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大米草栽培平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浩 《食用菌》2008,30(4):33-33
对平菇菌种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后,分别接种到大米草培养基、棉子壳培养基、大米草和棉子壳各占50%的培养基上进行栽培实验,观察比较平菇菌丝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势以及对不同培养基的利用能力,并比较3种栽培培养基的生物转化率,为开发利用大米草资源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引进西藏的6株蛹虫草为试材,对比研究了其菌丝生长速率、出草产出及长势,筛选优良的蛹虫草菌株,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对蛹虫草大米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最优水平组合。结果表明:蛹虫草"TAAAS1"的菌丝生长速率虽不是最快的,但出草整齐均匀,出草产出高于其它菌株,表明"TAAAS1"菌株是适宜在高寒地区栽培生产的好品种;蛹虫草大米培养基的最优水平组合为蛹粉4g/L,葡萄糖20g/L,硫酸镁2g/L,磷酸二氢钾1.5g/L。  相似文献   

3.
利用啤酒糟栽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通过单因素试验培考察培养基中啤酒糟与大米组成比例、培养基含水量、培养基起始pH、培养温度和光照对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选出啤酒糟栽培蛹虫草最佳的栽培条件为培养基啤酒糟与大米比例1∶1,含水量65%,瓶底转色后于23℃,光照强度700lux下培养,在此条件下每瓶产量为3.24g(每瓶培养料30g)。  相似文献   

4.
以温室大棚为栽培场地,研究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及不同栽培主料栽培蛹虫草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比固体菌种栽培蛹虫草的产量高10%,且产量较稳定;以大米为栽培主料时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和质量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王莉  冉翠香 《食用菌》2002,24(2):34-34
蛹虫草富含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 ,有多种医疗和滋补功能 ,是冬虫夏草的代用品。近年来还用于保健食品开发 ,有多种产品问世 ,现在我国河南、辽宁、湖南、山西等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但蛹虫草在栽培过程中 ,若技术要领掌握不好 ,常导致产量低 ,畸形草多 ,甚至不出草等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栽培经验 ,将其人工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优质菌种 菌种要从正规科研部门购买 ,我系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菌种 ,为子囊类的麦角菌目 ,麦角菌科的蛹虫草 ,该菌种具有抗性强 ,生长旺盛 ,容易出草 ,出草均匀 ,转化率高 ,出…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的代料栽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栩  刘守华 《食用菌》2003,25(1):23-23
通过对以小米,玉米渣代替大米进行蛹虫草栽培试验,同时进行大米加猪血培养基配方的改良试验,结果证明,小米,玉米渣完全可以代替大米栽培蛹虫草;大米加猪血培养基的改良更适宜蛹虫草菌丝的生长,使其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为供试碳源,各碳源浓度均设为10g/L、15g/L、20g/L、25g/L、30g/L;以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尿素为供试氮源,各氮源浓度均设为6g/L、8g/L、10g/L、12g/L、14g/L。分别制作液体菌种培养基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种,并将获得的液体菌种用于栽培蛹虫草试验。测定蛹虫草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子实体鲜重及子实体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液体菌种培养阶段,最佳碳源为25~30g/L的蔗糖,最佳氮源为6g/L酵母粉;以20g/L蔗糖作为碳源,10g/L硫酸铵为氮源培养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产量最高;以10g/L葡萄糖为碳源,12g/L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上培养的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菌种、培养基配方、接种方法对蛹虫草人工栽培的影响不同。对蚕蛹虫草菌种、培养基配方、接种方法三因素进行优化,以接种后蚕蛹感菌率、出草整齐程度、转色情况等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通过菌株活性检测,筛选出性状稳定的蚕蛹虫草菌种;通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筛选出发菌快的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分别采用喷洒、浸泡、注射的方式接种蚕蛹虫草液体菌种,筛选出最优接种方法为注射。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绣球菌液体菌种制备和栽培方法,对绣球菌液体菌种的发酵培养基pH和发酵时间进行了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接种量对发酵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绣球菌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的最佳pH为3.5,发酵13d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最佳接种比例为30mL菌液/550g固体栽培湿料,液体菌种接种至栽培袋4个月后每袋可收获鲜重100g左右的绣球菌子实体。  相似文献   

10.
沙卫民 《食用菌》2003,25(4):26-26
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成功 ,为医药产品 ,保健产品 ,功能食品等产品的开发生产 ,提供了丰厚的原料。笔者就人工栽培蛹虫草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菌瓶制作 母种本站分离复壮菌株。大米 93 % ,葡萄糖2 % ,蛋白胨 2 % ,蚕蛹粉 2 .5 % ,磷酸二氢钾 0 .3 % ,维生素B10 .0 5 %。原料装入 50 0ml罐头瓶中 ,每瓶大米培养料约高1cm ,装入大米后 ,每瓶加入的水高出大米 0 .5cm ,每瓶装干料50 g左右 ,水 70g左右 ,料面平整 ,然后用高压聚丙烯薄膜封口灭菌。2 快速发菌 菌瓶灭菌后 ,在接种箱内接蛹虫草三级种 (试管斜面种 )每块菌种约 0 .5cm大小 ,略…  相似文献   

11.
蛹草瓶栽技术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蛹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虫草属中的模式种,药用价值与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相似。但野生蛹草产量不多,因此培育具有自然形态的蛹草子座,有很大的潜在市场。笔者是采用大米、玉米和高粱米等普通培养基用罐头瓶培养子座,由于这些材料易得,价格便宜,容易实施,所以受到科研、生产和消费者所关注,现将主要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培养条件,在24℃±1℃,180 r/min条件下,对蛹虫草菌进行液体培养,测定菌丝体干重,得到了最佳菌株是川草SC0341,而最佳液体培养基是麦芽粉培养基、最适pH 6.8、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的最佳用量为0.45%.并且确定麸皮粒型种可作为试验使用的良好试管菌种.用试验测得的最优条件下所得液体发酵培养基,在培养液中加入6 μ.g/mL的Na2SeO3,蛹虫草菌丝体硒吸收率达39.22%,菌丝体干重(1.00±0.05) g/100 mL.试验收获的蛹虫草菌丝体营养价值高、成本低,为中小食品企业研发功能型保健品添加剂提供了一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3.
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野外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菌株,并进行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试验。试验表明,硫磺菌在复合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为3.2mm/d;在代料栽培中以麦粒或栎木屑培养基培养硫磺菌菌种时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从8种液体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菌丝体产量较高的配方,配方为:葡萄糖30g,豆粉20g,玉米粉10g,酵母提取物5g,KH2PO41g,CaCO32g,MgSO40.5g,水1000mL,菌丝体产量为22g/100mL。  相似文献   

14.
以优质蛹虫草D1为试验菌种,分别对蛹虫草生长各主要阶段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对蛹虫草液体菌种制作、发菌及菌丝体生长、转色、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等主要生长阶段进行单因子对照试验,通过比较各试验组菌丝及子实体形态、色泽、生长趋势、产量、质量等主要性能特征,以实际栽培产量及商品性能为主要指标,探索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适宜光照强度及规律。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分别为0~50、0~10、300~500、200~300lx时,蛹虫草各生长阶段生长及发育性能良好,出草产量较高。说明对蛹虫草不同生长阶段实行不同光照强度管理是保证和提高蛹虫草产量与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栽培北虫草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北虫草栽培中最常用的两种培养基主料、蛹粉含量和营养液添加量进行了对比试验。根据出草时间、北虫草产量、质量以及生长周期各项指标对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最适宜工厂化栽培北虫草的培养基为:每盘300g麦粒培养基,蛹粉15%和料液比为1:1.7。营养液配方: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用自来水配制。  相似文献   

16.
答:食用菌菌种一般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母种是直接从子实体(组织或孢子)、菇木(耳木)分离得到的菌种。培养基常采用营养丰富、较易吸收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又称PDA培养基,其成份: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为了便于保藏、运输和防止杂菌污染,一般采用试管里培养,故又称“试管菌种”。原种是将培养好的母种接种到木屑、麦草等培养基中得到的菌种。一般一支母种可接原种3~5瓶。常用的培养基有木腐菌和草腐菌两种。木腐菌(如银耳、香菇、灵芝等)  相似文献   

17.
蚕蛹栽培蛹虫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虫草又称蛹虫草,是一种名贵药用真菌,由于野生虫草资源不断减少,价格看涨。近年以大米为原料人工栽培的北虫草产量逐年增加,市场价格不太稳定,而以蚕蛹为原料人工栽培的蛹虫草市场前景较好,有较大发展空间。生产实践中,以蚕蛹为原料栽培虫草较大米培养基在栽培技术上有所不同。现将桑蚕干蛹为原料栽培蛹虫草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鹏  夏辉 《食用菌》2014,(2):34-34
大米及小麦培养基栽培蛹虫草试验,试验对比结果:使用大米和小麦混合培养基效果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蛹虫草米饭栽培工艺要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蛹虫草又称北虫草和蛹草,是虫草属的模式种。据检测,蛹虫草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效果与野生冬虫夏草基本一致,而其最主要的活性物质虫草素、虫草多糖等均超过冬虫夏草,因此蛹虫草的开发应用受到了医药界和美食界的重视,蛹虫草的栽培热也在国内迅速掀起。但在栽培实践中往往出现只长菌丝不出草,或即使出草而质量低劣,子实体短、细,构不成产量,致使栽培失败或达不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菌种的选育,或经继代培养后引起种性衰  相似文献   

20.
利用稻草栽培金针菇有原料来源广、可就地取材等优点,但由于稻草切成1—2厘米后较为松散,保水性差,体积大。为了克服这些不足之处,我们采用了新的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一)供试菌种:金针菇19号,引自三明真菌所。母种用PDA 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木屑78%、米糠20%、糖和石膏粉各1%。栽培种使用时要把老化菌种耙去3—5厘米,使其菌龄在20天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