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了自然条件及30℃、12h光照控制条件下6个生态类型的95个粳稻品种芽鞘长度、不完全叶长度及7d后苗高3个幼苗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与株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5个品种中3个幼苗性状都存在真实的遗传变异;3个幼苗性状平均值的大小与生育期长短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控制条件下不完全叶长度和苗高小于自然条件下的;在两种条件下,不完全叶长度在不同生态类型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且与株高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不完全叶长度可以作为鉴别株高差异大的亲本所配F1杂种种子纯度的幼苗性状。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水稻种子活力和耐缺氧能力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太湖流域5个生态类型297个粳稻地方品种和2个对照育成品种的种子活力指数和5 cm水深条件下生长7 d的芽鞘长度,研究了这两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它们与水直播14 d的幼苗高、成苗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方品种的种子活力和幼苗耐缺氧能力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9.5%和15.2%,这两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早熟晚粳生态型中.种子活力指数、缺氧条件下芽鞘长度均与水直播14 d的幼苗高及成苗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从早熟晚粳中筛选到薄稻3、硬头茎、三百粒头、大稻头、乌金香糯、荒三石4、晚八哥头7个高活力和耐缺氧能力的品种资源,可供适于直播的水稻新品种选育利用.  相似文献   

3.
对21个粟米品种进行主要经济性状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除千粒重外,生育期、株高、穗长、穗粗、单株穗重均与单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穗重与之相关系数最高;聚类分析结果,21个粟米品种可分成两大类,一类中的18个品种全部为北方品种,另一类中的3个品种全部是浙江地方品种,聚类结果和品种的生态类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浙江地方品种与北方品种在经济性状上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22,(1):19-22
为眼子菜种质资源的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集贵州省安顺和遵义地区野生眼子菜,混合后随机抽取50株,对眼子菜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数据统计、变异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眼子菜各农艺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眼子菜全株鲜重变异程度最大;全株干重、分蘗数、根状茎长度、根状茎节数、叶片数、全株鲜重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纵向茎节数与叶宽呈显著相关性,株高与其他农艺性状相关性不显著,纵向茎节数与叶长相关性不显著;叶片数、叶宽、纵向茎节数、株高、根状茎长度是影响眼子菜全株干重的主要因素;10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分蘗因子、叶宽因子和株高因子3个主因子,3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3.763%,其中分蘗数因子贡献率达60.622%。眼子菜农艺性状多样性较高和遗传基础较丰富。  相似文献   

5.
1984年在德新乡瘠薄地对30份大豆原始材料研究了株高、分枝、主茎节数、荚数、粒数、一荚粒数、百粒重、一节荚数、单株产量等9个性状的相关性、遗传变异、遗传力和相关遗传进度及其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瘠薄地条件下大豆品种的粒数、荚数、一节荚数、株高、主茎节数5个性状不仅与产量的遗传相关极显著,而且对产量的间接选择效率和直接贡献或间接贡献都较大。百粒重、一荚粒数、分枝数3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不显著,对产量的间接选择效率、直接或间接贡献均小。百粒重与其他各性状之间存在负相关,尤其与上述5个性状和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对此讨论了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环境因素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江苏地区玉米品种植株性状的相关性,并探讨环境因素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盐城大丰市开展玉米植株性状相关性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播种密度6.75万株/hm2;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连云港赣榆县和徐州丰县开展环境因素对玉米植株性状的影响试验,播种密度6.75万株/hm2.[结果]比较不同品种的植株性状,发现不同类型的品种间穗下节间数、穗上节间数、地上总节数、株高、穗位高等植株性状显著不同;品种的生育期与植株的地上总节数和穗下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植株的总节数呈显著正相关,穗位高与植株的穗下节数呈显著相关.对3个地点的植株性状和环境因素分析后发现,穗上节数受环境影响小,积温与株高、地上总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积温与穗位高呈显著正相关;降雨量与株高、穗位高、穗上节数、穗下节数、地上总节数呈正相关,其中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江苏省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豇豆耐热性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我国北方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18个豇豆品种为试材,通过夏季田间试验、人工气候室苗期耐高温试验,比较了不同豇豆品种的耐热性.夏季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耐热豇豆品种在出苗至齐苗时间、花期株高、茎粗、花梗长度等植物学特征和果荚长度、质量等果实性状及生物学产量等生物学性状方面差异显著;地豇豆品种不宜在高温、长日照的夏季种植;豇豆各农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早优一号单荚质量和总产量最高.苗期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条件下,早优一号相对电导率最低,净光合速率最高,因而比较耐热.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吕梁地区种植的高粱品种,研究了来自国内不同省份的45个高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在吕梁地区的表现,分析了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穗粒重与产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穗长、株高与产量存在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千粒重与生育期、穗粒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穗粒重与生育期、株高与穗长、茎粗与穗长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穗长与千粒重、生育期存在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生育期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燕麦育种所需优良亲本,发掘燕麦优异种质资源,本试验对15个燕麦品种(系)的主要表型和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5个燕麦品种(系)在生育期、株高、产量等11个表型和农艺性状上具有极显著差异;各性状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其中单株穗数、种子长度、分蘖数、千粒重及籽粒产量5个性状变异度较大,变异系数在22.68%~45.11%之间;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在2.62~2.70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穗长、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68、0.728、0.756、0.723,产量与分蘖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2。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燕麦品种(系)分成3类种质群,第1类种质群生育期较短,有较强的抗逆性;第2类种质群属于中熟高产型;第3类种质群属于晚熟高产型。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100份陆地棉主推品种种质资源的12项指标,包括株高、果枝数、吐絮铃数、铃质量、衣分、子指、皮棉产量、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断裂伸长率、马克隆值,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参试品种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0份材料的产量性状变异程度较大,品质性状变异程度较小;单铃质量与吐絮铃数、皮棉产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衣分存在显著正相关;上半部平均长度与整齐度、断裂比强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断裂伸长率、马克隆值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前4个主成分分别代表了100个棉花品种12项数量性状的68.12%的信息,其贡献率分别为22.934%、22.377%、13.169%和9.641%;当欧氏距离为10.01水平时,可将100份参试品种分为6大类。综合分析,该批种质的类型多样,但综合性状表现一般,尤其是纤维品质性状表现一般,在以后的育种研究中,应主要注重提高该批材料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研究了转IrrE基因T1代甘蓝型油菜在自然条件与Nacl盐胁迫条件下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以自然条件下的野生型油菜为对照,自然条件下的转IrrE基因油菜在株高、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果数差异极显著,而分枝部位高度和分枝个数差异不显著。300mMNaCl高盐胁迫条件下的转IrrE基因油菜,株高、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果数差异极显著,分枝数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施肥对盐碱地条件下种植的甜高粱性状的影响,在大庆地区盐碱土壤条件下,研究施肥对3个甜高粱品种生物产量及含糖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甜高粱生物产量、叶片数和出汁率均有极显著影响,对穗重有显著影响,品种与施肥处理之间互作对各性状均无显著影响。对甜高粱7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叶片数与生物产量、株高、糖产量、糖锤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出汁率与糖锤度存在负相关性。甜高粱生产上,应该根据品种的需肥特性,土壤、气候条件,目标性状来科学合理施肥。大庆地区应结合A1(磷酸二铵750.00kg·hm-2)和A4(磷酸二铵187.50kg·hm-2和硫酸钾187.50kg·hm-2)施肥,可提高甜高粱的生物产量、糖锤度和糖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以5个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弱光对番茄幼苗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番茄品种幼苗在弱光条件下,植株增高,叶片宽度增加,弱光和正常光照条件下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叶长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间差异也不显著。其中,神宇红果对弱光耐性较强,未出现株高增高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37份谷子农艺性状多样性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7份谷子材料的14个农艺性状为研究对象,对3个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1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聚类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范围在0.40~1.16;变异系数(CV)变幅在9.32%~59.79%;以欧氏距离为5将37份谷子品种划分为4类,第4类只有2016007,该品种穗颈长度较长、穗码数较多,株高和主茎节数均为最低;小区产量与株高、主穗长、穗粒重、单穗重、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刺毛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茎秆粗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该研究对种质资源利用、杂交父母本选配及定向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葱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阐明普通大葱和分葱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及数量性状间的关联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国内外116份葱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6份葱种质的12个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25.25%~146.38%,基于形态标记划分的5个组群间形态差异明显.单株重与假茎重、叶长、株高、出叶孔间距、叶扁宽和假茎长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单株重、株高、假茎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18%,其反映的信息与基于12个数量性状的聚类和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13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遗传力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西省(长江中游)国家油菜区域试验3个试验点13个油菜品种的油菜株高、分枝部位等9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和相关性进行分析。遗传力分析表明,不同性状地点间遗传变异F值差异较大,其值大小依次为第1次有效分枝部位、株高、结荚密度、千粒重、第1次有效分枝数、主茎长,这些遗传力差异极显著;主茎角果数显著;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油菜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第1次有效分枝数都与籽粒产量接近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矮杆油菜种质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矮杆油菜品种的选育效率。对214份矮杆甘蓝型油菜材料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相关性分析显示株高与产量、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呈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株高、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角果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农艺性状综合为株高因子、角果密度因子、千粒重因子、有效分枝高度因子和每角粒数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0.42%,涵盖了主要农艺性状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18.
叶用银杏品种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银杏31个雌株品种和4个雄株类型叶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雌株品种和雄株类型之间叶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叶黄酮含量最优品种马铃2号是最弱品种的2.07倍;雌雄株间叶黄酮含量无差异,证明银杏品种或类型间叶黄酮含量存在的遗传变异与雌雄株无关,在银杏雌雄群体内选择是有效的。将选择的优良品种或变异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鲜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中10个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效分枝数、株高、鲜百粒重、主茎节数、标准荚数、单株荚重等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1.1%1、7.4%、15.7%、14.1%、14%和13.2%,出仁率变异系数最小,为3.4%;在相关性上,鲜百粒重、出仁率与鲜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主茎节数、鲜百粒重与出仁率、株高与鲜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94.40%。在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选择时,应注意选择鲜粒产量和鲜百粒重均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20.
以3个青贮高油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高油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差异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分别在7.0万株·hm-2~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下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可在黑龙江省种植推广,青贮高油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