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掖市制种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在张掖市进行了制种玉米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半膜平作3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垄作沟灌的折合产量最高,为10125.0kg/hm^2,较传统半膜平作增产13.55%,水分生产效率较半膜平作提高0.794kg/m^2,较半膜平作节水2850/hm^2。半膜垄作沟灌折合产量为9666.7kg/hm^2,较半膜平作增产8.41%,水分生产效率较半膜平作提高0.418kg/m^2,较半膜平作节水1800m3/hm^2。综合考虑认为,全膜垄作沟灌、半膜垄作沟灌2种种植模式可在张掖市制种玉米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伟  郭仁  李欣 《宁夏农林科技》2013,(6):155-156,158
为了研究有机肥对玉米水分生产率及产量的影响,在彭阳县中部河谷残塬区老牙村淤绵土上进行地膜玉米施用有机肥试验;以降低耗水系数,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增产增效。结果表明,在施N素219kg/hm^2,且基、追施各占60%和40%的基础上,施用有机肥可相应提高水分生产效率0.11—0.24kg/(mm·hm^2),增产6.5%-10.6%,增收1200.2~1946.7元/hm^2。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氮磷钾复合专用肥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典型区的宁夏固原地区旱地进行了马铃薯不同复合专用肥及其用量对土壤含水率、植株生长、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复合专用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株高、主茎数、分枝数、干物质产量、鲜薯产量均有影响。其中,硫酸钾复合专用肥最佳施用量为450 kg/hm2,马铃薯鲜薯产量29 520.3 kg/hm2,水分生产效率76.48 kg/(hm2.mm);BB复合肥最佳施用量为600 kg/hm2,马铃薯鲜薯产量28 106.2 kg/hm2,水分生产效率75.03kg/(hm2.mm),分别较常规施肥N225P120增产11.97%和6.61%,水分生产效率提高6.04%和4.04%。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棉花根际营养滴灌不同方式和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与漫灌相比,根际营养滴灌能改善棉田土壤结构和通透性,节水省肥,棉花根系发达,耗水系数低,水分生产效率高,高产高效。土壤容重降低0.1~0.14g/cm3,水分生产效率提高41.2%~52.9%,节水56%,皮棉增产2.3%。75%施肥量根际营养滴灌比全额施肥等量水漫灌增产皮棉14.5%,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3.6%。  相似文献   

5.
宁夏彭阳县玉米集雨补灌节水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机修水平梯田种植地膜玉米.在生育关键期利用水窖集雨补充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严重干旱少雨的气候年份,两年机修水平梯田种植地膜玉米(垄上种植),以补灌标准为15m3/667m^2.30m^3/667m^2、45m^3/667m^2,玉米产量达到346.3-389.1kg/667m^2,较不补灌产量326.9kg/667m^2.增产幅度5.94%-19.03%。其中以补灌标准为45m3/667m^2增产效益较好,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WUE)为2.08kg/m^3,较对照处理区净增加0.45kg/m^3,提高27.61%。  相似文献   

6.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将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在向日葵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现蕾期(灌水150.0m^3/hm^2),产量比不补灌水增加866.70kg/hm^2,增长60.74%,降水利用率提高16.4%,水分生产效率提高4.05kg/(mm·hm^2),水分生产效益提高17.25元/(mm·hm^2)。  相似文献   

7.
天水市渭北高海拔山区马铃薯施肥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水市渭北高海拔山区的马铃薯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中晚熟品种751—8,以尿素250ks/hm^2、普通过磷酸钙425kg/hm^2。作底肥时,马铃薯的产量达19940.0kg/hm^2,较一次性施入马铃薯专用肥600kg/hm2增产2.33%,增收436.0元/hm^2,建议在生产上应用。以马铃薯专用肥400kg/hm^2做底肥、200kg/hm2作追肥时马铃薯产量最高,较一次性施入马铃薯专用肥600kg/hm2增产5.52%,增收430.0元/hm^2,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市原州区开展旱作保墒不同栽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覆膜方式下,秋季覆膜玉米产量最高为9735.0kg/hm^2,较常规半膜增产3796.5kg/hm^2,增幅为38.99%;以补充灌溉375m^3/hm^2时主副产品产量最高为2645.43kg/hm^2,增产11.1%,纯收益则补灌量225m^3/hm^2最高,为12769.5元;一膜两季栽培2年玉米平均单产达9374.9kg/hm^2,较对照增产2062.4kg/hm^2,增幅达28.2%;在全膜覆盖条件下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大豆,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20kg/(mm·hm^2),土地利用率提高43%,单产达10481.5kg/hm^2,经济纯收入提高40.39%。  相似文献   

9.
玉米滴灌技术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滴灌技术在玉米种植上的应用效果,对玉米滴灌技术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技术较露地滴灌种植增产12.9%,增收1917元/hm^2,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3.9kg/(mm·hm^2),提高25.6%;比常规灌溉种植增产21.5%-27.5%,水分利用效率增加50.45-50.98kg/(mm·hm^2)。  相似文献   

10.
在榆中、民乐、山丹3地对马铃薯套种针叶豌豆模式的效果观察结果表明,马铃薯套种针叶豌豆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产量、产值,其中水分利用效率较单种马铃薯高8.35~11.86kg/(hm^2·mm),较单种针叶豌豆高16.81~21.3kg/(hm^2·mm);产量较单种马铃薯增产44.3%~55.0%,较单种针叶豌豆增产132.4%~216.8%;产值较单种马铃薯增加10269.0~11870.0元/hm^2,较单种针叶豌豆增加7857.0~11484.3元/hm^2。  相似文献   

11.
对通丰养分平衡剂与配方专用肥配施大白菜和甘蓝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以配方专用肥240kg/hm2配施通丰养分平衡剂1.50kg/hm2效果最佳,大白菜和甘蓝分别较对照单施配方专用肥增产36.70%和32.54%,增收5779.20元/hm2和3925.06元/hm2。  相似文献   

12.
稻麦轮作区硅钾肥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鱼台稻区土壤硅含量166.77mg/kg,低于北方地区土壤有效硅临界值250mg/kg。每666.7m^2用硅钾肥(含SiO2、K2O各15%,N3%)50kg的地块,稻谷增产14.2%-15.1%,大米增产19%左右;每666.7m^2施硅钾肥(SiO217%,K2O9%,N4%,ZnSO42%)75kg的地块,稻谷增产29.7%。大米增产37.1%。硅钾肥后效:后作小麦低硅区增产16.1%~25.8%,高硅区增产55.5%。抗虫、抗倒能力增加,大米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13.
40%啤酒大麦专用肥多点对比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甘肃省不同生态类型啤酒大麦主产区进行了40%啤酒大麦专用肥多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专用肥较对照(当地习惯施肥)平均增产3.6%;籽粒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0.4%,较对照降低1.5百分点;籽粒≥2.5mm筛选率平均为89.5%,较对照提高6.7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宁夏马铃薯战略性产业基地,定位研究马铃薯专用肥与生产中常规应用的普过磷酸钙肥料的增产增收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率,探索最佳专用肥养分配比和合理施肥量。通过分组定位对专用肥其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肥料在等量施肥标准条件下,专用肥料处理区田间长势和生长综合评判结果,植株长势健壮,叶色深绿,平均单株产量和薯块商品率高。专用肥较普磷酸钙增产32.54% ̄46.28%,水分生产效率(WUE)提高34%。瘠薄地力施用专用肥增收率较普磷酸钙肥提高14.9% ̄34.6%,中等地力农田施用专用肥增收率提高33.5% ̄53.1%。  相似文献   

15.
南方丘区两熟制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稻田生态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针对四川省两熟制稻-麦(油)秸秆资源丰富,但处理难的现状,研究了在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下,秸秆还田种类(麦秸、油莱秸)和还田数量(全量、半量)的稻田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麦秸、油莱秸全量还田增产效果明显,分别比对照增产4.84%、6.20%;秸秆还田节水效益不明显,麦秸水分生产效率未得到改善,油莱秸还田水稻水分生产效率增加,油全、油半处理灌溉水分生产效率、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对照高0.048、0.045、0.039、0.032;秸秆还田能有效培肥土壤,土壤全N、P、速效养分及微量元素含量显著提高,其中土壤速效氮麦全、麦半处理分别增加14.5、18.1mg/kg;此外,秸秆全量还田投入/产出值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为秸秆的高效循环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旱地豌豆新品种定豌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旱地豌豆新品种定豌6号是以81—5—12—4~7—9为母本,以天山白豌豆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4~2006年甘肃省定西市区域试验中,3a15点(次)均较对照增产,折合平均产量2067.3kg/hm2,较对照品种定豌1号增产15.6%。在2006—2008年全国豌豆区域试验中,3a27点(次)折合平均产量2150.2kg/hm2,较对照wD02-03增产0.9%。籽粒含粗蛋白286.2g/kg(于基),赖氨酸19.1g/kg(干基),粗脂肪7.6g/kg(干基),粗淀粉389.6g/kg(干基),水分10.2%,蛋白质含量超出平均值4百分点,为高蛋白品种。适宜在年降水量350mm以上.海拔2500m以下的半干旱山坡地、梯田地和川旱地种植,在水地和二阴地种植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不同栽培方式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表明,地膜穴播冬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和节水作用,比对照增产24.76%;水分生产效率达12.15kg/mm·hm,比对照高4.95kg/mm·hm,耗水量比对用减少81.84mm;各种生理活性指标均比对照显著提高;生育期提前7d.  相似文献   

18.
绿先机活性水稻专用肥(配方肥505)在单季晚稻生产上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绿先机活性水稻专用肥后,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使水稻增产37.0kg/亩.增产率为7.31%,  相似文献   

19.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进行了旱地谷子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量400mm的半干旱区,采用全膜双垄覆盖沟穴播技术种植谷子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地积温,促进了谷子增产增收。7种覆膜种植方式中,秋季全膜、早春全膜、全膜覆土穴播增产效果显著,籽粒平均产量超过3900.0kg/hm^2,生物产量超过5625.0kg/hm^2,水分利用率达到60%以上,水分生产效率达到15kg/(mm·hm^2)。  相似文献   

20.
干旱带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平膜覆盖种植产量达26170.5kg/hm^2,较CK增产达33.9%,水分生产效率达7.52kg/min,出苗率83.7%,植株生长整齐,经TOPSIS综合评价排序第1,优于其他各处理,是中部干旱地区较适宜的种薯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