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效氯氟氰菊酯作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表,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给蚕业生产的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本试验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对5龄家蚕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效氯氟氰菊酯对5龄家蚕具有剧毒,24 h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0.449 mg/L;亚致死浓度LC10添毒显著抑制了家蚕体重的增长,96 h体重增长率仅为10.25%,且熟蚕体重(1.808 g/头)仅为对照组的51.28%;亚致死浓度LC10添毒组家蚕的化蛹率显著降低,仅为55.56%,而死笼率则高达32.27%.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家蚕具有剧毒,微量的农药污染可严重影响家蚕的正常生长发育,给蚕业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隐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克蚧威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克蚧威对家蚕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秋季对三龄蚕的触杀毒力回归方程为Y=2.458十1.862X,Lc_(50).为23.185ppm,LD_(50)为0.012ug/头,春季800倍液喷桑叶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10天.蚕对克蚧威的抗性因蚕龄大小和季节不同有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下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昆虫的毒性具有温度效应。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5种常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环境温度35、30、25、20℃时对家蚕的急性毒性。随着温度的升高,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降低,在35℃时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家蚕2龄幼虫的LD50值与20℃时的LD50值的比值分别为7.63、12.27、8.49、2.76、1.75。研究结果表明,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表现为负温度效应,其中氰戊菊酯对家蚕的毒性受温度的影响最为明显,溴氰菊酯和联苯菊酯较为明显,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毒性受温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本介绍了来福灵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来福灵对家蚕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秋季对兰龄蚕的触杀毒力回归方程为Y=6.38 1.741X,LD50为0.161PPm,LC50为0.0000805ug/头,秋季3000倍液喷桑叶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100天以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为培育耐农药污染家蚕品种和研究家蚕对农药的耐受性机制提供基础材料的目的,对包括家蚕四元杂交品种野三元中2个含野桑蚕血统的中系亲本野A、野B和2个日系亲本84Y2、784等在内的160份家蚕品种资源,以0.01 mg/L杀灭菊酯添食后进行耐药性筛选,供试家蚕品种中的野B、辐射诱变品种辐7对微量杀灭菊酯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进一步以0.1~0.3 mg/L杀灭菊酯添食诱导后,自野A、野B中筛选建立了新的耐受性品系野AJ、野BJ,另以辐7为母本,分别以84Y2、784为父本杂交后培育获得新的耐受性品系辐84Y2、辐784。从以上4个新品系中均获得了添食微量杀灭菊酯后幼虫存活率100%的蛾区。4个对微量杀灭菊酯具有较强耐受性的新品系,进一步通过农药诱导选择及系统选择提高和固定其耐受性水平后,可作为耐农药污染新品种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喹硫磷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喹硫磷对家蚕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秋季对三龄蚕的触杀毒力回归方程为Y=2.414+2.400X,LD50为11.95ppm,LC50为0.006ug/头,春季1000倍液喷桑叶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25天。蚕对喹硫磷的抗性因蚕龄大小和季节不同有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甲胺磷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效期。结果表明:甲胺磷对家蚕有很强的触杀作用,秋季对三龄蚕的触杀毒力回归方程为Y=-0.175+2.302X,LD50为177.03ppm,LC50为0.089ug/头.春季1000倍液喷桑叶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44天。蚕对甲胺磷的抗药因蚕龄大小和季节不同有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46种常用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高毒(0.5200 mg/L).根据各种农药田间推荐施用浓度与LC50的比值(毒性比分级法),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家蚕具有极高风险性,50%氟醚菌酰胺水分散粒剂等6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高风险性,430 g/L戊唑醇悬浮剂等20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中等风险性,40%腈菌唑悬浮剂等19种杀菌剂对家蚕具有低风险性.田间喷药试验结果表明:7种对家蚕高风险性杀菌剂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推荐浓度药液喷于桑叶后对家蚕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残留,其中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300 mg/L)和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000倍(424 mg/L)的残毒期均超过60 d.因此,桑园及附近农作物应避免施用对家蚕毒性强、安全风险大、在桑叶上残留时间长的杀菌剂品种,防止污染桑叶而导致养蚕中毒损失.  相似文献   

9.
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对秋季家蚕的残毒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对秋季家蚕残毒期的试验证明: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在桑叶上分解较完全,没有中毒症状的蚕继续添食试验桑叶,未出现微量积累性中毒现象,对家蚕无迟发性效应或迟发性效应较弱,宜于在桑园中推广使用。残杀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残毒期变化较大,正常情况下,8%残杀威粉剂1500~3000倍液,秋季对家蚕的安全间隔期为13d。  相似文献   

10.
《广西蚕业》2021,58(3)
为了解一、二回育对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饲育的适用性,通过模拟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饲育的方法,在春、秋季分别进行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一、二回育试验。结果表明:按现行亚热带家蚕品种资源保护饲育方法,春、秋季一回育的生命力、种茧成绩、母蛾产量质量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单次给桑量过多,堆积过厚,蚕座温湿度偏高,蚕儿食桑不及时,后期桑叶变差,蚕食桑不良,总体发育不良所致。春、秋季二回育的生命力、种茧成绩、母蛾产量质量均与对照相似,二回育满足了亚热带气候地区的家蚕品种资源保育的要求,是一种可试行的品种资源饲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对蚕桑生产危害最严重的疾病,近年来家蚕血液型脓病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发生面均较广,2008年如城镇春秋季发生面达60%以上,发病严重的农户甚至颗粒无收,教训实在惨重。为杜绝或尽量减轻该病对蚕茧生产造成的损失,现提出以下识别方法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南方水稻田常与桑园相邻,在稻田施药时经常会出现因药液飘移污染桑叶,进而引起家蚕死亡的现象,给养蚕业造成重大损失.为明确稻田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对家蚕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探究了10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 表明,98%肟菌酯原药、30%肟菌酯悬浮剂、42%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30%啶氧菌酯·丙环唑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40%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5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家蚕2龄起蚕96 h的LC50>200 mg/L,对家蚕均为低毒;98%啶氧菌酯原药、96%嘧菌酯原药及60%嘧菌酯·氟酰胺水分散粒剂对家蚕的LC50分别为123.191 mg/L、153.155 mg/L和78.424 mg/L,对家蚕均为中毒.在采桑养蚕期,低毒级药剂及其混合剂在桑园周边稻田等环境使用对家蚕均较为安全,中毒级药剂及其混剂应选择无风天喷雾,避免雾滴飘移污染桑叶.  相似文献   

13.
常用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和残毒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用7种常用农药对家蚕的触杀毒力和胃毒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杀灭菊酯毒力最强,杀虫双、敌百虫、甲胺磷、敌敌畏中等,氧化乐果较低,草甘膦微小。蚕对农药的抗性,因蚕龄大小和季节不同有异。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饲料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发生的关系及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发生与蚕体内代谢酶活性的关系,研究比较了用桑叶、柘叶饲养的家蚕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抵抗性以及与抗性相关的羧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BmNPV对柘叶饲养家蚕的感染中量(ID50)和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1.319×105PID/头和1.632×105PID/头,与对桑叶饲养家蚕的ID50和LD50相比,仅为1/2和1/4左右,即柘叶饲养家蚕对BmNPV的抵抗力明显降低;不论用柘叶饲养还是用桑叶饲养的家蚕感染BmNPV后,蚕体内的羧酸酯酶活性均大幅度上升,碱性磷酸酯酶与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显著下降,且柘叶饲养家蚕感染BmNPV后体内的碱性磷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比桑叶饲养家蚕感染BmNPV后的酶活性更低。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继1997年在茶叶上禁止使用三氯杀螨醇农药后,2000年又禁止使用速灭杀丁。这是由农业、林业、化工、卫生、环保、粮食、农资、海关、出入境检验、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组成的第六届全国农业药登记评审委员会,于1999年10月9~1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后决定的。速灭杀丁又叫氰戊菊酯,或杀灭菊酯、敌虫菊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属广谱性中等毒性农药,大鼠急性经口致死中量(LD50)为451mg/kg,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传导和熏蒸作用,对蜜蜂、家蚕、鱼、虾、水生动物和鸟类毒性大。其制剂通常为20…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与风险性,采用桑叶浸叶法对家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获取其毒性终点,并结合田间施药量及相关数据计算预测暴露浓度(PEC)和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通过PEC与PNEC计算风险商值RQ进行初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家蚕的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59.3mg ...  相似文献   

17.
隰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晋西吕梁山南端,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海拔1000~1500m,年降雨量520~570mm,年均气温8.9℃,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资源好,黄土居多,境内无工业污染,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发展桑蚕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2003年,隰县县委县政府己把栽桑养蚕确定为全县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为推广适合该地区气候特点的家蚕新品种,我们于2005年秋季对家蚕新品种873×874在该地进行了试验和试养,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氟铃脲乳油对家蚕的食下毒性,结果表明:对3龄起蚕添毒处理后,测得3d的LC50为31.2448mg/L,16d的LC50为0.5463mg/L,氟铃脲对家蚕的毒性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其毒性效应表现迟缓,且对家蚕具有很强的累积毒性。  相似文献   

19.
N-甲基-N-亚硝基脲(MNU)是一种能诱导生物体产生随机点突变的烷化剂。为了完善利用MNU诱导家蚕突变的实验体系,用MNU处理家蚕品种大造的5龄第3天幼虫、化蛹第5天蛹、羽化当天的雄蛾及产后4~6 h的受精卵,通过Bliss法计算MNU对家蚕的半致死剂量(LD50)。结果显示MNU对不同发育时期家蚕的LD50值存在一定的差异:MNU对家蚕5龄第3天幼虫雌雄个体的LD50分别为28.735、20.157μg/头;对化蛹第5天蛹雌雄个体的LD50分别为56.466、54.672μg/头;对羽化当天的雄蛾的LD50为273.94μg/头;对产后4~6 h的受精卵的LD50为7 288.8μg/mL。实验数据表明,家蚕幼虫对MNU的毒性耐受能力差,蛾和卵的耐受能力较强;雌性个体对MNU毒性的耐受能力比雄性个体更强。  相似文献   

20.
<正> 据安康地区蚕研所陈正余来稿,为了方便我省蚕农使用“灭蚕蝇”,安康地区蚕药厂引用《江苏省蚕药标准》,从今年秋季开始试产“灭蚕蝇”,并对产品进行了养蚕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该产品对家蚕多化性蝇蛆具有显著的杀灭和防治效果,对家蚕的生理发育无不良影响,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