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0年以来,猪圆环病毒病作为一种新的病毒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此病毒分两个型,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不致病,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间质性肺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这些病总称为猪圆环病毒病.2008年10月份发现一例猪圆环病毒感染的病例,现将诊断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郑彬 《动物保健》2009,(4):49-49
2000年以来,猪圆环病毒病作为一种新的病毒病在我国广泛流行。此病毒分两个型,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不致病,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间质性肺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这些病总称为猪圆环病毒病。2008年10月份发现一例猪圆环病毒感染的病例,现将诊断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动物病毒。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人们在病猪及一些无明显临床症状猪体内检测到了一种新型猪小环状病毒。猪感染后会出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系统混合疾病、繁殖障碍综合征等。1罗平县猪圆环病毒病现状我县2000年前几乎没有发现此病的存在。由于交通便利和养殖业的发展,猪只调运频繁以及不规范引种,导致我县的猪圆环病毒病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增多。自2006年开始监测以来,血清学阳性率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4.
正眼下又到了猪痘的流行季节,每年都有较多猪痘病例被误诊为圆环病毒病(皮炎肾病综合征)。本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猪痘与猪圆环病毒病误诊的原因以及鉴别诊断。1误诊原因及案例猪痘误诊为圆环病毒病较常见,就目前来看,无论猪场技术人员还是养猪户,这种误诊现象都有发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1圆环病毒病的皮肤斑疹因发病阶段不同,皮疹颜色、连片情况也不同,有时猪痘疹与圆环病毒病的皮疹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0年以来,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防控逐渐成为猪场疾病控制的重点,且商品化的圆环病毒疫苗大量推广,从整体来看,疫苗对圆环病毒病以及整个猪群的疾病防控具有较好效果。2011-2012年猪群整体上没有发生大的疫情,卫秀余老师认为这得益于圆环病毒疫苗的大量推广和使用。本文对圆环病毒的感染特点、抗体分析和疫苗效果评估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借鉴和帮助。1猪圆环病毒病的感染特点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自2000年首次报道猪群中存在PCV2感染的血清学证据以来,猪群中PCV2感染十分普遍,各地区陆续报道,流行范围波及全国,猪群平均阳性率38.47%,猪场阳性率58.75%以上。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困扰养猪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广大养殖场户对是否免疫圆环病毒疫苗始终存在困惑,本人就这个问题进行相关探讨。1圆环病毒的病原学特点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之后新发现的猪重要传染病,是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PCVD是能够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陆良县猪圆环病毒病的感染、分布、流行情况,从2009年到2011年3年间对全县的生猪进行随机采集未免疫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血清样品552头(份),应用猪圆环病毒2型ELISA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血清109份,阳性率达19.75%。其中,规模场阳性率为22.39%,散养户阳性率为15.93%,血清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检测结果为该县的养猪场制定了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7,(5)
自2010年以来,随着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在国内的普及免疫,猪圆环病毒病得到了较好控制。然而在免疫新常态下,随着养猪业进一步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急速发展,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诊断、防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文章就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诊断、防控新趋势做一阐述,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病几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不仅降低养猪行业的经济效益,还对养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该病的病原是圆环病毒Ⅱ型病毒,多因猪体质下降感染病毒致病。本文对猪圆环病毒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0年以来,我省猪群频繁发生疫情。2002、2003、2004年豫北地区猪群蓝耳病危害严重;2003年秋季驻马店市报道第一例猪圆环病毒病以后,全省各地先后发生猪圆环病毒病;2004年猪附红细胞体病猖獗,导致当年夏秋  相似文献   

11.
猪圆环病毒病为猪类重大传染疾病,由猪圆环病毒导致的猪系统功能障碍及免疫力下降,直接威胁养猪业发展,应针对疾病特点加强针对性防控,避免病毒传播及扩散,保障收益.此文简单对猪圆环病毒病特点与防控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2月18日,中博生物有限公司在中国武汉碧桂园凤凰酒店隆重举办猪圆环病毒病防控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博生物猪圆环病毒2型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CP08株)上市会,此次盛典正式开启了我国养猪业针对猪圆环病毒病防御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13.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2014年针对全国26个省市地区规模化猪场送检的38 375份血清样品进行了临床常见疫病的血清学分析,主要包括猪瘟(HC)、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PCV2)、猪细小病毒病(PP)、乙型脑炎(JE)等。结果显示,送检血清样品猪瘟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0.56%,其中育肥猪和保育猪送检样品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23%和46.23%。伪狂犬病野毒鉴别诊断阳性检出率为27.34%,高于往年同期水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0.76%。圆环病毒病抗体阳性率为79.55%。  相似文献   

14.
为明晰猪圆环病毒病在我国猪群中的流行现状,结合近年来的论文,回顾了我国猪圆环病毒病的流行史,整理了我国猪圆环病毒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和监测情况,提出了我国猪圆环病毒病具有感染率高、流行面广,表观健康猪群带毒率较高,感染率稳步上升以及经常与其他多病原共同感染的流行特点;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毒株的基因组相对保守,流行的毒株类型逐渐从基因型2a转向2b,并已出现基因型2d的流行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经常发生基因重组等特性,据此本文提出了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方向。  相似文献   

15.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母猪繁殖障碍及仔猪肺炎等的主要致病因素。近年来,猪普遍感染猪圆环病毒,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预防和治疗不科学的话,会严重影响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常与许多病原微生物并发或继发感染,产生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猪圆环病毒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简要对猪圆环病毒病进行分析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三明市部分地区的18个规模猪场共计37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Ⅱ型圆环病毒病抗体检测。结果总抗体阳性率为34.3%,其中母猪抗体阳性率为33.2%,断奶仔猪抗体阳性率为34.6%,育肥猪抗体阳性率为40%。调查表明,猪Ⅱ型圆环病毒在三明地区猪场的感染情况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猪群疫病频频发生。尤其是2002年以来,随着猪群圆环病毒病感染率的上升,猪群健康状况受到了严重威胁,2004年禽流感的流行、2006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我国东部19个省市区的蔓延,使得猪病控制难度明显上升,2009年甲型流感的暴发,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威胁着猪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8~13周龄的猪,其特征为猪只体质下降、消瘦、腹泻、呼吸困难。 1猪圆环病毒病病原 猪圆环病毒病病原为无囊膜的二十面体,单股环状DNA,大小约4.0~26.5nm,可在猪源细胞上复制。主要存在于淋巴结、骨髓、血液中。  相似文献   

19.
猪流行性腹泻和猪圆环病毒病,分别是由猪圆环病毒二型和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2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猪群感染猪圆环病毒后,病毒会不断侵害患病猪的身体免疫力,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为其它致病菌感染提供条件。目前猪圆环病毒病已经成为猪养殖场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之一,它会导致猪群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皮肤苍白,体质下降,进行性消瘦,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猪流行性腹泻和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发生,会进一步加重病情,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主要就一起猪流行性腹泻和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为已知的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可以分为PCV1和PCV2两种血清型。PCV1无致病性,但广泛存在猪体内及猪源代细胞系,1974年,Tischer首次从PK-15猪肾传代细胞系中分离。PCV2具有致病性,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