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豫麦68号是由河南农业大学和浚县种子公司等单位合作选育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品种来源 众麦1号是由睢县农利所小麦育种专家申彦昌利州漯麦4号作母本.西北矮秆选系(97—26)为父本杂交进育而成的矮秆、大穗、抗寒、抗病、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19。农业部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1095E.  相似文献   

3.
豫麦42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李玉兰(商丘地区农林科学研究所,商丘476000)豫麦42号原名商丘857,是商丘地区农科所经多年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丰产、稳产、优质、抗病、落黄好的小麦新品种,1996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品种来源豫麦2...  相似文献   

4.
强筋优质超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6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麦 68号是通过多亲本复合杂交 ,经Co60 辐射选育而成的集强筋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 ,具 90 0 0kg/hm2 潜力 ,品质达强筋小麦国家标准 ,高抗主要病害。 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漯麦8号是漯河市农科院1998年选用鲁麦14为母本,豫麦41为父本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经过区试和生产示范,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及适应性广等特性,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20070080  相似文献   

6.
GS豫麦34号小麦新品种是我所小麦育种家雷体文选用<矮丰3号∥(孟201/牛株特)///豫麦2号>杂交组合,经过10多年的精心研究,成功地选育出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晚播早熟小麦新品系.该品系的育成突出地解决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矛盾,这是我国常规育种的新突破.1994年8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34号".1995年3月被农业部鉴评为面包用优质小麦新品种.1998年1月被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7.
淮麦18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18号为淮阴农科所以豫麦13/鲁麦14为组合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单株选择育成的小麦新品种。1999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选育过程1.1 育种目标的制定及亲本选用江苏淮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小麦常年种植面积约1700万亩,在江苏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耕种面积逐渐减少,人口又不断增加,必须选育超高产小麦新品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小麦育种不但要满足人民要求,同时还要提高效益。因此,高产、优质、高效是小麦育种的基本目标。淮北地区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具…  相似文献   

8.
"豫麦34"原名为"郑农7号",是郑州市农林科研所于1982年以"矮丰3号×盂201×牛株特"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经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种.1994年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34",1995年3月被农业部鉴评为面包用优质小麦新品种,同年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银奖,1997年通过全国黄淮区区试,1998年1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豫麦34号".1997年我场引进,经两年试验、示范种植获较高产量,1998年在新西分场25大队种植550亩,平均亩产达481.8kg,比同样栽培条件下的"豫麦29"增产3.8%、比"豫麦18"增产5.9%,表现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9.
豫麦56号     
《农家参谋》2002,(6):6
豫麦56号(原郑优6号)是郑州市农科所选育的第二个既高产又优质的小麦新品种,1999年9月27日已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豫麦56号.  相似文献   

10.
豫麦158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矮败核不育轮回群体选育的半冬性、广适、多抗、超高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麦158品种优点突出,特别是高产特性,2006—2017年在国家审定黄淮南片冬性品种生产试验中产量均为第一位,同时品质较好,接近强筋小麦标准。豫麦158选育方法有一定的创新,对小麦育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豫麦24号韩相林,王华瑞,许国震(濮阳市农科所,濮阳457000)小麦濮阳8441经过三年省区试和一年省生产示范试验,表现产量三要素协调、耐寒、耐病、高产、稳产,于1993年9月14日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24号。一、产量...  相似文献   

12.
众麦1号是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漯麦4号作母本,西北矮秆选系(97—2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矮秆、大穗、抗寒、抗病、广适、超高产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04019。在生产试验示范和推广中,该品种表现出品质优良、稳产高产、抗病、抗倒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豫麦34号是郑州市农科所选育的一个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晚播早熟小麦新品种。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年被农业部鉴定评为面包专用小麦新品种,同年10月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1996年经全国小麦专家组验收后指出:豫麦34号突出地解决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矛盾,并在优质小麦育种方面有重大突破。1998年7月被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GS豫麦34号,同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九五”期间国家重大推广项目。1 特征特性 弱春性、多穗、大粒品种,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千粒重45~48g,株高80c…  相似文献   

14.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白度)、超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鲁麦23&#215;临9015,2006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46号,2006年1月1日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为CNA002514E。  相似文献   

15.
1 品种来源 该品种系河南农业大学利用百农3217×豫麦3号和冀5418×豫麦10号2个单交组配成复交Fo,用钴60辐射后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0年河南省审定命名为豫麦68号.  相似文献   

16.
豫麦47号在不同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下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麦 47号 (原名丰优 3号 )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丰优育种室选育的优质强筋面包小麦 ,1 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被首批选定为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核心品种 ,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定重点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之一。其品质性状达到了国家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标准 (GB/T1 7892 - 1 999)。豫麦47号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 ,表现出高产优质兼用。优质小麦的生产既受遗传基因控制 ,又受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 ,同时 ,也有基因与环境互作的结果。本文针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豫麦 47号在不同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下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7.
豫麦2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麦21号(原名周麦9号)是周口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1992年和1993年先后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潜力大,且抗逆性较强,半冬性,在河南省小麦区试和黄淮小麦区试中表现优异。现将该品种在我市  相似文献   

18.
选育和应用抗旱小麦品种,是解决旱地小麦单产低而不稳,实现旱作麦区持续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豫麦48号是洛阳农科所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1997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荣获国家"九五"新品种后补助贰等奖.  相似文献   

19.
抗旱小麦新品种豫麦38号的选育张灿军(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洛阳471002)李风歧(洛阳市郊区农科所)王海菊(荥阳市农业局)豫麦38号小麦,原名洛阳83—714,1995年9月由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同年12月在第二届中国杨陵农业科技博...  相似文献   

20.
国审小麦新品种漯麦8号的选育及其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漯麦8号是漯河市农科院1998年选用鲁麦14为母本、豫麦4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2007008。为了更全面详细了解漯麦8号的生产特性,对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进行了论述.并以2004~2005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B组区域试验汇总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等参数分别对漯麦8号和对照品种豫麦49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椎广应用。结果表明,漯麦8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