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中华鳖养殖业发展迅速,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2007年4月中旬,由河北省水产局水产养殖处组织的中华鳖养殖联合指导小组,深入石家庄、保定两地市甲鱼养殖基地,重点对定兴绿源公司、阜平甲鱼基地、平山东冶甲鱼养殖场和鹿泉康态中华鳖良种场进行了现场检查和指导,发现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制约中华鳖养殖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赵汉取  王雨辰 《水产养殖》2011,32(10):31-35
对5种类型养殖池塘90400只中华鳖在生态养殖期前100d的死亡率进行研究。结果说明,中华鳖温室转外塘生态养殖期的日死亡率呈对数方程分布,且可分成3个养殖阶段,分别为日死亡率快速下降期,日死亡率稳步下降期和日死亡率无显著变化期。中华鳖的日死亡率在不同池塘环境下有显著性的差异,表现为土质池塘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水泥池塘,在养殖池塘中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生植物亦能减低中华鳖的死亡率。总体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中华鳖最佳的生存环境为土质池塘种植30%~50%的沉水型水生植物,并且保持池塘生态环境处于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养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鳖养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张廷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华鳖养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张廷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8001养殖水温的控制自然界的中华鳖受季节温度变化的影响,摄食期较短,生长缓慢。人工养鳖多采用控温养殖,养殖水温既要满足中华鳖生长的要...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是传统的滋补食品,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青睐。由于有些养殖户受利益驱动,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对饲料、药物、养殖环境等因素缺乏认识,使鳖品质下降,病害多体质差。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华鳖养殖行为,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提高养殖效益,我们根据聊城市东昌府区多年来中华鳖养殖经验,总结出无公害中华鳖高效养殖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1],是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我国中华鳖养殖产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华鳖产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中华鳖商品价格有所降低,养殖利润减少[2].但是只要提高养殖技术,降低成本,中华鳖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养殖品种.稚鳖苗种成本占养殖成本中很大的比例,稚鳖一般指当年孵化的,体重在50g以下的小鳖.在中华鳖的整个养殖过程中,稚鳖阶段的死亡率是最高的,一般在20%以上,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养殖过程中总结了一些适合于北方地区提高稚鳖成活率的经验,希望能对中华鳖的养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池塘中华鳖仿生态养殖技术是我镇最近几年开发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现把我镇陈解平开展池塘中华鳖仿生态养殖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中华鳖养殖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最后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从中给名、特、优水生动物养殖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借鉴和启示。一、中华鳖人工养殖的发展简况在我国,有意识地进行中华鳖的人工养殖,最早是在本世纪70年代末,而且仅局限于很少几个大学或科研单位与...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主要养殖鳖种类有中华鳖和台湾鳖,而中华鳖又又细分为湖南鳖、江西鳖、黄河鳖、黄沙鳖、日本品系中华鳖等。主要养殖区域为江浙一带,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养殖品种方面,据介绍,浙江温棚养殖多以台湾鳖为主,外塘则以日本品系中华鳖为主;广东中山、顺德等地以台湾  相似文献   

9.
李明 《内陆水产》2008,33(1):40-41
近年我市的中华鳖养殖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全市的养殖数量已超过1500万只,产量6000多t,产值达到3亿多元。中华鳖养殖已成为我市渔业的特色支柱产业。虽然温室养鳖因产品品质较低、用药较为频繁,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诟病,但温室养殖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市场销路广,故而还是有其很强的生命力。温室养鳖现已占到我市中华鳖养殖总量的80%以上,而且还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的人工养殖经历了从大量进行野生暂养到粗放养殖,进而发展到集约化、产业化养殖方式。由于部分集约化养鳖场存在着水质严重污染和滥用药物问题,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加上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致使产品价格急剧下滑。随着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意识不断加强,市场对生态养殖的中华鳖需求量急剧增加,生态鳖的价格也在不断上升。为此笔者从水质、饵料及病害等方面谈谈中华鳖养殖的健康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中能否获得更高的效益与养殖水质密不可分,而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养殖水质的好坏。现阶段在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集约化养殖中,上述养殖水体指标往往会过高,给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笔者探讨总结了中华鳖日本品系温室养殖中亚硝酸盐等的形成与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水库生态养殖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鳖具有较大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如何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决定了中华鳖的养殖前景。为了探索提高中华鳖质量的途径,2007年起笔者与养殖业主在苍溪县三叉  相似文献   

13.
中华鳖的人工养殖经历了从大量进行野生暂养到粗放养殖,进而发展到集约化、产业化养殖方式。由于部分集约化养鳖场存在着水质严重污染和滥用药的问题,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加上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至使产品价格急剧下滑。随着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意识不断加强,市场对生态养殖的中华鳖需求量急剧增加,生态鳖的价格也在不断上升。为此笔者从水质、饲料及病害等方面谈谈中华鳖养殖的健康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华鳖养殖成为全国水产热门产业,全国各地养殖中华鳖迅猛发展,其发展趋势方兴未艾。作者全面扼要地概述中华鳖养殖业的发展、养鳖的经济分析、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网箱养殖由于产量高,便于管理,易于起捕,单位效益好而常用于鱼类养殖,中华鳖养殖一般多见于温室工厂化养殖和池塘生态养殖。为探索新的养殖模式,给农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江南水乡的资源优势,我们于2011年5月与浙江省嘉兴市王江泾镇双桥村吴荣华联合进行膨化料网箱养殖中华鳖试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志平 《内陆水产》2006,31(9):39-40
为探索中华鳖健康养殖新路子,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我县开展了“中华鳖仿生态健康养殖试验示范”项目。通过近2年的实施,项目达到了增效、提质的目的,起到典型引路作用,推动了全县中华鳖养殖健康持续发展。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中华鳖长成500克左右的个体,一般需4-6年,进行鳖的增温养殖则可大大缩短其生长期。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场根据新疆冬季的气候特点,参照内地人工养殖中华鳖的经验,率先进行了高寒地区中华鳖的人工养殖试验,1994年由内地引入部分稚鳖、成鳖进行小规模试验养殖,初见成效,1995年、1996年又由内地购进890只成鳖进行扩大养殖,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现将养殖技术报告如下:1塑料温棚养鳖池的建造考虑到本地冬季最低气温达到-38℃左右,夏季最高气温达到+39℃左右的气候特点,在进行鳖池的建造时为了充分利…  相似文献   

18.
中华鳖仿自然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鳖仿自然生态养殖技术就是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尽量营造接近自然生态的养殖环境,提供天然饵料,减少生长过程中的人工干预,生产出接近野生的、高质量的商品鳖,通过优质优价,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做好中华鳖仿自然生态养殖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冯毅 《水产养殖》2014,(9):27-29
<正>安徽省六安市精养池塘25万多亩,中华鳖养殖是当地农民一条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池塘中华鳖生态养殖在当地逐步兴起。自2010年以来,作者一直从事利用微孔增氧、生物技术改善池塘养殖环境的探索。现将池塘微孔增氧生态养殖中华鳖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养殖条件与方法1.1时间与地点养殖时间为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地点为六安市帮群水产养殖公司的1—6号池塘,1—3号为微孔增氧生态养殖中华鳖试验塘,4—6号为中华鳖传统养殖对照塘。  相似文献   

20.
《科学养鱼》2012,(5):48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省水产养殖主导品种中华鳖、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防治工作,探明中华鳖、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病害种类、流行特点、危害程度及防控方法,预防和控制主要疾病发生,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