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锦州地区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锦州地区不同类型鸡场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病料,分离出大肠杆菌15株。血清型鉴定试验确定14株的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O15 、O35。并选择10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实验菌株耐药程度和多重耐药较为严重,耐药率在46.67%~100%,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共有13株,占86.67%。  相似文献   

2.
潍坊地区肉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山东潍坊地区不同鸡场采集病料,经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了95株大肠杆菌,78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它们覆盖了14种血清型,其中O78、O2、O15、O11优势血清型。对这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受试菌的平均耐药率为40.6%,同时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在21种受试药物中,高敏的药物有4种,分别为头孢噻肟钠、磷霉素钠、氟苯尼考、头孢曲松钠。这一结果对指导本地区肉鸡大肠杆菌病防治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监测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了解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差异及其对大肠杆菌耐药性影响,对从保定及其周边地区分离的23株鸡源、14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测定,并对其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进行了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氟苯尼考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2%和58%,不同动物源flor基因同源性为99.8%,与GenBank报道的flor基因比较存在3个氨基酸替代,鸡源flor基因在开放阅读框的第439,479,683等位存在点突变,猪源flor基因在开放阅读框的第439,683,1 100等位出现点突变.  相似文献   

4.
陕西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陕西十县市24个大小猪场(户)腹泻仔猪病例采集186份病料中,分离并鉴定出6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14种大肠杆菌O抗原单因子血清鉴定,证明有13种血清型(尚有1株未定型)存在,其中以O139,O101、O149,O141,O60为优势血清型,占定型菌株的71.6%。选用16种常用抗生素对32株地方代表菌株做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新霉素高敏,林可霉素、头孢唑啉和麦地霉素等中敏,氧氟沙星、先锋霉素和链霉素等药物产生耐药;同时从高、中敏区向中敏区和低敏区过渡的趋势明显。这一结果为该省做到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鸡、 猪大肠杆菌ESBLs基因型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检测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探究ESBLs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指导兽医临床有效防治大肠杆菌病.采用NCCLS标准方法和双纸片协同法,对102株大肠杆菌菌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和和ESBLs检测,设计合成4对引物,用PCR方法进行了ESBLs耐药质粒的DNA扩增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以产ESBLs细菌的耐药质粒为模板扩增出了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TEM、CTX-M型ESBLs产物,但均未扩增出SHV、OVA型ESBLs产物.鸡源、猪源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81%、6%.CTX-M、TEM型为山东莱西地区动物源产ESBLs大肠杆菌菌株的流行基因型,且鸡源产ESBLs大肠杆菌菌株分布广泛,应加强当地产酶耐药菌的监测和研究,以有效防治此类细菌引发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鸡源沙门氏菌多重耐药和Ⅰ型整合子的流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沙门氏菌多重耐药性与Ⅰ型整合子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从山东省鸡场分离沙门氏菌,根据Kauffmann-White方法测定其血清型,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沙门氏菌对1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MIC值,并且采用PCR技术测定了Ⅰ型整合子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结果显示:本次分离得到311株沙门氏菌,包括印地安纳沙门氏菌(133株)和肠炎沙门氏菌(178株)2种血清型;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甲氧苄啶普遍耐药,菌株多重耐药率为91.0 %(283/311),99%的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敏感;PCR测定Ⅰ型整合子结果:Ⅰ型整合子的检出率为65.0%(202/311),其中多重耐药表型菌株Ⅰ型整合子阳性率为92.6%,202株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6株的携带基因盒dfr17-aadA5。上述结果表明,Ⅰ型整合子普遍存在于沙门氏菌中,并且与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南部鸡肝周炎大肠杆菌的分离及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2003.3-2008.4年自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石家庄市、衡水市、沧州市等发病鸡场呈现典型肝周炎病变的病死鸡肝脏分离的13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生化特性测定,O抗原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32株均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征。试验用55种大肠杆菌单因子阳性血清进行O血清型鉴定,确定了103株O血清型,占分离菌株数的78.03%(103/132)。选取O1、O21、O65、O78、O93 血清型共15株菌株(每一血清型选取3株不同来源的菌株)做药敏试验,证实多数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高敏,对头孢曲松中敏,而对磺胺甲硝唑耐受。  相似文献   

8.
针对雏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复杂特性,从山西省部分地区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死亡的雏鸡病料,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和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出37株大肠杆菌。通过血清型鉴定,有15株大肠杆菌鉴定为:O119、O60、O7、O88、O45、O10、O11、O2、O103、O81等10个血清型,其中O119和O88为优势血清型;其余菌株未鉴定出血清型。37株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试验表明:有35株为雏鸡致病性大肠杆菌;2株为非致病性大肠杆菌,其血清型均为O10。研究结果为雏鸡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调查京津冀地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血清型,从河北、北京、天津地区发生仔猪黄、白痢的十个猪场分离60株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55株,进行了生化和血清型鉴定,并对其耐药性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结果发现:分离的猪致病性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为O101、O152、O93、O78、O54,这5种血清型占总分离致病菌株的56.4%(31/55)。所分离的60株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中抑菌作用最强的是菌必治、多粘菌素、先锋必、先锋霉素和壮观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5.0% (57/60)、90.0%(56/60)、88.3% (53/60)、86.7%(52/60)和85%(51/60)。耐药率较高的分别为链霉素(80%)、庆大霉素(53.3%)、氨苄青霉素(75%)复方新诺明(86.7%)、痢菌净(76.7%)、呋喃唑酮(71.2%)、诺氟沙星、环丙沙星(51.7%)、喹乙醇(75%)和洛美杀星(70%)氟苯尼考(55%)。60株大肠杆菌多数为6耐以上的菌株(80%),其中8耐、10耐、6耐最高分别为17%、15%、12%。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福建宁德地区猪源细菌对氟苯尼考耐药性及耐药基因floR的遗传特性。本研究从宁德地区6个猪场分别采集了50份仔猪粪便样品。从中分离得到氟苯尼考耐药大肠杆菌17株、沙门氏菌2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和鲍曼不动杆菌8株。并对其耐药基因flo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宁德地区猪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检出率分别为34%、4%、10%和16%。且所有的分离细菌都呈现了多重耐药性。同源性分析发现不同细菌间的耐药基因floR存在高度同源性。这些结果表明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广泛存在于不同细菌间,且可在不同细菌间进行水平传播。该研究为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广泛传播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查新疆伊犁某牛场不同生长期牛粪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从该牛场分别采集育肥牛、繁育牛、加育牛和未繁育牛的粪样。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表明,育肥牛、繁育牛、加育牛和未繁育牛粪源大肠杆菌分离率均为100%,不同生长期的牛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均耐药,耐药率分别为4.0%、8.6%、6.7%、20.0%;对安普霉素都较为敏感。繁育牛和加育牛粪源大肠杆菌耐药种类较多,未繁育牛粪源大肠杆菌对比其他生长期牛粪源菌耐药较严重,不同生长期的牛粪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情况不太严重,主要为0耐、1耐;新疆伊犁该牛场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不同,耐药程度虽然不高,但在养殖生产中需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对徐州市售草鱼细菌带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其鳃中分离到4 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暂时编号为ZYF-1、ZYF-2、ZYF-3 和ZYF-4,查阅数值编码鉴定ZYF-1 菌株为志贺(Shigella sp.),ZYF-2、ZYF-3 菌株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ZYF-4 菌株为泉居沙雷菌(Serratia fonticola)。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 株分离菌的耐药率分别为75.8%、72.4%、65.5%和82.8%,均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磺胺异恶唑和甲氧苄啶等11 种抗生素耐药。本研究显示市售草鱼存在志贺菌、大肠埃希菌带染现象,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这为食源性细菌鉴定及鱼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陕西、湖北和四川三省小麦叶锈菌苗期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0个鉴别寄主在苗期对2007年采自我国四川、湖北和陕西三省小麦叶锈菌菌株进行致病性鉴定及毒性基因频率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四川省主要致病类型为THTT,出现频率为11.1%;湖北省主要致病类型为THQT、THQS、THQR、THQN和PHSP,出现总频率为61.8%;陕西省主要致病类型为PHST和FHST,出现总频率为17.1%。三省小麦叶锈菌的群体结构组成复杂。毒性基因V9、V19、V24、V38、V39、V40、V41、V42、V43和V45在三省中的毒性基因频率均小于21%,其中V9、V24和V38的毒力频率为0,说明其对应的小麦抗叶锈病基因在小麦抗叶锈病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毒性基因V2c、V3、V3bg、VB、V11、V14a、V14b、V16、V25、V26和V33在三省中的毒性基因频率均大于70%,其对应的抗叶锈基因为无效抗叶锈基因。毒性基因V1、V2a、V15、V19、V28和V30的毒性基因频率在三省中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光皮树不同无性系开花期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光皮树不同无性系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开花期的不同光皮树无性系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G-2、G-3、G-8、G-9的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G-5、G-6、G-7、G-10、G-11、G-13、G-14、G-15的P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12个无性系的Pn日均值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G-6、G-7、G-8,日平均光合速率值最高,第二类为G-2、G-3、G-9、G-10、G-11、G-13、G-14、G-15,日平均光合速率中等,第三类为G-5,日平均光合速率最低。(2) G-5、G-14、G-15为低耗水型无性系,G-13为中等耗水型无性系,G-2、G-3、G-6、G-7、G-8、G-9、G-10、G-11为高耗水型无性系。(3) G-8、G-14、G-15为高水分利用效率型,G-6、G-7、G-11、G-13为中等水分利用效率型,G-2、G-3、G-5、G-9、G-10为低水分利用效率型。水分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G-5、G-6、G-7、G-8、G-15为波动型无性系;G-9、G-10、G-11、G-13、G-14为稳定型无性系;G-2、G-3为超稳定型无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