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海涂养蛏一年致富苍南县东门墙大队杨乃顶一家,从事养蛏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文化大革命中,由于片面的强调以粮为纲,只抓大田,荒了海滩.杨对这种做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结果被抓到公社批斗了一顿.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杨乃顶一家重操旧业,1981年承包大队海涂6亩,放蛏苗900斤,1982年共收获蛏168担,只一年就收入5200元,加上其它收入1000元,全家净收入6000元.  相似文献   

2.
安徽鄂城县蒲团公社稻田养鱼有了新发展.1981年,这公社有十个大队只有一户社员在稻田套养鱼种;1982年据了解,四个大队就有9户社员在责任田种稻养鱼种获得成功,一般一亩田鱼种收入在千元以上. 社员在承包的责任田种稻养鱼,一家一户经营,具有广阔的适应性,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庙一队的汪德勤,去年在一亩稻田放养16万尾水花,到11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清江县张家山公社郭坊大队第六生产队1981年实行了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以后,社员黄桂如、黄义绍、黄义爱三户充分发挥自己培育鱼种的技术专长,自愿联合产销鱼种,两年户平收入1.3万余元.黄桂如等三户共有21人,男女劳力8.5个,承包责任田20亩,苗种塘4.9亩.1981年10月,黄桂如、黄义绍两户自愿联合经营,将承包的责任田和4.6亩苗种塘  相似文献   

4.
蓄水养蛏,就是利用在大潮期间潮水能淹没、泥底又较平坦的中高潮区滩涂,围堤蓄水养蛏。福建省莆田县涵江公社哆前、哆中、哆后三个大队,于一九七○年起在鱼池内试养缢蛏,当年亩产达一千斤以上。群众总结蓄水养蛏有三大好处:一,池內长期蓄水,可延长大蛏摄食时间,加快生长速度,当年播种当年收成,产量高,质量好。播种  相似文献   

5.
“谷雨”前后,是东南沿海一带播种蛏苗的“黄金季节”。根据我市养蛏专业户的高产经验“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技术要点: 一、认真选择蛏苗种,蛏苗质量的优  相似文献   

6.
宁德县三都澳西北向漳湾公社至西南向飞銮公社连片滩涂,是我省蛏苗主要产区之一,年产量一般为5千至1万担,最高的是1981年达2万5千多担。  相似文献   

7.
傅溥 《海洋渔业》1982,(4):184-184
<正> 福建福鼎县点头公社、龙田大队海屿村在党的三中全会的政策鼓舞下,大力发展牡蛎养殖, 从1980年起已有所发展,1981年则大发展,1982年来已插下牡蛎竹12,000担,养殖牡蛎、蛏子和  相似文献   

8.
岳阳县洞庭人民公社是一个以捕为主,捕养相结合的渔业公社。全社五百九十四户,二千四百四十人。管辖风网、轮驳、捕捞大队和东风湖渔场、渔业机械厂等五个单位。  相似文献   

9.
宁海县冠岭乡养殖专业户陈良虎,承包15亩海涂,1989年养蛏12亩,放养蛏苗1800公斤,当年起捕5亩,产蛏9300公斤,平均亩产达1850公斤,创产值1.58万元,获纯利1.3万元,比一般养殖户的亩产高800公斤左右。他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普陀县螺门公社扑捞队的前身是螺门公社螺门渔业大队,是一个以海洋捕捞为主、多种经营的集体经济单位,它实行公社所有、大队级核算制度.全队共有一千二百二十五户,五千○五十八人,一千四百八十五个劳力.现有机帆船八十四艘,三千五百五十五吨,七千五百三十四马力;木大捕船六十一只,九百三十二吨.各种渔业仪器五十  相似文献   

11.
承包出产量     
安康县建设公社建设大队共有陂塘11口,水面35亩,以灌溉为主、兼顾养鱼.1980年前,由于吃“大锅饭”,管理不善,亩产鲜鱼只有50多斤.1981年承包给六户社员和一个专业组兼养,由于管理方法不同,产量有高有低.1982年队里留下11.5亩养成鱼,其余部分以“大包干”形式包给了大队养鱼技术员王文  相似文献   

12.
一、苗种运输 我们每年要从浙江玉环、乐清地区组织大批蛏苗,长途运输蛏苗对运输技术的要求很高。运输蛏苗一般选择3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蛏苗长度1.5厘米以上,在苗种运输之前我们用海水将蛏苗洗清,去除泥土和杂质,装入箩筐内,以保持蛏苗清洁。运输时  相似文献   

13.
闸坡镇渔工商联合公司是由公社管委会、国营水产站、三个渔业大队(即:政、企、渔)从1982年1月由三方共同组织的经联合体.在兴办过程中,得到、地公司领导大力支持,县水局、水产公司主要领导亲临渔基层具体领导.在公社党委的接组织领导下,经过政、企、  相似文献   

14.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ek)系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灯塔蛤科、缢蛏属,俗名蛏子、青子、竹蚶、海蛏,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是福建省沿海群众池塘与滩涂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福建省养蛏历史悠久,过去大多为滩涂养殖。上世纪90年代以后池塘蓄水养蛏在福建省逐渐兴起,由于采用这种方式养殖周期短、投资省、产量稳定、收益大,在全省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福建省池塘蓄水养蛏面积达1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15.
养蛏生产和其他贝类生产一样,苗种的供应是发展养殖的关键,正象家业上没有种子就种不上庄稼一样。为了明年养蛏生产的更大跃进,就必须在今年培育足够的蛏苗。目前蛏苗埕的平整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幼苗也已经附着,但是苗埕的整理仅是贝苗生产的第一关。蛏苗刚附着,个体很小,适应力弱,容易死亡,往往幼苗附着很密,但到洗苗  相似文献   

16.
《水产科技》1974,(3):1-4
我们佐龙公社大园大队,地处县城郊区,有八个生产队,三百一十三户,一千五卣另三人,一千一百四十三亩耕地,一百四十一亩鱼塘。  相似文献   

17.
缢蛏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俗称娃子、泥蛙,属双壳类海产软体动物。浙江省温岭市是著名的产蛏(蛏苗与商品蛏)区,2001年全市养蛏面积6.2万亩,总产量达4.06万吨。由于海洋环境状况变化较大,受不稳定自然条件的制约,蛏苗紧缺已成问题,几年来,尽  相似文献   

18.
正大竹蛏(Solen grandisDunker)隶属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帘蛤目(Veneroida),竹蛏科(Solenidae),生活于潮下带-20 m水深的浅海,在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海均有分布。大竹蛏个体大,肉质鲜美,出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底栖海产软体动物。现将育苗工作总结如下。1亲蛏培养1.1亲蛏的选育  相似文献   

19.
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隶属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竹蛏属,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各地,生活在潮间带至负20米水深的浅海。大竹蛏个体较大、出肉率高、肉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埋栖型贝类,市场前景较好,经济价值较高。我所于2000年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大竹蛏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淡水渔业》1975,(11):31-31
我们勐混公社地处祖国边疆,是个以傣族为主多民族集居的地区,全公社有八个大队、57个生产队,2,896户,18,082人,耕地面积53,861亩,养鱼水面1,00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