省级鉴定。这是根据大豆对营养需求特点及连年种植大豆造成的对土壤养分单一消耗,抗性减弱,病虫危害加重,研制的一种能够改善大豆营养状况、促进根系生...  相似文献   

4.
简讯     
1985年3月1—3日在武昌(油料所内)召开,会上交流了1984年及近三年来大豆施硼、早播、密植丰产技术,重点介绍大豆施硼的研究、示范及推广工作结果和经验。 黄淮海大豆产区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从痕迹到0.96ppm,一般为0.27—0.41ppm,缺硼面积达63—85%。砂姜土有效硼含量最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豆价格高。是国内国际市场的抢手货。为此,广大农民猛增大豆面积。使大豆重迎茬面积增加,产量降低。为了稳步提高大豆单产,增加总产,满足市场需要,谈谈解决大豆重迎茬的战略思想问题。一、以长期效益为主长短效益相结合重视大豆迎茬种植减产,主要表现在: 1.土壤营养元素的亏缺。随着连作的增加,土壤中水解氮、速效钾含量降低,微量元素有效锌、硼含量成倍减少,造成大豆减产。 2.土壤生物活性变差。大豆重迎茬,使土壤微生物区系由高肥的“细菌型”向低肥的“真菌型”土壤转化,造成土壤活性变差。 3.孢囊线虫危害加重。重迎茬使病虫危害加重,特别是以孢囊线虫为主的病虫危害,是造成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大豆硼素缺乏病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研究发现:长江,黄淮流域平原产区大豆缺硼,多属于生理潜在缺硼,叶部一般不表现症状,植株个体发育瘦弱,单产低,大豆缺硼与土壤水份、pH等有关。缺硼严重的器官,供硼后常不能逆转,仅分生组织可继续生长。病株根际土水溶硼和病叶全硼含量,分别低于0.5—0.8ppM;50ppM,介质含硼置高低,与产量呈正相关。大豆缺硼引起异化作用增强,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增强。固氮酶、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氮代谢受阻,是大豆缺硼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据北京农林科学院和黑龙江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证明,黑龙江省各类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硼、钼的含量为0.468和0.027ppm,均在有效硼、钼含量的临界值以下,巳成为限制大豆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为解决大豆生产中的营养失调,研制  相似文献   

8.
锰、硼对大豆几种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硼、锰对大豆各生育期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锰或硼能提高大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大豆的净光合速率,促进大豆叶片的呼吸速率,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且锰和硼适量同施作用更显著,表明适量锰和硼在大豆体内呈相互促进作用。在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上,适量施锰较适量施硼处理的作用更大,在大豆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上,适量施硼处理较适量施锰处理作用更大。而高浓度的锰或硼处理对大豆叶片上述生理效应产生相反的效果,且高浓度的硼的抑制作用较高浓度的锰更大,表明5mg/L的硼处理已对大豆产生了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从108个橡胶农场采集的820个土壤样品和704个橡胶叶片样品硼含量的分析结果,讨论了我国植胶区各类土壤的供硼能力和各垦区胶树目前的硼素营养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胶园土壤水溶态硼含量与成土母质有关,我国植胶区的土壤除部分由玄武岩发育的铁质砖红壤外,水溶态硼大都低于0.5ppm,对一般作物来说,属于低硼或缺硼土壤。橡胶树对低硼土壤看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初步确定胶园土壤缺硼的临界值为0.1ppm水溶态硼。我国植胶区有一小部分土壤低于这个临界值。橡胶叶片硼含量与胶园土壤水溶态硼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647>r_(0.01))。108个农场的橡胶叶片平均硼含量为40.6ppm。目前国内大多数胶树的硼素营养尚属正常,但在国内首次发现并证实生长在铁质砖红壤上的某些橡胶树存在硼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花生硼营养研究概况,阐述了花生需硼量与我国土壤供硼水平,硼在花生植株各部位的吸收分布及对生长发育和籽仁品质的影响,施硼与其它营养元素及根瘤菌的关系,土壤速效硼含量与施硼效应。  相似文献   

11.
作物硼素营养研究与施肥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缺硼土壤分布极为广泛,而硼是作物生长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文章综述了硼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硼的生理作用,植物缺硼和胡中 症状,土壤缺硼的成因,硼与氮、磷、钾、钙、镁、锌、硫、钼之间的相互关系,施硼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作用,以及硼肥的施用技术,对目前我国作物的硼素营养研究做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寒地黑土大豆轮作与连作不同年限土壤酶活性与相关肥力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和土壤C、N和C/N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轮作与连作不同年限,土壤酶活性、有效养分(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和土壤C、N及C/N均有较大变化,与正茬相比,迎茬、连作土壤酶活性均降低,其中连作二年,脲酶、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降低幅度最大,分别比正茬降低了29.6%、51.0%和41.9%;土壤C、N和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也是大豆连作二年降低最多,分别比正茬降低了18.0%、35.3%和40.4%、53.6%、41.3%,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C、N及有效养分含量均有所恢复,但大豆长期连作,上述各种成分又呈下降趋势.土壤酶活性与土壤C、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脲酶、转化酶、磷酸酶与各种养分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大豆连作使土壤酶活性降低,有效养分含量下降,是造成大豆连作障碍而导致大豆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豆抗旱性是复杂的数量性状,由于土壤含水量较难控制,精准的抗旱性表型较难获得。通过在田间放置不同直径集水槽研究大豆生长及田间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而探索利用该方法进行大豆抗旱性鉴定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集水槽直径的增加,大豆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显著降低,但大豆植株分枝数、结荚高度差异不显著。不同直径集水槽对土壤温度和重量含水率均有一定影响,尤其对14∶00土壤5 cm处温度有显著影响;放置集水槽对0~10 cm土壤重量含水量影响较大。上述结果表明,大豆行间放置集水槽能降低土壤重量含水量,不同直径集水槽处理间大豆植株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及单株产量等与抗旱性相关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以不放置集水槽的普通管理模式作对照,用田间放置直径为25 cm的集水槽可以对大豆抗旱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1983—1985年我们应用同位素示踪方法,对大豆氮磷营养中的一些特点,土壤养分供应和根瘤固氮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植株三种氮源(肥料氮、土壤氮、根瘤固氮)之间和两种磷源(肥料磷和土壤磷)之间互相制约关系,同时还看出氮营养和磷营养之间的联因效果及氮肥发挥肥效的条件。即在磷肥,钾肥与马粪配合施用基础上,凡增施氮肥的都有增产效果。 大豆的氮素来源以根瘤固氮为主,其次是土壤氮,对所施化肥氮摄取量最少,而且随施氮肥量的增加以及随施肥时间的拖后,植株固氮量也有降低的趋势。 大豆在磷素吸收过程中,对肥料磷和土壤磷的吸收量随大豆的生育都有不断增加,但土壤磷素是大豆的主要磷源,各生育期吸收量都高于肥料磷。  相似文献   

15.
大豆胞囊线虫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限制性病原。大豆胞囊线虫的自然抑制性是存在的,并且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在胞囊线虫生态抑制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研究在温室条件下接种真菌后以扰动(土壤过0.5 cm孔筛)为土壤微环境并与无干扰对比,用厚垣轮枝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um)、镰孢菌(Fusarium spp.)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的混合代谢物分别对大豆胞囊线虫进行处理,探讨其对大豆胞囊线虫温室盆栽防效的影响。在接种二龄幼虫(J2)35 d后,对大豆胞囊线虫密度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扰动条件下,接种混合代谢物与不接种混合代谢物相比,雌虫数量降低20.0%~35.9%,胞囊数量降低18.3%~35.0%,卵量降低21.5%~38.5%,根内J2数量降低14.6%~35.3%,其中以4号混合代谢物扰动对大豆胞囊线虫密度降低作用显著;土壤不扰动下,接种混合代谢物与不接种混合代谢物相比,雌虫密度降低19.5%~32.7%,胞囊密度降低19.5%~35.2%,卵量降低21.1%~37.8%,J2数量降低8.0%~27.6%,仅雌虫和根内J2数量与不接种混合代谢物对照差异显著,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调查结果表明:扰动可能会促进植株生长、植株鲜重增加,但与不扰动差异不显著。试验证明:扰动对盆栽大豆胞囊线虫雌虫、胞囊、卵和J2的密度有一定的影响,扰动有增强寄生真菌代谢物对胞囊线虫温室防效效果的趋势,对降低大豆胞囊线虫密度起到积极作用。真菌对大豆胞囊线虫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土壤扰动干扰和真菌代谢物的配合应用会降低土壤中胞囊线虫的密度,并影响真菌在土壤中的生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大豆轮作与连作对黑钙土酶活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豆连作减产是制约大豆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拟通过对大豆连作、大豆-玉米轮作和大豆-高粱轮作制度下土壤酶活性及酶动力学特性的研究,阐明大豆轮作与连作对土壤生物学质量的影响.测定了与土壤碳、氮、磷、硫转化有关的9种酶的酶活性(a-半乳糖苷酶、B-半乳糖苷酶、a-葡糖苷酶、β-葡糖苷酶、脲酶、蛋白酶、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芳基硫酸酯酶),以及β-葡糖苷酶、脲酶、蛋白酶、磷酸单酯酶、磷酸二酯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的动力学参数.结果发现:大豆.玉米轮作全硫量降低幅度最大;大豆-玉米轮作制度下土壤β.半乳糖苷酶、β-葡糖苷酶和蛋白酶的活性与大豆连作相比有显著提高.大豆-高粱轮作制度下除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显著低于大豆连作外,其.它均与连作方式无显著差异.大豆-玉米轮作制度显著降低了β-葡糖苷酶和磷酸二酯酶的Km值,显著提高蛋白酶、磷酸单酯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的Vmax值,以及磷酸单酯酶和磷酸二酯酶的Vmax/Km值.大豆-高粱轮作制度可以显著降低土壤脲酶的Km值,显著提高脲酶和芳基硫酸酯酶的Vmax/Km值.3种种植制度下,大豆-玉米轮作制度对酶活性的提高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7.
硼是大豆生长发育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 ,用量虽小 ,但它的作用与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相比 ,却同等重要 ,这和它在大豆植株体内所担负的生理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 ,大豆施用硼肥对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均有明显的效果。一、硼素的作用硼虽不是大豆体的组成物质 ,但在某些生理过程中却起着特殊作用。硼有增强输导组织的作用 ,促进碳水化合物的正常运转 ,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和根瘤菌固氮 ;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 ,有利授精和结实。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试验 ( 1 987-1 989年 ) ,施硼肥后 ,株高降…  相似文献   

18.
甜菜心腐病是属于非侵染生理性病害。是由于植株生理缺硼所致。其发病因素主要有:一是由于土壤pH值偏高,使土壤硼释放受抑;二是由于天气干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低,使土壤中碳酸盐浓度增高,也会使硼元素释放受阻;三是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对硼元素有吸附作用。等等诸多因素,引起了甜菜心腐病的发生。据调查,甜菜心腐病在黑  相似文献   

19.
土壤质量是维持地球生物圈最重要的因子之一,是维持作物生产、保护环境质量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本文综述了不同大豆种植制度及接种根瘤菌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分析了大豆连作、轮作和间套作种植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指出合理大豆种植和接种根瘤菌对保护土壤质量的重要性,以期为选取合适的大豆种植制度和实现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茶树对微量元素是有一定需要的,近年来人们就茶树对锌的需要研究较多,而对硼和锰的报导甚少,为了充分了解茶树对锰和硼的需要,特进行本试验,以找出:1.茶树对土壤施锰和根外施锰的吸收效应。2.茶树对土壤施乙二胺四醋酸+锰的吸收效应。3.茶树对土壤施硼和根外施硼的吸收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