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改善鲢鱼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利用中性蛋白酶制备鱼骨蛋白水解物,研究不同鱼骨蛋白水解物添加量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鱼骨蛋白水解物添加量的增大,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总巯基和活性巯基含量增加。当鱼骨蛋白水解物添加量为4%时,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持油性,凝胶强度达到最高,具有致密的微观结构。添加量为4%鱼骨蛋白水解物-肌原纤维蛋白复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达到最高,清除率为88.4%。鱼骨蛋白水解物可用作改善水产制品品质的天然抗氧化剂和凝胶质地增强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氧化后大豆分离蛋白对鲤鱼肌原纤维蛋白乳化性、凝胶质地、凝胶白度及凝胶保水性的影响。将经由FeCl_3,抗坏血酸和H_2O_2组成的羟基自由基氧化体系氧化后的大豆分离蛋白和天然大豆分离蛋白(对照),分别以0,10%,20%,30%,40%,50%加入到鲤鱼肌原纤维蛋白中,混合后测定其乳化性和凝胶性。结果得出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后,乳化活力和乳化稳定性下降,凝胶弹性、硬度、保水性及白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添加氧化大豆分离蛋白的肌原纤维蛋白乳化性和凝胶性优于添加天然大豆分离蛋白。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经过氧化的大豆分离蛋白对鲤鱼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性能和凝胶性能破坏较小,可用于鱼糜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3.
猪肉鸡肉复合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复合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对研制高品质的猪肉鸡肉复合肉制品至关重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多元回归设计试验研究谷氨酰胺转胺酶(TG-B)、猪肉鸡肉比、复合磷酸盐、pH值、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并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表明,TG-B酶用量、保温时间和保温温度对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显著;优化出凝胶强度与影响因素间关系的回归数学模型,当TG-B为3.4%,保温时间2.0 h,保温温度45.2℃时,复合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强度最大为14.03 N.mm,验证试验结果为14.02 N.mm。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海藻糖对冷冻草鱼鱼糜肌原纤维蛋白冷冻作用的影响,以冷冻鱼糜盐溶性蛋白含量、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以及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为指标。结果表明,加入3%,6%及9%海藻糖的草鱼鱼糜冻藏60 d后,盐溶性蛋白含量比空白组分别提高6.11%,22.01%,23.43%;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比空白组分别提高14.82%,35.40%,36.04%;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比空白组分别下降13.63%,31.63%,31.45%。添加海藻糖能有效延缓草鱼鱼糜肌原纤维蛋白的冷冻变性,其中以添加6%海藻糖的综合效益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水溶性壳聚糖的抗菌、抗氧化、成膜及凝胶增强等特性在水产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应用,为水溶性壳聚糖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并加以综述。结果表明,水溶性壳聚糖的抗菌性与壳聚糖的平均分子量和质量浓度有关,水溶性壳聚糖具有较好的生物膜活性,而水溶性壳聚糖能与鱼肉中的肌原纤维蛋白结合形成蛋白—壳聚糖结合体,在内源性谷氨酰胺酶的作用下,该结合能促进鱼糜凝胶的形成能力。水溶性壳聚糖在水产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应用前景较广。  相似文献   

6.
提高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与冻藏品质一直是产业难题,超声波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被广泛运用在食品工业中。在综述超声波对鱼糜制品、肌原纤维蛋白、肌动球蛋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化研究对象的思路,对阐明超声波对鱼糜制品的影响机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对毛竹EMF2基因功能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制备其抗体用于蛋白表达的检测。由于PheEMF2原核表达量低,纯化到的蛋白量不利于抗体制备,所以本研究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PheEMF2原核表达诱导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其原核蛋白表达量。根据L25(56)正交设计表设计诱导时间、诱导温度、IPTG终浓度、菌液OD值四因素五水平的融合蛋白表达诱导条件。用凝胶图像光密度分析系统分析各诱导条件下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发现菌液OD值和诱导温度对蛋白表达量有显著影响,而IPTG终浓度和诱导时间对蛋白表达量影响不显著。根据正交设计的效应曲线和方差分析结果,选择在菌株生长值OD600为1.1时,加入IPTG至终浓度1.0mmol/L,放入25℃摇床中振荡8 h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融合蛋白的表达量约提升了10倍,占细菌总蛋白量的21.4%。  相似文献   

8.
以蛋清蛋白为原料,制备热诱导制取不可逆性凝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三聚磷酸钠(X1)、瓜尔胶(X2)、酪蛋白酸钠(X3)对蛋清蛋白热诱导不可逆性凝胶性质的影响,建立了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X12,X22在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X32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最佳配比为三聚磷酸钠质量分数0.100%,瓜尔胶质量分数0.100%,酪蛋白酸钠质量分数0.250%,此时蛋清蛋白凝胶强度预测值为550 g/cm2,实际值为542 g/cm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可信度强,具有很好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大豆分离蛋白(SPI)凝胶的强度,在SPI热诱导或酶诱导形成凝胶过程中添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制备EGCG/SPI凝胶体系.通过表面疏水性、自由巯基含量、内源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体系中SPI的结构改变,发现EGCG的添加提高了SPI的表面疏水性和自由巯基含量,蛋白质链展开,出现松弛和拉伸,分子柔性增加.圆二色谱结果表明无序结构(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明显增加,β-折叠含量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了热诱导和酶诱导下EGCG/SPI凝胶体系的形成作用力、凝胶强度、流变学特性、持水力及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EGCG的添加增强了热凝胶中的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EGCG/SPI凝胶具有更高的持水力、凝胶强度和储存模量,以及更为紧密的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制品的品质调控一直是产业热点,大豆蛋白聚集体作为蛋白成胶前体,其作用机理一直被广泛研究。在综述大豆蛋白聚集及凝胶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大豆蛋白聚集对凝胶成品的影响,提出了探索未变性大豆蛋白对大豆蛋白凝胶过程中物化性质的研究思路,对控制大豆蛋白凝胶形成过程、开发品质各异的大豆蛋白制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对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茶多酚分别添加到3种不同凝固剂生产的豆腐中,考察茶多酚对各种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茶多酚添加量的增加,3种豆腐的凝胶强度均有所增加,持水率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茶多酚的添加对豆腐凝胶的pH值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莲子淀粉是莲子的主要成分,对莲子制品的品质和工艺特性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阐述了近年来有关莲子淀粉分子特性、颗粒特性、糊化特性,以及加工改性品质特性等内容,以期为莲子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莲子淀粉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莲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以感官评价、色度、凝胶强度和肌肉组织结构为观察因素,研究了3种放血方式(自然死亡、静态放血、运动放血)对斑点叉尾鱼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运动放血的鱼肉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色度好,凝胶强度达到447g·cm,鱼肉肌纤维结构排列紧密有序。  相似文献   

14.
食品营养和功效成分的稳态化技术是食品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离子凝胶化是一种常用的制备酸度敏感性材料的方法,静电纺丝是一种制作纳米纤维的技术,这2种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改善复合纳米材料的运载性能。介绍了pH敏感性离子凝胶化技术、静电纺丝技术及这2种技术的结合方面国内外最近研究进展,为离子凝胶/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稳态化技术应用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e development of soybean varieties that lack the β‐conglycinin α‐subunit is an attractive goal because the β‐conglycinin α‐subunit negatively influences the nutrition and gelation of tofu and is a major allergen. To remove this undesirable allergen and simultaneously improve the seed nutritional value and food‐processing quality, marker‐assisted background selection (MABS) was used in backcross breeding to incorporate cgy‐2, a null phenotype version of the gene encoding the β‐conglycinin α‐subunit, from the donor line ‘RiB’ into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the Chinese cultivar ‘Dongnong47’ (DN47), a popular high‐oil superfine seed soybean cultivar from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In each F2 (F2, BCnF2) generation of the breeding programme, the offspring that carried the introgressed cgy‐2 were identified by sodium dodecyl 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rescreened by MABS using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to accelerate recurrent parent genome recovery. Of the 49 advanced backcrossing breeding lines (ABLs), the three best lines, ABL1, ABL2 and ABL3, were selected from the BC1, BC2 and BC3 populations, respectively. The ABLs were evaluated for desirable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yield‐related traits, amino acid composition, fre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tofu‐processing quality in the mature seeds. All of the ABLs lacked the α‐subunit but grew and reproduced normally without deleterious effects o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seed development and germination. The free amino acid content of ABL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N47’, with arginine (Arg) being particularly enriched. Compared to the recurrent parent ‘DN47’, the total protein content of the three ABLs was higher,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seed proteins was markedly modified and the yield and hardness of the tofu that was made from the AB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ABS combined with stringent phenotypic selection in a backcross breeding programme is a feasible strategy for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of seed protein components to produce allergenic subunit‐deficient variant alleles.  相似文献   

16.
褚之琳  鲁明 《保鲜与加工》2022,22(10):92-96
花生蛋白是目前使用广泛、营养价值高、价格低廉的一种植物蛋白,因此花生蛋白制品在食品加工中慢慢突显出来。花生蛋白经改性处理能有效改善其功能特性,提高花生蛋白的附加值。烘烤是花生常用的加工方式,可使蛋白变性,并产生一些诱人香气,同时花生蛋白的功能特性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分别对花生蛋白改性方法及烘烤对花生蛋白功能特性与香气的影响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花生更好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鲵虹彩病毒-LY株主要衣壳蛋白基因克隆和分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大鲵虹彩病毒-LY株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分子特征和我国不同CGSIV毒株mcp 基因变异及病毒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克隆了CGSIV-LY株 mcp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获得的基因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CGSIV-LY 株mcp基因全长1392bp,可编码463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50.03ku,理论等电点是5.75,为亲水性可溶蛋白。CGSIV-LY 株mcp不含有信号肽;没有跨膜区存在;抗原表位预测显示抗原性良好;结构预测显示,存在8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存在17个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和20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CGSIV-LY 株 mcp二级结构中无β-折叠,无规则卷曲占57.66%,延伸链占31.11%,α- 螺旋占11.23%,主要以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氨基酸序列包含3个结构域:氨基酸N末端,氨基酸C末端和capsid_NCLDV保守区结构域,并在氨基酸序列的第414~436区存在一个低复杂度域。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和基于mcp氨基酸序列构建的蛙病毒属成员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包括CGSIV-LY 株在内的我国出现的不同CGSIV毒株之间mcp 基因差异很小,为平行进化关系,共同聚为蛙病毒属成员独立的一支。【结论】CGSIV-LY 株 mcp为可溶性亲水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较为丰富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其蛋白二级结构以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为主。我国出现的不同CGSIV毒株mcp基因差异很小,应具有基本一致的分子结构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丽  康洁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2):39-43
为了比较小麦新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以小麦‘矮抗58’和‘周麦18’为材料,对2个小麦新品种的光合特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小麦株高和千粒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灌浆期‘矮抗58’净光合速率比‘周麦18’低3.4%;SOD的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周麦18’高24.1%与15.2%;孕穗期及灌浆期‘周麦18’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矮抗58’,分别为17.6%和21.4%,但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现负相关;成熟后‘矮抗58’株高比‘周麦18’低1.9%、千粒重高1.1%。‘矮抗58’具有产量更高、抗倒伏性更强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克隆甘蔗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和表达谱,为甘蔗抗旱育种提供基因来源。本研究采用电子克隆和RT-PCR技术从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中克隆到一个甘蔗GST基因,命名为SoGST-1a。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谱。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702 bp,编码224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式为C1117H1750N300O328S6,蛋白分子量为24.82 kDa,等电点为5.96。蛋白疏水性分析推测其为亲水性蛋白。保守结构域预测表明SoGST-1a蛋白具有2个GST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玉米Zeta类GST蛋白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干旱胁迫下SoGST-1a基因下调表达。研究结果表明,SoGST-1a基因可能在甘蔗干旱胁迫中并不发挥一定作用。这些结果为深入了解SoGST-1a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挤压处理对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酶解前的预处理是改善酶解特性,提高蛋白利用率的有效手段。针对小麦面筋蛋白难以酶解的特点,探讨了挤压处理对面筋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挤压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含水量10%,螺杆转速250r/min,温度150℃,各因素对水解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水分>转速>温度。同时研究了挤压处理前后的小麦面筋蛋白,在酶解过程中的水解度和蛋白提取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