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料大棚加遮阳网栽培香菇技术,是我市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它替代了传统荫棚栽培模式。在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998年获省、地农业丰收奖。一、香菇塑料大棚加遮阳网栽培优点1.塑料大棚加遮阳网栽培能增温、保湿、增加遮光,...  相似文献   

2.
韩良彩 《农友》2001,(1):14-14
栽培美国矮生四季豆。以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为主,不需搭架。用大棚套小棚加地膜的三层覆盖方式栽培美国矮生四季豆,4月上旬即可采收上市,比常规栽培提前50天,亩产值增加30%左右。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笔者经多年实践,探索出利用混合土加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高产稳产技术,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草菇以其馨香馥郁,肉质肥嫩,营养丰富而著称,是广大菇农脱贫致富的短平快栽培品种。草菇栽培历史至今已有300多年,经历了堆式栽培、层架立体栽培(塑料大棚或蘑菇房)等方式,其灭菌方式都采用了一次发酵(堆制)或二次灭菌(堆制加巴氏灭菌)等方式。这两种栽培方式灭菌不彻底,目前国内虽分别有熟料栽培和采用塑料框栽培方式,但都是单一的局部改进。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栽培有椴木栽培和代料栽培两种方法。椴木栽培的金针菇产量低,色泽深,所以这种方法很少采用,目前多采用棉壳、木屑等加米糠(麸皮)来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6.
赵统敏 《农家致富》2006,(19):32-33
大棚番茄极早熟栽培也称多层覆盖栽培,是在一般早熟栽培的基础上.利用大棚加小拱棚加草帘、薄膜、地膜的多层覆盖方式,将番茄播种期提前,茬口安排在冬春季节,上市期提前在3-4月。在江淮等地有较大栽培面积,既满足了广大群众对多品种和超时令蔬菜的需求.又可使菜农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利用麦秸加牛粪栽培双孢蘑菇不仅投入少、效益可观,而且变废为宝,减轻农村普遍存在的牛粪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其栽培技术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以稻草和玉米芯为培养料,分别按比例加木屑栽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结果表明,用稻草栽培黑木耳,产量随木屑比例增加有提高趋势,其木屑比例大小明显影响木耳的生育和多酚氧化梅的活性;用玉米芯栽培木耳,加木屑与否,其产量无显著差异,同时对木耳生育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滑菇又称光帽鳞伞,是栽培较为普遍的木腐性食用菌之一,其原产于日本,我国的主产区是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省赤峰市等地。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市场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采用公司连基地,基地加农户的模式,以及民间自发组织生产,滑菇栽培在牡丹江地区有了较快的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继黑木耳之后第二大人工栽培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10.
萝卜为半耐寒性蔬菜,夏季气温高,露地栽培夏萝卜易糠心、抽薹。若利用夏闲大棚加盖防虫网栽培,技术操作简便,生产的萝卜品质好,可全部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质量标准。其栽培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1.
春季栽培果树因降水量少,常规方法栽植果树成活率很低。使果树生产受到很大影响。采用常规栽培方法加地膜与树干套袋等保温措施,可使果树栽培成活率提高15.1-24.9%。[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香菇塑料大棚加遮阳网栽培优点1、塑料大棚加遮阳网栽培能增温、保湿、增加遮光,具有常规塑料大棚和荫棚双重功能,为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缩短了各潮次间隔时间,明显提高了鲜菇产量及秋冬菇的比例。据试验:单棒平均产量由荫棚栽培的0.75kg增加到0.85kg,增幅达13.3%;秋、冬菇比例由荫棚栽培的38.7%提高到50.6%;同时鲜菇的品质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冬种马铃薯6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菜用鲜食和出口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冬种马铃薯的稻草包芯加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加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包芯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黑地膜覆盖栽培和露天常规栽培,共6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包芯加黑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加黑地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出苗速率,还是在植株生长势、抗病性以及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栽培方式,与露天常规栽培相比增产明显,分别达到了48.16%和35.50%;而黑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包芯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增产则较小,分别增产18.77%、11.97%和8.57%。  相似文献   

14.
草莓无土栽培是将草莓植株置于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水溶液或营养液中加基质中栽培并成熟的栽培方法。这是一种新兴的栽培技术,不受地方大小的限制。规模可大可小,大的可工厂化栽培,小到每家每户,在窗台、阳台等处栽培,无土栽培的优点是产量高品质好,果色艳丽.无土栽培主要有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15.
西瓜增产增收七项措施一、进行早熟栽培提早西瓜上市期通过采用保护地或半保护地早熟栽培措施,可以促进西瓜早熟,提高西瓜的上市价格,同时还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目前,我国采用的早熟栽培措施主要有小拱棚覆盖栽培、小拱棚(普通农膜)加地膜双覆...  相似文献   

16.
利用混合土加秸秆栽培食用菌,可获得稳产高产,优质高效。其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覆盖栽培对花生病害的防控效果和产量效应,以普通裸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草木灰加地膜覆盖、地膜覆盖和草木灰覆盖等不同覆盖处理对花生病害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木灰加地膜覆盖处理平均产量达3 874.07 kg/hm2,比裸地栽培处理(CK)增产17.53%,达极显著水平;地膜覆盖处理平均产量为3 629.63 kg/hm2,比裸地栽培处理(CK)增产10.11%,达极显著水平;草木灰覆盖处理平均产量为3 444.44 kg/hm2,比裸地栽培处理(CK)增产4.49%,未达显著水平.青枯病田间发病率,草木灰加地膜覆盖处理、地膜覆盖处理分别为7.33%和10.00%,比裸地栽培处理(CK)分别提高9.34、6.67个百分点;各处理花生锈病介于2.1~2.3级之间、叶斑病介于2.5~2.6级之间,对锈病或叶斑病不同处理间差异均不明显.可见,采用草木灰加地膜双料覆盖栽培、地膜单料覆盖栽培两种栽培方式,均可有效控制花生青枯病、提高花生产量,且以草木灰加地膜双料覆盖栽培方式为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西瓜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的“三膜”栽培技术颇受农民欢迎,不仅使西瓜的上市期较常规栽培提早一个月左右,而且生长期延长了25~30天。使结瓜期延长,产量提高近一倍。其主要配套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绿巨人观叶植物的栽培技术水平,进行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基质及不同追肥配方对绿巨人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绿巨人性喜水肥,生产上采用营养钵埋地栽或畦栽效果好,栽培基质宜用60%菜园土加30%鸡粪加10%河砂,追施化肥的氮磷钾比例为1:0.67:0.67为佳。  相似文献   

20.
针对杂木栽培秀珍菇对林木资源消耗大的实际,用修剪下的柑橘树枝代替杂木栽培秀珍菇,研究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利用柑橘树枝完全可以替代杂木栽培秀珍菇,加适量的棉籽壳能明显提高秀珍菇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