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贤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48-48,137
试验选用36头28日龄断奶长大二元杂交健康仔猪,按窝别和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糙米替代50%玉米日粮、糙米替代70%玉米日粮。结果表明:饲粮玉米50%、70%被糙米取代,断奶仔猪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6.3%、19.7%(P0.01),饲料转化率降低4.7%、8.2%(P0.01)。说明用糙米取代日粮中部分玉米,可以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在仔猪日粮中用糙米取代部分玉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木糖(XOS)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72头21 kg的健康DLY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划分3个阶段:25~50,50~75,75~110 kg。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处理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02%、0.03%和0.04%低聚木糖。【结果】低聚木糖对生长育肥猪各阶段以及全期的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0.03%XOS显著提高50~75 kg阶段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P0.05),添加0.02%和0.03%XOS显著提高75~100 kg阶段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P0.05),且饲粮添加XOS与干物质和总能呈现出极显著的二次回归关系(P0.01);饲粮添加低聚木糖显著增加25~50 kg阶段猪血清葡萄糖水平(P0.05);饲粮添加0.03%XOS显著增加猪胴体长(P0.05),并显著增加猪肉a值和b值(P0.05)。【结论】饲粮添加低聚木糖不影响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但能显著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饲粮添加0.03%XOS有改善猪胴体长和肉色的作用。综合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胴体性状和肉色指标的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低聚木糖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03%。  相似文献   

3.
选取192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前后期分别添加0.14%和0.08%DL-蛋氨酸),试验组分别以等量的甜菜碱替代基础日粮中DL-蛋氨酸添加量的25%、50%和100%,研究甜菜碱替代蛋氨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甜菜碱替代蛋氨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25%替代组42 d的肝脏指数显著低于50%替代组(P0.05);25%、50%和100%替代组均可提高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6.90%(P0.05)、11.47%(P0.05)和3.04%(P0.05),而对干物质、有机物和粗脂肪的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50%和100%替代组显著降低21 d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和尿素氮浓度,提高42 d的甘油三酯浓度,100%替代组还显著降低21 d的球蛋白含量(P0.05).结果提示,甜菜碱替代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DL-蛋氨酸可提高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无影响,以替代DL-蛋氨酸添加量的25%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糙米型饲粮对肉脂型育肥猪的饲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6头体重近15kg的肉脂型仔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以饲料稻糙米型饲粮与玉米型饲粮,经3个月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糙米型饲粮组猪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玉米组,同时每公斤增生的饲料消耗较玉米组降低了9.7%。经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屠宰率和瘦肉率均无显著差异,但以糙米型饲粮组猪肉的系水力较高、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5.
饲用糙米型饲粮对猪鸡肉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猪、鸡肉蛋品质的全面评定,比较饲用糙米型饲粮与普通玉米型饲粮间的差异,从饲料营养角度,评定不同饲料类型对肉、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证明:饲用糙米型饲粮对猪肉品质影响优于玉米型;玉米型饲粮仅在鸡肉、鸡蛋黄外观品质上优于糙米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橡胶籽油替代鱼油对鲤鱼生长、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橡胶籽油替代0%、25%、50%、75%和100%的鱼油,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进行10周养殖试验。【结果】(1)0%和25%组末重、体增重和日增重系数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组;75%和100%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2)0%组血清总胆固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50%、75%和100%组(P0.05)。各处理组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随着替代比例的提高,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25%和50%组活性最高。(4)100%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0%和25%组,类似地,100%组血浆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25%和75%组(P0.05)。25%和50%组肝脏总抗氧化酶显著高于100%组(P0.05)。75%组肝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25%和50%组(P0.05)。【结论】饲料中橡胶籽油替代25%鱼油对鲤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等均无不良影响,但当替代比例超过50%时会影响鲤鱼的生长,对肝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鲤鱼饲料中橡胶籽油适宜添加量为1.6%~3.2%。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饲粮添加陈化玉米和复合抗氧化剂对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24头健康DLY断奶仔猪(平均体重7.24±0.02 kg),按体重相近和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基础饲粮(CTL)、陈化玉米50饲粮(AG50)、陈化玉米100饲粮(AG100)、复合抗氧剂饲粮(AG100-AO)。试验期28 d。【结果】与正常玉米相比,陈化玉米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脂肪酸值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此外,与CTL组相比,陈化玉米组显著降低仔猪ADFI、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血清GOT/GPT比值(P0.05),显著增加肝脏8-羟脱氧鸟苷(8-OHdG)含量(P0.05);最后,在AG100饲粮中添加复合抗氧化剂则显著提高血清CAT活性和T-AOC(P0.05)及肝脏GSH含量(P0.05),显著降低肝脏MDA、8-OHdG和蛋白质羰基含量(P0.05),改善血清GOT/GPT比值(P0.01)。【结论】陈化玉米不同比例替代正常玉米显著降低仔猪采食量,导致机体抗氧化功能下降和肝脏氧化损伤;添加0.2%复合抗氧化剂一定程度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缓解陈化玉米导致的肝脏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8.
Abdollahi  MR  Ravindran  V  Svihus  B 《饲料博览》2014,(3):43-43
试验旨在研究肉鸡早期饲粮类型和饲料形态对性能、表观代谢能(AME)和氮(N)、淀粉、钙(Ca)磷(P)的回肠表观消化率(CIAD)的影响。采用两种谷物类型和3种饲料形态(粉料、颗粒料和破碎料)的2×3因子试验设计。采用玉米、小麦两种类型饲料,与粉料和破碎料相比,颗粒料的体增重和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在两种谷物类型中,粉料和颗粒料的单位增重耗料量接近(P0.05),但都低于破碎料(P0.05)。然而,在饲粮类型和饲料形态的相互作用下,小麦饲粮破碎料的体增重和饲料摄取量急剧下降,且肉鸡单位增重耗料量极显著增加(P0.01)。在以玉米为基础的日粮中,颗粒料对N的CIAD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粉料相比,破碎料有更高的N消化率;饲料形态对淀粉的CIAD无显著影响(P0.05)。与粉料相比,破碎料脂肪的CIAD提高,且以玉米味基础饲粮的颗粒料脂肪的CIAD显著提高(P0.05)。同时,在玉米行日粮中制粒增加了Ca和P的CIAD(P0.05),且破碎料的消化率进一步提高。在小麦日粮中,制粒降低了N的CIAD,破碎料N的CIAD最高(P0.05);制粒也降低了淀粉的消化率(P0.05)。同时制粒也降低了小麦型日粮中脂肪、Ca和P的CIAD,与粉料相比,破碎料的脂肪、Ca和P的消化率进一步提高。饲料形态对玉米型日粮的AME无显著影响(P0.05),但制粒会降低小麦型日粮的AME。研究发现,饲粮形态对营养物质CIAD的影响取决于使用的谷物和营养成分。玉米为基础的饲粮,制粒对养分的CIAD无负面作用。但以小麦为主的饲粮,饲喂颗粒料对所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均有负面影响。然而,饲喂颗粒料可以通过增加采食量来增加营养物质摄入量来提高补偿营养消化率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水产饲料中使用鱼粉(FM)和鱼油是水产养殖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水产养殖饲料的替代品是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节旋藻(螺旋藻)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并且已在哺乳动物、鱼类和甲壳类动物身上测试了免疫刺激特性。试验旨在评估饲喂含有蓝藻0、25%、50%、75%和100%的等氮饲粮(蛋白质35%)对白虾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用螺旋藻代替鱼粉共50 d。在试验结束时,代替75%的鱼粉对虾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在饲粮中代替至少25%的鱼粉时,免疫指标中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显著不同;代替100%的鱼粉时细胞凋亡指数也显著不同。根据以上研究表明,鱼粉的替代量高达75%。螺旋藻不会影响生存,同时也不会造成生长抑制。此外,较小的替代水平(25%)会增强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1提高饲粮能量浓度供给早期断奶仔猪的饲粮,能量浓度应不低于14.63MJ/kg。要达到这样高的能量浓度,必须向饲粮中添加含有能量的油脂。油脂以纯植物油为佳,如豆油、椰子油等添加比例为3%~5%。同时添加乙氧喹、丁基羟基甲苯等抗氧化剂,以防降低饲料品质。2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饲喂复杂饲粮为早期断奶仔猪配制饲粮时,应尽量使用抗原性低的原料,如膨化在豆粉、乳清粉等,全部或部分替代豆粕,配制成抗原性低的复杂饲粮。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的豆粕蛋白的用量超过总蛋白的60%时即可引起不良反应。这种低抗原性复杂饲粮营养更趋平衡。但是蛋白质供给…  相似文献   

11.
以广西白糯玉米粒为主要原料,利用改良后的小型米刀式喷风碾米机加工玉米[米查],并进行玉米人碾前预处理优化试验,探讨理想的出楂率、度电产量和产品粒度均匀性,以满足广大农村米厂小批量加工玉米[米查]的实际需求。结果表明,影响设备加工效果的基本参数包括转速、飞轮配重及米刀与转子间距,设备改型后其优化基本参数为:转速1296rpm,飞轮配重5kg,米刀与转子间距5mm;影响白糯玉米加工工艺效果的基本参数包括干玉米原始水分、加水率、水温和水调时间,玉米水调加工工艺优化参数为:干玉米水分12%,水温40℃,加水率10%,润水时间3min。  相似文献   

12.
复合化学处理对玉米秸复合颗粒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化学处理剂和营养强化剂,调制出5种玉米秸颗粒。对照组由玉米秸添加2%膨润土调制而成;试验组分别为:添加化学处理剂(石灰+尿素,以玉米秸DM计)4+0%(处理I)、0+4%(处理II)、2+2%(处理III)和2+2%(处理IV),同时在处理IV中再添加4%营养强化剂。采用Menke的人工瘤胃产气法评定不同玉米秸处理的体外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处理II、III、IV的粗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处理I和对照;处理I、IV的NDF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了7%,12%;各处理的ADF含量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并以处理IV的下降幅度最大,达31 1%。各处理的体外产气量和产气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处理IV的产气速度最快,其快速产气量(a)略高于对照,b的产气速度常数c比对照提高19 3%。相应地,处理II、III、IV的估测有机物消化率(OMD)均比对照有明显提高,其中处理IV的OMD最高,其次为处理II,分别比对照(46%)提高19%,13%,但处理I无明显效应。表明用4%尿素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玉米秸处理的化学组成和有机物质消化率,其效果优于2%石灰+2%尿素或单纯石灰处理,若将化学处理与营养强化剂结合使用,则可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秆颗粒替代羊草饲喂育成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平均体重196kg的27头育成母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出生日龄、体重一致原则,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按牛场现行饲喂制度喂料,试验I、II组分别用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I、II替代对照日粮中的羊草,羊草和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I、II均按自由采食量供给.试验期由15d预试期和45d正试期组成.结果表明,尽管试验初期育成母牛对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的采食量较低,但至试验后期,育成牛对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的采食量增加,并接近羊草的水平.试验I、II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高幅度分别为4.9、2.3%.表明饲喂玉米秸秆复合颗粒饲料替代羊草,对育成牛的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甜玉米、糯玉米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鲜食甜糯玉米因其营养保健价值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欢.经济效益较高.但其生产、管理与普同玉米有所不同。根据我院多年种植甜糯玉米的经验,甜糯玉米生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发酵有机肥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将玉米秸秆通过一定方法发酵成有机肥,将该有机肥与复合肥互混用作底肥,研究其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复合肥375 kg/hm~2+秸秆肥15 000 kg/hm~2处理表现最好,产量达8 352.0 kg/hm~2。[结论]将秸秆发酵成有机肥是秸秆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凯  缪勇  邵正飞 《农学学报》2014,4(12):33-37
为有效地实施玉米害虫的综合治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安徽淮北玉米产区33 个常用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虫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品种在心叶期和穗期的抗螟性强弱亦不相同。在玉米心叶期,‘中农大311’、‘中科11’、‘登海3 号’、‘东单80’、‘蠡玉16’、‘郑单23’、‘济单8号’、‘滑玉13’等8个品种的抗螟性较强。在玉米穗期,‘浚单20’、‘齐单1号’、‘中科4号’、‘农大108’、‘鲁单6018’等5 个品种的抗螟性较强。心叶期和穗期的综合抗螟性较强的10 个玉米品种排序为‘中农大311’、‘中科4号’、‘济单8号’、‘郑单23’、‘郑单958’、‘齐单1号’、‘中迪985’、‘农大108’、‘蠡玉16’、‘登海3号’。  相似文献   

17.
对20个玉米品种进行了抗弯孢霉叶斑病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弯孢霉叶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病性差异。其中中感品种为先行3号,病情指数为15.52%;高抗品种为富友1号和振杰2号,其余的品种皆为中抗。除此之外,还分析了影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发生的因素,其发病程度除受品种抗病性等因素的影响外,主要取决于8月中、下旬的降雨日和降雨量。  相似文献   

18.
19.
20.
玉米根茬还田与玉米根系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根茬还田后,玉米植株20cm以外范围的地上及0~40cm深的土体内玉米根系数量增加显著,0~20cm的40cm以下各土体根系数量有所降低。增施磷酸二铵和硫酸钾,40cm以下各土体根系数量增加。增施氮肥,10~20cm的地上及0~40cm深的各土体内根系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