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因子.结果表明:核桃嫁接成活率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伤流是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子,能否解决伤流问题(是否开排水沟)直接关系到核桃嫁接的成败;各种方法嫁接核桃均有一定的成活率,但以大方块芽接成活率最高;核桃嫁接有较强的时间限制,以早春树液刚萌动时1周内及5月下旬到6月底为最适时期;种条质量对核桃嫁接成活率有明显影响,以即采即用为最好,随着贮藏时间的加长,成活率直线下降;管理措施对核桃嫁接成活率有一定影响,嫁接前土壤灌足水及接后及时剪砧抹芽有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核桃幼苗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核桃嫁接苗大田快速繁育技术研究提供关键技术,缩短育苗周期。[方法]通过室外芽嫁和幼苗嫁接在相同的时间进行嫁接对比试验,室外芽嫁采用目前最先进最普遍使用的方块芽接,幼苗嫁接采用独创的对芽贴皮接。[结果]幼苗嫁接最高成活率达98.1%,室外芽接最高成活率达75.3%,幼苗嫁接高于室外芽接成活率22.8%;幼苗嫁接综合平均成活率为80.3%,室外芽接综合平均成活率为65.4%,幼苗嫁接高于室外芽接成活率14.9%;幼苗嫁接的接穗抽稍平均最高为81.8cm,室外芽接嫁接的接穗抽稍平均最高为75.1cm,幼苗嫁接的接穗抽稍高于室外芽嫁接6.7cm;幼苗嫁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为60.3cm,室外芽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为54.9cm,幼苗嫁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高于室外芽接接穗抽稍综合平均5.4cm。[结论]幼苗嫁接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操作简便,繁殖速度快、省工、省料、成本低,育苗周期短,群众容易接受,其技术领先于目前国内外所报道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核桃良种长方块形芽接下留排水口新技术,是针对陕西省商洛市核桃良种芽接苗嫁接成活率极低的情况提出的。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了长期困扰商洛市核桃良种苗繁育中的伤流难题,可显著提高核桃良种苗木的嫁接成活率,对推动商洛市核桃良种基地建设,提高广大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核桃含单宁物质较多,嫁接时易使接穗切面形成一层黑色的隔离层,阻碍树液流动,从而影响嫁接成活率。因此,我们于1999-2003年通过几年的实践,采用核桃夏季丁字芽接技术,芽接成活率在90%以上。1.嫁接时间核桃夏季芽接时间在室外温度不低于29℃,河北省北部为6月上旬至8月下旬。  相似文献   

5.
<正>核桃枝条髓部较大,组织疏松,休眠期和生长期易发生伤流,且枝条内单宁含量较高,易氧化褐变,无论是采用芽接还是枝接技术,嫁接成活率都比较低。经过反复实践,嫁接核桃春季以插皮舌接法成活率较高,夏季则采用方块形芽接和贴芽接法成活率较高,采用其他嫁接方法成活率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美国黑核桃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黑核桃3个无性系为试材,对不同嫁接方法及影响成活的主要因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夏季大方块芽接法表现最好,成活率高达96.2%,适接期最长为50 d,适宜作为黑核桃良种繁殖的主要方法;其次,在缺乏采穗圃或夏季多雨的地区,室内枝接可作为主要嫁接方法,接后立即在田间栽植,成活率高,成本较低;第三,T字型带木质部芽接法可充分利用细弱接穗,枝顶端嫁接作为一种补接方法,可用于未成活的植株.经过近3 a的嫁接试验研究,突破了黑核桃嫁接伤流过多的瓶颈问题,并总结出一套冬季室内枝接、春季大田枝接、夏季大方块芽接、秋季闷芽接的育苗系列嫁接技术,实现了周年育苗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周建芳 《云南农业》2011,(11):23-24
核桃圃地苗木嫁接技术,是核桃良种化的关键,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嫁接技术,适应当前核桃产业发展的需要,怒江民族中专农林教研组于2008年2-010年,对核桃圃地嫁接时期、方法、接穗质量,克服伤流及愈合过程进行了试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钻木离皮后,采用子苗嫁接,3年平均成活率达92%以上,舌接法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丰木不离皮期可应用贴接和劈接法,成活率可达85%。核桃圃地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新鲜、质量好、芽饱满、接穗直径在0.5-1.5cm、钻木无伤流或伤流少。  相似文献   

8.
核桃体内含仃较多单宁物质、髓心大、水分多,苗圃地嫁接育苗成活率低。笔者总结出核桃嫁接育苗最适用且成活率高的新方法——枝芽接它集枝接与芽接的长处于一体,采用含一饱满芽的枝做作接穗。  相似文献   

9.
核桃芽苗砧嫁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核桃芽苗砧的嫁接成活率,该研究采用核桃嫩枝劈接法以及改良方块芽接和核桃带木质部芽接法,芽苗砧采用在5℃±1℃条件下层积3个月的核桃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于当年2007年3月27日播种于基质(珍珠岩、腐解有机物、陈锯末=1:1:1)中所生长的嫩苗,嫁接时间为5月22日,以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核桃嫩枝劈接法嫁接成活率和7月15日生长量显著优于其它两种方法,分别为95.00%和48.78 cm;改良方块芽接效果次之,分别为86.67%和38.59 cm,和嫩枝劈接法差异不显著;核桃带木质部芽接成活率较低为63.33%,与前两种方法差异极显著,生长量为35.93 cm,和改良方块芽接差异不显著,与嫩枝劈接法差异显著.由于3种方法嫁接芽在接穗上所处位置不同,为了充分利用良种接穗,3种方法均可应用于生产中.本研究结果使核桃嫁接一年成苗现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核桃由于其接穗和砧木中含有单宁物质,嫁接时在切面的蛋白质被单宁沉淀,同时单宁本身形成不溶性聚合单宁氧化片,沉淀物形成一层黑色的"隔离层",阻碍了砧木与接穗之间细胞物质的交流而影响愈合,所以嫁接成活率很低.从2003年开始,我市与省农林科学院开展了市院合作项目,对核桃嫁接技术进行的探讨,经过3年的实践总结,摸索出"核桃大方块芽接技术",嫁接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比传统嫁接方法提高25%~45%,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